国庆假期已经过去一半了,不管是在旅途中,还是宅家的朋友,都不妨看几部医疗真人秀补补课,接受一下心灵的洗涤……
《人间世》这部调查类新闻纪录片,由上海市卫计委和上海市广播电视台联合策划拍摄,历时近2年,摄制组在上海市各大医院蹲守拍摄。《人间世》的拍摄,以写实的风格,一反以往医学题材影视作品惯用的皆大欢喜的模式,以两个年轻病人手术失败的案例开篇,客观呈现了现代医学的“可为”和“不可为”,纪录患者完整的就医过程,全面、真实地反映医院的常态,聚焦医患双方面对病痛、生死考验时的压力和选择。平凡的故事,朴实的叙事,却足以震撼人心。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在看《人间世》这个短片时,都有自己的感受。作为一名普通的观众,小编也通过它对生老病死、医疗医学有了更深的认识。
第一、每个医生都是一个冒险家,每场手术可能都是一次试验
在《人间世》中,可以看到有很多次手术第一次都是不成功的,医生们是一边手术一边尝试,病人有时候是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钱也花了,手术也做了,却什么都没有改变,同样的手术还要做第二遍、第三遍……
其实,每个人的体质是千差万别,疾病的状况是不断发展,特殊状况有可能随时发生,就算最顶级的专家有时候也会难有把握成功,也都是需要不断尝试和试探。医生不是神,对于抢救失败,他们也很无奈,很难过,同时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第二、能治的病其实很少,所以医生的工作是: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这句话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但是现在的理解是“有时”、“常常”和“总是”。人类战胜疾病的能力还极其有限,治愈是医学的终极目标,然而,我们不得不接受的事实是治愈是小概率事件,对于病人我们要认识和理解这个事实,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医学只是偶尔帮助我们减轻和脱离病痛,却无法完全改变这一自然规律。俗话说:“治病,难治命”,所以我们不能强求“疗效”,医生只是比我们普通人更懂人体和疾病,看出我们身体中发生的问题,但他们并不能包治百病,所以要有治不好的准备。
“像任何一门科学一样,医学还不完美,也许永远不会完美,我们对其应该有理性认识,有时需要接受它的缺憾和无能为力。”正如《人间世》里旁白说:尽管医学赋予了人们挑战疾病的力量,可很多疾病还是让我们束手无策。深处窘境,我们需要高超的医疗技术,也需要彼此的理解。
而对于医生,我们也要认识到我们不仅仅治病,因为我们能够治的其实很少,而帮助病人及家属了解他们的疾病状态以及如何去应对,也是医生工作的一部分,所以对病人耐心解释病情,用专业知识去帮助和安慰他们也是医生工作的一部分。
《信任》当面临坚持与放弃的选择时,医患之间是否还能撑起信任的桥梁,尤为重要。
纪录片带来一个启迪,那就是在医疗过程中应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通常患者及家属掌握的信息,只是就诊前的状况和最终的医疗结果,缺乏中间过程,信息出现断裂,就可能导致认识模糊和想当然。如果加强沟通,患者尤其是家属的心情紧跟病情,随医生的心情一起起伏,这样大家就更容易互相理解,形成合力抗击疾病。
第三、爱强大到可以支撑整个生命,珍惜生命、珍惜健康、珍惜身边人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都只有一次,生命弥足珍贵,可是在我们健康的时候,我们并不能意识到它的来之不易。危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24岁小伙子因为吃了一顿海鲜而丧失生命,不知天命的几岁小孩就得面对生死的考验;43岁高龄的失独母亲为了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坚持,吃足了苦头;二次剖宫产的妈妈为了让不足月的胎儿能在肚子里多待上几天,不顾个人安危想尽了办法;怀孕5个月的患癌妈妈,义无反顾地选择暂时放弃治疗,坚持把孩子生下来……
每个身体部位的正常运转是件多么幸运的事情,25岁脑死亡小伙子的器官救活了4个家庭,让2个人重见光明……每个病人背后都牵扯着一个家庭,19岁小伙子见义勇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救活了落水的儿童,身为独生子的他的死亡,留给的父母的是痛苦的深渊,整个家庭而的塌陷……
拍摄地点: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肿瘤医院
内容介绍:节目聚焦年轻医生群体,紧扣医患关系社会问题。选择了三所中国顶级医院里最繁忙的不同科室里,七位来自医学名校、经历多年专业训练的年轻住院医生,面对形形色色的病例,做出生死攸关的决定,并解决病人和家属关心的问题。
视频链接:
拍摄地点: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俗称“红房子”)
内容介绍:国内首创的摄像头真人秀,孕妇推进产房后为了孩子顺利降生的努力,都会被镜头一一捕捉。64组固定摄像机分布在产房、病房、走廊、护士站、护士休息室等地点,记录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背景、不同性格的产妇和家属们迎接新生命的过程。为了尽可能地排除诸多人为因素,固定摄像机甚至摄像师都必须要远离孕妇和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