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一下第一作中几个boss:厨师、医生、新郎、胖子和瓦尔里德。
医生和厨师在游戏中有过和主角角力的戏份,都没占到什么便宜,双手举起主角也很费劲,输出几乎全靠武器,肉搏能力应该不会比正常人强。有一句话说得好:狠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估计他们俩虐主角靠的就是他们那股狠劲、愣劲,主角如果有不要命的劲,估计都可以和他们拼了。
再说新郎,这货是个高大威猛的肌肉男,力气和肉搏能力都比上两位牛不少,单看身形就知道这货自己就已经挺重了,却还能单手能举起比自己还重的韦伦·帕克,估计主角就算拼命也很难打过他,个人感觉这货已经能空手怼拿武器的医生或厨师了。
然后是胖子,这货是第一作精神病人最高战力,单手扔主角,生拔人头,两下撞开门,估计肉搏打两个新郎都不虚,医生和厨师拿武器联手都未必打得过他,而且可能不到两个回合,医生和厨师的武器就被胖子用力量上的优势夺走了,只可惜,胖子和很多其他游戏中的反派一样,没活过一作就“英年早逝”了。
接着是瓦尔里德,会穿墙,会找宿主,能把胖子随便扔,会飞,不怕物理攻击,只会被消毒气体阻挡,毫无疑问是第一作最高战力,如果不算第二作的幻境,那么它就是系列最高战力了。
接下来说第二部这几个boss:瓦尔,玛尔塔,Nick&Laird,神父。
先说瓦尔,这家伙的身高没的说,至少一米九,肉搏能力强于一般人,从开始的生抠活人眼球而对方毫无还手之力到后来追主角都证明了这一点,打起来的话应该略弱于新郎,强于空手医生或厨师。
Nick&Laird(本来想分开说的,但考虑到Laird全程骑着Nick就把他俩算一个boss了),这个组合真的挺恐怖:Nick的身材似乎比胖子要还健硕一点,肉搏肯定不虚,所以负责近战;Laird会射箭,负责远战。这个组合完全可以一直放风筝,边风筝边放箭,耗死其他boss,可惜他们的AI不允许。另外,Nick如果与其他某个boss缠斗,他背上的Laird完全可以趁这时候对着那个近在咫尺的敌人爽朗地来一箭,真的想想就爽。
最后就是神父了,它是主角YY出来的心魔,只在幻觉中出现,但按游戏流程来讲也能算个boss,并且是两部作品中唯一一个能和瓦尔里德抗衡的boss。神出鬼没,会闪现,会爬墙,主角在面对玛尔塔等boss时起码能挣扎一下,踢开对方什么的,遇上这货干脆毫无还手之力,一下直接GG;而且因为是主角的心魔,所以无论主角躲到哪,它都能找到主角。
《三国志》系列哪个最好玩,各代作品都有何特点呢?萝卜青菜而已。作为一个80后老玩家,小亚最近又翻出了尘封已久的《三国志12》而且一玩就是一天,直到统一为止。想想曾经无数个日夜,为了一场天王山战役的扭转,为了招募一个心仪武将而绞尽脑汁地思索,然后品尝胜利的喜悦或是汲取失败的教训再次读档重来,也许这就是《三国志》系列作品的特色和光荣带来的独特魅力,在他自身发展的32年间,13款作品呈现给每个热爱《三国志》的玩家,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每个人也都有自己对作品特色的见解及心目中的排行榜,此刻,小亚斗胆一一列出,感兴趣的玩家不妨一起来看一下吧。
想知道三国志系列哪个最好玩?参考以下排行榜!
排名第七三国志8
这代相当鸡肋,人物靠兵法致胜完全脱离历史要素,诸葛司马陆逊之辈居然有仙术可敌万军扭转战局。
排名第六三国志4
比1—3代好玩,仅此而已。
排名第五三国志7
没什么可以描述,经典!
排名第四三国志10
这一代和太阁立志传模式一模一样,都是RPG模式,游戏性还是蛮强的,就是BUG很多。
排名第三三国志12
画风当然好,就是内政人事比较繁琐,同样缺乏11的宏观性和真实性。
排名第二三国志9
这代操作比较简单,操作可玩性比较强。
排名第一三国志11
一代神作,不论音乐还是画面还是游戏性都是最佳的,游戏非常真实,AI虽然弱,但总比12自保的AI难度高很多。
三国志全版本简介
1985年,系列第一作,是日本国内第一个以中国的三国时代为背景的游戏软件,基于信长野望的历史模拟游戏系统发展,导入配下武将的概念,是三国志系列的原点。标题LOGO三国志是中国的书法家徐伯清先生的亲笔。
三国志2
1989年,登场武将达到352人,强化了内政与战斗。武将数决定了可行动的回数,因此人才的收集尤为重要。新的指令“计略”出现。在原著登场的“埋伏之毒”“驱虎吞狼”等妙计在游戏中登场。战斗中初次出现“单挑”。本作开始可以创造原创武将。外交上加入援军与共同作战的要素。
三国志3
三国志4
1994年,重视武将的个性而开发,具有450名武将。为武将们设定特殊能力,具有外交等特定战略能力的人,具有流言等特定计略的人,具有骑兵等优秀兵科的人,充满各种个性。追加了不同武将的提出建议的“评定”。从本作开始,出现了追加剧本等设定的加强版。外交上出现了边境异民族。战斗上,除了城内最终决战,还有使用冲车的攻城战,使用投石车等兵器进行激烈的战斗。
三国志5
1995年,本作的重点在于名声值,名声越高,可以执行的指令数就越多。本作是系列第一作引入阵型的作品,具有12种阵型令战斗具有十足的紧迫感。左右战局的武将的特殊能力丰富多彩。剧本上追加了黄巾之乱。音乐水准为三国志历代之最,也是小亚玩过所有电脑游戏中的最佳,唯有仙剑1可比。游戏内容印象已经不深。就记得有“治水”的选项,后作均无。
三国志6
1998年,挟天子令诸侯的曹操,占有富饶江南土地的孙权,获得优秀人才与民众支持的刘备。他们的象征是“天时”“地利”“人和”。这是本作的主题。游戏系统更新,封面设计由世界级设计师永井一正制作。敌我方同时行动系统是本作的魅力。单挑模式为历代最好。回顾起来,战斗模式也有一处优点,即攻城与野战是结合的。
三国志7
2000年,不仅是君主,可以操纵武将或者在野人士进行游玩是本作的特点。登场武将538人,对势力使用战略指令,对武将使用个人指令,体验千差万别的人生。战争由作战、野战、攻城战构成,根据身份不同战法不同。此作对于小亚来说算是里程碑式的一作,也是第一款在PC上玩的系列,记得那时还是WIN98的时代,联想1+1的时代,每个周末把零花钱省下来然后到盗版光盘店里淘宝式的搜刮,5元大钞才能买一张碟。此作开始有个人向。交友模式出现,但用处不大,乐趣也不大。锻炼系统太简单。但总体来说可玩的内容毕竟比前作丰富。多少年后,在上大学时还经常玩起7代,每每都有无限的回忆。
三国志8
2001年,将前作的“武将扮演”进化。登场人数达到650人以上。加入了君主、军师、在野武将等等身份,能扮演军团长与在野军。强化了武将的个性与人际关系,有义兄弟、好对手、仇敌、结婚等人际关系。可以与他国组成“联合反势力”,直到最后都能充满紧张感。战斗中,策略与战术结合,战斗更具有战术性。着重说下此作可以结婚。不仅可以和随机剧情人物结婚,还可以和女武将结婚。战场模式较前作略优。但内政决策界面和内政自由界面个人觉得都很丑,尽管当时各种国产游戏都很丑。
三国志9
三国志10
2004年,进一步进化武将扮演,登场的武将都能够选择扮演。总人数达760人(史实武将650人+新武将110人)。比前作多三倍的事件,体验新的三国剧本。三种局部战争“野战”“城门战”“市街战”。将几座城市卷入的大规模战役使得战斗很充实,可以一口气增加势力范围。加入了军师以及文官的舌战的要素。感觉本作整体比较散,在个人模式和内政征战模式之间的平衡做得不够好,区别感,层次感都木有出来,削弱了游戏主线的可玩性。当然了,作为一款三国志系列游戏,自由度能这么高也不容易。但毕竟这不是一款养成游戏。削弱了主线,受到的损失是不言而喻的。喜欢养成扮演的玩家应该会很喜欢本作,毕竟你可以感受一个无名小卒怎样成为一代名将甚至是一统天下霸主的全过程。
三国志11
2006年,在水墨画风描绘的一张大地图上,展开内政与战斗。加入了“技巧”的元素。内政与战斗中积累的技巧点数可以自由在8系统内分配,根据势力的特性进行强化。游戏中的彩墨山水画是曾刚先生的作品。利用各种战法在战场上可以实现以少胜多。有人嫌他太拖沓,但不管怎样这款都是被各大平台媒体评为史上最经典的一款战争策略类游戏,一款几乎完美的战棋游戏,也是出现最多MOD的一款。后来很多战争类手游沙盘游戏可能都灵感来自于此。也许是因为年龄变大的原因,小亚第一次玩三11是2012年在玩了信长之后,第一次感受了很多MOD。
三国志12
三国志13
2016年,游戏以辽阔的中国大陆为舞台,众多英雄人物都以扩大己方势力为目标,营造出前所未有的“动感”(其实就是新3D引入),让玩家们更能深刻感受《三国志》的世界观。玩家们将成为活跃于三国时代的英雄豪杰之一,以历史主人公的身份编织属于自己的故事。(以上这段来自百度),因为可能是年龄大了的缘故,小亚至今仍未亲自玩过此作,更别说威力加强版了,向许多朋友要了此作的种子和免安装包,也买了正版分流凤凰游戏的各种DLC激活码,但都因各种原因一直无缘感受。只知道此作开始一些特定武将有了双立绘,继承了三10那样的人生剧模式,还可以通关一样的选择英杰传模式。增加农业创收可以设立养鸡场,莫非受时下大学生村官创业的舆论影响都去开养鸡场?战争画面确实恢弘,拉近镜头后几十支扛着各自大旗的几十万大军穿梭在群山峻岭之间,仿佛真的在看《三国演义》。
龙腾的操作,D&D模式有别于普通的RPG游戏,D&D模式的游戏你必须以小组的形式游戏,队伍中最好有输出,坦克,治疗(龙腾给了4个位置包括主角),战斗时需要暂停布置每个人战术,然后继续游戏角色就会根据你的布置战斗了,合理利用是关键,传统的D&D模式一场战斗结束后需要休息回复,法师则要准备法术(龙腾则取消了这个设定),最后只有自己去玩了才知道适合不适合自己玩。
记得2016年的第一款jrpg是热情传说,今年的第一款就献给了狂战传说,当然两作的世界观都是有联系的,狂战传说可以看成是热情传说的前作吧。
作为一个通关了不少传说系列的老玩家来说,不难发现从这款传说系列上发现了其他传说系列的影子=0=。
这次狂战传说的主题是感情与理,主角一行感情用事,充满着人情味,但是这也更符合人类的本质,而高高在上圣洁无比的理法却成为了虚伪的代表。下面就由笔者来为大家细细品读一下本作的方方面面,反正比起toz真的是好太多了。
画面
首先来谈谈狂战传说的画面吧,传说系列的画面一向不怎么样,而且一直走的是卡通渲染的风格,所以在画面上和ps3上面的传说系列看起来还是差不多的。
而且就算把tob的ps3版画面和ps4版画面进行对比的话,也会发现两者差别不大,估计只是游戏帧数的问题吧。看来日厂在画面上面还是要进一步提升自己啊,不然jrpg的未来要越来越没落热,之前玩的ff15可以看出来在画面上下足了不少功夫。
游戏中的各种雪景,草原,熔岩,遗迹等画面风格也是延续了传说系列一贯的风格吧,倒是有几段游戏的过场还是让我印象深刻,首先就是在地脉女主角薇儿贝特看到了大地记忆以后整个人坏掉的感觉,声嘶力竭的呐喊真是辛苦cv惹,还有一个就是六郎和大哥时雨的对决,几次的打斗都很精彩。
剧情关于剧情方面开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本作的世界观吧。
??还有不少由对魔士控制的使魔--圣隶,天生会使用自然之术的种族,大多是由绯红之夜转生而来,下面会提到。而狂战传说的世界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地图上面都是一个个岛屿,来往都靠船只(突然想到大航海时代了),而在天空中的交通工具还没有出现。不像其他传说系列里面或多或少都有。
剧情前期
剧情方面的话前期复仇向,女主薇尔贝特和姐夫阿托利斯还有弟弟来菲瑟特和平的生活在一个小山村里面,直到三年一次的绯红之日的降临,改变了这三个人的人生轨迹,作为师父的阿托利斯觉得薇尔贝特没有成为对魔士的天赋,还经常问女主鸟为为什么能在天空飞翔。
师父认为鸟能飞的原因是因为他有着飞翔的天赋,而女主的弟弟则是天生具有很强的灵力,女主觉得弟弟能成为不输给姐夫的优秀对魔士,平时的女主也是个典型的弟控,直到绯红之日,村名变成了业魔,女主也看到了阿托利斯刺杀弟弟的悲惨画面,自己由于愤怒和绝望变成了噬魔。
从那天之后,虽然阿托利斯为人们带来了许多对魔士,也被人民爱戴,并且被封了导师的称号。但是他是用弟弟来菲瑟特的生命换来的荣誉,作为姐姐的自己完全无法容忍他的行为,并开始了复仇之旅。
在脱离监狱岛的路上邂逅了同样是业魔的武士六郎还有奇怪平胸魔法师。并且之后邂逅了死神船长爱杰恩,爱哭鬼对魔士艾雷诺亚,以及和弟弟很相似的圣隶,女主给了他来菲瑟特的名字。事实证明他也是本作的男主,传说系列都走正太路线了。从受控制的圣隶,慢慢开始变的有人性,而且逐渐成熟起来,好几次都是他保护了女主,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转变。
剧情中后期
剧情中后期可以说是高潮不断,圣寮的计划不断浮出水面,女主也从单纯的复仇被称为灾祸的显主到打倒圣寮打倒阿托利斯成为救世主的转变,而被人们认为救世主的彼之主却是他的弟弟,彼之主的镇静仪式只是单纯的把世界变成一个没有感情的世界。人们都像木偶没有意志的存活,这虽然不会产生业魔病,但是剥夺了人类最起码的本性。
所以女主悟出了鸟为什么能在天空飞翔的最终答案,那就是鸟因为自己想飞翔所以在天空飞翔,而这飞翔的动力来自于名叫意志的源泉。
最后一行人打倒了导师,来菲瑟特成为新的圣主,消除了大部分的业魔病,而女主和弟弟则相互拥抱抵消力量陷入了沉睡。
相似点
剧情说了这么多谈谈和其他传说系列的相似点。
首先是女主是最终boss的徒弟,而最终boss又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存在,这点我觉得和深渊传说好像,但是深渊传说里面的师父从很后面才开始暴露本性,然而本作却是太早揭露了他身为最终boss的存在。
六郎和大哥时雨的对决看的十分过瘾,不但是两人个人实力的对决,更是两把刀的对决,光与影的刀的对决,他们家族一向是大哥才能继承正宗的刀,而其他兄弟只能继承到影刀,这点也让我想到了toa的复制品和正品的对决,最后六郎战胜了大哥。
而最终Boss神依化的形态像极了仙乐传说最终Boss米特斯。
系统
系统方面本作感觉把女主设定的太强,以至于我基本上一路女主用到底,然而第三秘奥义只能等到二周目才能看了不开心。
几个同伴的第一第二秘奥义都看了,个人觉得最帅的是艾雷诺亚的秘奥义。而且本作的秘奥义连携比起单放秘奥义好用多了。
心魂爆发的设定也不错,六郎的心魂爆发以后接秘奥义比较难,因为他不能连击而是防反==。
小游戏
本作的小游戏系统还加入了传说系列卡牌游戏,就是把相同传说系列的人物放在一起就能连携得分,还挺好玩,其他还有送餐这种常规的小游戏。
交通
本作的交通工具除了自带的船只意外,还有就是在大地图上能够用滑板滑行,这样就可以直接撞掉怪物,避免了琐碎的战斗。
航海
音乐BGM
最后说一下音乐bgm吧,bgm给我印象深刻的有三首,一首是在监狱岛解放以后的那首,曲风像极了ff系列的风格啊,还有首就是回忆里面经常出现,还有就是女主一个人想问题的时候的主旋律吧,最后一首就是最终迷宫的那首惹超级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