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94%的患者接受线上问诊

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显示,我国成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为6.8%,其中抑郁症为3.4%,目前我国有近5000万国民饱受抑郁症的困扰。新冠疫情后,精神心理障碍问题愈发突出,严重损害着民众的身心健康。

近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好心情心理医疗和心理健康数字服务平台、灵北中国,共同发布《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蓝皮书通过用户调研、文献研究、专家评定分析等方法,汇聚分析大量数据,聚焦国民抑郁症现状,呼吁国民重视心理健康,探讨新兴诊疗模式。

被忽视的青少年抑郁症

蓝皮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18岁以下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28%,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41%的患者曾因抑郁休学。

青少年抑郁症已经成为我国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并且近年来青少年因抑郁症导致自杀的新闻屡见不鲜,但遗憾的是,很多父母对抑郁症还缺乏正确认知,不能及时发现和及早预防。

青少年抑郁症由多种因素引起,除遗传因素外,学业压力过大、父母过于严厉、缺乏家庭关爱、遭受校园霸凌等,都可能让孩子陷入抑郁。

容易生气,爱哭,对以前喜欢的事情丧失兴趣,不愿和同学接触,不愿上学,老走神,难以入睡或睡不好,这些都是抑郁的早期征兆,许多家长发现后,只是认为孩子过于娇气,或是逃避学习。令人惋惜的是,很多家长和学生都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疾病,更没有及时给予干预。从蓝皮书的调查中,我们看到近一半的学生没有寻求任何帮助。

女性更容易被抑郁症“找上门”

蓝皮书显示,抑郁症患者中,女性占比高达68%,远高于男性,产后和更年期是女性抑郁的高发时期。63%的女性曾罹患产后抑郁,主要因素包括社会家庭身份的变化、哺乳喂奶、家庭关系等。值得警惕的是,40%的女性在患上产后抑郁时被家人漠视,部分家属对女性产后抑郁的认知仍然停留在“矫情”层面,甚至出言讽刺。

而在更年期,女性面临着来自子女、家庭和社会等方面的压力,其抑郁发作常伴随着“无助”“孤独”“烦躁”等不良情绪。

女性激素水平变化是抑郁症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女性从青春期、怀孕到更年期,女性在不同生命周期,都伴随着卵巢激素水平的变化,而激素的剧烈变化会导致抑郁的风险显著升高。

此外,与男性相比,女性的情绪稳定性、抗压力能力更差。在面对负性生活事件时,女性更容易深陷其中,也更可能将小挫折看成“大磨难”,这种特质也是抑郁症的高危因素。

女性在生命中的几个特殊时期,尤其需要家庭和社会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鼓励她们把心中的苦恼倾诉出来,并学会用各种健康的方式纾解压力,主动求助专业帮助。

“失语”的老年抑郁症群体

步入老年阶段的抑郁症患者主要焦虑来自于慢性疾病的治疗。老年患者在罹患抑郁症的同时,还伴有其他躯体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在逐渐衰老的过程中,老年人变得更加脆弱,他们的孤独和抑郁不为人知。子女的关怀是缓解抑郁最有效的方式,作为子女要常与父母交流,多陪伴他们,用爱加强对他们的精神赡养。

抑郁症对大多数人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用户调研数据显示,“疲惫”“动力不足”“记忆力下降”等成为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仅有18%和3%的患者认为自己当前的生活质量比较好和非常好。

抑郁症是一种高复发率的疾病,研究显示,抑郁症的复发率高达50%~85%,也就是说,至少有一半患者出现过复发。过早停药、吃吃停停、精神刺激、心理压力过大、季节变化、缺乏家庭支持等原因都可能成为抑郁复发的导火索,使患者重新陷入泥潭。

而预防复发最好的方法就是接受规范的治疗。在急性期用药8~12周后,通常症状得到好转,但不意味着可以立即停药,就像火灾,虽然明火扑灭了,但暗火依然有可能存在,必须在坚持治疗4~9个月,巩固疗效,防止死灰复燃。

而症状消除后,依旧不能急着停药,而要维持治疗,彻底斩草除根,否则容易复发。维持期的长短,取决于发作的次数、是否有残留症状等,通常为2~3年,如果多次复发,大多需要终身治疗。

一些抑郁症的朋友服用抗抑郁药后出现变胖、嗜睡、便秘等不良反应,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药物的不良反应现在都是可控的。如果确实出现了不能忍受的副作用,可以通过减量、换药、甚至更换治疗方案,达到治疗效果,同时让你的感受变得更好。

而吃药后“变傻”“成瘾”,更是一种误解,通常在正确诊断及合理用药的情况下,抗抑郁药不会损害大脑,更不会形成依赖性。

互联网医院为抑郁症朋友提供更多选择

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兴起,我国心理治疗服务发展呈现多样化趋势。互联网医疗在破除医疗服务时空壁垒、提升治疗效果、提高诊疗效率、凸显个性化和智能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点,提高了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对在线诊疗的接受度。蓝皮书数据显示,94%的患者接受线上问诊。

好心情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心理医疗和心理健康数字服务平台,能为患者提供线上咨询问诊、复诊处方、心理干预、线下连锁心理诊所等一站式服务,患者可以通过好心情平台实现在线咨询、复诊开药、药物配送、院外康复管理等。

写在最后

抑郁症并非不治之症,经过规范化的治疗完全可以治愈,因此,我们一旦发现抑郁症的迹象,要坦然、主动地寻求医生的帮助,只要正确对待,定能走出这片“心灵阴霾”。

THE END
1.在线免费心理咨询在线心理医生525心理网擅长:婚外恋、焦虑抑郁、婚姻挽救、青少年心理干预、抑郁症、强迫症、情绪调首次线上咨询300元每小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本科。 咨询好评1.3万(专家) 留言案例2万 累计访问1028.6万 525龄12.5年 刘芬广东省已获聘525广东分站主任注册系统心理师x-21-124,国家认证二级心理咨询师,https://m.psy525.cn/free/index.html
2.广州临床心理科医生线上问诊:用心倾听,专业解答,助力患者战胜心慌困扰“那我这种现在自己扛不住可以吃药吗?”我再次问道。 “你如果觉得心慌明显的,可以把草酸西肽普兰每天中午吃半粒,过一周后再吃到一粒,其他药物不变。”***医生给出了具体的用药建议。 结束这次问诊,我感到安心了许多。虽然只是线上交流,但***医生的专业和耐心让我感到温暖。https://www.jd.com/pccontent/992443349927941
3.@福州人:线上问诊查询患者行程……上“榕医通”!福州要闻线上问诊,查询福州新冠肺炎患者行程,了解福州市疫情最新动态等信息,及时举报疑似疫情,寻求心理疏导……现在,这些服务功能在“榕医通”上都能实现了! 结合福州目前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福州市卫健委在“榕医通”上开通“在线义诊”咨询服务模块,通过在线平台为市民提供新冠肺炎和常见病、慢性病免费线上咨询服务,快转发给需要https://news.fznews.com.cn/dsxw/20200212/5e43a3e1b5770.shtml
4.重庆新桥医院开通全天候心理援助热线为市民解忧民生★开通医生云诊室免费问诊服务 新桥医院依托微信公众号平台,开通医生云诊室服务,全院各科室每日安排医师线上问诊,免费为复诊患者解答各类就医咨询及解答服务。 需要咨询的复诊患者朋友,可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关注“重庆新桥医院”,点击“在线问诊”进行咨询。 https://www.workercn.cn/c/2022-11-16/7230381.shtml
5.春雨医生春雨医生提供真实医生的在线医疗健康咨询服务。由公立医院医师解答用户的健康问题。移动客户端产品春雨掌上医生是一款“自查+咨询”的健康服务类手机客户端;您可通过春雨医生、春雨掌上医生,查询自己或他人有可能罹患的疾病,向医生提问,同时您将得到及时解答。https://www.chunyuyisheng.com/
6.足不出户看医生!深圳市康宁医院互联网医院就诊指南请收好因为,深圳市康宁医院互联网医院可实现线上问诊,足不出户就能看医生开药。 ▲医生通过互联网医院开展线上诊疗 但大家可能还不太了解,对互联网医院有些许疑问,比如…… 1.互联网医院可以干什么? 目前通过互联网医院,可以实现线上复诊、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开具处方等。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03/21/c6324348.html
7.新型冠状病毒个人防疫指南1. 武汉同济医院网上问诊 请先下载“掌上同济app”,然后按链接中的指示进行咨询。 https://search.weixin.qq.com/k/QVNVUFJNaV1aS1NSRFteakRfSEJdakFQW1ZvRVVSblRdLVUyVzQwUUQ#wechat_redirect 2. 丁香医生在线咨询 请用微信扫描,进入小程序,向医生咨询。湖北用户享受免费服务。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469612015124554
8.“5.25”线上心理活动分享2020年上海戏剧学院心理降日2020年5月25日,由上海戏剧学院学生工作部(处)主办的“线上专家问诊,咨询师心理关怀”线上心理活动顺利进行。在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我校联合校内外资源,医教结合,为学生们提供心理服务菜单,供学生们选择。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王勇医生的讲座和问诊,我校心理咨询师徐辉、薛嘉、向碧华老师的问询,得到同学们的积极响https://xs.sta.edu.cn/6d/52/c1041a93522/page.htm
9.线上问诊精神病处方在精神病院里经常会碰上病人家属要求进行线上问诊,但是医生并不会很认真的询问病人的情况。首先,病人家属的处方一般不会写有具体的量,医生不会直接询问病人的具体情况。其次,病人家属的处方是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https://m.39.net/xl/a_f9eqlda.html
10.疫情攻坚阶段,如何打赢心理防疫战?疫情突发,无论是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还是患者及其家属,以及隔离在家的普通民众,如出现失眠、情绪低落、焦虑时,理应寻求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或心理健康服务,拨打心理援助热线或进行线上心理服务,有条件的地区可进行面对面心理危机干预。 可当前依然处于防疫的关键阶段,病毒传播性强、医疗资源紧张,而且各地隔离政策严格https://www.tmtpost.com/4252509.html
11.抑郁症医生在线问诊免费病情描述: 抑郁症医生在线问诊免费蔡佳妙手医生权威专家 副主任医师精神科 厦门市仙岳医院 提示:线上咨询不能代替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极速提问 你好。关于抑郁症有什么可以帮你的 学生真的会得抑郁症吗。 现在中学生很多 我感觉我得了抑郁症,有时候会莫名其妙的哭。记忆力下降,学习也下降,该怎么办。 https://m.miaoshou.net/consult/E7agzdjRD68d4ljR.html
12.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潍坊市第三人民医院为减少面诊引发感染的风险,在健康潍坊服务号、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服务号开通了在线问诊咨询服务。为持续做好广大市民朋友对心理咨询的需求,对隔离封控不能出门人员,进行线上视频咨询。既避免了外出疫情感染的风险,又解决了心理问题。本轮疫情以来在线问诊咨询30余人次,线上心理咨询2人。 https://wfjsws.com/news/1461
13.绿通十周年泰康人寿推出线上就医绿通会员卡2022年7月,正值“泰康绿通”十周年之际,泰康人寿重磅推出“泰康医生APP会员卡-线上就医绿通版”,整合泰康大健康生态资源,背靠全国1000余家核心三甲医院,优选4万余名专家,为客户提供快速问诊(三甲)、儿科急诊、心理专区、中医养生、电话问医、皮肤专区、报告解读、孕期急诊八项线上问诊服务。 http://m.northnews.cn/finance/2022/0711/2119292.html
14.16个国内外心理医生咨询平台/App推荐(付费/免费)16个国内外心理医生咨询平台/App推荐(付费/免费) - 在线留言、咨询、治疗等! 现代社会高压、高强度的生活节奏让人们的身体和心理时常处于亚健康的不良状态,不少人多多少少都有点心理上的负面情绪,严重一点的话会让人感到沮丧、厌倦、易怒、疲惫、不自由、失去活力和创造力,饮食与睡眠均受到影响。如果,这种情况很长https://www.extrabux.cn/chs/guide/7724493
15.网医语问心理咨询师 问心理治疗师 更多>> 冯贵镛挂号金牛福仁慈诊所呼吸内科(含支气管内镜)主任医师 擅长: 待定价 电话咨询待定价 视频咨询待定价 家庭医生待定价 周红英挂号金牛福仁慈诊所呼吸内科(含支气管内镜)主治医师 擅长:无 待定价 电话咨询待定价 视频咨询待定价 https://www.wangyiyu.com/
16.在线问诊心理求助……经开区官方APP上线“新冠疫情防控服务专区“通过线上每日问诊,孩子在第三天就退烧了,精神也好了起来,特别感谢来自‘在线健康’医生的守护。”家住经开区的潘女士说。前几日,居家的潘女士和刚出生50多天的小女儿相继出现发烧症状,“当时我特别焦虑,孩子这么小,怕她出现问题。”潘女士说,不知所措的她在社区工作人员建议下联系到了“在线健康”的医生。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1094621?commTag=true
17.孕产妇咨询门诊"线上免费咨询服务为积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提高群众自我防范意识,正确引导患者就医,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与 趣医 联合开发的线上诊疗平台,于1月27日开通 发热咨询门诊 、 心理咨询门诊 、 孕产妇咨询门诊 等免费咨询窗口。将医院内科系统及妇产科知名专家及临床骨干医师纳入咨询团队,第一批上线80余人,对https://www.jnrmyy.com/wap/wap.php?action=article&id=4468
18.心理医生免费咨询app排行榜前十名好用的心理医生免费咨询软件合集免费的医生咨询软件心理咨询预约app免费心理倾诉app免费医生在线问诊app医生咨询app心理咨询平台app心理咨询兼职app网上医生咨询app线上医生咨询app免费的看医生软件心理咨询app小学生英语免费软件免费查询征信app免费查询个人征信app免费汽车修理软件免费学数理化的软件免费的库存管理软件免费客户https://m.pianwan.com/s/zj-2969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