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被称为“精神垃圾桶”,也被称为“灵魂工程师”,他们是一群心理咨询师,神秘又坚韧的人心工作者。
也许很多人还不知道这个职业,很多人只是听说过,很多人甚至带着一些偏见,为了揭开这个职业的神秘面纱,今日君来到了苏州一家心理咨询中心...
1
心理咨询室,一个特别的地方
“很多人会告诉我,走进来就有一种想要安静下来的感觉。”
和普通的上班族一样,李老师在苏州的早高峰中挤出了地铁,挤上了写字楼的电梯,终于抵达心理咨询中心。她是这家心理咨询中心的负责人,更是一名资深的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室的布置很特别,完全不同于普通的公司,这里更简洁,容易让人沉静和思考,一条长廊走到底,每一间都是一个独立的咨询室,没有隔断,都是实打实的墙体,隔音效果非常好,私密性非常强。咨询师和来访者也是从不同的门进入咨询中心,尽可能减少咨询室外的碰撞。
“我们在咨询室所谈论的都是关于我们内心深处的内容,比如痛苦,比如秘密,还有内心的一些纠葛,这些部分是需要在一个非常安静、安全和值得信任的环境下才能够完成。”对于这样的布置,李老师这样解释。
“这个环境,一方面是来自咨询师创造的一个值得信任的心理环境,一方面有赖于客观的外在环境,他们相互作用,给来访者创造一个值得信任的空间,这对一次好的咨询效果起着关键的辅助作用。”
在这些咨询室中今日君发现了一些和谈话咨询不一样的房间,这些房间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玩具、摆件,风格也俏皮明亮了很多。
原来这些是沙盘室、儿童游戏室等。儿童游戏室通常是提供给年龄比较小的青春期以下的孩子使用。因为这部分孩子年龄很小,谈话治疗是非常困难的,跟他们工作往往使用的就是游戏治疗。
通过游戏治疗和沙盘,可以看到一个孩子内心深处的,很难用语言表达的内容,他可以用这种高度象征化的方式去表现他内心的各种议题。
心理咨询室确实是一个特别的地方,所有的面具在这里都可以卸下,所有难以言说的在这里都可以被接纳,有人说,来这里就像是做了一场心灵按摩...
2
100个来访者,10000种感受
“我们每天会见不同的来访者,有时候即使是相同的来访者,每一次的会谈的感受也是不同的。有时候是希望,有时候是无力,或是无助,甚至是绝望......”
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要在进入咨询室之前把自己倒空,比如刚刚错过的一班地铁,故意踩脏你小白鞋的淘气男孩,把你挤出电梯却没道歉的壮汉,甚至是上一个来访者带来的无助感......所有可能的情绪都要在关上门的那一刻暂时放一边,尽可能确保不把自己的情绪带到咨询中,确保中立的态度。
因为来访者可能也是个淘气的小男孩,是个不够礼貌的粗糙汉子,是个风尘仆仆的白领,是个焦虑的创业者,是个拿孩子没有办法的家长,是个谁说都没用的固执老人,是对谁也不愿开口的夫妻......
今年疫情过后来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有和亲密关系或家庭创伤、成长创伤有关,在突如其来的长假中爆发出来的,有和死亡焦虑有很大关系的。还有儿童青少年,这部分的来访比去年有所增加,大概占到40%左右,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据。
他们或多或少都带着一些痛苦或困扰,但不管是儿童、青少年,还是婚姻家庭、职场问题,又或者是情绪状况,比如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咨询师都要在一次次的沟通中找到这些症状背后的问题。
不同的会谈,都会带来非常不同的感受,有时候是希望,有时候是无力,或者是无助,甚至是绝望,也有的时候是对人性丰富的感慨,对人内心深处非常微妙的部分的顿悟,这些都是心理咨询师在工作当中会触及到的,是这个职业带来的宝贵财富,也是需要理性去归置的一些情绪。
3
心理咨询师不是神,更不是江湖术士
“你是做什么的?”“我是心理咨询师”“那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吗?”
李老师从事心理咨询师已经有14年了,她最大的感受是身边的人对这个职业的接纳度越来越高了,人们会在需要的时候及时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而不再像前些年一样躲躲藏藏,甚至有耻辱感。
但也有不少人对心理咨询存在误解,觉得学了心理学看一眼就能猜透别人的心思,觉得心理咨询就是聊天,或想要通过心理咨询直接要到建议以及解决办法。
心理咨询师可不是神,看一眼就能猜到你的想法,而是需要通过不断的谈话沟通,了解来访者的需求及问题的根本原因。他们更不是江湖术士,他们确实是通过谈话去工作,但是是以专业为基础的,使用专业来帮助来访者。
让他们不再痛苦,获得一些成长,或是获得自我功能的提升,这些是可以通过心理咨询谈话来做到的,但是不会简简单单的给到具体解决一个问题的建议。因为大部分建议都和一个人的经验有关系,心理咨询更多的是帮助来访者自己去解决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心理咨询师反而在帮助来访者不断进步,形成脱离自己也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对心理咨询师形成依赖。
心理咨询师,首先是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所以来访者遇到的一些问题,在咨询师的这个群体里也常常会遇到,比如有的咨询师也会有抑郁的阶段,同样会有情感的困扰,甚至是在职业的发展上也会有自己的困惑。
那心理咨询师自己遇到问题的时候该向谁寻求帮助呢?
4
高薪背后的高投入,什么是值得
“心理咨询的工作是关乎于一个人的内心的部分,比如内心的成长痛苦纠缠、创伤的反应、人格的完善等,所以只要我们在从事这样一份职业,就不能停止学习。”
每次会谈之后的咨询记录、案例报告都是一次小论文。书更是看不完的,也许你只知道弗洛伊德,但你却不知道心理学派五花八门,各个分支都有杰出的观点和方法。不断学习,才能找到适合来访者的学派和方法。
每个咨询师,如果他是在很靠谱的去做临床工作的话,都会有自己的督导老师,也会有自己个人的咨询师,被称为个人体验,如果他们没有能够修通自己这一部分的话,就很难去帮助有相同议题的来访者。
要成为李老师这样资深的心理咨询师,需要哪些付出呢?听完她的这些经历,今日君倒吸了一口气。
即使现在已经是一名资深的心理咨询师,她每周都要有两到三次督导咨询,请更厉害的老师为她解疑答惑,促进自我成长。她的其中一位督导老师是美国的一位教授,一次督导60分钟,线上视频进行,费用从去年的200美金/次,今年涨到了300美金/次,反正今日君的工资是支付不起这么贵的督导费的!
而为了保证咨询质量,咨询师往往一天也只能接待几位来访者,虽然像李老师这样成熟的咨询师收入还不错,但是很多新手咨询师,往往入不敷出!
心理咨询师,他们是感性的,否则难以理解形形色色的来访者内心真正的需要,他们又是理性的,否则无法从来访者的表达中迅速找到问题关键和应对方法,他们是沉静又坚定的,否则早就放弃或被这个行业淘汰......
今日君有些话:
曾经国外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起过一个活动:“如果你去看过心理咨询,请转发这条消息,并写下心理咨询师跟你说过的最有用的一句话。这样所有人都能享受一次咨询带来的能量啦。”
活动引来很多人的积极响应:
有人说,在国外,看心理咨询师就像感冒了看医生一样,很正常;有人说,身体不舒服了去做个spa放松一下,心里不舒服了,为什么不能来一场心灵按摩?
越来越多正面的声音,让心理咨询走向了更多需要的人,所以打开窗帘,看见自己,看见阳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