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室里的“聊天”,咨询师都做了什么?来访者母亲

文|黄峻敏(简单心理认证·心理咨询师)

在来访者与心理咨询师初次访谈的前面几分钟,咨询师需要先做自我介绍、咨询设置、保密原则的科普等,接下来更多的是来访者主导的谈话。

而让来访者很疑惑的是,好像自己谈了很多,咨询师说得很少,但不知为何就这样每周来坚持见到心理咨询师谈完后,情绪就会轻松下来了。

心理咨询师到底做了些什么而产生了这样的结果呢?

1.倾听

如果是朋友倾听,一般回复的风格是:啊?你准备离家出走吗?你爸妈对你挺好的,什么都给你买,你为啥这么做?

而心理咨询师的话则会这么回复:你的父母对你的学习非常重视,一旦考不好就会对你有所责备,对你比较严厉,看得出他们对你的期望很高,你也为此感到压力,所以想逃离这个状态。

2.共情

在与个案建立关系初期,或者每次来访谈到一些触动事件时,心理咨询师都会去解读到来访者言语背后的情绪。像上面的例子,共情不是鹦鹉学舌,有话接话,而是需要把来访者很隐晦的情绪,用心理咨询师的话帮TA表达出来。

当来访者的焦虑无力逃避被心理咨询师看到后,来访者才会感受到:我的伤痛被看到了,我不至于那么孤独惶恐了,我可以有点力量继续面对了。

3.神入

这是一个需要调动比共情更高级的状态。

当一个母亲在叙述自己曾经历36小时难产带来的痛苦和亲子关系不顺利中的悲痛,男咨询师是无法拥有怀胎生育的体验的。但他曾经拥有过因外伤不便行动的窘迫和高考失利的悲愤伤心的共同体验,来同频这位母亲已经全力以赴后的沮丧痛苦。

症状有多痛苦,就达到多么深的人性深度。当这深度难以企及的时候,调动心理咨询师的身心去主动探索,才能更直接的伴随来访者达及心灵的悠远之径。

4.澄清

咨询中发现不少来访者所叙述的事件、情感常常是模糊的、不具体的,从而给自己带来很多困惑。心理咨询师的首要工作是协助来访者清晰、准确的表达他们对所经历事件的主观体验、情感、观点,以此协助来访者整理出该事件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并达到一定程度的情绪宣泄作用。

来访者:我很难受(模糊感受)

心理咨询师:很难受是怎样的状态?(澄清情绪)

来访者:心里不高兴,很委屈,烦!

心理咨询师:你能描述一下发生什么事了让你有这种感觉吗?(澄清事件)

来访者:我爸偷看我的日记,还跟踪我和同学玩。我对他的行为不满意,他还对我大发雷霆。

心理咨询师:父亲的这些行为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澄清含义)

来访者:我觉得爸爸完全不理解我,不信任我,我没觉得他爱我。

5.解释

解释的技术是心理咨询师结合来访者的情况,给予来访者帮助和理解现实,从而引导对方做出合适的决定和思路。

当一个女来访经历了多次的咨询,反复讨论过往的几段忘年恋后,来访者终于忍不住问心理咨询师:为什么我总会爱上那些比我大很多的男人呢?

解释不适合出现太早,因为这个需要长信息的收集和咨访关系的铺垫,还有来访者对自我分析的能力建立。解释含有科普心理学理论的意义,需要来访者经历了前期咨询中的一些启发后,开始出现进入自我分析轨道后才能进行。

6.诠释

把潜意识意识化,这是精神分析师的主要工作理论,而技术所在就是诠释。潜意识的诠释是以语言的方式理解非语言的内容,诠释其内在的冲突,用语言来解释内在的扰动。而这也是在儿童青少年的个案里面最常用的技术。

小来访画了一个杯子,里面有一些小小的圆球,上面画了一个盖子。她说盖子是为了让球不滚出来。而后,她把一些小珠子塞在了一个壶里,又把一些石头关在了盒子里面。

心理咨询师在这里注意到了小来访在游戏中重复的模式了:将东西留在另一件东西里面,防止它们掉出来。因此,咨询师开始冒险地告诉小来访:杯子里的球、壶里面的珠子、盒子里面的石头,代表的是母亲肚子里面的小孩,有人希望把他们全部都关在里面,所以就不会再有弟弟和妹妹了。

坦白说:诠释似乎有点粗暴,所以这里需要心理咨询师去尝试冒险。但是触及一个惊人的无意识幻想后,小来访者变得更积极、更愿意接触咨询师的话,那这个诠释是成功的,而这些是诱哄与友善的态度无法促成的。咨询师在无意识层面提供的共情,咨访关系开始产生有效联接。

7.面质

面质技术也叫对质技术,是让来访者具备正视现实的能力。指的是心理咨询师明确指出来访者身上矛盾之处,目的不在于向来访者说明他做错了什么,而是反射矛盾,协助来访者认识自己,鼓励他们消除过度的心理防御机制,正视自己的问题,促进问题的解决。

来访者说:我很讨厌那个男同事,看到他,我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

心理咨询师:你是说你很讨厌他,他影响了你的工作。

来访者:对啊。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看到他就闹心

心理咨询师:能具体讲一下吗?

来访者:他也没有招我惹我,但就是看着他,我很不舒服。

心理咨询师:那你这种感觉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来访者:春节后开始吧。所以他一看我,我就没好脸色给他。

心理咨询师:那你对他最开始的印象是怎样的?

来访者:开始对他有印象是在公司的新品发布会上,他的统筹工作做得很完美而获得大家的瞩目。在晚上庆功宴上的讲话和演唱也让人很耳目一新,据说他还是个体育生。我当时觉得这个人怎么可以这么全能啊?!

心理咨询师:听上去他真的很完美,很吸引人,你讨厌他也许是你喜欢他但又质疑自己无法拥有他的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对吗?

这样的面质会让来访者进行反思,认识自己的问题所在,然后进行自我整合,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结果。面质所涉及到的问题,对于求助者来说可能有应激性,可能会导致危机出现,心理咨询师的尊重、温暖、真诚的共情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咨询关系会给求助者以心理支持,而充满理解和真诚的面质会减轻有害或者危险成分。

8.自由联想

这是从“梦的分析”技术中发展出的自由联想法,来访者躺在沙发上,心理咨询师坐在来访者视线不及的的地方(头侧的椅子上),耐心引导患者说出自己的想法。而现代分析师更多使用“白日梦”式的自由联想,促使来访者去搜寻潜意识里更早年的记忆体验画面。

醒来后,我闻到清新的稻秆味,听到微风轻轻拂过头发,看到不远处的妈妈边做农活边看着我笑,我知道她看到我已经醒了,我也确定她准备来抱起我了。不知道那个时候的我是几岁,但那个画面是温暖的,是关于妈妈拥抱着我的美好画面。

9.镜映

生活中我们成长过程中的大量感受曾被权威否认的经验,孩子摔跤痛哭时,大人都会说:“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老师会说:同学已经道歉了,你就不要委屈了。大人们急忙都想把“焦虑难过的感受”处理掉。

如果这时妈妈皱着眉头,深切地望着孩子说:一定很疼吧,疼得好难过啊!结果这个孩子自己就止住哭了,然后就好了。这个好,不光是情绪平复了,更重要的是,孩子习得了一个经验:摔倒了是很疼,但是会过去的。他也拥有了敢于探索的勇气。这个奇妙的过程是怎么发展而来的呢?

因为孩子在母亲的脸上照镜子似的看到了自己的悲伤和难过,也看到了母亲接纳他的不足和包容他的脆弱。孩子的主观意图被母亲允许了,孩子想表达情绪的频道被母亲捕捉到了,被同频到了,被镜映到了。孩子会认为:妈妈听到了我的表达了,她在感受我的,在接收我的信息的。期间是非言语的酝酿,而这些不断被确认和镜映下来的东西,就是来访者的核心自我。

10.移情

很少人知道,心理咨询师这一职业也存在一种危险,那便是发生在来访者与心理咨询师之间的“移情”和“反移情”。移情是指在心理治疗中,来访者将自己过去对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转移到心理咨询师身上。这里面有爱也有恨,这种关系的缠扰,是因为来访者害怕丧失一种关系,所以试图用所有办法去与心理咨询师形成联接,来访者这样做并不是要伤害咨询师,只是TA在重复某种关系模型。

具有边缘特征的来访向心理咨询师控诉,觉得上司就像一个严苛的母亲在管控一切。当问其联想的时候,来访者继续愤怒的指出:我不想再谈过去了,你每次都让我想起痛苦的过去。心理咨询师解释:让你回想过去痛苦的咨询师,也像那个严厉的妈妈和上司一样,让你感觉他们都是一点都不温暖的坏妈妈,对吗?来访者才意识到自己也对咨询师移情为坏客体了。

移情是过去的爱的新版本,当来访者可以转移这份爱,直到过去的爱恨耗尽,就有可能出现新的版本。起初,来访者与陌生的心理咨询师建立联接是困难的,他们无法形成积极的关系,充满着怀疑与敌对的关系,这种称为负性移情。而当来访者对心理咨询师产生了足够信任,建立安全的依恋模型,这种即称为正性移情。

移情技术就是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共同分析移情的性质和产生原因,把移情意识化,把关系重现,重获新的思考,用新的关系帮助来访者逐渐走出心灵困惑,重拾生活的快乐。

南希.威廉姆斯说:“来访者人格水平越低,越需要支持性疗法,他们需要把原有的成熟防御机制加固;来访者人格水平越高,越需要揭露性治疗。”这些技术是贯穿于整个心理咨询工作中,是润物细无声的。而只有一个心灵放置在另一个心灵后,被感知过才能获得存在。

当标识性的共情出现、来访的自体被心理咨询师镜映到、不再崩溃的脆弱,才决定了来访者的复原能力。

看似聊天,实际上这里面就包含了很多技术,而这些技术又隐藏在语言的表达里,还有表情语言、肢体语言等等,都是心理咨询师贯彻整节咨询的工作细节。

简单心理「心理咨询师培养计划」2022春季班正在招生中,如果你有一颗助人的初心,想成长为一名优秀,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欢迎前来报名。

THE END
1.去看心理医生会问什么问题39问医生去看心理医生,通常会问诊断、治疗方法、适应证、禁忌证、家属意见等。 1、诊断 心理医生主要是通过与患者的交流、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作出诊断。 2、治疗方法 心理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常见的治疗方法有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等。认知行为疗法主要是帮助患者改https://wapask.39.net/question/_m8d145.html
2.心理咨询时都会聊些什么 心理咨询时都会聊些什么? 你是否对心理咨询感到好奇?在初次咨询时,咨询师会主动询问你的情绪状态、日常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以便了解你的主要困扰。 咨询师会与你共同确立咨询的基本设置,包括保密原则、咨询时间和频率等,确保你在咨询过程中感到舒适和安全。 在收集到足够的信息后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dtlandingsuper?nid=dt_4677636268852852003
3.心理咨询师手把手教你如何谈话心理咨询师手把手教你如何谈话 不止一次有朋友跟我说:“你们搞心理咨询的,就是会聊天,跟你说话就是舒服,你能教教我怎么聊天吗?”通常有这种诉求的,都是想更好的跟孩子沟通、跟同事沟通,或者在处理朋友关系、夫妻关系等方面需要提升。而此聊天也非彼聊天,我们更愿意把这种体现沟通、希望达到一个目的,而不仅仅https://jtj.tl.gov.cn/tlsjyhtyj/c00158/pc/content/content_1682299461856894976.html
4.第一次心理咨询都“聊”什么?心理咨询不是“聊天”,是一种谈话疗法通常心理咨询一次50分钟要花费几百上千元的咨询费用,按照临床心理咨询起效的最低频率,一周一次咨询,3个月12次咨询为一个疗程,仅从花费上就知道这肯定不是单纯的“聊天”了。心理咨询本质上是一种(高端昂贵的)促进心理健康的专业服务,是一种“谈话疗法”。心理咨询师使用谈话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12654292?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5.大家有没有看过心理医生的经历?医生会和你聊什么呢?我们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是学心理出身的,持证,然后特聘回学校做心理老师的,应该算是心理医生了哦。https://www.ximalaya.com/ask/q4972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