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这里是12355青少年服务台成都中心,请问您有什么问题需要我们帮助……”深夜了,12355热线办公室仍然灯火通明,几名值夜班的接线员全神贯注地回复着来自各地青少年的不同诉求。
服务平台“实体化”
把青少年迎进门
昨日上午,当记者来到12355青少年服务台成都中心时,顿时被这里的温馨氛围吸引了。接待区白绿色系的装修风格让人感到清爽怡人,工作人员都穿着清一色的白色T恤,个个笑容可掬。整个中心虽然只有200平方米,却“五脏”俱全:除了开放式接待区,还设有热线呼叫中心、心理咨询室、沙盘辅导室、法律咨询室、项目办公室等功能分区。“这是为了满足青少年在心理、法律、就业、创业、维权等多方面的需求而量身打造的。”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据悉,去年年底,共青团成都市委积极申报了“平安成都”创建项目,成功争取了市委政法委专项资金支持,用以打造这个“实体化”的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今年年初,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12355青少年服务台成都中心终于在成都市东郊群众惠民服务中心落地。
目前,中心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了专业的团队来运营,尹婉静就是这个团队的负责人。她介绍说,团队工作人员以心理咨询师为主,因为来电、来信、来访的青少年大多数寻求的都是心理方面的帮助,这是中心的核心工作之一。“现在中心共有七名心理咨询师,其中四名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三名是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尹婉静本人也是一名心理咨询师,说起自己的工作,她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自从有了这个实体平台,很多青少年不再局限于打热线倾诉困惑,他们也会直接到中心来,与我们面对面地交谈,这样的咨询效果显然更好。”
除了青少年自己,还有很多前来寻求帮助的是孩子的家长。前不久,尹婉静就接待了一名初三学生的父母,他们对快要参加中考的儿子很犯愁。眼看就要考试了,处于青春期的儿子却有强烈的厌学情绪,对父母的话也听不进去,甚至有些叛逆。尹婉静建议这对父母把孩子带过来面谈,一开始孩子不太愿意,尹婉静就告诉他,“只是过来玩玩,这里有沙盘,够你玩上一天半天了。”
男孩别别扭扭地来了,尹婉静什么都不问他,先带他去玩沙盘。男孩很快被沙盘游戏吸引了,一个人在沙盘室摆弄了许久。尹婉静看了看男孩摆的沙盘,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判断他是一个比较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于是问他:“你现在想的,是不是没有人在意你的想法,父母老师都只是想控制你而已?”男孩被镇住了,他没想到尹老师一针见血地说中了他的心思。男孩逐渐在尹婉静的引导下卸掉了心理防御,也开始愿意倾谈自己的内心想法。在做了三次心理辅导后,男孩的厌学情绪好转了。
线上服务+线下活动
公益服务更接地气
尹婉静告诉记者,很多青少年的心理问题,都是由于父母的教育方式不正确引起的。所以,中心除了给有需要的孩子做心理辅导以外,还会开展很多针对面更广、更有预防性的培训课程和线下活动。“比如我们之前在中心开展过的‘亲子大讲堂’,让孩子和家长一起来参加,课堂上教家长和孩子如何有效进行沟通,减少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的几率。”
今年5月,正值中高考前夕,中心组织了数名具有丰富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分别到成都市高新区利民中学、新津县五津中学、成都华西中学电子科大附中、雅安市石棉县石棉中学、成都市蒲江县鹤山中学,举办了阳光行动“轻松备考·12355与你同行”中高考减压活动。有近1500名中高考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近期,中高考已结束,孩子们迎来了暑假生活,中心也紧跟着策划了一系列暑期公益活动,让青少年们的暑假生活更有乐趣、更有意义。
变被动为主动
承担起一种社会责任
记者在参观时发现,除了心理咨询室,中心还设有法律咨询室。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目前中心与成都市青年法律援助服务队等法律机构建立了合作,如果有青少年需要法律方面的咨询或帮助,中心会协调、整合资源,让公益律师前来提供法律服务。
“今年上半年,我们就介入过一起青少年被父母体罚的个案。这个孩子的父母采用粗暴的手段教育他,多次毒打他,我们得知以后,及时采取了帮教措施,一方面对受伤害的孩子进行心理辅导,另一方面让公益律师给孩子父母说法,告诉他们这样做是违法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最后,这件事没有继续闹大,孩子的父母接受了我们的意见,孩子也与心理咨询师进行了充分的沟通,确保他以后能健康成长。”
中心在得知小良陈的故事后,主动联系到他的父母,派心理咨询师到医院与小良陈进行了长达2小时的促膝长谈。小良陈畅谈了他的学习生活、兴趣爱好等,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心理咨询师对小良陈积极向上、乐观独立的精神表示了肯定,鼓励他战胜疾病,乐观地面对未来。同时,通过交流,心理咨询师发现了小良陈心智不够健全、内心压抑缺少必要的社会交流等问题,及时通过专业方法帮助小良陈舒缓压力,破除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据悉,中心下一步还将根据小良陈的心理状态和治疗进展,继续开展心理援助和心理干预工作。同时,中心还将整合各方面资源,为小良陈的后续治疗提供援助,帮助小良陈早日恢复健康,重返校园。
据悉,中心目前已有200多名志愿者,其中有几十名都比较固定,会定期来中心值热线、做心理辅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