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第一届北京中医协会特色疗法年会暨慢病管理研究大会成功召开)
2024年12月15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中医协会、北京中医药学会、北京中医协会中医特色疗法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新3+3”工程建设单位刘燕池传人(马淑然)传承工作站、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医院、刘燕池名医传承工作站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分站在北京工大建国饭店联合召开了第一届北京中医协会中国特色疗法工作委员会学术年会暨北京市慢病管理系统优化研究大会。
本次年会汇聚了海内外中医领域专家学者、临床医师及行业精英等100余人,共同探讨了中医特色疗法的最新进展与未来趋势,进一步推动了特色疗法事业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会议议程包括:开幕式、专题报告、慢病管理学术沙龙、特色诊疗法展示、优秀论文汇报等。
大会开幕式由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医院副院长郝天智主持。开幕式上,首先由北京中医协会中医特色疗法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马淑然作年度工作总结报告,马主任详细阐述了中医特色疗法工作委员会在过去一年中取得的工作成果,并表示委员会将继续致力于推动中医特色技术的发展,为人民提供更好的中医特色技术服务。
随后北京市科技教育中心(北京市科协党校)副主任孙涛、北京中医药学会学术部主任韩偎偎、北京中医协会秘书长王会玲分别发表了开幕致辞。北京市科技教育中心(北京市科协党校)智库建设部部长赵兰兰等列席参会。
与会专家就特色疗法理论及方法、特色疗法的未来发展、临床应用、国际化推广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此外,专委会对会议论文进行了评选,祝广钦、贾博涵、孙一珂、武永盛、石中玉、陈建全、秦雨筱、孙嘉驹、胡孙林、陈思宇、张继平、赵宇翔对其获奖论文进行汇报。
优秀论文涵盖特色疗法临床应用、技术创新、理论研究、推广路径等多方面内容,该环节为参会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观察视野,更加深入、直接的交流平台,展示出特色疗法在理论研究、临床疗效以及媒体传播等多方面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
在闭幕式上,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马淑然教授对本次年会进行了总结。马主任表示,本次年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仅展示了特色诊疗法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还就慢性病管理的系统优化策略进行了专门研讨。此举加强了国内外中医界的交流与合作,并为推动中医特色疗法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希望各位参会者能够继续发扬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精神,共同为特色诊疗法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提升其在慢病管理系统优化方案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次年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中医特色疗法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展示成果、交流思想的平台,也为推动中医特色疗法事业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展望未来,北京中医协会中医特色疗法工作委员会将继续秉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理念,为推动中医特色疗法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