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和知识图谱之间的区别是什么?雷峰网

例如,假设我们有以下关于书籍、作者和出版商的信息:

首先,我们要标识类(数据中事物的唯一类型)。这个示例数据似乎捕获了关于书籍的信息,因此它是类的一个很好的候选项。具体来说,示例数据捕获了关于书籍的某些类型的内容,比如作家和出版商。再深入一点,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数据还捕获了关于出版商和作者的信息,比如他们的位置。这给我们留下了这个例子中的四个类:

下一步,我们需要标识关系和属性(为了简单,我们可以将关系和实体属性都视为属性)。使用我们在之前定义的类,我们可以查看数据并开始列出我们看到的每个类的所有属性。例如,在书籍类中,一些属性可能是:

其中一些属性是连接两个类的关系。例如,关系属性“书籍有作者”是一个连接书籍类和作者类的关系。其他属性,像“书籍发布的日期”是实体属性,只描述一个类,而不是将两个类连接在一起。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属性可能适用于任何给定的书籍,但它们不一定适用于每一本书。例如,很多书都没有续集。这在我们的本体中很好,因为我们只是想确保我们捕获了可能适用于许多(但不一定是所有)书籍的属性。

虽然上面的属性列表很容易阅读,但是重写这些属性以更清楚地定义我们的类和属性会有所帮助。例如,“书籍有作者”可以写成:

书→有作者→作者

尽管你可以包括更多的属性,这取决于你的用例,对于这个博客,我已经定义了以下属性:

记住,我们的本体是一个通用的数据模型,这意味着我们不想在本体中包含关于特定书籍的信息。相反,我们希望创建一个可重用的框架,将来我们可以用它来描述其他书籍。

当我们结合类和关系时,我们能够以图的形式查看本体:

使用本体作为一个框架,我们可以添加关于个别书籍、作者、出版商和位置的真实数据来创建一个知识图谱。利用上面表中的信息和本体,我们可以创建每个本体关系的特定实例。比如,如果我们的本体中有这样的关系“书籍→有作者→作者”,这个关系的单个实例如下:

如果我们把我们拥有的关于《杀死一只知更鸟》这本书的所有信息加进去,我们可以看到知识图谱的开端:

如果我们对所有的数据都这么做,我们最终会得到一个使用本体对数据进行编码的图。通过使用知识图谱,我们可以将数据看作一个关系网络,而不是作为单独的表格在我们无法理解的数据点间绘制新的连接。具体来说,使用SPARQL,我们可以查询数据和使用推理功能(让知识图谱建立之前没有定义的连接)。

正如你在上面例子中所看的,当你将本体(我们的数据模型)应用到一组单独的数据点(书籍、作者和出版商数据)时,那么就是创建了一个知识图谱。换句话说:

本体+数据=知识图谱

AI研习社是AI学术青年和AI开发者技术交流的在线社区。我们与高校、学术机构和产业界合作,通过提供学习、实战和求职服务,为AI学术青年和开发者的交流互助和职业发展打造一站式平台,致力成为中国最大的科技创新人才聚集地。

THE END
1.知识图谱的表示方式有哪些种类知识图谱,英文为 Knowledge Graph,是指把各类概念、实体和关系通过数学模型构建成的网络。知识图谱的表示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知识图谱本体(Ontology),一种是关系表示。 在知识图谱中,本体(Ontology)是指对客观世界中实体的定义,其将各种事物抽象成一种共同的特性,这些特性能够用于描述概念之间的关系;关系表示(Relationhttps://www.yueshu.com.cn/posts/Knowledge%20-Graph-Ontology
2.图谱的基石:理解本体和数据模型知识图谱中的本体概念本体(Ontology)在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中,尤其是在知识图谱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提供了一种形式化的描述知识领域的方法,由一组表示概念、概念之间关系以及规则的集合组成。在知识图谱中,本体用于定义和分类数据的结构,为数据之间的语义关系提供了一个共有的框架。这种结构化和语义化的表达方式不仅增强了数据的可理https://blog.csdn.net/fanjianglin/article/details/137345379
3.知识图谱初步学习(一)——本体+Protege新手学习在开始学习知识图谱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了解什么是本体(ontology)。 1.本体概念 本体的概念最初源自于哲学领域,在哲学中的定义为“对世界上客观事物的系统描述,即存在论”。哲学中的本体关心的是客观现实的抽象本质。而在计算机领域,本体是可以在语义的层次上来对知识进行描述,可以看做是某一个领域知识的通用模型。https://www.kuazhi.com/post/179679.html
4.基础知识服务介绍在知识图谱服务中,需要通过输入实体类型、抽取函数及抽取前后的数据字段,或创建信息抽取模型来配置信息抽取。 知识映射 知识映射是建立从基础数据抽取出的结构化信息与知识图谱本体的映射关系,例如抽取出的有关电影结构化信息与图谱本体映射关系如图2所示。 图2实体电影的知识映射关系 https://support.developer.huaweicloud.com/doc/development/AI-Guides/zh-cn_topic_0000001400921230-0000001400921230
5.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的深度探索知识图谱作为一种新型的知识表示和推理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利用知识,因此受到广泛欢迎。本文将详细介绍知识图谱的构建流程,包括本体构建、知识抽取、知识表示和知识存储等关键步骤,并探讨如何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实际问题中。一、本体构建本体是知识图谱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定义了领域内实体和实体之间的关系。在构建https://developer.baidu.com/article/detail.html?id=2866687
6.知识图谱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什么?本体是一种对实体、属性和关系进行分类和定义的方法。本体通常包括一个分类层次结构,用于描述实体之间的层次关系和相互关系。本体还可以定义实体的属性和关系的约束条件,从而提高知识图谱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语义(Semantics) 语义是指实体、属性和关系的含义和语义。知识图谱中的语义可以通过本体来定义和描述,从而提高知识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techpedia/1765/12279
7.本体知识图谱本体就是对那些可能相对于某一智能体(agent)或智能体群体而存在的概念和关系的一种描述。 ——汤姆·格鲁伯——《迈向知识共享型本体的设计原则》。 本体从schema的角度来定义(自上向下),而知识图谱其实更强调的是数据层(自底向上)来构建。对于领域或垂直行业的知识图谱,一般都需要有本体层。而实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511796444&efid=Qt5bP6R6brUaUDz1pXgeLQ
8.知识图谱构建(概念,工具,实例调研)AIGCStudio的技术博客知识图谱的构建方法主要有两种:自底向上和自顶而下。 1.开放域知识图谱的本体构建通常用自底向上的方法,自动地从知识图谱中抽取概念、概念层次和概念之间的关系。 2.领域知识图谱多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来构建本体。一方面,相对于开放域知识图谱,领域知识图谱涉及的概念和范围都是固定或者可控的;另一方面,对于领域知识https://blog.51cto.com/u_16658015/10285476
9.2知识图谱体系架构其中,本体层由实体类型和其属性、 实体类型间关系类型、规则等本体相关知识元素构成;实例层是对本体层的实例化,由实体类型对应 的实体及其属性以及实体间关系等实体相关知识元素构成。 上图中知识图谱概念模式的主体是实体。实体是真实对象的抽象,实体类型是某类实体的进一 步抽象。基于不同层次的抽象,图中的本体层https://www.jianshu.com/p/64124219e725
10.知识图谱入门——认识知识图谱1.什么是知识图谱 1.1知识图谱的概念 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技术,它在2012年由谷歌提出,是结构化的语义知识库,用于以符号形式描述物理世界中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其基本组成单位是“实体—关系—实体”三元组,以及实体及其相关属性—值对,实体间通过关系相互联结,构成网状的知识结构。 “图”的https://www.wejoysoft.com/m/news.aspx?id=3158
11.知识图谱人工智能之知识图谱的详细介绍数据收集:知识图谱的构建需要大量的数据作为支撑,这些数据可以来自于各种来源,如文本、图像、视频等。 实体识别:实体识别是知识图谱构建的关键步骤之一,旨在从文本中识别出具有特定意义的实体,如人名、地名、组织名等。这通常依赖于命名实体识别(NER)技术。 https://developer.aliyun.com/article/1588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