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党参、黄芪、生地黄、车前子各15克,黄连、蒲黄、黄
柏、黄精各10克,淮牛膝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益气、解毒、利湿。
【方解】方中生地、黄精滋补肾气;淮牛膝壮腰补肾,活血通利;
车前子、黄连清利湿毒;蒲黄活血化瘀,利小便;黄柏坚阴利湿;参
芪益气、托里排脓。诸药合用,共奏益气、解毒、利湿、排脓之功。
【主治】前列腺炎。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甚佳。
【附记】前列腺炎主症为小便不利,局部疼痛和局部肿胀,化验
有脓白细胞,与外科痈症“红、肿、热、痛”极为相似,由此可以把
它看成一种痈症。临床治疗,针对痈之病理,除解毒清热外,佐以托
里排脓之品,诸如参芪、皂角刺、炮甲类收效较著,不妨一试。
1.2活血清利汤
【组成】猪秧秧100克,半边莲15克,鱼腥草30克,红花10
克,桃仁、泽兰、茯苓、车前子各12克,滑石18克,甘草3克,桂
枝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清热解毒利湿、活血化瘀通阳。
【方解】慢性前列腺炎,大致属祖国医学气淋、劳淋与精浊之范
畴,其主要病因是多湿多热。若久病不愈,湿热长期不清,一则耗伤
正气,二则精道气滞血瘀,往往虚实错杂,或因湿热长期不清,致精
道气滞血瘀;或因情志不舒,肝郁气滞,气郁化火,或因饮食不节,
劳累过度,房室不节等,致湿热乘虚侵袭精室。所以,主要病因病理
在于气滞血瘀,湿热留恋,因而临床出现尿频、小便滞涩,或淋沥不
已,会阴、小腹、睾丸不适或有胀痛,小便末或小便时尿道中有白色
分泌物溢出等。或因素体肾阳虚,再加之湿热耗伤,导致阳痿早泄之
症。治以活血化瘀、清利湿热并进,才能清除湿热之毒,与气血之瘀
滞,以达到治疗的目的。方用猪秧秧、半边莲、鱼腥草、茯苓、滑石、
甘草以清热解毒利湿,特别重用猪秧秧,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桃仁、
红花、泽兰,以活血化瘀;桂枝通阳化气。合而用之,共奏清热解毒
利湿、活血化瘀通阳之功。
【主治】慢性前列腺炎。
【加减】若肝郁气滞致会阴、小腹、睾丸胀痛明显者,加青皮10
克,川楝子、橘核各12克;湿热壅阻致尿道滞涩刺痛或有尿不尽之感
者,加木通,王不留行各9克;湿热下注,血热妄行而致血尿,有红
细胞者,加茅根、小蓟各15克;湿热蕴结,下注膀胱,致尿末或小便
时有白浊溢出者加萆薢、败酱草各15克;肾阳虚致阳痿、早泄、性功
能减退者加淫羊藿10克,鹿角胶12克。
【疗效】治疗45例,结果痊愈26例,好转19例,有效率100%。
【附记】治疗期间,每2周复查1次前列腺液与尿三杯试验,分
清标本缓急,灵活加减,方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1.3清热利湿化瘀汤
【组成】蒲公英30克,金银花20克,连翘、滑石、茯苓、车前
子各15克,莲须、当归、赤芍各12克,败酱草15克,丹参20克,
穿山甲9克,王不留行15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方解】急性前列腺炎,相当于中医的“淋浊”范畴。其病因多
为肾虚湿热下注,蕴结下焦,郁久化热,影响膀胱气化所致。方中蒲
公英、金银花、败酱草、连翘苦寒清热解毒以消炎;茯苓、滑石、车
前子、莲须淡渗通利小便以祛湿;当归、赤芍、丹参活血化瘀;穿山
甲、王不留行散结消肿;甘草调和诸药。本方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相得益彰。
【主治】急性前列腺炎。
【加减】前列腺炎有急、慢性之分,急性多见于病程短的中青年
患者,湿热偏盛,采用本方治疗,疗效可靠。但由于病情有轻重缓急
的不同,故在用药时,要结合具体病情,辨证加减、灵活化裁,以免
有虚虚实实之虑。对急性前列腺炎的治疗,应以“急则治其标”,侧
重于苦寒清热利湿,忌用辛温,以免助邪而伤肾阴。同时也要注意本
病急性期,湿热之邪已解,有关症状消失,苦寒清热利湿之药可以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