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以培养职业教育师资为主要任务的普通高等师范院校,成立于1979年,隶属于原国家劳动部;2000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天津市管理为主;2010年,更名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2年,教育部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7年,进入天津市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行列。
欢迎广大考生咨询报考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我们将竭诚为大家提供权威、全面的报考信息,详尽、详细的咨询意见。
咨询热线:400-022-9678
学校设有11个学院、1个教学部和1个工程实训中心。现有本科专业51个,2021年新增“学前教育”和“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2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国家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项目8个、天津市应用型专业建设项目12个。专业涵盖教育学、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7大学科门类,拥有天津市一流学科2个、天津市特色学科群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省部级重点培育学科2个;拥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8个。
学校将建设高水平、特色鲜明的师资队伍作为提升学校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首要任务。学校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点1个、天津市教学团队13个、天津市教学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天津市教学名师9人;具有博士学位和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分别达到49.2%和48.6%;现有国家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天津市特聘教授、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等高层次人才21人;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A类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支;“双师双能型”特色师资占“双证书”专业教师总数的70%以上,实训教师中具有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达到90%,其中全国技术能手10人、津门工匠1人,建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天津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各1个。
学校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埃塞俄比亚建设鲁班工坊、援建“埃塞-中国职业技术学院”,指导巴基斯坦建设“旁遮普天津技术大学”;作为教育部首批“教育援外基地”及外交部“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派遣援外教师200余人次,培养、培训当地师生2万余人;为60多个国家开展各类职业教育培训,培训学员1200余人次。在海外设立3所孔子学院和7个孔子课堂和3个汉语教学点;致力于培养国际化人才,与爱尔兰斯莱戈理工学院开展“双学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全球50余所高校开展合作与交流。提升国际学生人才培养层次,每年来校学习的长短期国际学生1000人左右。
学校的办学特色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的高度评价,被社会誉为“中国培养职教师资的摇篮”。多年来,毕业生由于上手快、业务熟练、动手能力强,在工作中有见解、有思考、有创新,成为受各类企事业单位欢迎的高水平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务实的工作态度,成为全国中高等职业院校师资的首选。多家省、市教育厅(局)、人社厅(局)组团上门聘考,专程为所属的中等职业学校招聘师资。招聘单位带着事业单位编制,直接把公开招考的考场设在我校,毕业生经过考核合格后即可现场签约,顺利取得教师编制。近年来,学校相继荣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和“天津市创新创业与就业工作示范校10强”殊荣。
学校始终秉承“动手动脑、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为全国培养高素质职教师资的办学定位不动摇,在全国首创“实行‘双证书’制,培养‘一体化’职教师资”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并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瞄准国家急需,不断丰富“双证书”内涵,“培养高等技术应用人才的一种新模式──‘本科+技师’”再次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还创立了“双导师、双基地、双证书”研究生培养新模式,获得第三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培养出我国首批“双师型”硕士研究生和“双证书”留学生硕士。
学校注重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与创新精神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学科专业技能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近五年,学生在各类科技竞赛中共获国家级奖、省部级奖项1200余项。2017年度,学校在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中排名第66位。2016-2020年,学校在全国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排名第80位。
2020年12月,在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中,我校学生贺涛涛、李云鹏代表天津队出战,经过激烈角逐,沉着应战,从来自全国的27支代表队,54名选手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工业4.0项目金牌。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韩朝羽、郑杨笛获得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第七名,荣获优胜奖。艺术学院学生芦祎阳获得商品展示技术项目第七名,获优胜奖,进入国家集训队。高职部学生张腾获得CAD机械设计第十八名。
学校实施灵活的转专业政策,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和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在校生均可以在一、二年级的春季学期提出转专业申请,各学院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制定并公示考核方式(如笔试、面试、平时考查等),经转入学院考核合格即可以实现专业调整。
学生转专业后,其所学课程按转入年级的专业培养计划要求执行,学籍及组织关系转入新专业所在学院。学生在原专业所学的必修课程,如学时数和基本要求相当于或高于转入专业相应课程,则承认该课程的成绩和学分,其它已获学分课程可记入公选课学分。
2021年,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在津招生计划577人。在津招生专业涵盖了教育学、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七大学科门类,其中师范类专业25个,双证书专业28个。新能源汽车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学前教育等新增专业在津均投放有招生计划。在津招生专业选考科目主要分为不限选考科目、限选物理两大类,建议考生在报考时参照历年各专业录取分数和位次,专业志愿之间拉开一定梯度,并选择服从专业调剂,减少因专业志愿不能满足被退档的风险。
学校继续与爱尔兰斯莱戈理工学院合作办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项目采取“3+1”合作办学模式,学生前三年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习,达到规定的出国学习条件的学生可赴爱尔兰斯莱戈理工学院进行第四年学习。赴爱尔兰斯莱戈理工学院留学的学生,经考核合格后,可获得由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颁发的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以及爱尔兰斯莱戈理工学院授予的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