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6月29日—30日,由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主办,市卫生健康信息学会协办的重庆市第四届互联网医院建设暨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交流大会在渝召开。多位医疗健康信息化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齐聚山城重庆,围绕互联网医院建设、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和标准化测评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
以人民健康为引领推进数字健康改革落地
“一直以来,我市不断探索、打造‘互联网+医疗健康’创新服务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整合线上线下优质医疗资源,积极搭建面向全国的开放式的学术交流平台,不断丰富拓展互联网医院的内涵和外延,推动互联网医院高质量发展。”市卫健委信息统计处处长梅政成在开幕式上发表致辞讲话表示。截至目前,我市建成全市健康医疗大数据基础平台,实现公立医院实时监测全覆盖;率先在全国建成省级医学影像云中心,并在18家市级医疗机构和5个区县启动数字医学影像服务试点。“下一步,我们还将推动剩余公立医疗机构全部接入,为检查结果线上互认和互联网应用提供支撑和保障。”
400多位业内人士齐聚,共绘数字医疗
开幕式结束后,为期两天的主旨论坛正式开始。
市卫健委信息统计处副处长黄鹤介绍了我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技术引领,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跨行业、跨区域协同融合发展。市卫健委医政处李巍介绍了我市的互联网医院发展现状与规划。
探讨服务
“推动线上线下医疗同质化应从医生准入机制做起”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务处副处长阳文琳在采访中表示:远程诊疗等一系列新技术的使用实现了“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路”的目标,在异地就医、慢病管理等方面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对于如何实现医疗服务线上线下同质化的问题,阳文琳表示目前的技术手段无法实现线上查体这一环节,这也导致线上医疗服务与线下相比仍存在差距,但是可以通过制定远程诊疗医生的准入机制、退出机制以及评价机制、考核机制等方式缩小线上线下诊疗服务的差距。
重庆行动
建成协同高效的智慧健康信息服务体系
据了解,目前我市建成智慧医院67家,互联网医院75家。全市累计已有29家单位通过国家互联互通成熟度测评,70家医院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4级评审,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的卫生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离人民群众的就医期待仍有不小的差距。接下来,我市将按照数字化改革总体要求,推进数字变革在卫生健康系统的落实落地,积极探索将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引入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建设完善业务协同、信息共享、标准统一规范的智慧健康信息服务体系。(文/钟扬薛传真视频/薛传真图/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