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药监局回应“牙膏可抗幽门螺杆菌”:缺乏科学依据
国家药监局官方网页1月7日载文称,目前市场上有一些名称冠以“牙膏”的热销产品,宣称具有“抗幽门螺旋杆菌”、“通过抗幽门螺旋杆菌去除口臭”等功效。这些产品很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牙膏,牙膏宣称“抗幽门螺旋杆菌”缺乏科学依据。
据了解,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规定,牙膏不能明示或者暗示具有医疗作用,不能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功效宣称。目前,国家药监局正在抓紧制定专门针对牙膏管理的部门规章《牙膏监督管理办法》,并将推动该规章尽快出台。
◎上海九院完成首例线上越洋MDT诊疗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颅颌面科近日成功开展了一场越洋MDT多学科联合会诊。
会诊由副院长、口腔颅颌面科主任王旭东及口腔颅颌面科副主任朱敏共同主持。口腔颅颌面科副主任张诗雷、江凌勇,主任医师刘加强、副主任医师杨秩及牙周病科主任宋忠臣参加。进入空中诊室接受会诊的4名患者则分别来自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其中来自美国的患者刚被查出核酸阳性,曾在美国接受过正颌正畸联合治疗,因效果不佳和术后并发症,前往九院口腔颅颌面科就诊。按原计划,他年前应该来院复诊,但由于疫情原因未能如期进行,这次会诊让治疗得以继续进行。
据王旭东介绍,九院口腔颅颌面科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已开展MDT联合诊疗活动,目前科室每年收治患者16万余例,其中以MDT诊疗居多。该院于去年6月在全市率先建立互联网医院MDT空中诊室,可支持1名患者、4名家属和最多9名专家同时在线。这次的越洋MDT多学科联合会诊,不仅提升了科室为牙颌面畸形患者解决疑难杂症、解决实际问题的服务能级,同时也为九院互联网医院拓展更多在线医疗服务场景提供了经验和借鉴。据上观新闻
◎部分超市下架儿童牙膏,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称此举不合规
该协会表示,按照《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定义中不包含牙膏,牙膏只是参照化妆品进行管理,目前国家药监局正在制定《牙膏监督管理办法》。儿童牙膏参照《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规定》管理的具体细则将会在正在制定的《牙膏监督管理办法》中予以明确,监管工作按照此后颁布的《牙膏监督管理办法》要求实施。
◎人福医药枸橼酸芬太尼口腔贴片获得临床试验通知
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控股子公司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枸橼酸芬太尼口腔贴片的《药物临床试验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
枸橼酸芬太尼口腔贴片是宜昌人福采用新的给药技术而制成的制剂,通过产生泡腾反应使药物更容易透过口腔黏膜吸收,起效迅速,适用于治疗持续使用阿片类药物的癌性疼痛患者的爆发性疼痛。目前国内尚无同类型产品上市,已上市产品为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和芬太尼透皮贴剂。据证券时报
广州
◎广州启动2022全民口腔健康计划公益活动
暨南大学附属穗华口腔医院6近日联合多家机构发起《2022全民口腔健康计划》系列公益活动,助力广州市民切实解决“看牙贵、看牙难、看名医更难”的问题。
据了解,暨大穗华口腔医院将在活动期间成立《2022全民口腔健康计划》之口腔健康援助治疗专项基金,在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及暨大穗华口腔各分院院内组织各类讲座、沙龙、义诊等多种形式的口腔知识普及活动,并为广大有口腔疾病诊疗需求的市民提供不同程度种牙、矫牙援助减免、补贴及特殊人群免费种牙、矫牙等多项公益举措。
暨大穗华口腔总院长赖仁发教授表示,《2022全民口腔健康计划》系列公益活动的正式启动,务必将暨大穗华口腔医院助力口腔健康推上一个新的台阶。据中国新闻网
江西
◎赣南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附属口腔医院升级为国家三级医院
1月4日,经赣州市卫健委批准,赣南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附属口腔医院登记升级为三级口腔医院(赣市卫健医政字〔2022〕9号),这标志着该院从此步入了三级医院的行列,据悉,这是赣州市唯一一所三级专科公立口腔医院。
获批三级专科医院执业登记,是该院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医院发展新征程的起点,也为建设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一步,医院将围绕高质量发展,以内涵建设为核心,加快医教研一体化发展,紧抓“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的良好契机,全面提升软硬件水平,促进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再攀新高峰,为赣闽粤湘四省边际区域居民口腔诊疗及预防保健做出更大的贡献。据大江网
贵州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开设晚间门诊,方便患者错峰就医
夜间门诊给市民就诊带来极大方便,对不用耽误工作和学习就能找专家看病,口腔患者纷纷点赞。
校企合作
◎津深口腔护理创新创业产业学院揭牌,校企携手树立口腔护理职业教育“标杆”
日前,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与深圳市人才服务中心、常青榕(深圳)口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揭牌成立津深口腔护理创新创业产业学院,携手探索产教城融合,打造口腔护理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和就业基地,探索树立口腔护理职业教育“标杆”,开启校企合作办学、协同育人、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以及建立专业技能人才终身体系化职业教育的新篇章。
按照战略合作计划,三方将对标教育部牵头的“1+X”证书要求,在育人实践中不断探讨、完善出新时代口腔护理人才培育模式,共同探索口腔护理人才联合培养和输送模式,以“联合培养、职通未来”产教融合项目为载体,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在校企合作中不断推动国内口腔护理人才从业技能及行业服务水平提升。据天津教育报
高校口腔
◎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牛丽娜教授团队取得生物矿化新突破
该研究成果以ExtracellularDNA:Amissinglinkinthepathogenesisofectopicmineralization为题,于近期发表于AdvancedScience(IF=16.808)。
基于上述核酸介导钙化的新概念及核酸大分子RNA易调控、易清除的特性,该团队又在国际上首次设计并成功构建出一种用于骨缺损快速修复的钙离子浓度依赖型RNA-钙磷前体纳米机器人。
◎北大口腔正畸科韩冰教授团队发表缓释成骨创新研究成果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教授、主任医师韩冰研究团队近日在国际权威期刊《生物活性材料》(BioactiveMaterials,IF=14.593)发表了题为《易制备阿司匹林缓释复合凝胶引导骨再生》的论著(Facilefabricationofabiocompatiblecompositegelwithsustainedreleaseofaspirinforboneregeneration)。
该硏究构建了具有高强度特性的双网络水凝胶,具有阿司匹林药物负载及缓释作用,通过调控骨缺损区域免疫微环境实现大面积口腔颅颌面骨缺损再生,为临床口腔颌面骨缺损修复提供了简单有效且易于获得的策略。研究是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下完成。正畸科博雅博士后张云帆博士为该论文第一作者,韩冰教授、余婷婷助理研究员、中科院化学所王星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据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官网
◎山东大学刘毅副教授团队在发表种植体涂层领域国际合作新成果
近日,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刘毅副教授团队最新国际合作研究成果“FabricationofSubstitutedHydroxyapatite-Starch-Claybio-compositecoatedtitaniumimplantandevaluatingtheirosteoblasticpropertiesfornewboneformation”在化学领域权威期刊CarbohydrPolym(中科院JCR期刊1区,IF:9.381)发表。印度马杜赖卡玛拉大学(MKU)RajanM教授课题组PrabakaranS博士为论文的第一作者,2020级口腔医学硕士研究生耿兆丽为论文的共同作者,刘毅副教授为该论文的唯一通讯作者,山东大学为唯一通讯作者单位。
种植体表面活性改性是抑制种植体周围炎、促进骨整合的有效策略。基于前期研究基础,为进一步提高涂层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骨整合能力,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羟基磷灰石-淀粉-粘土(MHAP/Starch/WST,MSW)生物复合涂层,对其涂层的钛种植体的理化性质进行深入研究并评估其促进成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