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费者在“消费宝”平台与“黑猫投诉”平台上,同步投诉了上海华美医美的口腔业务部。
该消费者称,自己于2023年5月1日在上海华美美容整形医院接受了牙齿矫正服务。当时,院方销售人员和唐茂麟医生对该矫正效果进行了夸大的宣传,导致该消费者在他们的诱导下付款。
图源:大众点评消费者上传
截至2024年5月11日,唐医生通知该消费者进行复诊,但该消费者因事无法前往,表示两周后回上海再进行复诊。尽管如此,唐医生坚持要求该消费者前往,在该消费者前往治疗后,认为唐医生在未经自己同意的情况下,通过诊疗手段导致该消费者的牙齿缝隙扩大,并以此诱导该消费者必须进行贴面治疗,否则就会影响牙齿美观。
该消费者虽然当场拒绝了贴面治疗,但最终仍然受到院方的再次诱导,还是同意了支付4000元进行贴面治疗,但是该消费者当时并未立即支付。
事后,该消费者在中午和晚上进食时发现牙齿出现塞牙现象,确认了牙齿缝隙确实变大。该消费者寻求唐医生的确认,但对方否认了责任。
随后,唐医生提供了几副牙套,但该消费者感觉牙齿状况不如5月1日前,并且出现了牙齿后移的情况。
图源:黑猫投诉
到了2024年8月6日,唐医生再次要求该消费者复诊,该消费者表示希望加强牙齿矫正而非进行贴面,但唐医生断然拒绝,并要求该消费者签订终止治疗的合同。
尽管对该治疗效果不满,但该消费者在唐医生坚持无法继续治疗的情况下,只得接受并签字。
8月6日当天,唐医生要求该消费者发送邮寄地址以接收牙套(保持器),该消费者于8月12日收到牙套仅两周后,就又发现牙齿在吃东西时出现了错位问题,牙齿已经无法正常咬合。
于是,该消费者深夜联系医院客服,但对方以唐医生忙碌为由拒绝安排复诊(此时唐医生已离职,该消费者并不知情)。
直到9月10日,该消费者才得以复诊,唐医生表示是因为智齿未包含在牙套设计中,导致治疗出现遗漏,并建议该消费者拔除智齿或剪掉牙套的一半。
图源:消费宝
该消费者表示十分不满,认为这是院方的失误,不应由自己一个人来承担后果。最终,双方决定的解决方案是剪掉牙套的一半。
但是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第二天该消费者感觉咬合错位问题更加严重了,遂向客服反馈,但客服态度消极,回复迟缓。
无奈,该消费者在9月13日直接前往医院寻求解决方案,但医院无人接待,客服也未及时联系到负责人。该消费者感到非常焦急,因为其年仅33岁,担心未来的生活质量会因牙齿问题受到影响。
截至发稿前,该投诉在两大维权平台上均未得到上海华美医疗美容医院的任何回复。
图源:新闻综合频道“上海早晨”
又陷“商标侵权案”
近日,上海知产法院审结“成都华美”诉“上海华美”案,并公示,作出驳回上诉,维持一审法院确认上海华美医疗美容医院部分行为侵权并赔偿损失的判决。
一审法院审理后认为,上海华美医疗美容医院使用“华美”作为企业字号并无主观恶意,不构成擅自使用他人企业名称。
然而,上海华美医疗美容医院在某些情况下使用“华美”标识,容易使公众产生混淆,构成商标侵权。
图源:上海知识产权法院
图源:天眼查
上海华美医疗美容医院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上海知产法院二审认为,尽管双方均无抢注商标的意图,但企业名称中的字号在突出使用时,应避让在先合法注册的商标,避免市场混淆。上海华美医疗美容医院突出使用“华美齿科”“华美整形”等,构成商标意义上的使用,容易引起混淆,维持原判。
19年老店何至于此
尽管历经多次处罚,华美医疗美容在网络平台上的投诉依然层出不穷,其营销手段也频繁受到业界的诟病。在医美口腔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华美医疗美容似乎选择了通过激进的营销策略来吸引客户,但这种做法却忽视了消费者隐私权的尊重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