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连振邢台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排泄器官,位于脊柱两侧,形似蚕豆,每个肾脏重约120~150克,长约10~12厘米。它们不仅负责排泄身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还兼具内分泌功能,调节血压、刺激骨髓造血、调节血钙和血磷平衡等。然而,肾脏疾病却常常因其隐匿性而被忽视,一旦发现往往已是晚期,给治疗带来极大挑战。因此,了解肾脏疾病的早期预防和治疗保健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肾脏疾病的种类与病因
肾脏疾病种类繁多,常见的包括肾炎、肾结石、肾囊肿、肾衰竭等。这些疾病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遗传基因、感染、免疫系统异常、药物滥用或长期副作用、不良生活习惯等。
1、肾炎:通常由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药物引起,表现为尿液异常、水肿、高血压等症状。
2、肾结石:由尿液中的矿物质和盐类结晶形成,可引起疼痛、血尿、尿路感染等。
3、肾囊肿:肾脏内出现液体囊肿,可能导致肾脏功能受损。
4、肾衰竭: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有效排泄废物和调节体内环境,需要透析或肾移植治疗。
肾脏疾病的早期症状
肾脏疾病的早期症状通常较为隐蔽,容易被忽视。然而,这些症状往往是肾脏功能逐渐衰退的信号,因此必须提高警觉性。
1、水肿:特别是面部、眼睑和下肢的水肿,可能是肾脏疾病的首发症状。
2、高血压:肾病患者常常伴有高血压,尤其是年轻人出现不明原因的高血压时,应警惕肾脏疾病的可能。
4、血尿:尿液呈现红色或洗肉水样,可能是血尿,常见于肾炎、肾结石等疾病。
5、腰部疼痛:持续的腰部疼痛可能提示肾脏疾病,如肾结石、肾盂肾炎等。
肾脏疾病的预防
预防肾脏疾病需要全方位的努力,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避免滥用药物、控制慢性疾病等。
1、健康饮食:保持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的饮食,适量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高盐、高脂、高糖食物。适量饮水,建议每天饮水量不少于2000毫升,有助于稀释尿液中的毒素和废物,减轻肾脏负担。
2、控制体重: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内,避免肥胖,以减轻肾脏负担。
3、适度运动:定期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肾脏负担。
4、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都会对肾脏造成损害,应尽量避免或限制摄入。
5、控制血压和血糖:高血压和糖尿病是肾病的主要诱因之一,应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并按时服药,保持血压和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6、避免感染:感染可能导致肾脏疾病的发生,因此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
7、避免滥用药物:许多药物都会对肾脏造成一定的损害,特别是抗生素、非甾体消炎药等。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避免滥用和误用。
肾脏疾病的治疗与保健
一旦确诊为肾脏疾病,应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治疗,并注意以下治疗事项:
1、定期复查:除了常规检查尿常规,还应定期门诊复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饮食调整:肾病患者应低盐优质蛋白质饮食。若出现肾功能损害,未进行透析之前,应在肾病科医师指导下严格控制蛋白质摄入,尽可能延缓肾功能进展;若已经进行透析,蛋白质的摄入量可以适当放宽。
3、控制血压:肾病患者往往容易发生高血压,应严格按照医师要求服降血压药,经常监测血压并做好记录。
4、预防并发症:肾功能不全患者应定期检查电解质,预防高血钾、低钙高磷等并发症的发生。
肾病患者的康复与预防复发
肾病的康复和预防复发同样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
1、规律服药: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服药,不要自行停药或改变药物剂量。
2、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进行肾功能检查、尿常规检查等,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3、预防感染:肾病患者容易感染,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的发生。
4、心理调适:肾病治疗过程可能较长,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建议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治疗,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寻求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