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突发的情况或病症是需要去看急诊的?甚至是更建议直接拨打【000】叫救护车?
以下情况则有必要看急诊,但可依据实际情况来判断是否叫救护车:骨折;严重性疾病突然恶化;药物服用过量或中毒;严重的过敏反应;妊娠并发症;精神疾病发作。
另外,针对婴幼儿,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同样可以考虑看急诊:昏睡无法叫醒,没有反应;无法喝水或排尿;38度以上的持续高烧。
如南澳和塔州:1800CALLTHEDR(1800225584);西澳:1300DrToMe(1300378663);维州、新州与昆州:13SICK(137425)
另一个比较实用的方法是拨打after-hoursGPhelpline(1800022222)
#13SICK
#夜间医生免费求助热线
西澳
新州
(一)分诊
一旦你到了医院的急诊部,最先接待你的会是分诊室的护士。她会向你询问个人/家庭身份与联络信息与Medicare卡,并初步判断你的病情,确认你属于哪一个优先等级。
#例如:
小编的朋友小A,因打球被砸中眉骨送到位于郊区的医院。虽然最后治疗完,连缝针都没用上,但约莫是血流满面比较吓人,就被分诊护士跳过其他病人,先安排接受了诊疗,前后一个小时不到就结束了。但另一位朋友小B,喝酒不慎喝到吐血,半夜到了CBD最大公立医院的急诊,却一直坐等到凌晨4点才看到医生,10分钟就草草诊疗结束,没做任何细节的检查。
(二)治疗
如果是危及到生命的病情,会被直接送入急救。余下的情况,你会被安排到诊疗区,看医生或专家,或许会被要求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如血液检测、X光拍片等,并进行一些治疗(如外伤的缝合)。
依据医生对你病情的检查与判断,你可能会被:收治入院治疗;在急诊部接受治疗和观察;接受缝合,打石膏,或手术等治疗;被给予处方药物;直接出院归家,由你的家庭医生(GP)负责接下来的后续诊疗事宜;被转介到专家处或门诊部;被转介到另外的医院接受进一步诊疗
紧急救命
被收治入院,并不一定代表你会得到及时的治疗!如果你认为病情其实很严重,而你的担忧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还有这些方法可以救命:
昆州公立医疗体系紧急救命Code:
瑞安原则(Ryan’sRule)
在维州
患者可以要求与医院里的患者联络官(patientliaisonofficers)进行沟通,告知担忧;2019年7月开始试行了“HEARMe”,今年会逐步推广至各大公立与私立医院,但仅适用于住院患者。
在南澳公立医疗体系内
目前没有全州适用的救命Code,但妇幼医院(Women’sandChildren’sHospital)有设立“FamilyMET(MedicalEmergencyTeam)”:按铃3次立即呼叫值班医生、护士或助产士;
在西澳
一些医院设有类似的救命Code,如弗里曼特尔医院(FremantleHospital)有“CallandRespondEarly(CARE)”,步骤类似,最后一步需要拨打的号码为0894312156
在新州
同样有类似的救命体系——“REACH”,各大医院的号码不尽相同,可以询问所住的医院。(点击下载中文PDF说明)
(三)治疗结束后
#温馨提醒
从叫救护车到就诊,你都可以要求急救中心的接线员与医院帮忙联系专门的口译人员,以便于更快更好的沟通,很多医院可提供免费的服务口译服务!
救护车
除塔州与昆州外,余下各州/领地,叫一次救护车的基本价格(不算每公里的额外收费)如下图:
故而,强烈建议单独购买救护车险或购买医院保险,可完全报销这部分的开支。但需要留神,有些私保的医院保险会对每年能够叫救护车的次数有限制(1-2次/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