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捐献这事儿吧,说起来挺伟大的,但一提到钱,就有点雾里看花了。你说捐献器官是免费的,这咱理解高尚。可是移植手术一张嘴就要60万,这钱都去哪儿了?
难不成还真有人在背后做着器官买卖的勾当?别急,咱今天就来好好说道说道这笔“天价”移植费,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
器官捐献到底是什么?
咱们平时听到“捐献”俩字,第一反应都是捐钱捐物啥的,对于器官捐献了解的并不多,甚至很多人对于器官捐献有一种坦然地排斥感,觉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即使死了也要跟着自己。
这个想法也不能说是错的,但是也不影响咱们了解下器官捐献到底是什么,这器官捐给谁?捐了对身体有啥影响?
在这之前咱们需要先来了解下,简单来说,器官捐献就是把人体内还能正常工作的器官,捐给那些因为器官衰竭而生命垂危的病人,让他们有机会重获新生。
当然这可不是随便哪个器官都能捐的。一般来说,能捐的器官主要有心脏、肝脏、肾脏、肺脏、胰腺这些“大件”,还有眼角膜这些“小零件”。
那什么情况下才能捐器官呢?一般来说,只有在人脑死亡,也就是咱们常说的“脑死亡”后,才能进行器官捐献。
因为这时候,虽然心脏可能还在跳,但人已经没有任何意识和感觉了,捐献器官也不会感到痛苦。
当然捐不捐器官,完全是个人自愿,谁也不能强迫。如果你想捐,可以去当地的红十字会咨询一下,签署一份器官捐献协议。
也许有人会问,捐了器官,会不会影响我“走”之后的体面?放心,医生护士都是专业的,他们会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尊重你的遗体,保证让你“走”得安心、体面。
60万天价移植费:是器官买卖还是救命钱?
“啥?捐个器官不要钱,移植一下要60万?这中间是不是有猫腻?”相信很多人看到器官移植的费用时,都会忍不住发出这样的灵魂拷问。
既然是自愿捐献,那为什么移植还需要花钱呢?
而且60万对大多数家庭来说都不是一个小数目,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器官买卖、黑市交易之类的事情。
但真相是,这笔钱真的没有进到哪个不法分子的腰包。每一分钱都花在了保障器官移植成功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关键环节上。
毕竟从捐献者体内获取器官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儿。这需要专业的医疗团队、特殊的器械和保存液,才能保证器官离开人体后依然保持活性。
更别提还要用最快速度把器官送到千里之外的患者手中,其中的运输成本也不容小觑,有些人甚至移植后不仅花60万。
而且器官移植手术本身的难度和风险都非常高。这就好比给身体换零件,肯定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才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但是不是一般的医院都能做的了这样的手术,甚至有些人会选择去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做这样的手术,可想而知费用会相对更高一些。
打个比方移植的器官就像一颗种子,要想在患者体内生根发芽,就必须定期服用抗排异药物来“施肥浇水”,同时还要定期复查,防止后续一系列的发生。
而维护身体投入的成本则是会更高一些,如果这一步没有做好,前面也可能会白费了,所以钱省不得。
所以这60万其实包含了从器官获取、运输、手术、护理到术后长期治疗的全部费用,每一环都至关重要,缺一不可,并不是咱们想的那样,是器官的费用。
器官捐献那些事儿
说到器官捐献,好多人脑子里第一反应就是各种电视剧里演的,又是手术刀乱飞,又是遗体破破烂烂的,想想都吓人。
再加上网上那些“捐个器官就能发家致富”的鬼话,更是让人心里犯嘀咕:这器官捐献,到底靠谱不靠谱啊?
咱今天就来说道说道,那些关于器官捐献的谣言,到底有多离谱。咱说这遗体的事儿。医生护士也是人,谁会故意去糟蹋遗体?做器官获取手术,医生护士都会小心谨慎。
手术完了,还会给遗体做专业的修复,保证漂漂亮亮地交还给家属,绝对不像咱们听说的那样会把遗体弄得破烂。
再说说这“捐器官发财”的鬼话。器官捐献是国家明令禁止买卖的,谁敢顶风作案,那可是要吃牢饭的。那些所谓的“巨额补偿”,都是骗子编出来忽悠人的,千万别信。
也有人好奇,为啥捐器官的和接受器官的不能见面?很多人的想法是,患者接受了别人的器官,就像重获新生一样,肯定想知道是谁给了自己第二次生命,好当面感谢人家,或者以后好好报答人家。
这事儿听着挺合理,但现实还真就办不到。为啥呢?这跟器官捐献的规矩有关,也跟人性中的一些复杂因素有关。
国际上有个通行的“双盲原则”,说白了就是捐赠者和接受者,互相都不知道对方是谁。这样做,主要是为了保护双方,避免一些麻烦。
要是接受者知道捐赠者是谁,万一他心理压力太大,总觉得欠了天大的人情,整天活在愧疚和不安中,那这器官移植的效果也大打折扣了。
反过来,要是捐赠者家属知道器官给了谁,万一他们对接受者不满意,或者生活遇到困难,跑来找接受者要钱,到时候也可能出现难以解决的矛盾。
所以说为了避免这些尴尬和纠纷,还是“双盲”最省心。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有些国家也允许在双方自愿的情况下,通过第三方机构牵线搭桥,让捐受双方见面,但还是在少数。
不过就算不能知道恩人的具体身份,接受者也别觉得遗憾。因为每一颗捐献的器官,背后都承载着一份无私的爱和希望,这份爱,已经超越了身份。
与其纠结于能不能见面,不如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命,带着这份爱和希望,勇敢地活下去,这才是对捐赠者最好的回报。
器官捐献的未来
以前总觉得,器官移植这事儿,就跟科幻片里演的一样,离咱普通人老远了。但这两年,科技发展十分迅速,人造器官、异种移植这些新技术,都开始慢慢走进现实,感觉未来充满了希望。
就说人造器官,以前只能在电影里看到钢铁侠那套酷炫的装备,现在科学家们已经在实验室里捣鼓出了人造心脏、人造肝脏,甚至人造肾脏。
虽然这些技术还处于研发阶段,但至少让我们看到了摆脱器官短缺困境的曙光。
还有异种移植,听着更像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把动物的器官移植到人身上,这能行吗?还真别说,科学家们已经在猪身上取得了一些突破。
不过科技进步了,难题就真的解决了吗?就说这器官分配这个老大难问题。毕竟器官就那么多,需要的人却那么多,怎么才能保证公平公正,让真正需要的人得到救治,而不是谁有钱谁先来?
还有器官买卖的勾当,一直是块难以根除的毒瘤。为了暴利,有些人什么丧尽天良的事儿都干得出来,甚至不惜残害生命。
要想杜绝器官买卖,光靠技术手段可不够,还得加强法治建设,提高违法成本,让那些黑心商人付出沉重的代价。
说到底,器官捐献这事儿,技术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人心。只有更多人理解和支持器官捐献,自愿签署捐献协议,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器官短缺的问题。
当然这也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营造一个尊重生命,充满爱心的社会环境,让那些愿意捐献器官的人,没有后顾之忧,让那些接受了器官捐赠的人,能够心怀感恩地好好活着。
结语:
说来说去,器官捐献这事儿,其实没大家想得那么复杂。说白了,就是把还能用的身体器官,送给更需要的人,让他们有机会继续活下去。
咱都知道,这世上最宝贵的就是生命,能有机会救人一命,那可是积了大德的事儿。
参考资料:
《遗体捐献者:用生命延续生命》.健康时报;2024-06-18;
《器官捐献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及与特质正念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4-06-17;
《医学生视角下器官捐献伦理问题的比较研究——以徐州医科大学为例》.卫生职业教育.202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