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与医院间的竞争也比较激烈,大家都想要在‘国考’中排名靠前,这就引发各大医院对纳入国考的CMI值、三级手术、四级手术等指标的追逐。这些指标越高,医院在‘国考’中排名越靠前,院方获得的医保支付也越高。医院可能会有意无意地向上爬坡,即朝着能拿到更高医保支付的方向靠近。”金春林表示。
于保荣表示,某地DRG支付给出的价格,是由该地区前三年治疗该病的平均费用计算得出的,每一年都会有动态调整。但依据过往的医疗费用计算并不那么准确,比如心血管疾病存在过度医疗,儿科疾病存在医疗不足的问题。金春林建议,应更前瞻性地划定病组的支付标准。应先弄清楚某一病组的临床路径,再根据这一组需要消耗的医生、护士人数、耗材及设备等资源,计算出一个标准。
于保荣表示,国家医保付费政策改革的大方向没有问题,但这一政策在各地执行时,出现了不同程度变形。他进一步解释,可以把DRG/DIP看作是从高海拔倾泻而下的河流,拐很多个弯,抵达不同地方时,会呈现细流、激流、浑水等不同形式。各地医保部门和医院,要完整理解DRG/DIP的原理、分组方法,以及对临床医疗行为的影响,才可能科学动态地执行好政策。
西安交大一附院肝胆外科主任仵正所在医院,是陕西省首批DRG试点医院。他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其所在地区的DRG分组还需进一步细化。他举例,医院的胰腺切除手术和肝脏切除手术被分到同一个DRG组,但这两种手术,患者手术加住院费用却相差四五万元。仵正说,如果科室收治的肝脏切除手术的病人多,就会盈余一些,如果只收治胰腺切除手术的患者,肯定会亏损。仵正认为,这是理论分组和实际应用“两张皮”的问题。他表示,治疗100个病人,只要有90个病人是赚的,就不至于亏损。他所在医院2020年推DRG支付之后,整体上保持着盈利。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