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连线武汉丨前线日志:脱下防护服满是水泡
“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记录者:中山三院SICU护士张晓玲
记录日期:1月29日
今天是8:00-12:00的班,昨晚睡得晚,下半夜睡得沉了点。早上在梦里惊醒,以为闹钟没响,自己迟到了。一看手机屏幕,还好才06:25。昨晚睡前反复确认闹钟,就怕万一因为自己迟到而晚接同事的班,虽然我们并不是来自同一家医院,之前也不相识,但在特殊时期共同搭过班的我们来说,这都是过命的交情。
楼下之前成堆的医疗垃圾已经被我们广东医疗团队的各位院感科老师按标准清理了,楼梯也干净明亮许多。走入清洁区,我们的防护服,护目镜,手套,帽子,脚套,口罩都按标识位置定点摆放,看上去整洁又安心。一天的工作将从这里开始。
听说今天的3M的N95口罩已经没了,轮到我时真的没了,就用国产防护口罩代替,不知是我的脸型问题还是耳骨太软,戴上这种口罩后漏气明显而且穿上防护服后口罩会滑落,在多位老师帮助下,为了口罩密闭,只能紧紧的尽可能向上勒住口罩后边的S扣,就这样,进入了隔离区,但我的眼罩里始终布满雾气,同事们考虑我的防护可能有潜在风险,将我分配在药疗班。加药时我万分小心,核对多遍。必须保证医疗安全。这不允许一点马虎的。
药疗工作主要负责核对及静配静脉补液。补液多到从两米八的加药台前到加药台尾,而后又来再又回那么多。不过去做,就一定做的完。完成上午的工作后,和诗烨一起将下午的药疗班的补液整理好,药核对好,摆放好,已希望可以减轻下一班的负担。
期间护士站的响铃此起彼伏,医生和护士们也是马不停蹄但又有条不紊的做着自己的工作。海秀也是上08:00-12:00,但我只遇到海秀三次,她踏着飞快的脚步在病房里穿梭,每每遇见一次她都甜甜的叫:晓玲姐,晓玲姐。像个孩子又像个小天使。我想,作为责任护士,他的病人也会这么觉得。
我想,我们的工作已经慢慢开始步入正轨。
下班后,很饿,想喝水,海秀对我去说:“乖,别喝,回家先洗澡,我们再喝。”确实,来了武汉,在医院,我们洗手最勤,喝水最少甚至没有。
下午我们的支援团队群,收到一张广州白云机场的照片。是支援武汉的第二支队伍出发途中发来的。他们是来自我们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分院的同事们。照片中的广州已是春暖花开,巧的是武汉今日也是晴天,待寒冬去,初春也不会远了……
记录者:中山三院呼吸内科冯定云医生
记录者:中山三院外科护士陈桂丽
1月24日
酒店墙壁上的大时钟,一圈一圈慢慢的慢慢走,今天是大年三十,我在距离广州986公里的武汉的酒店里辗转难眠思绪万千,此刻窗外正在飘着小雨淅淅沥沥,也算感受到了北方的严寒呵气成冰,今天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
有了家人的支持,我就赶紧回到家,先生已经准备好了丰盛的年夜饭,那是我们昨天商量了好久的,白切鸡春晓报喜,清蒸鱼年年有余,以往的每个春节,再过几个小时都该是我们一年最幸福的时刻,一家老小围坐一起觥筹交错谈笑风生,紧迫感和使命感不允许我再继续想下去,收拾好行李出发前我抱了抱先生,他是我大的依靠,他一直说“要注意安全”,看了看孩子我差点泪目,家人很鼓励我,但我知道他们内心的担忧,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孩子,他每天睡在我的枕边,从那么小的婴儿慢慢长成了小男孩,我亲亲他的额头:孩子,等妈妈平安。
记录者:中山三院MICU胡吉祥
21:30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自己的房间,腿十分酸痛,快速地洗完澡,出去拿了饭用微波炉加热一下,草草吃完,在这里要感谢省医疗队为我们配备了一个微波炉,我们下班回来可以吃上热腾腾的饭菜了。
23:15终于可以躺在我这柔软的床上了,捧着刚泡好的奶茶,喝上一口,美滋滋的!回想今天一天我所管这边新收三个病人,13台心电监护,这四五个小时就没有停歇过,一直忙碌着,可心里一点怨言都没有,并且心里甜滋滋的,就跟我现在手中捧着的奶茶一样。71床的住着一位大叔,我今天一进去他的房间,他就认出我来了,就用一口武汉话就跟隔壁床说:“这是我们湖北老乡,他是鄂州的。”我心里一乐,开玩笑地说:“我都包的这么严实,你还能认出我来?”他说:“你昨天来过啊,并且我记得你的身行啊,口音啊。”真的很荣幸,我与他也没见过几面,并且我连脸都没怎么露出来,他还能记得我,知道我是鄂州的。
是呀,我们是老乡啊,这是我的家乡啊!所以我才有勇气踏足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我经常用家乡话跟这些病人聊天,鼓励他们,让他们知道,还有很多人在关心着他们,他们并不孤单。一切都是那么亲切自然,能帮上你们,服务家乡,义不容辞。
别放弃,黑夜总会过去,迎来黎明的曙光。让我们一起为我们的家乡加油!
记录者:中山三院神经内科护士方晓霞
2020年春天,我们一起到武大看樱花!
1月29日凌晨
今天是大年初四,也是我们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支援武汉的第四天。记得年三十那天我还在上班,下午三点左右接到通知,我就报了名,没有和家里提前商量,四点下班,晚上八点半集合,不仅是我,一起的同伴很多年夜饭都没吃,就赶往一线。
对于武汉的印像原来就是武大的樱花,还有网络上人山人海的就诊场面。我也不知道来到武汉会面对什么,但是在武汉人民需要帮助的时候我选择义无反顾的往前冲。
我们来到这里,支援武汉汉口医院,我们广东省医疗队接管一整个病区八十张床位,危重病人占了一大半,还有上呼吸机的病人,病房里人人都戴着口罩。看到我们身上写着中山三院,就问我们是不是广东来的,说他们很感谢我们这么大老远过来帮助他们。还问,你们这小姑娘到这里了,你家里父母担心不担心!不禁想到,之前的医闹伤人事件,同样是病人,病人家属。
看这他们躺在那里,不停的咳嗽,叹气呻吟,我的心都揪着。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作为一个护士,我能做什么呢?!在现在还没有特效药治疗这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情况下我能做什么?
有一句话叫“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是特鲁多的座右铭,病人看见我们,就会问:“我什么时候能够出院?我什么时候能好?我还要住多久?我还有的治吗?”每当遇到这样的问题,我能做的就是安慰,鼓励他们。
这里面有个老爷爷,他一个人住院,七十多岁,告了病危,上了心电监护、吸氧,但是我们巡房查看病人,还有做治疗打补液的时候用会发现,他把鼻氧管摘掉,心电监护也不接,问他为什么,是不是不舒服,他只是闭着眼睛摇摇头。于是我们陪他聊天,告诉他这些都是做什么,吸氧对你有什么好处,一遍一遍地说,终于爷爷肯配合治疗。
为了做好防护,我们每天都要洗手数以百次,然后穿防护服又不透气,不仅是我,很多同事皮肤都起了水泡,但是我们仍然每天都要坚持在一线,一刻不停歇。
图:脱下防护服的医护人员身上满是水泡
不过我们中山三院这个大家庭的哥哥姐姐很照顾我,给我远程会诊。最后我还接到了一种特殊的“药物”,提供这个“药物”的是一个二胎的宝妈:我们神经内科ICU护士胡兰云的姐姐,她挤了乳汁给我,她的小宝宝还在家里想着她。
图:医护人员用乳汁抵抗水泡
来到武汉的医院,不是炼狱,我们大家一起齐心协力才能战胜这场战役。
对于我,只是众多支援武汉的医疗工作者中的一员。我们中山三院的大家庭加油!武汉加油!
2020年的春天来到的时候我们一起到武大看樱花。
记录者:中山三院PICU护士董婉秋
大年三十,本来正在值班(早上八点到晚上十一点),下午两点看到群里要支援武汉的消息,没有过多犹豫给领导发了信息,我愿意支援武汉。下午五点左右,通知我在去武汉的名单中,六点不到通知晚上八点半集合今晚就马上出发,我们准备的年夜饭都还没开始吃,特意申请让小鑫鑫买的榴莲披萨也只吃了一小块,然后就是开始了兵荒马乱般地准备行李,准备物品,能这么快速这么顺利地准备好,多亏了我的同事张建飞一直在帮我,因为我跟张杨都到了武汉,少了两个人上班,为了支持我们的工作,她需要临时调整班表,一个星期她就上了四个夜班,实在是非常辛苦,感谢组长的大力支持。
登机后将近零点,大家笑着说要在飞机了跨年。
1月25日
到达武汉转驻地后已经凌晨三点多,到了分配好的房间,洗漱等等将近五点半才休息,考虑到我们是紧急出发,第二天集中在驻地培训、开会讨论各项工作。
1月26日
身为地地道道的广东人真心觉得武汉的冬天实在是太冷了,出发太匆忙,我们很多人都只带了少量的衣物,为了给大家购买保暖的衣服、上班用的鞋子,我们走了几公里都没看到有店开门,广州的领导们、同事们知道后马上行动起来,因为现在过年,很多店铺都关门了,黄师菊主任呼吁全院征集鞋子给我们送来,我们都非常感动,特别是看到主任最后一再强调我们是一体的,有什么困难一起想办法,如果不是距离太远,好想抱抱我们可爱的主任啊,哈哈哈!
到武汉第三天终于出来透透气了,虽然耳朵都冻疼了。
下午四点第一批同事到医院正式开始上班,本来让我们接管的是外科大楼35名病情较轻的患者,到医院后才知道真正工作的地方是有将近80人,其中50人是重病病人的呼吸内科,因为保洁工人等后勤人员缺乏,医院秩序,环境卫生等情况令人堪忧,晚上十一点终于等到本来八点下班的同事回来,开完总结大会,虽然我们都知道现在的情况严峻,但是真正听到这些事实后还是有点接受不了,甚至有些较年轻的同事出现心理应激反应。
1月27日
“我是感控专家,现在也是你们的垃圾清运工”,一位可爱的院感专家微笑者调侃。
下班后凌晨两点多回到驻地,看到朋友发来的问候信息,“怎么样了”还没上班之前每次只能安慰地说,很好,一切顺利,但是经过大家的一起努力,看到我们今天上班环境情况明显比第一批上班的时候有了较好的改善,这次很有信心地想跟亲朋好友们说,我们都好,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1月28日
“姑娘,明天检查能不能找个人帮帮我,家里只有老人了”一位老婆婆害怕被拒绝,小心翼翼地请求着;“阿伯,你自己能看得到补液有没有打完吗?”“可以,十多天了,每天都是我自己看着的”……病房里很多老年病人,但是很多又只有他们一个人,没有家属照顾。帮忙热热饭,做好防护的同时,分批巡视病房,交班查房给他们做操作的时候闲聊两句,他们也会很开心,我们都力所能及地尽量去帮帮他们。
1月29日
今天的武汉只有5℃,在广州可能会很少有这么冷的时候,但是相比昨天的1℃,今天已经温暖了很多,但是更令人感到温暖的是她们对我们的关心。
早上十点,我们照常召开每日例会,领队周宇麒告诉我们昨夜接收到广州同事们给我们筹集的一些急需物资、药品等,穿上厚厚的温暖的冲锋衣,想到为我们牵挂的同事们,想到昨夜凌晨两三点所有人都已经熟睡,但周宇麒领队,段孟岐护长,张晓丽护长们还在帮我们接收搬运这么多的物品,感恩他们,看到我们这么团结的一支队伍心里暖暖的。
晨会还没结束,负责后勤调配的潘顺文大哥突然拎了一个很漂亮的蛋糕进来,原来是一位广东佛山市民为了感谢我们广东医疗队支援,特意给我们准备的,此外段孟岐护长还告诉我们驻地附近的一家面包店也主动联系了说如果我们有需要可以让他们给我们送……从到武汉后,从亲自捐物不留名的徐先生到他们这许许多多的关心着我们的市民们,在武汉支援的队友们都被他们感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