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开处方,出了事找谁?新闻中心

随着“AI+医疗”不断深入,人工智能逐渐在药物研发、影像分析等环节发挥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一些不规范的技术运用也值得警惕。比如一些互联网医院和药店利用AI代替医生问诊,自动生成处方。(8月5日《法治日报》)

要说AI技术,的确有“本事”。它能在医院的分导诊、预问诊、病历生成等场景发挥作用,方便患者就医。公允地说,“AI医生”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诊疗效率、创新医疗服务、缓解“看病难”等方面确实展示了令人欣喜的前景。

但AI开处方,靠谱吗?有人认为AI技术深入医疗领域是大势所趋,适应并接受AI“坐堂问诊”是迟早的事。可我们都去过医院,也或多或少在线上问诊过,如果知道对面的医生“不是人”,还能放心接受治疗吗?

处方,一头连着医生,一头连着患者。让AI辅助问诊与代替医生开方,这是两个概念。辅助,强调的是补位。目前大部分医院应用AI辅诊系统,为的也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帮助医生更好地应对复杂病例,降低误诊漏诊风险。而代替,则可能越位了。一方面,虽然AI“博学多才”,但与一个专业过硬、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相比,其目前的问诊开方水平依旧不够。另一方面,有专业人士坦言,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实操层面仍有很多风险。比如,AI自动生成处方,一旦发生意外,谁来负责?AI问诊采集的患者信息是否存在泄露风险?

由此看来,AI医生开处方不仅仅是技术风险问题,还是法律、伦理问题,必须审慎对待。去年,北京明令禁用AI自动生成处方,并成立了互联网诊疗监管平台。其他地方也应提高警惕,积极采取行动,遏制AI处方乱象。问诊开方不是走过场,医嘱更不能模板化。无论如何,都不能任由人工智能越俎代庖乱开处方。(庹亚男)

THE END
1.网络就医需谨慎!你在网上咨询的专家医生可能是移花接木法官表示,互联网问诊和互联网健康咨询是有明显区别的,在互联网上从事医疗诊疗服务需要平台方报请相关机构进行严格审批,以健康咨询的名义进行互联网问诊,属于违规操作。 北京互联网法院法官 郭晟:互联网问诊它是需要有严格的准入机制的,要进行行政许可,并且具体的里边的执业大夫也都要公示相应信息,而互联网健康咨询其实是http://xzsn.jsjc.gov.cn/zt/shdg/202403/t20240331_1611953.shtml
2.医生资质真假难辨,网上诊疗乱象如何“对症下药”?“原以为要提供处方、病历等才能开药,没想到只填写疾病名称,勾选确认保证书,就自动跳转到了问诊开方界面。”白岘说。 一位内科医生给白岘发来消息“您已确诊过此疾病,并使用过该药,且无过敏史,无相关禁忌症和不良反应。如无补充信息,我将依据病情为您开具处方。”还没等白岘回复,一张处方单就已开出,他直接https://www.cqrb.cn/xinwenzongshen/2024-10-22/2059624_pc.html
3.好大夫在线好大夫在线收录全国1万多家医院,93万医生,医生出停诊信息随时在线查询。28万公立医院医生注册、认证,开通自已的“网上门诊”、医生本人在线接诊,患者在家也能看专家,线上处方,线上药房,药品配送到家。家庭医生长期照护,体检报告专家解读,给你专业的分析和建议。大http://youchangtao.haodf.com/
4.比较而言,好大夫在线的体验比平安好医生好百倍。1,好大夫的医生是查看9条回复 虽然平安好医生的体验一般,但是你这么比不太公平吧。 1.平安好医生10块的问诊,是自有医生问诊,怎么跟好大夫200块的三甲医院专家相比呢?平安好医生也有三甲医院专家问诊,100-300都有,这个跟好大夫的才有可比性,两者基本共用医生资源,当然医生水平也一样。 https://xueqiu.com/9819712720/199373047
5.产品研究探索“在线问诊”服务春雨医生产品分析报告本产品分析报告的研究对象是春雨医生APP,其产品的核心业务是在线问诊。故本报告将要选取以在线问诊为核心功能的APP。结合2019年6月艾瑞指数健康医疗-在线医疗APP排名、以及同时段易观千帆指数医疗-在线问诊APP排名,体量排名前三且在线问诊为核心功能的APP分别是平安好医生、春雨医生以及好大夫在线。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425571927&efid=F7Q_qEN9z0nSZeEhJpdV_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