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是人类生存延续的永恒主题,配子的正常发生、成熟、输送、结合、种植和生长是人类得以繁衍的物质基础。由于人类近代生存环境的恶化,生活节奏和方式的改变、婚育年龄的推迟以及各种感染性疾病的传播导致许多夫妻面临生育时出现困难。根据现有的人口统计学及流行病学资料在所调查的育龄人群中8%-15%具有生育愿望而未能受孕。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男女双方若并无不愿生育的愿望,同居一年以上且均未采取避孕措施,仍未能受孕则称为不孕症。中国一般则把育龄夫妇同居两年未避孕而仍未妊娠的情况称之为不孕症。为了延续生殖过程,在了解生殖过程的基础上,在其发生障碍时给予医学的帮助已势在必行,由此产生了一门新兴技术——辅助生育技术(assistedrepro-ductivetechnology,ART)。此技术的出现立刻推动了人类生殖科技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并超越了人类生殖本身的意义。
一、生殖中心的概念
所谓辅助生育技术是指对配子、胚胎或者基因物质体内外系统操作而获得新生命的技术。采用辅助生育技术不仅可以治疗不孕症,而且可以通过该技术观察胚胎发育过程,揭示生殖奥秘,从而使生殖医学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研究的核心。
广义的ART主要包括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人工受精两大类。生殖医学中心就是运用ART治疗不孕不育症的医疗机构。
二、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目前我国的医疗理念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医院建筑仍然是只将功能性放在优先位置,普遍缺少人性化关怀,而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医学模式已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提供一个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环境。
生殖医学中心的就医对象不同于一般患者,要为他们营造一种温馨、静谧的氛围,整个医学中心既要体现生命之源的理念,还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
三、规范要求及建设要求
我国现有《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人类精子库管理办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人类精子库基本标准》、《人类精子库技术规范》和《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原则》,这些规范的实施,对促进和规范我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保护人民群众健康,特别是保护妇女和后代的健康权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卫生部在卫科教发E2003]176号中对原《技术规范、基本标准和伦理原则》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为了防止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滥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技术,切实贯彻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维护人的生命伦理尊严,把该技术给社会、伦理、道德、法律、乃至子孙后代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生殖中心的建设应满足以下几点:
1.诊室独立设置,要点如下:
①满足患者的二次检查需求,诊室应该与医技部门的检验科、B超室保持良好的联系。
②根据妇产科设置情况,合理设置取卵术后病房。
③如果医院的建设规模比较大,诊室要与其他科室保持紧密联系,并根据其他科室的位置,科学设置独立诊室。
2.保证私密性要求
由于不孕不育属于一种比较特殊的疾病,治疗不孕不育症并非治病本身,主要通过改善不孕不育夫妇的生育功能,才能够真正实现治疗目的,因此,在设置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时,设计人员要将生殖医学中心进行独立设置,真正满足保证患者私密性的要求,有效减小各个科室人流对患者的干扰,尽量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安全感较强的医疗环境。
3.外部环境要求
一个洁净的外部环境,能够让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现代医院中生殖医学中心的外部环境要保持干净、整洁,室内安装空气调节过滤器,保证诊室内部的空气质量较好,温度适宜,为患者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在选址的过程当中,尽量避免化学放射源,减小化学放射源对胚胎的影响。
四、空间组成及配置
生殖医学中心主要由生殖医学临床、体外受精实验室、人工授精实验室和办公辅助四部分组成。
生殖医学临床ReproductiveClinic
01
生殖医学临床是生殖医学中心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门诊的作用,大量患者、陪伴人、咨询者、医务人员等等都集中在这里,也是接触患者最早、最多、并对大量患者进行诊断、治疗的场所。其应布在入口处,便于大人流出入。
主要功能用房有候诊区、护士工作站、诊室、治疗室、注射室、超声室、取精室、化验室、资料档案室、医护人员更衣室和卫生间、病人卫生间和其它辅助用房。其房间的安排应与就诊程序协调一致保证顺序流畅减少迁回遵循流线平均距离最短原则最好能做到医患分流。
b.超声室:超声室是医院设立的专门进行超声检查的科室,是医院重要的辅助检查科室,基本上临床大部分的内脏组织疾病都需要超声配合检查。医学超声波检查是超声波发射到人体内,医生们通过仪器所反映出的波型、曲线,或影象的特征来辨别部分内脏。此外再结合解剖学知识、正常与病理的改变,便可诊断所检查的器官是否有病。超声室内部的配置:超声台车、超声诊疗床、超声仪、电脑、打印机及办公桌椅。
体外受精实验室Labratory
02
体外受精实验室是生殖医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洁净等级最高的部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进出都必须经过强制卫生通过程序。与临床要设置一定的距离,避免门诊的大量人流干扰。
主要功能用房有取卵室、胚胎培养室、胚胎移植室、取精室与精液处理室。
a.取卵室:供B超介导下经阴道取卵用,使用面积不小于25平米,环境符合卫生部医疗场所Ⅱ类标准。
b.胚胎培养室:使用面积不小于30平米,并具备缓冲区。环境符合卫生部医疗场所Ⅱ类标准,建议设置空气净化层流室。其中胚胎操作区必须达到百级标准。
c.胚胎移植室:使用面积不小于15平米,环境符合卫生部医疗场所Ⅱ类标准。
d.取精室与精液处理室邻近,使用面积不小于5平米,并有洗手设备。
e.精液处理室:使用面积不小于10平米,和取精室相邻,设传递窗,便于传送精液标本。
人工授精实验室Labratory
03
人工授精实验室的主要功能用房有取精室、精液处理室、人工授精室和人工授精实验室。
a.人工授精室:使用面积不小于20平米,环境符合卫生部医疗场所Ⅱ类标准。
b.人工授精实验室:使用面积不小于20平米,环境符合卫生部医疗场所Ⅱ类标准。
c.取精室与精液处理室邻近,使用面积不小于5平米,并有洗手设备。
d.精液处理室:使用面积不小于10平米,和取精室相邻,设传递窗,便于传送精液标本。
人工授精实验室其它功能空间可以结合体外受精实验室布,如共用患者通道更衣室、术后休息室等。
办公辅助用房Office
04
五、平面及流程
生殖医学中心平面图
采用双走道布局,做到明确的医患分流。医学临床区的门诊区和B超区分别设置有护士站、候诊区,分区候诊保证了私密性,大厅设置有卫生间,营造了生活气息;人工授精实验区主要设置有人工授精实验室,人工授精手术室,取精室;体外受精实验区主要设置有取卵室(OPU),胚胎培养室,冷冻室,解冻室,取精室,洗精室胚胎移植室,男科手术室。办公辅助区主要设置有办公室、值班室、卫生间等功能房间。
平面流程图
六、电气、空调及医用气体设置
生殖医学中心的各个功能空间净化级别依次从胚胎培养室百级实验操作台、千级胚胎培养室、万级取卵室、万级移植室、万级冷冻室、万级洗精室到十万级洁净走廊、三十万级取精室,最终到非净化区。净化梯度逐级递减,压力梯度也逐级递减。进入高净化的培养室前要设计缓冲间,千级和万级空间靠墙设计净化空调系统的回风立柱。胚胎培养室与移植室、取卵室样品的传递均通过无菌窗进行,取精室与人工受精实验室的样品也是通过无菌传递窗传递的。
空调水系统
在控制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方面,每台空调机组回风段中均安装活性炭吸附,能有效控制VOC的浓度。
电气系统
医院中生殖医学中心的电气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几点:①合理设置高等级电源,有效提升医院供电系统的稳定性。②制定多个安全保护方案,对医患人员进行合理的人身保护。③结合各项科室的不同需求,配置相应的照明。
生殖中心的供电系统
采用TN-S系统结构模式,等电位连接及专用接地方式,从大楼配电房引来双回路到配电箱,一用一备,末端切换。照明选用嵌入式密封灯盘,胚胎培养室安装调光灯,房间照度可调。宫腔镜室、人工授精手术室、胚胎移植室、取卵室、男科手术室医疗用电均设置UPS不间断电源和隔离变压器,UPS不间断电源频率和输入市电同步,电池寿命不小于六年。
自控方面
每套净化空调系统均设置一套独立的自控系统,手术室内排风系统与对应的循环机组联锁控制,同时也与新风系统联锁,保持各系统的恒定新风量,以保证手术(实验)室的正压维持在允许范围内。空调机组回风管上设置温、湿度传感器,采用湿度优先的控制方式,通过控制器控制回水管上的电动调节阀,使室内温、湿度达到设定要求。各系统中的初、中、高效过滤器均装有压差报警装置,控制系统对机组运行情况及各级过滤网的堵塞情况进行监控,提醒及时清洗或更换过滤网,以节省能耗。
05
医用气体
氧气、压缩空气及负压吸引为大楼集中供气;氮气、二氧化碳、混合气均为高纯瓶装成品医用气体,放置在气瓶间,与医用气体自动汇流排连接,左侧气体用完,自动切换到汇流排右侧;在医生更衣室入口处墙上安装医用气体报警装置,可以实时监控气体供给情况,声光报警,提醒及时更换气瓶,确保用气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