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专攻男科疾病的老中医,张幼玲在男科疾病的治疗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和经验。
1955年,张幼玲在一个百年中医世家出生。五岁时,他正式跟着家中长辈学习中医的知识,用张幼玲的话说:“从记事起,我就开始和中医打交道了。”
走上中医男科这条路也并不是偶然,作为主要教导张幼玲功课的爷爷,在当年就是治疗男科的一把好手。不仅医术过人,用药还独到老练。
受到爷爷的影响,张幼玲很早就对男科疾病有了基本的了解,尤其是男科疾病的尴尬处境。
“在当时,男科疾病很隐晦的,一个是病人不好意思开口,悄悄地来看,还对医生隐瞒病情的细节,诊断起来比较麻烦;二个是这个男科疾病在以前是登不得大雅之堂的,关于男科的治疗,前人没有太多的经验传下来。”
肾病特点:湿、毒、淤、虚
从医几十年来,张幼玲在肾病的治疗上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他总结出了肾病的四个特点,分别是湿、毒、淤、虚。
湿:肾病患者常出现水肿的症状,这是湿邪作祟的表现。张幼玲强调,祛湿是治疗肾病的第一步,他常用清利之法,通过利尿、发汗等方式,将患者体内多余的湿气排出。
毒:肾病患者体内往往积聚了大量的毒素,这些毒素不仅损害肾脏,还会影响全身。张医生认为,解毒是治疗肾病的关键,他提倡扶正解毒,即增强患者体质,提高抵抗力,同时用解毒之药,将体内毒素排出。
淤:肾病患者常出现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的情况,张幼玲善用益气化瘀之法,通过补气、活血、化瘀等方式,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虚:肾病患者往往体质虚弱,这是肾气不足的表现。所谓“虚不受补”,在患者身体虚弱的情况下,药物很难被吸收,所以张幼玲常在治疗中加入黄芪等补气之药,以增强患者的体质和抵抗力。
在治疗上,张幼玲会根据病情用清化益肾汤,以达到益气化瘀、清利湿热的目的。除此之外,他还会使用家传慢性肾病的经验方,同时调理患者的身体。
如果病情严重,除了服用汤剂,张幼玲还会开家传散剂让患者同时服用。他的家传秘方,都是经过祖辈长期临床实践验证、具有显著疗效的经验方。
病例分析与治疗心得:
典型病例:患者江先生,男,30岁,面诊时脸上苍白浮肿,脸色无华,舌质偏胖,舌苔白腻,舌下淤堵严重。患者的症状有明显的“湿、毒、淤”情况,且身体虚弱。
患者:心理、作息、饮食
“这么多年,我可以说是看了不少的患者,在男科方面我也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治疗方法,经过临床上的反复验证,用起来是没有问题的,很多患者都达到了预期的疗效。”
最终发现,患者的个人因素对疗效的影响远比先前设想的要复杂且深远。
张幼玲深入剖析了多位患者的病历资料,再结合患者的描述,逐渐勾勒出了一幅影响疗效的多维图谱。
他发现,患者的心理状态是关键因素之一。患者要做的,首先是信任医生,只有患者充分信任医生,才会积极配合治疗,病就好了三分之一。
张医生说:“我每次给患者看病时,也会和他们聊聊天,拉拉家常。这样不仅能了解他们的病情,还能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
除了信任医生,患者还要注意放松心情,不要焦虑,尤其是在男科疾病上,许多患者的焦虑都很严重,这不仅对疾病的治疗很不利,甚至可能加重病情。
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显著提升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促进身体机能的恢复,从而增强疗效。相反,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则会抑制免疫系统功能,降低治疗效果。此外,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包括家庭关系、朋友网络等,也在无形中影响着他们的康复进程。
第二是患者要注意作息规律,特别是在男科疾病日益年轻化的今天,熬夜工作或者通宵达旦的玩耍,在年轻人中非常普遍。这样违背身体规律的作息紊乱,对疾病的治愈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第三就是很重要的饮食方面,应该以清淡饮食为主,尽量不要吃火锅之类辛辣刺激的食物,更不要饮用高度白酒。除了清淡,饮食还应营养均衡。
除了清淡,饮食还应营养均衡。张幼玲发现,营养不良的患者往往对治疗的反应较差,因为他们的身体无法为修复和恢复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而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营养补充则能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加速康复过程。
在治疗效果没达到预期的问题上,张幼玲说到:“一是医生诊断不明确,用药不得当,二是患者自身的问题,自己不注意养。疾病就是一个坎,你过不去,我用药推一下,拉一下,一切还靠患者自己,自身来调节,达到平衡。”
在恢复健康的道路上,医生是引路人,但真正的治愈之旅,还需患者自身勇敢前行。每位患者都应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积极配合治疗,遵循医嘱,同时也要学会倾听身体的声音,调整生活习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