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科(左一)和他的团队讨论患者病情
靠技术取胜,赢患者口碑。从医二十余载,完成4000多例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以人为本的仁心仁术,开拓创新的人生信条,让王科在追求完美的道路上不知疲惫的一往无前。
精湛医术令患者竖起大拇指
1月19日,记者见到了刚于前一日做完“腹腔镜下右肾部分切除术”的秦女士。此时,她身上未放置导尿管及引流管,且能下床行走,恢复良好。
“直到上了手术台,我都不相信这场手术之后我还能保住自己的右肾。从手术台上下来清醒了之后,我还悄悄的问老伴儿,那个肾还在吗?”术后第二天的秦女士气色不错,她笑言,术前,一直在怀疑主治医生王科承诺她能保住右肾这事是在安慰自己。直到下了手术台,她才将悬着的一颗心放了下来。要知道,如果真的因为需要保命而切除了一侧肾脏,后面她将要面对的将是一系列有可能出现的后遗症:肾功能不全、不能做任何体力活....甚至在后期会出现尿毒症的可能性。
说起找到王科给自己做手术,中间还有一段小插曲。由于秦女士的肿瘤位置靠近肾动脉,手术难度很大,在外院找了几位专家给看了看片子都说手术中必须切除右侧的肾脏。怎么都得切除一侧的肾脏,这让一家人愁眉不展。最后,家人辗转联系到了北京的一位业内专家,想去北京做手术。岂料,这位熟人赶忙告诉他们:哪里用得着大老远跑到北京做这个手术?在烟台毓璜顶医院泌尿外科有位专家,不仅能把你这肾上的瘤子给切了,还可以保肾。这人,就是王科。
“这是我的亲身经历,王主任的医术高名,医德双馨,这么好的医生就在烟台,真的是咱们烟台人的福气。”病房中的秦女士和家人频频竖起大拇指,拱手作揖,对这位给自己保住了命又保住了肾的医生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而像秦女士这样慕名而来的患者遍布天南海北,王科凭借着精湛的医术,赢得了患者的好口碑。
不断挑战高难度复杂手术
手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对于手术精湛完美的要求,王科几近苛刻,甚至总要在一台已经堪称完美的手术中找出一点破绽,自我否定,再自我完善。对于这一举动,熟悉他的人都笑言:魔怔了。
仅以秦女士的手术为例,肾癌的腹腔镜下手术方式可分为经腹入路及经腹膜后入路。但后腹腔镜入路创伤小、恢复快、美观,更容易解剖肾门处血管,并且对腹腔脏器及肠道干扰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快,肠梗阻发生率低。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后腹腔镜操作复杂,手术空间狭小,且受限于肿瘤的解剖位置,术中肾脏的缝合对术者要求高,导致后腹腔镜手术学习曲线长,要求术者具备丰富的腹腔镜操作经验。
毫无疑问,王科仍旧是选择了后腹腔镜入路,只因为这种术式对患者的恢复更有利。这,仅是王科追求完美道路上一个小小的缩影。
面对困难,王科从来都是迎面挑战,于是,医院泌尿外科腹腔镜下的微创手术方式又有了质的飞跃——一体位全腹腔镜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术,手术中所有操作全部通过4个孔来完成,无需增加新切口。这种手术后1天便可拔除尿管,完全能够适应ERAS(快速康复)要求;标本切口仅3-4cm,几乎没有肌肉损伤等优点。
不放过一个灵感用来创新技术
2018年的第一周完成二十三台手术,其中两台全膀胱、3台前列腺根治,1台巨大肾错构瘤保肾手术;1月8日,一天9台手术,手术团队加班到晚上11点多;第二周完成24台手术……如此巨大的工作量,让王科有了一个外号——“王铁人”。
“都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我做课件也有这效果。有时在手术时会突然有灵感,将某个细节更好的处理,但是可能下了手术台就忘了。”王科说,但如果你回过头来重新查看当时做的手术视频,就能将这临时冒出来的一点点的灵感加以改进创新。
1月17日,王科剪辑好一个巨大肾错构瘤手术录像。该手术中的患者错构瘤体积大、手术空间狭小、解剖位置较正常变异大,加之错构瘤质脆、易出血等特点,使手术难度大大增加,但王科仍旧选择了难度较大的经后腹腔途径进行手术。因为经后腹腔途径虽然手术难度大,但可避免血液及尿液对腹腔的污染,减少肿瘤的腹内播散,同时,避免了腹内脏器对操作视野的影响,减少了术后肠道并发症(如胃肠道反应和腹腔粘连)的发生。
执着于追求完美,王科已然到了忘我的境界,一天下来,甚至三餐都是在手术室里解决的。对此,他很感激整个手术团队给予的支持。1月6日,在他的日记中写到:一周二十几台手术,队友们太“牛”了;1月8日,一天9台手术顺利结束,麻醉、护理配合如行云流水,感谢他们的付出。
【王科个人简介】
烟台毓璜顶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王科
王科,医学博士,主任医师,青岛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烟台毓璜顶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兼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移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泌尿外科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老年医学研究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器官移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烟台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主任委员等职。担任《现代泌尿外科杂志》、《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等杂志编委。擅长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近年来开创了“腹股沟切口技术”、“肾脏腹腔镜手术解剖程序化”和“后腹腔镜拱形窗”等技术,在规范手术操作、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安全性和减少手术并发症等方面取得较大成绩。近年来主持并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基金项目;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第一完成人),烟台市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以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13篇;主编和副主编论著4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