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什麽是尿蛋白,尿蛋白癥狀疾病大全

血液中常會有定量的對人類生命活動不可或缺的蛋白存在。一部分的蛋白會在腎臟的絲球體中過濾進入尿液中,但又會在腎小管被吸收而回到血液中。因此,若腎臟的機能正常,在尿液中出現的蛋白量只有一點點,但是當腎臟與尿管出現障礙時就會漏出多量的蛋白變成蛋白尿。正常人尿中有微量蛋白,正常範圍內定性為陰性,記為(-)。尿中蛋白質含量多達0.15g/24h以上時,稱蛋白尿,尿常規定性可出現陽性。

尿蛋白是尿液通過酸化加熱後混濁而檢出的蛋白質。正常人24小時尿蛋白的範圍為≦0.15g,常規化驗檢測為陰性。如檢測尿蛋白﹥150毫克/日,即尿蛋白陽性時,說明人體排出的尿蛋白量明顯增多,屬於異常尿蛋白。尿蛋白持續陽性,往往代表腎臟發生了病變,故臨床可依據尿蛋白陽性的多少來判定腎病損傷的程度以及腎病治療的效果。因此,出現異常尿蛋白,一定要有效控制並消除,防止病情惡化進展。

定性試驗是用以篩選和粗略估計尿蛋白含量的方法。試驗的方法有三種:試紙法、磺柳酸法和加熱醋酸法。磺柳酸法和加熱醋酸法都是根據濁度反應將無混濁或無沉澱定為陰性(一),將出現混濁或沉澱的定為陽性(+)。磺柳酸法操作簡便,靈敏度高,可廣泛用於普查,但其對白蛋白的靈敏度高於球蛋白,且影響因素較多,易造成假陰性或假陽性。加熱醋酸法對白蛋白和球蛋白的靈敏度基本一致,影響因素少,準確性較高。

根據濁度反應估算尿蛋白的含量如下:尿蛋白<0.1g/L:一;

尿蛋白為0.1—0.2g/L:±;

尿蛋白為0.2-1.0g/L:+;

尿蛋白為1.0~2.0g/L:++;

尿蛋白為2.0—4.0g/L:+++;

尿蛋白>4.0g/L:++++。

正常尿液中含有微量蛋白質(24小時尿蛋白定量<150mg),普通檢測方法不能發現,檢查結果為陰性。超出此範圍則可檢出,稱為蛋白尿。但由於尿蛋白試驗只是測定一次尿的結果,易受尿液濃縮及稀釋程度的影響,常常不能準確反映蛋白尿的程度。人體在劇烈運動、重體力勞動、情緒激動、過冷、過熱及在應激狀態時,尿蛋白的排出量均可增多,稱一過性蛋白尿,在幾小時或數天後即可恢復正常。

任何時間排出尿都可以做常規化驗檢查。一般腎病病人為觀察前後結果則規定一律採用清晨起床第一次尿液送檢。

一般5~10ml,如要測尿比重則不能少於50ml。

即先排出一部分尿棄去,以衝掉留在尿道口及前尿道的細菌,然後將中段尿留取送檢。

4.應注意不要把非尿成分帶入尿內:如女性患者不要混入白帶及月經血,男性患者不要混入前列腺液等。

當腎小球、腎小管發生病變時,如各期腎炎、腎病以及高血壓發生腎動脈硬化時,均可出現蛋白尿;各種細菌性感染,如腎盂腎炎、腎結核、敗血症等亦可出現蛋白尿;非感染性疾病,如腎結石、多囊腎、腎澱粉樣變性以及休克、嚴重肌肉損傷、發熱、黃疸、甲狀腺功能亢進、溶血性貧血及白血病等,也可出現蛋白尿。

生理性蛋白尿常見於食高蛋白飲食後,精神激動、劇烈運動、長時間受寒、妊娠等,都可能出現暫性的蛋白尿,但尿蛋白定性一般不超過+。

一般說來,持續性的蛋白尿往往代表腎臟有病變。尿蛋白的多少反映了病變程度,臨床可據此作療效觀察。然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腎小球病變到了晚期,由於大量腎單位廢損,使蛋白濾出減少,尿蛋白檢查反而減少或消失,這並不代表腎臟病變的減輕。

腎臟病以外的原因所引起的蛋白尿

腎臟病以外的原因所引起的蛋白尿多數為良性,當其疾病治癒後,蛋白尿也就隨之消失。

[熱性蛋白尿]感冒等疾病引起發燒至攝氏三十八度以上時就會出現蛋白尿。

[起立性蛋白尿]年輕人脊椎向前彎屈壓迫到腎臟血管時就會有蛋白尿的情形。如果不治療,在三十歲前後也會自動消失。

[瘀血腎]心臟衰竭等腎靜脈瘀血時會出現尿蛋白,但瘀血消失時蛋白也會消失。

○腎臟疾病所引起的蛋白尿

每次做尿液檢查就會出現蛋白時,很明顯的就是患有腎臟疾病。

[腎炎]急性腎炎或慢性腎炎,其一日的尿液蛋白量從少量到數十公克都有。

[腎變病症候群]一日量尿液會出現三公克以上的多量尿蛋白。癥狀嚴重時,尿液滲出的蛋白會使血液中的蛋白濃度降低。另外,也有因糖尿病性腎症、澱粉樣變性病(AJnyloidosis)、膠原病等而引起的情形。

[腎硬化症]隨著本態性高血壓引起的腎硬化症,尿蛋白量會減少,多半在300毫克以下。

此外,多發性骨髓瘤、全身性紅斑狼瘡、慢性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水腫病等水銀中毒、鉛中毒疾病,也會出現尿蛋白。

腎小球性蛋白尿(glomerularproteinuria)是由於腎小球濾過膜對血漿蛋白通透性增高所致。是臨床最多見的類型。見於多種原發或繼發性腎小球腎炎。是由於缺血、中毒、免疫病理損傷破壞了濾過膜的完整性;或由於濾過膜電荷屏障作用減弱而致。

在正常情況下經腎小球濾出的中小分子蛋白質,幾乎全被腎小管重吸收。當腎小管疾病時,蛋白質重吸收受障礙,小分子蛋白質就會從尿中排出,包括β2-微球蛋白、溶菌酶、核糖核酸酶等。由於血液中小分子蛋白質濃度很低,故此類病人尿蛋白總量一般不超過2g,有時僅10mg,也可以蛋白尿存在。

在某些疾病中,血中小分子蛋白濃度增加,如本周氏蛋白、血紅蛋白、肌紅蛋白等:若濾液中濃度超過腎吸收閾限,就可以排出,見於骨髓瘤、血管內溶血性疾病。

尿中IgA排泄增多,見於腎小管間質性腎病;髓袢升支厚段受炎症及藥物刺激時,分泌粘液蛋白(TammHorsfell蛋白,T-H蛋白)增多。

組織遭受破壞後可以釋放胞質中各種酶及蛋白質,若分子量小,腎小球濾液中濃度超過腎小管吸收閾限,就則可自尿中排出。該項蛋白液可以直接從腎小管排出,如癌胚抗原——aFP、溶菌酶、腎小管基膜抗原等。

因此,測定蛋白質的大小及性質對臨床很有意義。SDS據丙醯胺凝膠電泳的應用更有實際價值。

尿蛋白定性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其陽性程度與腎損害程度不一定成正比。糖尿病患者尿中持續出現尿蛋白陽性,除外泌尿系感染、原發性腎病外,應考慮糖尿病腎病的診斷。有專家認為,糖尿病腎病早期蛋白尿呈間歇性,只在勞動或運動後為陽性反應。因此,運動後尿蛋白檢驗對診斷糖尿病腎病的早期發現有一定的意義。

尿蛋白定量的臨床意義:

(1)24小時尿蛋白定量的正常參考值為10~150毫克。若在150~500毫克,為微量蛋白尿,>500毫克為臨床蛋白尿。微量蛋白尿提示糖尿病腎病早期,需長期控制血糖,對逆轉或延緩腎病和視網膜病變的發生髮展有一定意義。

(2)尿白蛋白排泄率(uAE)正常參考值<15微克/分。糖尿病腎病早期,腎小球基底膜受損較輕,故只有微量白蛋白漏出。早期糖尿病腎病uAE為15~200微克/分,臨床糖尿病腎病>200微克/分。有專家報告,糖尿病腎病有明顯蛋白尿者,幾乎100%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當糖尿病患者uAE30微克/分,可能是糖尿病微血管合并症防治的關鍵時刻。嚴格控制血糖後,早期糖尿病腎病尿白蛋白可逆轉或部分逆轉。目前,常用測定微量尿蛋白的方法是放射免疫法。

目前現代醫學對腎病治療方法比較局限,只是應用激素、免疫抑制劑及抗菌素治療,在病情轉入尿毒症期以後,進行透析與換腎。這些是治療腎病的常規方法,雖然在療效上有一定優勢,但其副作用較大,且費用昂貴。尤其進入尿毒症期,病人在治療時會更加痛苦,這痛苦不僅來源於身體上,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它給患者及家庭帶來巨大的思想壓力和經濟壓力,一般家庭難以承受。

血尿、蛋白尿雖然是判斷腎臟病病情嚴重程度及其預後的重要指標,但是腎病患者不能一葉障目。數值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病情能得到真正好轉。只要病情得到控制,潛血、尿蛋白數值自然會降下來。但現在有一些患者捨本逐末,一雙眼睛死盯著數值不放,必然導致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後果。要想真正恢復健康,治病於本是最重要的。這就要求患者必須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徹底治癒腎病。

近年來,由於我國傳統中醫學理論得到了極大發展,在腎病治療上,與世界先進科技接軌所衍生出的微化中藥滲透治療,在腎病治療領域創造出神奇效果。對腎臟病的恢復、腎功能的改善及晚期腎病患者生命的延長上起到了明顯作用。微化中藥滲透治療腎臟病就是運用中醫理論對每一種腎臟疾病的病因、病機進行分析、歸納,辯證準確地用藥,並在此基礎上,應用先進的微化技術改善藥物有效成份的吸收率,從根本上提高藥效,迅速改善癥狀。

微化中藥如何消除腎病引起的蛋白尿、血尿?

由上面的論述知道,腎臟病尿蛋白和紅細胞的漏出,主要原因是腎小球濾過膜受損傷導致通透性增加造成的。在過去,我們只是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在腎小球濾過膜的修復上針對性很差。由此可知,即便尿蛋白、潛血在一段時間內減少甚至消失,但其最根本的病因沒有解決,腎小球的濾過膜仍未得到修復。在藥物作用消失後,或在某些原因誘導下,尿蛋白、潛血又怎會不捲土重來呢?

經過微化處理後的中藥,具有更強的藥物活性,它在充分發揮傳統中藥治病於本特點,使破碎的中藥分子鏈再次有效鏈結,形成新功能的同時。還可針對受損傷的腎小球基底膜,去除沉積在基底膜上的免疫複合物與病變組織,修復受損的基底膜。這一方法主要是修復腎臟病變的基因和受損的腎臟病變細胞,並激活受損組織細胞內DNA複製,促使受損腎臟結構改變,使受損腎臟功能得到恢復。所以,修復之後,由於引起病變的根本原因被消彌於無形,尿蛋白、潛血必然會逐漸減少直到消失,且這種消失是隨著病因的清除而消失的,所以很難出現反覆,當然更不存在停葯後癥狀的反彈。

所以,在腎病引起的蛋白尿、血尿的治療上,關鍵是要治「本」,是去修復受損的基底膜,而不是一味的被表象所蒙蔽;病情的好壞病人本身是可以感覺到的,不必去刻意追求那一個個數字。只有這樣,病情才會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治癒!

以上是以前的,今天才發現有很多不足,目前保護腎太依賴中藥未必是好事,中藥確實不錯,可是尿蛋白並不只是腎炎腎本身的問題,

總之,如果你沒有學過醫,那我告訴你,蛋白尿只是一個癥狀而不是病,治療蛋白尿關鍵是認識他,為什麼會有蛋白尿。糖尿病高血壓是不是控制好了。

許多慢性腎炎患者認為尿檢不正常,有蛋白尿,身體也沒有覺得不舒服。有尿蛋白,既不疼也不癢,好像根本不用治療一樣。正常人的尿中一般不會有蛋白,因為在腎臟中有對血液中的蛋白過濾膜,蛋白質是無法通過這層膜的,此膜能通過的只能是小分子物質,如水、無機鹽、尿素、尿酸,而大分子物質如蛋白質、膽固醇、維生素是無法通過這層膜,再一個葡萄糖也是可以通過這層膜,但在腎臟中有吸收葡萄糖的細胞並送回血液中,所以正常人的尿液中一般不會有蛋白質、葡萄糖等人體必須的大分子物質。其實尿蛋白不是這麼簡單的。慢性腎炎尿蛋白的發生不僅僅是營養蛋白的大量流失,而且加重病變腎小球的損傷。另外,正常情況下,腎小球會濾出一些小分子的蛋白,但都可以被腎小管重吸收回血液,長期的尿蛋白會使腎小管長期超負荷運轉,這樣就會對腎小管造成損害,研究已經證實,尿蛋白的發生是造成尿毒症的第一個獨立的危險因素,它最大的危害在於毒蝕腎臟,加速病情向尿毒症發展。

如果出現尿蛋白,那是非常危險的,說明腎有問題了,腎是人體排泄器官,如果此處有問題會影響整個人體,甚至致命。尿蛋白出現,會出現蛋白質損失,人體的結構部分有相當多的蛋白質,說明蛋白質是人體構的重要物質,而且人體內的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質,它還是人體基因複製的重要物質,就是人不能沒有蛋白質。如果損失蛋白質的話,人體的機構就無法正常運行,致使的生理機能減緩甚至停滯,直到死亡。

尿蛋白陽性檢查結果是通過尿蛋白定性試驗檢查得出的。各種類型的腎病都有發生尿蛋白陽性的可能。當腎小球、腎小管發生病變時,如各期腎炎、腎病以及高血壓發生腎動脈硬化時,均可出現尿蛋白陽性;各種細菌性感染,如腎盂腎炎、腎結核、敗血症等亦可出現尿蛋白陽性;非感染性疾病,如腎結石、多囊腎、腎澱粉樣變性以及休克、嚴重肌肉損傷、發熱、黃疸、甲狀腺功能亢進、溶血性貧血及白血病等,也可出現尿蛋白陽性。

尿蛋白檢測不僅能判定腎臟有無病損,通過臨床深入的尿蛋白定量檢查,還可以幫助腎病患者了解腎臟病變的程度——

1、輕度蛋白尿(小於0.5g/24h):主要見於非活動期腎臟病變、腎盂腎炎等。

2、中度蛋白尿(0.5~4g/24h):見於腎炎、多發性骨髓瘤、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腎硬化、腎腫瘤等。

3、重度蛋白尿(大於4g/24h):見於急性或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狼瘡性腎炎、隱匿性腎炎等。

THE END
1.降低蛋白尿,简单易行的3个方法官方通报 极越留下员工将自费上班 匈总理:泽连斯基拒绝12月25日停火 四川男子酒后驾车撞倒行人致3死 美议员无脑乱冲中国大蒜 女主播被榜一大哥骗走十几万 美FBI局长:将在特朗普上任前辞职 女子扮成去世妈妈的样子看望外婆 爸爸辅导儿子作业气到心梗 爸爸半夜叫15天宝宝起来喝奶 “奋力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 三个https://m.163.com/v/video/VTI9LKJ0G.html
2.尿标本到底怎么留取?尿常规24h尿蛋白尿微量蛋白..①取任意时刻的尿液,测定尿白蛋白浓度、尿白蛋白/肌酐;②留取24小时尿液,测定尿白蛋白总量;③留取一段时间内尿液(4小时或过夜),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④踏车运动后留取一段时间尿(通常留1小时尿),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即为“运动诱导的尿微量白蛋白检测”。 https://m.haodf.com/zhuanjiaguandian/voice_6287218785.htm
3.24h尿蛋白定量留取问题这个24h是怎么算的有问必答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24小时尿蛋白应从晨起8:00排完尿后开始计时,到次日8:00排尿结束,将24https://www.120ask.com/question/75376438.htm
4.留取24h蛋白尿.ppt留取24h蛋白尿.ppt,文档格式:pptx,页数:20https://www.360docs.net/doc/8829e1aae518964bce847cb6.html
5.24h蛋白尿标本留取的循证护理实践目的:探讨24h蛋白尿标本留取与保存的护理规范及其效果。方法:运用循证方法得出初步证据并形成建议,制订24h蛋白尿标本留取与保存护理规范,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标准化培训,进而在临床实施,比较室温使用硼酸、甲苯防腐与冰箱冷藏保存条件下,24h后尿微量总蛋白的差异。结果:在室https://www.sinomed.ac.cn/article.do?ui=2020456646
6.24小时尿蛋白测定的意义及留取方法24小时尿蛋白定量法是最准确的测定尿蛋白的方法。但由于要求留取尿液时间长,常常存在定时不准确、留尿时部分尿样丢失、病人依从性差、留取容器污染、室内温度过高等问题,影响结果的判断。 正常尿中有少量蛋白,一般≤150mg/24h,或≤4mg(/m2·h),当尿蛋白含量>150mg/24h,或>4mg(/m2·h),蛋白定性试验阳性反应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f2ffe7761960
7.24h尿蛋白定量留取方法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需留取24小时尿液,具体方法如下:1、自备容器,通常选用带盖的塑料桶,或者大的矿泉水瓶。通常容量在4000ml左右,洗净后放置在常温的卫生间或者阴凉处;2、第1天早上起来的第一次尿液舍弃,从第二次开始所有的尿液,包括白天和夜间,以及第2天早上的https://www.cnkang.com/video/article/22705BhA5u.html
8.科普漫谈尿液微量白蛋白尿液的留取虽然可以有“随机尿、晨尿、24小时尿”,但饮水量与排尿量的变化、运动情况、饮食、体位、肾脏病理改变等多种因素都可能导致尿蛋白排泄量出现变化。“随机尿”虽然容易取得,但有研究表明白天尿蛋白排泄在不同标本间的变异可以达到5倍之多,所以用随机尿筛查是可以的,但不建议用来做连续监测。“24h尿”液https://m.yunnan.cn/system/2023/09/11/032750818.shtml
9.自制容器在留取24h尿蛋白定量中的应用自制容器在留取24h尿蛋白定量中的应用,自制容器,24 h蛋白定量,尿桶,目的探讨自制容器在提高护士留取24 h尿蛋白定量标本中的工作效率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1日~2016年7月31日住院的296名患者https://read.cnki.net/web/Journal/Article/LCWX201841001.html
10.患者,男性,55岁,糖尿病15年,需留取24h尿做尿蛋白定量,以下有关24h患者,男性,55岁,糖尿病15年,需留取24h尿做尿蛋白定量,以下有关24h尿标本留取方法的指导不正确的是()。https://www.examk.com/p/1804349564.html
11.风湿免疫科住院患者24小时尿蛋白标本留取知晓及满意度调查问卷13. 您是否知道要把24h尿液全部留入容器中? 是否 14. 留取24h尿蛋白定量是否需要在标本盒上注明24h尿液的总量? 是否 15. 住院期间进行24小时尿蛋白检查时,护士是否向你讲解有关标本留取的注意事项? 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一般差 16.留取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护士是否使用您听得懂的语言解释问题? https://www.wjx.cn/xz/279497171.aspx
12.24h尿蛋白定量怎么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怎么做? 我们知道尿常规的检查,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定量,这几个检查,都主要是针对蛋白量的检查。 24小时尿,顾名思义就是留取24小时的小便,怎么留呢? 一般是从第一天的早上空腹,第一次小便以后,再开始留取小便,一直到第二天早上空腹起床后第一次小便留在一起,叫24小https://mip.3zhijk.com/doctor/mip/mip_article/299500.html
13.24h尿蛋白留取方法[生物器材论坛]24h尿蛋白留取方法 一些肾病往往要求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尿液分析,那么如何收集送检尿标本呢? http://bbs.bio-equip.com/dispbbs.asp?boardid=4&id=107237&star=1&page=4
14.24小时尿蛋白标本留取.doc将准备好的容器给患者3.当日07:00小便弃去4.从07:00开始,将所有小便留在已备容器中,直至次日07:00排空最后一次小便5.将小便摇匀6.取适量小便倒入贴好条形码标签的标本瓶中,盖紧瓶盖7.用量杯测量24h小便总量,将总量写在条形码标签上1.将尿标本在1.将尿标本在08:00前送至护士站标本盒内2.弃去其余尿液3.整理https://m.renrendoc.com/paper/324114521.html
15.24小时尿蛋白标本你的留取方法对吗?因为它的计算公式是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蛋白浓度?尿量。 如果留尿期间喝水多,影响的是尿常规里面尿蛋白的浓度,浓度会减低,但尿量会相应增加,总的计算结果是不变的,所以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不会受喝水影响。 2.但是如果留标本的方式不对,检查结果也会不准,所以当我们收集24小时尿液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避免标本留取不http://www.gxyy.net/detail-10246.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