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一、如对本小册仍有不明事项,可通过多种渠道咨询。

(二)现场咨询: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第一篇这些规定要知道

为保障您的合法权益,请参保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参保人了解以下规定:

一、禁止通过虚构劳动关系、伪造证明材料等方式违规办理参保和补缴

《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令第48号)第三十二条:用人单位、个人有下列行为之一,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八条的规定处理:(一)通过虚构个人信息、劳动关系,使用伪造、变造或者盗用他人可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等手段虚构社会保险参保条件、违规补缴,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

《广东省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条例》第六十一条: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冒用他人证件、虚构劳动关系等手段办理社会保险业务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予办理,将有关情况记入其信用档案;情节严重的,处涉案金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虚构劳动关系参保补缴未领取待遇,情节严重,当地立法未规定如何处罚的,可以按照《广东省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条例》第六十一条有关“情节严重的,处涉案金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的规定处理。

虚构劳动关系参保补缴已领取待遇的,按照《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八条、《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第三十二条、《广东省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条例》第六十一条等规定处理。即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并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

温馨提示:1.对虚构劳动关系参保补缴的社保关系,参保补缴受理审核部门将停止办理缴费,清退已缴纳的社保费,追回骗取的社保待遇。2.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十条、第二十三条,灵活就业人员可以以自己个人名义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根据《广东省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办法》(粤人社规〔2021〕5号),在广东就业,依法办理就业登记,就可以在就业地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家政服务人员等灵活就业人员无需挂靠企业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可通过“粤税通”或税务部门办税服务厅等途径便捷办理参保。

二、申领社会保险待遇时,务必提供真实、正确的个人信息

社会保险待遇实行社会化发放,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审批后,由代发银行每月支付到您指定的银行账户中。因此,申领待遇时,请务必提供与本人参保信息一致的正确身份证件和本人准确银行账户信息。禁止提供虚假身份证件办理社保业务。

三、出现暂停或终止社会保险待遇情形要及时报告

(一)基本养老保险

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不得提前支取。个人在达到法定的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前离境定居的,其个人账户予以保留,达到法定领取条件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其中,丧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可以在其离境时或者离境后书面申请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参保人员死亡的,其个人账户储存额可以依法继承。参保人死亡或重复领取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及时办理待遇停发手续。

(二)工伤保险

工伤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1.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

2.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

3.拒绝治疗的。

领取抚恤金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抚恤金待遇:

1.年满18周岁且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2.就业或参军的;

3.工亡职工配偶再婚的;

4.被他人或组织收养的;

5.死亡的。

领取抚恤金人员,在被判刑收监执行期间,停止享受抚恤金待遇。刑满释放仍符合领取抚恤金资格的,按规定的标准享受抚恤金。

(三)失业保险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并同时停止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

1.重新就业的;

2.应征服兵役的;

3.移居境外的;

4.按月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5.无正当理由,累计三次拒不接受当地人民政府指定部门或者机构介绍的适当工作或者提供的培训。

(四)其他情况

1.企业基本养老保险退休人员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及以上刑罚的,服刑期间停发基本养老金,服刑期满后可以按服刑前的标准继续发给养老金,并参加以后的养老金调整;

2.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被判刑收监执行或者被强制隔离戒毒的,中断领取失业保险金,其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中断计算。中断原因消除后,失业人员可以继续申领失业保险金。

异议路径:区号+12345。

特别提醒:社会保险待遇享受人员,出现前述法定停止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情形的,本人或其亲属应当主动向核发社会保险待遇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报告。故意隐瞒不报骗取或冒领社会保险待遇的,将面临骗保法律责任。

报告路径:区号+12345。

四、社会保险待遇资格确认

为防止出现多发错发社会保险待遇现象,国家建立社会保险待遇资格确认制度。社会保险待遇资格确认坚持信息比对为主、现场核实为辅,寓认证于无形、寓认证于服务的基本原则。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门户网站、“掌上12333”APP、“中国领事”APP等部级移动平台支持全国城镇企业职工退休人员、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领取待遇人员、工伤保险长期待遇领取人员人脸识别自助认证。

(一)社会保险待遇资格确认规定

1.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2.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

3.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广东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经办规程》(粤人社规〔2020〕21号)规定,参保人待遇领取资格确认周期为12个月,自确认通过的次月开始计算资格确认周期。待遇领取资格确认通过数据比对、生物特征认证、社会化服务等方式办理。对于领取待遇的参保人超过12个月未进行待遇领取资格确认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暂停其待遇发放。

4.工伤保险

《广东省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筹业务规程》(粤人社规〔2019〕22号)规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全年开展一级至四级工伤职工和工亡职工供养亲属(以下简称“长期待遇领取人员”)领取待遇资格认证工作。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核发待遇(含首次)时,书面告知长期待遇领取人员应每年按规定进行资格认证,认证周期为12个月。首次领取待遇的自待遇核定完毕次月开始计算,已领取待遇人员自最后一次通过资格认证的次月开始计算。工伤保险长期待遇领取人员资格认证办法参照我省企业职工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办法执行。

5.失业保险

《广东省失业保险基金省级统筹经办规程》(粤人社规〔2022〕18号)规定,失业人员自领取失业保险金次月起,按月进行领取资格核对,每月任意一日均可确认其不存在丧失失业待遇领取资格。失业人员无正当理由连续两个月不按照规定办理领取失业保险金核对确认手续或者说明求职等情况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终止发放其失业保险金。

(二)待遇资格确认核对方式与频率

1.养老、工伤定期待遇(含养老保险定期待遇,工伤保险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每年办理一次资格认证,一年中任何一天可以进行。本人除可以按规定通过社保服务窗口进行现场办理外,可以按照以下途径进行线上办理。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资格确认路径: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资格确认路径: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资格确认路径:

工伤保险资格确认路径:

2.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应每月进行资格核对。

失业保险资格确认路径:

3.境外人员也可通过当地使领馆办理,以当地使领馆指引为准。

温馨提示:资格确认完成后可在资格认证记录查询页面查看认证结果。资格确认办理页面默认显示账号实名人员信息,为他人办理时需要录入申办人信息并进行人脸识别认证。

五、主动退回多领取待遇

第二篇这些事情不能做

一、常见欺诈骗保行为

以下属于欺诈骗保行为,单位或者个人千万不能做:

(一)通过虚构劳动关系,提供虚假证明材料、鉴定意见等方式虚构社会保险参保条件,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

(二)通过伪造变造年龄、特殊工种资料、劳动能力鉴定结论、职工档案,或者冒用他人身份办理资格确认或者申领待遇等,违规增加视同缴费年限、获取养老保险待遇资格条件,骗取养老保险待遇的;

(三)通过谎报工伤事故,伪造或者变造证明材料等进行工伤认定或者劳动能力鉴定,或者提供虚假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结论,骗取工伤保险待遇的;

(四)通过伪造、变造就医资料、票据等,或者冒用工伤人员身份就医、配置辅助器具,骗取工伤保险待遇的;

(五)工伤医疗机构、康复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等社会保险服务机构通过提供虚假疾病诊断证明、住院记录、病历、报告、处方等就医资料或者医疗费票据等,骗取工伤保险基金支出或者帮助他人骗取工伤保险待遇的;

(六)通过提供虚假信息、材料,骗取工伤保险专项费用支出、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的;

(七)已重新就业、服兵役等丧失享受失业保险待遇资格条件,但仍通过虚假承诺等方式虚构事实进行资格认证,骗取失业保险待遇的;

(八)通过伪造或变造档案材料、身份信息或虚构劳动关系参保或补缴的;

(九)其他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等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或者基金支出的。

二、欺诈骗保法律责任

1.《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七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及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等社会保险服务机构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属于社会保险服务机构的,解除服务协议;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有执业资格的,依法吊销其执业资格。

第八十八条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第九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解释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金或者其他社会保障待遇的,属于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

4.《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令第48号)第三十二条用人单位、个人有下列行为之一,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八条的规定处理:

(一)通过虚构个人信息、劳动关系,使用伪造、变造或者盗用他人可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等手段虚构社会保险参保条件、违规补缴,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

(二)通过虚假待遇资格认证等方式,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

(三)通过伪造或者变造个人档案、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等手段违规办理退休,违规增加视同缴费年限,骗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四)通过谎报工伤事故、伪造或者变造证明材料等进行工伤认定或者劳动能力鉴定,或者提供虚假工伤认定结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骗取工伤保险待遇的;

(五)通过伪造或者变造就医资料、票据等,或者冒用工伤人员身份就医、配置辅助器具,骗取工伤保险待遇的;

(六)其他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等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

5.《广东省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条例》第二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二)通过虚构劳动关系、伪造证明材料等方式获取社会保险参保和缴费资格;(三)伪造、变造个人档案材料、身份证明、病历资料、鉴定意见、支付凭证、信息数据等,骗取社会保险待遇;(四)违反规定重复领取社会保险待遇;......。

第六十一条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冒用他人证件、虚构劳动关系等手段办理社会保险业务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予办理,将有关情况记入其信用档案;情节严重的,处涉案金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虚构劳动关系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还已骗取的社会保险待遇,并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6.《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关于确定诈骗刑事案件数额标准的通知》(粤高法发〔2014〕12号)。一类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等六个市,诈骗数额较大的起点掌握在六千元以上;数额巨大的起点掌握在十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的起点掌握在五十万元以上。二类地区包括汕头、韶关、河源、梅州、惠州、汕尾、江门、阳江、湛江、茂名、肇庆、清远、潮州、揭阳、云浮等十五个市,诈骗数额较大的起点掌握在四千元以上;数额巨大的起点掌握在六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的起点掌握在五十万元以上。

三、典型案例

(一)违规参保。根据《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广东省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条例》,虚构劳动关系参保,属于违法行为。同时,社保“代缴”“挂靠”风险多,一是找公司“代缴”“挂靠”社保,需要先支付一笔服务费;二是由于与该公司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如果出现问题,也无法保障权益,往往出现部分公司以社保“代缴”“挂靠”为幌子来实施诈骗行为,出具虚假缴费凭证,卷款跑路;三是社保“代缴”“挂靠”需提供本人姓名、身份证号等真实信息,面临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四是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违规参加社会保险,违规办理社会保险业务,以及骗取社会保险待遇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的,将被列入社会保险严重失信人名单。

3.虚构劳动关系补缴转移骗取养老待遇被判刑。某市社保中心通过信息比对发现部分人员涉嫌违规补缴骗取养老保险,经查,不法中介公司收取“中介费”,为个人异地虚构劳动关系后违规补缴并转移养老保险关系骗取养老金,人社部门全额追回被骗取的社会保险基金,并将案件移交公安机关,最终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6名当事人4至6个月拘役,并处罚金人民币共二万元。

4.伪造材料办理机关养老保险缴费被判刑。某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在办理“机关养老保险一次性缴费审核”业务时,发现部分申请材料存在公章造假的嫌疑。经人社部门实地调查发现,缴费人均非申请材料中所列单位的职工,是不法中介机构收取“中介费”后,为个人伪造资料办理养老保险参保。最终该中介机构有关负责人被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零四个月。

5.以参保名义进行诈骗被判刑。某市社会人员林某向社会群众宣称“只要缴纳介绍费,不用上班就能领取工资和享受五险一金待遇”,虚构事实骗取群众财物。经人民法院审理查明,林某以办理挂靠公司的名义收取90名社会群众介绍费82万元,并在前期发放部分工资骗取更多群众信任,共骗取社会群众54.94万元。2019年,人民法院判决林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处罚金三万元,并追缴违法所得清偿被害人损失。

(二)伪造材料骗取养老待遇。根据《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广东省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条例》等,虚构个人信息、伪造或者变造个人档案、劳动关系证明骗取养老金,属于违法行为。

3.伪造劳动关系证明骗取养老金被判刑。某市社会人员李某等人,向社会群众宣称“可以代办以企业职工身份补缴社保,退休后每月可以领钱”、“没钱可以不付钱,办完交出社保卡,领完垫付款再还回本人”,为部分社会人员伪造工资签领表等劳动关系证明办理参保缴费和领取养老金。经人民法院审理查明,李某等人先后为135名社会人员伪造劳动关系证明,以锅厂员工等身份办理了基本养老保险补缴,并从中牟取利益,累计造成养老保险基金损失198.59万元。2019年,当地人民法院判决李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对违法所得三十二万元,依法予以追缴。同时,虚构劳动关系参保领取养老金的135名社会人员依法全额退回违规领取的养老金。

(三)虚报事故或伪造材料骗取工伤保险待遇。根据《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广东省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条例》等,谎报工伤事故、伪造或者变造证明材料等进行工伤认定或者劳动能力鉴定,或者提供虚假工伤认定结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骗取工伤保险待遇的,属于违法行为。

(四)其他。根据《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广东省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条例》等,通过虚假待遇资格认证等方式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隐瞒就业事实骗取失业保险,属于违法行为。

1.隐瞒家属死亡事实冒领养老金被判刑。领取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陈某去世后,其家属不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报告,在年度生存认证时提供虚假的健在证明,冒领养老金9万余元。人社部门通过跨部门信息比对发现,陈某在有关部门系统登记状态为已死亡,但每月领取养老金,于是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最终陈某家属被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第三篇鼓励举报欺诈骗保行为

一、哪些侵害社保基金行为可以举报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反映机构、单位、个人涉嫌欺诈骗取、套取或者挪用贪占社会保险基金情形的行为。

温馨提示:根据2018年机构改革的职能划分,有关医疗、生育保险基金的举报由各级医疗保障部门负责,请直接向医疗保障部门反映;用人单位未依法参保缴费、对社保经办机构核定的社保待遇不服、对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不服等涉及本人权益的投诉,以及应当通过劳动人事争议处理、劳动保障监察投诉、行政争议处理、劳动能力再次鉴定、信访等途径解决或者以举报形式进行咨询、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等活动的,不属于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举报受理范围。

二、举报欺诈骗保行为应该提供哪些材料

三、有哪些举报方式

根据“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请按照有关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所在地和层级,向对应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举报。

(一)省本级(广东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管理的省本级社会保险基金)举报方式。

2.传真号码:020-83176355

5.邮寄地址: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483号(邮编:510045;请注明: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举报)

广东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广州市天河区林和中路168号(邮政编码:510610;请注明: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举报)

(二)各市举报方式。

四、有效举报如何获取奖励

(一)奖励情形。

1.举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信息化综合管理机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等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存在以下行为并经查证属实的,纳入奖励范围:

(1)隐匿、转移、侵占、挪用社会保险基金的;

(2)违规审核、审批社会保险申报材料,违规办理参保缴费、关系转移、待遇核定、待遇资格认证、提前退休,违规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违规发放社会保险待遇的;

(3)伪造或者篡改缴费记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记录、个人权益记录等社会保险数据的;

(4)其他欺诈骗取、套取或挪用贪占基金等违反社会保险基金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

2.举报参保单位、个人或中介机构存在以下行为并经查证属实的,纳入奖励范围:

(1)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等手段虚构社会保险参保条件、违规补缴的;

(2)伪造、变造有关证件、档案、材料,骗取社会保险基金的;

(3)组织或协助他人以伪造、变造档案、材料等手段骗取参保补缴、提前退休资格或违规申领社会保险待遇的;

(4)丧失社会保险待遇享受资格后,本人或其亲属不按规定履行告知义务,隐瞒事实违规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

(5)其他欺诈骗取、套取或挪用贪占社会保险基金的行为。

3.举报工伤医疗、工伤康复、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失业人员职业培训等社会保险服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存在以下行为并经查证属实的,纳入奖励范围:

(1)伪造、变造或提供虚假病历、处方、诊断证明、医疗费票据、培训记录等资料骗取社会保险基金的;

(2)协助、配合他人以伪造材料、冒名顶替等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参保补缴资格,违规申领、享受社会保险待遇,骗取社会保险基金的;

(3)其他欺诈骗取、套取或挪用贪占社会保险基金的行为。

特别提醒1:举报事项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不纳入奖励范围:

(1)无明确举报对象或经查证无违法违规行为的;

(3)依法通过诉讼、仲裁等法定途径判决裁定或已进入上述程序的;

(4)举报事项的主要事实、证据事先已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纪检监察、审计、公安等部门掌握的;

(5)利用负有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法定职责工作人员泄露的线索或信息的;

(6)不属于《广东省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举报奖励实施办法》规定举报奖励事项的;

(7)其他依法不予受理的举报行为。

举报人对举报事项负有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法定职责的,不纳入奖励范围。

特别提醒2:举报人故意捏造事实诬告他人,或者弄虚作假骗取奖励,依法承担相应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针对涉嫌恶意举报的行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具体情形作出不予受理、要求提供实名信息、登记通报等处理。对涉嫌构成敲诈勒索等违反治安管理或犯罪行为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二)奖励条件与标准。

2.奖励金额限额。举报奖励标准根据查证属实违法违规行为所造成的社会保险基金损失金额,按照规定的比例进行计算,最高额度不超过10万元。对同一举报事项分别查处奖励的,奖金合计数额不得超过10万元。

3.奖励等级。依举报内容与违法违规行为查证结果、举报人协助查处工作情况,奖励分为如下三个等级:

(1)一级奖励:提供被举报对象的详细违法违规事实、线索及直接证据,协助查处工作,举报内容与违法违规事实基本相符;

(2)二级奖励:提供被举报对象的违法违规事实、线索及部分证据,不直接协助查处工作,举报内容与违法违规事实基本相符;

4.奖励金额。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确定举报奖励等级后,结合案件查办情况,按以下标准确定奖励金额,给予举报人一次性奖励:

(1)属于一级举报奖励的,按查实社会保险基金损失金额6%给予奖励;按此计算不足500元的,按500元奖励;

(2)属于二级举报奖励的,按查实社会保险基金损失金额4%给予奖励;按此计算不足400元的,按400元奖励;

(3)属于三级举报奖励的,按查实社会保险基金损失金额2%给予奖励;按此计算不足300元的,按300元奖励;

对举报事项查证为违法违规行为但尚未造成基金损失的,根据奖励等级、违法违规情节、可能造成的基金损失、危害程度等因素,给予200元至1000元的奖励。

(三)如何申领奖励。

1.奖励申报流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在举报事项办结后,10个工作日内与举报人联系,向举报人发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举报奖励通知书》,通知举报人办理领奖手续。

2.领取奖金。举报人自收到《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举报奖励通知书》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银行卡折复印件和《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举报奖励通知书》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办理奖金领取手续。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在举报人办理奖金领取手续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将奖金发放到举报人指定奖金收取账户。

属于匿名举报并希望获得奖励的,举报人应当主动提供身份代码、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约定的举报密码等信息,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验明身份信息后发放奖金。

举报奖励资金通过举报人社会保障卡或者指定的银行卡折发放。举报人无正当理由逾期未办理领取奖金手续的,视为自动放弃奖金。

3.奖金代领。举报人不能亲自办理奖金领取手续的,可由代理人办理。代理人应当持举报人出具的委托书、举报人和代理人的居民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件以及《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举报奖励通知书》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办理奖金领取手续。

不能现场领取的应当提供合法、可靠的奖金发放途径。

4.情况告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发放奖金时,应举报人要求,可向举报人简要告知其所举报欺诈骗取社会保险基金行为的查处情况,但不得告知其举报线索以外的欺诈骗保行为查处情况,不得提供有关案情材料。

5.复核请求。举报人对奖励等级、奖励金额有异议的,可在收到奖金领取通知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向实施举报奖励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复核请求。

THE END
1.社保电话人工服务电话是多少,社保包括哪些保障?咨询我 咨询我 随着社会发展,社保作为咱们最基础的保障,基本上的人应该都是非常了解社保的,但是华律网小编身边有一部分朋友还不知道社保电话人工服务电话是多少,社保包括哪些保障,如果你也不清楚,感兴趣的话就跟着华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些吧。 一、社保电话人工服务电话是多少 社保电话是12333,如果想转人工根据提示https://mip.66law.cn/laws/1845464.aspx
2.社保号码是什么保险频道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社保号码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元素,它犹如一把独特的钥匙,为每个人开启了享受社会保障福利的大门。 社保号码是由一系列数字组成的编码,具有唯一性和专属性。它是用于准确识别和记录个人在社会保障系统中的各项信息的重要标识。通过社保号码,社保机构能够清晰地追踪和管理个人的社保缴费记录、待遇领取情况以https://insurance.hexun.com/2024-12-07/216036486.html
3.社保业务要咨询?快戳→鸡西社保中心各科室业务电话来啦!为进一步方便群众咨询社保相关政策,现将市社保中心各科室电话及业务范围公布如下。 1.政务中心业务窗口 电话:0467-2349677 业务范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暂停、退费、信息变更等业务办理咨询;在职、退休人员丧葬费办理咨询;失业、工伤单位参保登记经办咨询;失业金、职业技能补贴申领咨询。 https://jixi.dbw.cn/system/2024/12/13/059394995.shtml
4.大连市社保中心咨询电话问:大连社保部门咨询电话 答:12333是社保服务热线,现在改名字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社局)。服务热线全国统一,拨打区号+12333可以查询全国各地的社保问题。 问:大连高新园区社保中心电话是多少啊? 答:一楼咋给个传真号啊,呵呵高新区社保中心84799908先咨询下吧。 问:大连社保局电话号是多少 答:大连社保局电话号https://m.xyz.cn/toptag/dalianshishebaozhongxinzixundianhua-163797.html
5.杭州社保咨询电话,一号通查,方便快捷杭州社保咨询电话是市民了解社保相关政策、办理社保业务的重要途径。杭州市社保局设有24小时咨询电话,市民可通过拨打电话进行咨询。杭州市社保咨询电话为:12333。外地拨打请添加区号。12333是全国社保官方服务热线,由各级社保经办机构统一受理。杭州市社保局设有专门的咨https://www.pupu123.com/toubao/wysuym.html
6.社保局咨询电话是多少?社保局咨询电话一般为12333,但具体可能因地区而异。从法律角度看,社保局咨询电话是公众获取社保政策、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5673365.html
7.北京个人养老保险怎么查询,发现社保断缴能否补缴?2、通过北京社保中心统一咨询电话查询 电话热线一般都是12333,如果你在本地查询本地账户的明细,直接使用手机或座机拨打12333,如果你在外地要查询其他地方的社保明细就拨打当地区号加上12333。之后可以根据语音提示或者呼叫人工的方式来咨询自己的社保卡明细。 https://www.renrenbao.com/news/4690.html
8.青岛即墨社保咨询电话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在讨论社会保险的历史时就不能把社会保险从社会保障中抽出来。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青岛即墨社保咨询电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青岛即墨社保咨询电话 1、社保相关信息可以拨打区号+12333咨询,例如青岛胶州市可以拨打0532—12333咨询社保相关信息。 https://m.yjbys.com/banshizhinan/shebao/35259.html
9.高新区社保中心咨询电话是多少,如何查社保高新区社保中心咨询电话是12333,其实所有地区的社保局热线电话都是区号+12333,这样就可以直接进入到自助语音系统中,查询个人社保的账户也同样是很方便的。而且还可以直接转人工客服,因为可能很多人还要办理其他方面的业务,那么也可以联系人工客服来进行咨询。 https://www.eshebao.cn/news/46489.html
10.社保电话12333怎么转人工服务?社保局24小时咨询电话是多少社保局24小时咨询电话是12333。 全中国有关于社保方案的问题,都可以拨打这个电话号码进行咨询,24小时提供业务咨询、社保账户、投诉举报查询等多方面的服务;也承担信访等职能,真正做到了倾听民声、化解民忧。 需要注意的是,12333提供24小时服务的只是智能语音客服,人工客服的工作时间只有周一到周五的9:00到17:00。 http://shebao.southmoney.com/m/dongtai/202309/459580.html
11.怎么查询社保的咨询电话上海社保咨询电话 上海社保咨询电话上海社保中心电话号码劳保咨询:12333;医保咨询:962218;人事咨询:64378292(外地拨打请加区号:021)上海社保局办公地址:浦东新区世博村路300号2号楼工作时间:周一~周五9:00-17.30上海市民查询自己的社保账户,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一、网上查询。最直接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登录上海市https://www.shenlanbao.com/wenda/topics/249380
12.中省媒体集中报道我省12333电话咨询服务系统启动外地户口如何参加西安市社保?跳槽之后,个人社会保险的跨市、跨省迁移应该怎样办理?诸如此类牵扯到个人社保的具体问题都可以通过拨打12333得到解答。 12333是全国统一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电话咨询公益服务短号码,可面向公众提供社会保障卡、就业、社会保险、劳动监察等基本人社业务咨询,可受理社会保障卡查询及挂失服务,同时接受https://www.snhrm.com/tzgg/112861.jhtml
13.社保局的咨询电话是多少?12333!文章摘要:社保局的咨询电话是多少?12333是全国通用的社保服务电话,大家有关于社保相关的问题都可以直接拨打12333,通过语音提示按2-2-2-0转人工服务(或者2-2-2-9)。 社保局的咨询电话是多少?12333是全国通用的社保服务电话,大家有关于社保相关的问题都可以直接拨打12333,通过语音提示按2-2-2-0转人工服务(或者2-https://www.51ima.com/news/8726.html
14.社保卡咨询电话是多少社保卡热线电话是全国通用的,社保卡热线电话是12333,如果想具体咨询哪个地区的政策,请加上当地区号,然后加上12333,就可以了。 #17023525369#:社保卡查询电话是多少? 戴秆永: 一般来说都是拨打12333热线,全国的社保查询热线都是这个。“12333”作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全国公益服务电话,主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就业、社会http://tt.ye-su.cn/yy/atyndttdntysvvasty9.html
15.社保查询电话是多少?大家要通过社保查询自己的社保缴费情况,可以拨打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电话查询。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电话都是统一的。统一电话是12333。 备注:12333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全国统一咨询服务专用号码,拨打某地区社保局电话为:区号+12333 以成都为例:查询电话:(028)12333; https://www.ruirenyun.com/news216.html
16.欢迎访问陕西省社保局官方网站一、什么是“12333咨询热线”? “12333咨询热线”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电话咨询服务系统的简称,是全国统一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电话咨询公益服务短号码。我省12333电话咨询服务系统平台是省市共建共管的公共服务平台,是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的一项重要举措,始终秉承“用心倾听,真诚服务”的宗旨,为社会公众提供便捷、高效的人https://www.sxshbzj.cn/newstyle/pub_newsshow.asp?id=29010650&chid=1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