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6.02.16

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不少年轻人认为,高血压是老年人才得的病,与自己无关。其实不然。就高血压而言,仅在中国6-18岁的中小学生中,高血压的发病率就已达到8%。当然,这其中一部分是继发于其他疾病而出现的高血压。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年轻人,应定期测量血压,尤其是30岁以后,以便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并且纠正诱发血压增高的饮酒、口味过咸等不良习惯。

高血压没有症状

一般来说,大约有50%的早期高血压病人可以完全没有任何症状,这种高血压其实潜在的危险更大!因为,有症状的人,会促使他及时就诊,调整治疗方案,从而有助于病情的控制;而没症状的人,只是由于个体差异,对高血压不敏感,因而往往忽视了治疗。但是,血压高所造成的危害却不因症状的有无而消失。很多人直到出现心衰、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后才去治疗,悔之晚矣。所以,只要诊断为高血压病,都应该认真地治疗。

心力衰竭又称“心肌衰竭”,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往往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endocarditis)指因细菌、真菌和其它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等)直接感染而产生心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的炎症。

心脏外面有脏层和壁层两层心包膜,如它们发生炎症改变即为心包炎,可使心脏受压而舒张受限制。心包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慢性心包炎较严重的类型是缩窄性心包炎。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可兼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症状。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是指风湿性心脏炎遗留下来的以心瓣膜病变为主的心脏病,患风湿性心脏病后风湿活动仍可反复发作而加重心瓣膜损害。约一半病人以往无明显风湿热病史。

第三、注意血糖和血压,血糖浓度过高(饭前血糖浓度达130~160mg/dl)会伤害动脉内膜,并增加有害脂肪;血压过高,会使心跳加快,伤害动脉血管的内壁,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

第五、注意身体的保暖与气温的变化。气温下降时,血管会跟着收缩,尤其冬天的气温变化大,血管一经收缩会形成血栓造成阻塞,引发危险。第六、定期做健康检查。行政院卫生署呼吁,40岁以上的民众应定期接受检查[1]。

呼吸困难(dyspnea)

1.运动性呼吸困难(exertionaldyspnea):中国科学院肾病检测研究所正常人在剧烈运动时也有呼吸困难感觉,停止运动后很快恢复。心脏病患者在常人不会发生呼吸困难的活动量时出现症状,而且恢复慢甚至于不恢复。

①平卧时下肢和腹腔的血液失去地心引力作心血管疾病用,返回心脏增多,加重了心脏的工作负荷;

②平卧时肺活量降低。正常人平卧位的肺活量有轻度降低(-5%),病人因肺淤血等因素,肺活量下降更多(可达-25%)。

3.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paroxysmalnocturnaldyspnea):又称为“心源性哮喘”,以区别于肺脏疾病引起的哮喘。发生机制除上述的两点外,入睡后呼吸中枢敏感性降低,肺脏淤血到一定程度造成明显的缺氧,使患者从睡梦中惊醒已感到呼吸极度困难。病人立即从卧位改变为坐位,甚至站立位,症状才能逐渐缓解。

4.急性肺水肿(acutepulmonaryedema):是最严重的一类型呼吸困难,可以影响患者生命,需要急症急症处理。病人表现为极度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明显的缺氧,不断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眩晕

眩晕(vertigo)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是人体对于空间关系的定向感觉障碍或平衡感觉障碍,使患者自觉周围景物或自身在旋转及摇晃,眩晕发作时常伴有平衡失调、站立不稳及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晕厥

晕厥(syncope)是由于一时性广泛的脑缺血、缺氧,导致大脑皮心血管疾病质一过性功能障碍,引起突然的、可逆的、短暂的意识丧失的一种临床病征。在发生意识丧失前常伴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头晕、出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现象。

最常见的引起晕厥的原因有:

1.反射性晕厥:最常见,约占各型晕厥总数的90%,大多数是通过血管迷走反射,导致心脏抑制和全身血管扩张,引起回心血流量降低,心输出量降低而导致脑缺血、缺氧引起晕厥。它们多数系压力感受器反射弧传入通路上的功能障碍所致。临床上常见有单纯性晕厥(血管减压性晕厥)、体位性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晕厥、颈动脉窦过敏性晕厥、咳嗽性晕厥、排尿性晕厥、吞咽性晕厥等。

2.心源性晕厥:因心脏输出量突然减少而发生的晕厥。常见原因有:①心律失常:常见有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阵发性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纤颤等。②心脏搏出障碍:急性心包压塞、急性心肌梗塞与心绞痛、左房粘液瘤、主动脉或颈动脉高度狭窄等。

3.脑源性晕厥:因脑部血循环障碍或脑神经组织病变所致的晕厥,临床上常见于高血压脑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颈椎病、颅脑损伤后等。

4.代谢性晕厥:由于血液成份异常导致晕厥,常见于低血糖、心血管疾病一氧化碳中毒、呼衰时二氧化碳储留等。

5.精神性晕厥:癔病。

胸痛

这是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症状,由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包炎或肺梗死等引起,以心绞痛最为常见。心绞痛多数呈短暂发作性胸骨后疼痛或不适,部分冠心病患者会表现为上腹痛、肩背痛。

水肿

分为肺水肿和皮下水肿。心源性肺水肿可能是急性左心衰,此外,有报道称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及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所引起的急性肺水肿占心源性肺水肿的绝大部分;皮下水肿可能是右心衰竭、心包填塞、限制性心肌病等。

咯血

咯血不一定是像电视剧那般,大口大口的喷血,许多情况是痰中带血、血痰、粉红色泡沫样痰,这很可能是由于支气管静脉瘀血、肺淤血、肺梗死或水肿等引起的。

紫绀

这是组织缺氧的表现,分为周围性紫绀和中心性紫绀。周围性紫绀多是心力衰竭或休克,中心性紫绀可能是右至左分流或肺组织有广泛性病变,中心性发绀与周围性发绀同时存在多是心力衰竭。

不同的表现类型大致反映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1.运动性呼吸困难(exertionaldyspnea):正常人在剧烈运动时也有呼吸困难感觉,停止运动后很快恢复。心脏病患者在常人不会发生呼吸困难的活动量时出现症状,而且恢复慢甚至于不恢复。

4.急性肺水肿(acutepulmonaryedema):是最严重的一类型呼吸困难,可以影响患者生命,需要急症急症处理。病人表现为极度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明显的缺氧,不断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咳嗽、咯血

一.咳嗽的病理生理及表现

1.肺静脉高压。多表现为干咳。

3.巨大左心房或动脉瘤压迫气管。

4.肺栓塞。

2.肺水肿。

与咳嗽相似,是不特异的征象。心脏病导致的胸痛有其规律,应注意与呼吸系统的胸痛鉴别。

一.心脏性胸痛的病因

1.急性或慢性心肌缺血。

2.主动脉夹层。

3.肺动脉高压。

5.肺栓塞。

紫绀(cyanosis)

1.中心型:指发生于心脏及肺脏器官水平的紫绀。动脉血因氧饱和不足或混有过多的未经氧合的血液。见于有右到左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如法乐氏四联症、艾森曼格氏综合症等,及因肺动脉压升高致间隔缺损晚发右至左分流。肺脏病变致血液氧合障碍也是中心型紫绀的重要原因。在重度心力衰竭时,肺脏淤血影响氧合产生中心型紫绀。中心型紫在运动时加重。长期血氧不饱和可以出现血红蛋白增多及杵状指趾。

心导管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目前已发展成为十分成熟的治疗手段,对于常见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典型的房扑、特发性室早和室速,成功率达到90%以上。心导管消融治疗是通过心导管将射频电流引入心脏,定位于心律失常产生或维持的关键部位,然后消融阻断折返环路或消除病灶,从而治疗心律失常。随着心脏电生理检查不断完善和导管消融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种类的心律失常能够被根治。

近年来,随着一些新的技术和器械的应用,对于持续多年而药物治疗无效或永久性房颤,以及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等有器质性心脏病合并房颤的病例,导管消融治疗也取得很好的疗效。

基因治疗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又一新途径,其主要步骤包括目的基因的制备,用适当的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靶细胞以及目的基因在靶细胞内的表达与调控等,随着分子克隆技术的日益完善,这一新的方法有可能使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产生重大变革。

蜂蜜作为药用,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功效良好。

蜂蜜中含种类繁多的微量元素。如B1、B2、B6和烟酸、维生素C等。这些维生素对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蜂蜜中有可以清除血管壁上脂肪的酸类和酶类,减少心血管系统的脂肪堆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动脉硬化。

【组成】蜂蜜25克,米醋20克。

【用法】将积安堂荆条蜂蜜和米醋混合后,用温开水冲服,每天早晚各一次

【功效】软化血管,降低血脂,防止心肌梗塞。

【用法】将山楂和桃仁先用清水浸泡1小时,再用文火慢煎0.5~1小时,取滤液后再加水复煮一次,两次滤液合并在加入蜂蜜,隔水蒸1小时,冷却装瓶备用。

【功效】活血化瘀,健胃消食,营养心肌,降血压,降血脂。

【组成】何首乌15克,丹参15克,蜂蜜20克。

【用法】先将何首乌和丹参用水煎,去渣加入蜂蜜即可,日服1剂。

【功效】滋阴润燥,通经活络。主治动脉硬化,高血压、慢性肝炎等症。

【用法】先将番茄切片,加入积安堂荆条蜂蜜腌1~2小时即成。饭后当水果食用。

【功效】和血脉,降血压,生津开胃,清热解毒。长期服用,可预防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等。

【组成】绿茶10克,蜂蜜20克。

【用法】先将绿茶放入茶壶中用热开水浸泡,冲好茶后待冷却时混入积安堂荆条蜂蜜,即可饮或含服。日服1~2次。

【功效】降血压,清肺热,利肠胃。主治高血压、肺热咳嗽、久咳不止、咽喉肿痛等症。

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常见病,老人要注意保暖,合理饮食,同时要多活动,科学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3]。

心血管疾病的护理干预

一、护理重点

在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医生强调最多的是患者要有足够的休息,因为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会极大地影响疾病的治疗,甚至导致更为恶劣的后果,其中,出现最多的情况就是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而每发生一次这样的情况,对心脏就是一次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凡是会影响患者休息的因素,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都是要引起重视,并尽量避免,这同样是护理工作的重点。心血管内科护理总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二、便秘的护理

便秘是指连续48h未排便,且有自觉症状。便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消化道症状,且严重的便秘常伴有头痛、腹胀、厌食,并因排便时过度屏气使老人颅内压和肠内压升高,从而诱发心绞痛、心率失常甚至心肌梗死,因此不容忽视。便秘原因如下:

①研究发现,在不运动的老年人中,左半结肠和直肠内可见到粪便积聚现象。另外,由于老年人脑血管硬化,大脑产生抑制,使胃、结肠反射减弱。

②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减退,机体虚弱,无力排便均可致便秘发生。

③老年人多因牙齿松动、脱落,喜食软烂之食,纤维素摄入减少产生便秘。

④老年人味蕾数目减少,喜食肥甘、厚腻之物,加重便秘。在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建议不要过于依赖排便药物解决问题,以免增加药物对消化道的刺激作用,而应从生活习惯方面纠正,如进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适当摄取粗糙、多渣的杂粮及油脂类食物,适量饮凉开水、蜂蜜等。做到劳逸结合,适当参加娱乐活动,加强腹肌和盆底肌的锻炼,有助于便秘的预防。

三、失眠的护理

在我院住院的老年患者多因住院后环境、心理、疾病因素导致失眠,表现为难入睡或是入睡后易醒,醒后不能继续入睡的情况。失眠原因还包括心血管疾病本身的特点,心血管病易反复发作,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冠状动脉收缩,导致心肌缺血、低氧,患者往往因胸闷、憋气而惊醒,导致睡眠不稳。由于夜间平卧后,皮下水肿液的吸收,膈肌上抬,使患者产生阵发性呼吸困难,影响了睡眠。治疗药物的副作用,如利血平、可乐定、卡托普利等。医护人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有效干预,包括保证病房的安静、睡前开小灯,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满足个人睡眠条件。

四、心理护理

心血管疾病患者易产生各种思想顾虑,情绪易激动,甚至绝望,从而导致病情恶化。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干扰有:

①忧虑心理;

②绝望心理;

③猜疑心理;

④抵抗心理;

⑤应激心理。

护理工作是治疗疾病重要、有效的手段之一,良好的护理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故护理人员应切实认识到这一点,将人性化的思想带到护理工作中,在心血管内科中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病研究获得多方面进展,如活血化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益气活血或益气养阴活血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或心功能不全、益气通脉温阳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益气养阳透毒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理气活血预防冠心病介入性治疗后再狭窄等,皆显示有肯定效果。尽管其针对某个病理环节的作用强度不如化学合成药物,但在防治心血管系统的许多疾病方面,也显示有一定的优势。如何充分利用中西医两种医学防治心血管病的优势,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是现代中医临床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2]。

如茵陈可通过利胆作用促进胆固醇排泄;

(1)抑制脂质吸收:如何首乌、决明子等可增加肠蠕动,抑制脂肪和胆固醇吸收;

(2)抑制脂质在体内合成:如山楂、何首乌、大黄、决明子等可抑制3-轻基-3-甲基戊二酞辅酶A还原酶,从而抑制胆固醇合成;

(3)促进脂质转运和清除;如人参、蒲黄、月见草、何首乌等可升高HDL-C,降低LDL-C。在辨证理论指导下,正确应用上述药物,可提高临床的调脂效果。

THE END
1.心血管疾病#中医 #疾病 中医特色疗法: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个性化治疗选择 中医特色疗法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有着显著的作用。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个性化治疗选择,中医疗法可以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中 #中医 #疾病 慢性心血管疾病包括什么 慢性心血管疾病一般包括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心功能不全等。1、https://www.bohe.cn/k/131339.html
2.爱你在心医路有我医患携手共抗心衰新征程随着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心衰患者持续增多且呈年轻化趋势。然而心衰患者往往缺乏规范的管理和随访,存在药物依从性差、自我监测不及时、缺乏疾病相关知识等问题,导致反复住院、生活质量低、死亡率高、预后差,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 周蕾教授强调,“心衰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因此患者每经历一次心衰加重事件,心功能就http://www.jsph.org.cn/info/1781/145631.htm
3.民生小贴士:心脑血管疾病知多少?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科普小知识 —关爱生命我们在行动— —抓好健康科普 筑牢生命防线—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台机器,血管就像一个复杂的管道系统,连接各个零件、输送营养、排出废物。血管越年轻,人的状态越好。 然而,近年来,我国心脑血管性疾病发病率不断攀升,已经成为当代人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yNDM0Mjk3Mg==&mid=2247532382&idx=4&sn=046da4eee5ae10554cb395ab850c53af&chksm=fb9d84b2b5527bb363314c73f6f340221bf6d6a91ad23b4f472fa32036a8741c52d7709229b5&scene=27
4.心脑血管疾病都有哪些心血管疾病常见的有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主动脉夹层,原发性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以及各种心律失常等疾病。 比如冠心病主要是由于血管硬化和变窄,使血流无法保持畅通,红细胞不能及时供氧。导致心肌缺氧,导致冠心病。 脑血管疾病常见的有脑梗死、短暂脑缺血发作、脑出血、椎基底动脉https://health.baidu.com/m/detail/ar_1548830362108103350
5.心脏疾病症状与病因可能直到出现心脏病发作、心绞痛、卒中或心力衰竭,才诊断出冠状动脉疾病。请务必留意心脏症状,并与医务人员讨论令您担心的问题。心脏(心血管)疾病有时可通过定期健康检查及早发现。 什么是冠状动脉疾病?妙佑医疗国际心脏科医生为您解惑。 医学博士 Stephen Kopecky 介绍了冠状动脉疾病(CAD)的致病风险因素、症状和治疗等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heart-disease/symptoms-causes/syc-20353118
6.心血管病心脏神经官能症是指以心血管疾病的有关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患者主观感觉复杂多样的心血管症状,包括心悸、心前区疼痛、气短等,且通常合并明显的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或神经衰弱等心理障碍。但临床无任何与其具有因果关系的对心脏及其周围血管造成实质性损害的心脏病或对心脏有影响的其他躯体疾病的证据。https://zjb.yilianmeiti.com/diseasearea/1.html
7.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CVD)是一类涉及心脏或血管的疾病。CVD包括冠心病(CAD),例如心绞痛和心肌梗塞(通常称为心脏病发作)。其他CVD包括中风、心力衰竭、高血压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异常心律、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心脏炎、主动脉瘤、外周动脉疾病、血栓栓塞性疾病和静脉血栓形成。 潜在的机制取决于疾病。冠状https://vibaike.com/114091/
8.心血管疾病常见种类心血管疾病包括的类型比较多,在临床上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大类,第一类是高血压,大家耳熟能响,高血压是非常常见的一个心血管疾病,尤其对于咱们中国人是一个高血压大国,很多很多人发现了高血压,无论是年轻人,中年人还是老年人,除了高血压遗传因素有关以外,与目前的生活方式也密切相关,第二大类就是冠心病,也是大家所https://m.chunyuyisheng.com/mip/audio/567246/
9.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有什么?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被大家认为是非常严重的一种疾病,并且每个患者的表现和症状还都不一样,就是因为心血管疾病还有很多类别,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就有几种,很多人还不是很了解,包括已经患病的患者也未必能够全了解清楚,所以就为大家做个详细的介绍,关于心血管疾病都有哪些常见病。 https://tag.120ask.com/jibing/xxgjb/413532.html
10.心脑血管疾病有哪些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与预防→MAIGOO知识摘要: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本文介绍了心脑血管疾病的种类、症状、治疗、护理、预防、饮食注意等https://www.maigoo.com/goomai/204548.html
11.什么是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等引起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 心血管是由心脏和血管构成的,通过毛细血管将体内的营养物质、氧气、代谢废物等进行代谢,再通过这些毛细血管将这些物质转化为血管,再通过全身的血管将其运送到心脏,构成一个叫做“动静脉”的心血管。心https://www.xywy.com/arc/122860.html
12.心血管疾病有哪些权威文章心血管疾病通常有高血压、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等类型。这些疾病影响心脏和血管的正常功能,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1.高血压: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它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持续升高。长期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壁,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https://www.cndzys.com/ylcore/art_detail/1_2554092.html
13.什么是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系统由心脏和血管共同组成,心脏将血液输送至全身动脉,经由毛细血管进行营养物质、氧气、代谢废物等交换,之后血液进入静脉,由全身静脉输送回心脏,从而形成心血管系统,毛细血管属于动静脉交换机构。当心脏和与之相连的血管出现病变,则称为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脏供血不足、心律失常、心肌肥厚、心脏血管疾病等,均可影响心https://www.cnkang.com/video/article/350278.html
14.心血管疾病包括哪些?心血管疾病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总的来说可分为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和后天获得性心血管疾病。 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是指由于胚胎发育异常,从胎儿一出生就具有的心血管疾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卵圆孔未闭以及法洛四联症、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等。 https://www.yihu.com/jb/article/671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