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过敏的人应禁食香菜等光敏性蔬菜。
医生了解患者病情。
荨麻疹、湿疹等过敏性皮肤病、青春痘……春夏之交,正值皮肤病多发的季节,如何正确认识皮肤病,并掌握科学的防治方法?近日,记者采访了重庆三峡医专附属人民医院高笋塘院区皮肤科肖能鑫副主任医师,他提醒大家,要从饮食调整、外出防护、睡眠调整等多方面着手,从而减少皮肤病的发生。
春夏之交过敏性皮肤病较多发
此前,患者张先生(化名)因面部出现肿胀,伴有紧绷、发烫等症状,前往重庆三峡医专附属人民医院高笋塘院区就诊。经医生诊断,张先生患有光敏性皮炎,随即收治入院。经抗敏及外敷等治疗,几天后,张先生面部肿胀等症状消除。
春夏之交气候多风,且杨絮、花粉、尘埃较多,是一年之中外界过敏原最多的季节。对成年人来说,如果是过敏体质的人群,对植物、花粉、阳光的过敏相对多一些。
其次就是化妆品,部分人会出现过敏问题,具体的原因也因人而异。阳光照射也是不容忽视的方面,用了护肤品之后,在阳光照射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一些过敏反应。当然,如果不是过敏体质的人,或者不怎么过敏的,外出游玩,涂点防晒霜、打个遮阳伞,做好简单的防护可以减少晒伤发生。
“就诊人群中,因紫外线照射导致皮肤晒伤的也比较多。”肖能鑫医生说,春季的紫外线其实比较强,尤其是大太阳的时候,紫外线并不比夏天弱,所以陪小孩出去玩的家长,未做好防护,会出现明显晒伤,面部红肿,发烫,后期出现色素沉着;还有一些是因为食用某些光敏性食物,日晒后产生光变态反应,出现红癍、丘疹,严重的会出现水泡等,因此,在外出时一定要做好防护。
丘疹性荨麻疹,常常因昆虫叮咬而发生的一种过敏反应,部分也可能是对某些食物的过敏所致,儿童及青少年人群较常见。病程表现为,起初皮疹仅为米粒大小,经数小时后发展为红色质硬丘疹,约花生米大小,丘疹顶端可有小水疱,有时也可出现大疱或血疱。皮疹多成片发生,约1-2周左右消退。丘疹奇痒,抓破后会引起细菌感染,好发于四肢、面部等暴露部位,亦可发生于胸腹部。
通常来讲,昆虫叮咬是丘疹性荨麻疹发病的主要诱因,过敏体质是发病的基础。小孩在草地、树荫或地毯上玩耍,或接触猫、狗等动物时,接触过敏原而引起过敏反应。小孩越是过敏体质,皮疹的表现也越重。还有一部分丘疹性荨麻疹的发生与食物过敏或消化功能障碍有关。
湿疹,其实只是一个症状诊断,像接触性皮炎、特异性皮炎都属于湿疹的范畴。而诱发湿疹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内因的,如有胃炎、肠炎、肝炎的患者易出现湿疹表现;外因的话,一是过敏性食物。如鱼虾蟹等,或是常见的一些调味品、饮料,二是药物因素;这些都会引起湿疹表现。除此之外,不恰当的洗浴方式,过分抓挠都可引起或加重症状;还有就是精神因素,睡眠差的湿疹患者,皮肤病瘙痒的症状更容易加重,特别是经常熬夜的人易出现内分泌失调,从而引起湿疹反应。
这些皮肤病如何预防医生建议这样做
避免接触过敏原。预防丘疹性荨麻疹、湿疹、光敏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最重要的是避免接触过敏原。室内经常打扫,通风等,以保证灰尘、螨虫、细菌等过敏原在室内得到有效遏制。柳絮飘飞多时尽量少出门,外出必须戴口罩、墨镜,涂抹防晒霜以防紫外线晒伤,游玩时避开花草多的地方。外出回家可用淡盐水清洗鼻腔,用温水洗脸及眼睛,用吸尘器吸附衣物以去除过敏原。
饮食调护。避免摄入过敏性食物,像鱼虾蟹等,尤其是日光过敏的人应禁食荠菜、香菜、马齿苋、芹菜等光敏性蔬菜,吃了之后去晒太阳就容易出现光敏性皮炎。维生素A可以保护上呼吸道黏膜,维C、维E可以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因此应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蔬果,例如橙子、草莓、西红柿、西兰花、胡萝卜等。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海鲜。
正确护面。面部洗护很重要,首先是掌握好洗脸的水温,不可用碱性肥皂。肌肤在敏感状态下,无论热水还是冷水都会产生不良刺激,引发过敏,因此,建议用温水洗脸。另外,拍爽肤水的时候轻拍,洁面要轻柔,不可以使劲搓,不要过度清洁,适当洗,能保持皮肤不干不油即可。
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要规律,劳逸结合,早睡早起,充足的睡眠有利于皮肤保养,每天要有6—8小时的睡眠,一定不要熬夜,亚健康的状态容易导致皮肤病的产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增强抵抗力,预防皮肤疾病的发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每周至少5天坚持做20分钟有氧运动,提高身体抗病能力;多吃新鲜蔬菜,补充必须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饮食方面也要注意,晚上,不要吃得太多;预防皮肤老化,要避免强烈的日光照射,可穿浅色衣服或者使用防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