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了吗?神奇的小分队。不知道有什么来头。”小粗心说。
“它们可都是些新科技宝贝。看你们这么感兴趣,就带你们去看看吧。”关主提议道。
“水壶”本领大
“是救援直升飞机!”小粗心指着上空说。不一会儿,直升飞机上“跳”下很多“天兵天将”——那是一个个亮着指示灯的小“水壶”。
关主说:“这个‘水壶’就是紧急救援小分队里的一员,有了它,灾民们不会为了眼下的生活发愁了。你们知道‘水壶’能提供哪些帮助吗?”
小粗心想了想,说:“对灾民来说喝水确实是个大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他的都好办了。”
小好问:“这是个水壶模样的通信器,只有知道了灾民的确切位置,才能把救援物资准确地送到灾民手上,不让他们发愁。”
小灵通看看四周:“它绝对不是水壶,它肚里装的是压缩帐篷,能给灾民们提供临时住处。”
【关主释答】
小粗心、小好问都说对了一小部分。
面罩来认路
消防队员们架起消防梯,爬上了一幢冒着浓烟的高楼。来不及撤离的人们正站在窗口大声呼救呢!
一个消防队员背着鼓鼓囊囊的装备包冲了进去,他给一些受困的人们分发了面罩。那面罩看起来很像摩托车手戴的安全头盔。“戴这样的面罩有用吗?”小粗心有些担心。过了一会儿,戴着面罩的人们陆续跑了出来。奇怪,刚才他们还手足无措呢,现在不用消防队员指路,他们也能准确找到安全出口。
“这些人一早准知道可以逃生的路在哪。”小好问说。
关主摆摆手说:“才不是呢。他们戴的面罩也是紧急救援小分队里的成员,它的重要工作就是指路。小先锋们,你们开动脑筋,猜猜面罩是怎么给人们指路的呢?”
小粗心:“其实没有什么神奇之处,面罩嘛,当然会隔离浓烟,没有浓烟挡住视线,人们自然就能找到路了。这似乎没什么技术含量。”
小好问:“这个面罩里面一定有微电脑处理器,能把路线图显示在面罩里面的现实屏上,大家看图就能找到路了。”
小灵通:“面罩里配备的应该是导航系统才对,跟汽车上使用的一样。”
小灵通的回答正确。小粗心要开动脑筋呀。小好问提供的想法也不错,说不定又能设计出另一款能救命的面罩呢!
作为面罩,它的首要任务自然是隔离浓烟,防止人们吸入有毒的烟雾。其次,它还要充当人们逃生的“引路人”和沟通的使者。面罩能自个儿认路,归功于内部装着的导航系统。导航系统能够迅速锁定目标找到逃生的路线,然后用激光在地面上投影出箭头来指引方向,引导人们撤离。面罩里面还装有紧急通信系统,佩戴者和营救人员能进行及时的沟通,为营救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信息。有了面罩,救援难度大大减少,救援的效率也得到了提高。面罩不愧是消防队员的好帮手。
戴上“手套”逃生
“面罩不够,上面还有人在等待救援!”一个逃出来人的大喊。消防队员们用对讲机互相通话之后,似乎没有再去送面罩的意思。“既然面罩这么管用,为什么不多送一些上去,这样才能多救一些人啊!”这回,连一向冷静的小灵通也急了。
一个消防队员说:“别急,上面有救命的‘手套’呢!据我们对火情的判断,‘手套’完全能应付得过来,放心好了。”
“嗯?手套也能救命?”大家纳闷了。这时,高楼上飞下几个身影,稳稳地落到了地面上,小粗心还以为自己看到蜘蛛侠了呢。被困的人们都平安脱险了,楼下响起了一片掌声。
关主问:“今天闯关的最后一个问题,你们知道那神奇的手套是怎么帮助人们从高楼上‘飞’下来的吗?”
小粗心:“那个手套就是用蜘蛛丝做的,蜘蛛丝可是自然界里具有高强度和高弹性的好材料,有了它人们就能像蜘蛛侠那样从高楼上飞下来了。”
小好问:“手套就是一个速降装置,里面有可以伸缩的钢绳,钢绳一头固定在大楼上,往下一拽,钢绳就会越来越长,把人安全送到地面上。”
小灵通:“我同意小好问的意见,补充一点,要支撑人体全身的重量,手套里面一定还有固定手或手腕的装置才能保证安全。”
小好问和小灵通的思路不错,小粗心,蜘蛛侠是电影里的英雄,蜘蛛丝要应用到生活中还需要很多研究哦。
【关键词】紧急救援充气泵充气袋腰带钢丝绳
1引言
2新型腰带创新设计
新型多功能紧急救援腰带,主要部件为:腰带头、钢丝挂钩、腰带连接环、紧急报警装置、腰带外层、腰带主体、腰带插头、钢丝绳、充气泵、充气袋。上述的腰带头通过腰带连接环与腰带主体连接在一起;紧急报警装置通过卡槽装置在腰带主体上;充气袋、钢丝挂钩、钢丝绳位于腰带主体外层;小型充气泵位于腰带主体外层悬挂于腰际;充气泵与安全气袋相连接;钢丝挂钩通过细长钢丝绳绕于腰带。上述的安全气袋,安装在腰带主体内层,可以调节大小,实现不同承载能力;充气泵位于腰带主体外层,悬挂于腰际,可以随时为充气袋充气,并且充气泵与安全气袋相连接,二者之间通过细长的气体导管相连,隐藏在腰带主体中。充气泵通过充气泵导管与充气袋连接,钢丝绳通过钢丝绳轨道饶于腰间,可以随时伸长,方便救援。上述的腰带主体上边带有充气泵卡槽、钢丝绳卡槽、紧急报警装置卡槽,这些卡槽的设计有利于各种设备的安装。
3具体结构及其使用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新型救援腰带作进一步说明:
新型紧急救援腰带,其包括腰带头(1)、钢丝挂钩(2)、腰带连接环(3)、紧急报警装置(4)、腰带外层(5)、腰带主体(6)、腰带插头(7)、钢丝绳(8)、充气泵(9)、充气袋(10),其中腰带头(1)通过腰带连接环(3)与腰带主体(6)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紧急报警装置(4)通过卡槽装置在腰带主体(6)上;所述的充气袋(10)、钢丝挂钩(2)、钢丝绳(8)、位于腰带主体(6)外层;所述小型充气泵(9)位于腰带主体(6)外层,悬挂于腰际;所述充气泵(9)与安全气袋(10)相连;所述钢丝挂钩(2)通过细长钢丝绳(8)绕于腰带;作为救援使用时,不需要紧急救援灯(4),将本新型腰带通过腰带头(1)与腰带插头(7)相连接,放置于腰间,然后用钢丝绳挂钩(2)钩住固定物,然后救援人员,将充气袋(10)内通过充气泵(9)充满合适的气体容量,进行救援。当作为安全游泳设备使用时,安装上紧急救援灯(4),卸掉钢丝绳(8),将充气袋(10)充满气体,便可以进行游泳保护。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
所述的安全气袋(10),安装在腰带主体(6)内层,可以调节大小,实现不同承载能力;充气泵(9)位于腰带主体(6)外层,悬挂于腰际,可以随时为充气袋(10)充气,并且充气泵(9)与安全气袋(10)相连接,二者之间通过细长的气体导管相连,隐藏在腰带主体(6)中。所述的充气泵(9)通过充气泵导管(9.1)与充气袋连接,钢丝绳(8)通过钢丝绳轨道(8.1)饶于腰间,可以随时伸长,方便救援。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
4结语
本新型多功能救援腰带将钢丝绳、气泵与气袋附着于腰带之内对身边的有效空间加以利用方便、快捷、轻便、实用性强,对于水上救援有较强的机动性与灵活性,可以大大的增加救援成功率,可以说打破传统腰带单一的功能将普通装饰腰带的职能带领到救援方面的广阔领域上。此外本新型多功能救援腰带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迎合国家出台的安全生产理念有独特的理解。上面介绍通过举例方式对本新型多功能救援腰带进行了说明,但本新型腰带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
参考文献:
[1]夏梅珍.论现代腰带设计在现代服装的装饰作用[J].艺术与设计,2009(08).
[2]杨兴,周兆英,叶雄英,李楠,赵慧贞,罗小兵.压电驱动膜片式微型气泵[J].压电与声光,2005(04).
[3]刘相臣.旋涡气泵的基本原理与设计(一)[J].化工装备技术,2002(03).
[4]翁清风.高性能旋转式采气泵的研制[J].中国环境监测,1999(05).
[5]丁振国.“海上个人求生”慕课知识体系的构建[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4).
【摘要】
目的分析攀枝花市院前急救指挥调度信息,旨在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和指挥调度质量。方法对2008年1月至12月期间,攀枝花市“120”指挥调度中心受理的市民呼救病种构成、日呼救高峰时段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年受理的7391次市民呼救中,呼救病种的构成前四大类依次是:交通伤(32.67%)、除交通伤外的其它创伤(23.61%)、一般内科疾病(17.59%)、心脑血管病(9.74%)。日呼救高峰时段主要集中在18:00~24:00(31.39%)。全年呼救高峰期在1、2、5、8、10月。结论攀枝花市院前急救的主要病种是创伤(56.28%),应重视创伤的急救,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在呼救的高峰时期,要作好人员、物资准备,加强质量控制,提高指挥调度水平。
【关键词】院前急救;指挥调度;分析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informationofcommandanddispatchsystemforemergencyrescueinPanzhihuaCitysoastoraisethelevelofpre-hospitalrescue,commandanddispatch.MethodsAnanalysiswasmadetothedataofdiseasetypesthatthe120CommandandDispatchCenterofPanzhihuaCityreceivedfromthecitizensandthepeakperiodofhollerinonedayfromJan.,2008toDecember,2008.Results7391hollerswereaccepted,andthetop4typesofthehollerslistedasfollows:trafficinjury(32.67%),otherkindsoftrauma(23.61%),generalmedicaldiseases(17.59%)andcardio-cerebrovasculardiseases(9.74%);themainpeakperiodinonedaydistributedfrom18:00to24:00(31.39%)whilethatinoneyeardistributedinJanuary,February,May,AugustandOctober.ConclusionsThemaindiseaseinpre-hospitalrescueinPanzhihuaCityistraumasothatthetraumaemergencyrescueabilityshouldbestrengthened;itisimportanttohavepersonnelandmaterialsreadyinpeakperiodofhollersandtostrengthenthequalitycontrolandraisethecommandanddispatchlevel.
KEYWORDSpre-hospitalrescuecommandanddispatchanalysis
“120”指挥调度工作是院前急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承担着急救信息的快速、准确传递,起着通讯指挥的纽带作用。目前,我国院前急救指挥调度工作缺乏基本数据资料,本文旨在想通过对攀枝花市“120”指挥调度工作中的信息分析,提高院前急救的业务水平,加强指挥调度的质量管理,为院前急救的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
1资料与方法
攀枝花市“120”医疗呼救号码覆盖全市三区二县7440.4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为110万人,本分析资料是2008年1月至12月攀枝花市“120”指挥调度信息。
1.2方法
分析我市2008年1月~12月期间,“120”指挥调度的呼救病种构成、日呼救高峰时段、全年呼救高峰分布等信息资料。采用Excel进行统计处理。
2结果
2.1市民呼救病种构成
呼救病种的构成前四类依次是车祸伤(32.67%)、除车祸伤以外的其它创伤(23.61%)、一般内科疾病(17.59%)、心脑血管病(9.74%),见表1。表1攀枝花市2008年1月至12月呼救病种构成(略)
2.2全年呼救高峰分布
在本组资料中市民呼救高峰期主要分布在1、2、5、8、10月份,其中以1月份为最高,11月份为最低,见表2。表2攀枝花市2008年1月至12月市民呼救次(略)
2.3日呼救高峰分布
日呼救分布为0:00~6:00呼救最少,以后逐渐递增,在18:00~24:00为呼救的高峰时段,见表3。表3攀枝花市2008年1月至12月市民呼救例数(略)
2.4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2008年1月至12月共受理群体(3人及3人以上)伤亡事件的呼救有120次,共计484人,其中交通事故97次(80.83%)389人(80.37%),打架伤7次(5.83%)26人(5.37%),除车祸及打架伤以外的创伤10次(8.33%)43人(8.88%),食物中毒4次(3.33%)20人(4.13%),煤矿矿难1次(0.83%)3人(0.62%),一氧化碳中毒1次(0.83%)3人(0.62%)。
3讨论
参考文献
[1陈文元,何明丰,刘绍辉,等.院前急救的临床特点与对策[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6,11(6):446.
[2]曾量波,梁子敬,黄力,等.广州市中心城区院前急救状况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6):1359.
[3]吴群召.基层医院院前急救疾病谱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6,9(4):319.
2广西柳州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545006;3广西柳州市卫生局545001)
【摘要】目的:探讨一体化救援模式在突发事件救治作用。方法:建立指挥机构,加强人员培训,制订突发事件救援预案、急救工作手册[1],建设城乡大急救网络。结果:在柳州市区域近年来发生的突发事件救援中,市急救指挥中心响应迅速,现场处置及时,伤员快速安全转运,院内专科治疗及时、有效。结论:急救一体化紧急救援模式可有效、快捷地抢救生命,迅速安全转运,提高医疗救治水平,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关键词】突发事件;一体化;紧急救援
1建立突发事件一体化救援模式
1.3院内救治一体化各级医院成立突发事件抢救小组,建立专家数据库,遇重大突发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伤病员到达医院后急诊科或其他医护人员迅速完成伤病员的院内检伤分类、急诊检查(CT、X线、B超等)、抢救、手术、重症监护等处理,对急诊病历、检查申请单、处置单、救治处方进行标识编号,统一登记以便结算。院领导组织急诊、外科、五官、内科、麻醉科等医生共同参与并制定对危重伤员的抢救治疗方案,开放绿色通道直接送至各专科甚至进入手术室治疗[3],病情轻者留院观察。保证院前、院内急救链紧密衔接。
2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突发事件逐渐增多并涉及公共卫生问题。我国上海等一些医院在突发事件医疗救治中,实现了突发事件伤病员院外、院内一体化救治。
2.1突发事件一体化医疗紧急救援体系的建立:突发事件“一体化”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必须具备以下五要素:(1)先进、高效的指挥系统,各种完善的应急预案;(2)科学合理的急救站建设;(3)人才结构的合理化和专业化;(4)完善的急诊创伤病房[4](5)先进适用的装备、药材[5]在突发事件紧急救援中发挥重要作用。
2.1.1先进、高效的指挥机构:建立现代化的应急救援各级指挥中心。突发事件发生时伤病人数多,病情轻重不一,现场次序混乱,人心恐慌,因此必须建立高效的指挥机构。我市急救中心利用现代化通讯手段,在全市29辆120救护车安装GPS车载信息定位。市区3个急救站、3个县急救分中心,2个乡镇中心卫生院急救点已安装了接收终端和无线寻呼等功能,设立“120”远端坐席,利用3G网络信息技术,在城乡救护车上安装车载智能终端,实现将现场视频、语音、病人生命征监护信息等资料传输到急救中心,为处理突发公共事件伤病员的医疗救援,实施远程救治指导提供依据,实现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共享。
2.1.2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急救工作手册针对各种突发事件制定和完善了急救预案,并储备紧急救援物质。每年定期组织1-2次突发公共事件演习。中心工作手册为院前急救工作提供了科学化、标准化、程序化。
2.1.3合理布局急救站柳州市区医疗急救站、点的设立是根据柳州市区人口分布情况,城区急救半径在5公里内;县分中心的设立依托综合力量较强的县人民医院,每个县选择医疗条件好的乡镇中心卫生院作为急救点。
2.1.4完善医院创伤专科病房建设在处置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中,市内6家三甲综合医院通过卫生局评审后成为交通事故损伤定点救治医疗机构;市人民医院作为柳州市处置突发事件的主要医疗单位,市工人医院急救作为急性中毒救治中心,市中医院为蛇毒救治中心,柳钢医院为烧伤专科医院,并有规范系统的病房管理和治疗指南。
2.1.5建立合理的急救人才结构
2.1.5.1加强急救队伍培训:(1)院前急救人员应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具有全面急救医学知识和现场急救技能,急救队伍人员相对固定,可较好地沉淀和积累经验。院内急救队伍既是院内抢救的主要力量,又是院前急救队伍的后备力量,应对所有医务人员进行急救知识的培训,使其掌握院前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提高应急医疗救援的整体效能。
2.1.5.3加强急救车辆和设备管理定时维护保养急救车辆,保持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各种急救设备处于最佳应急状态;适时增添救护车辆及抢救设备,保持抢救药品、物品的完好性。
[1]黄惠萍.单纯指挥调度型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管理模式建设[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3):431-432.
[2]王佩燕.我国急诊/急救医疗的现状及对未来改进的思考兼论“大急诊”[J].医学杂志,2005,30(1):1-4.
[3]石胜蓉.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一体化模式应急救援[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7):2619-2620.
[4]周刚.突发群体伤急救一体化模式浅析[J].甘肃医药,2008,27(6)40-41.
1、酿是通过糯米和酒曲等原料经过发酵等过程制作的,本身含有的酒精度比较低,对肝脏的伤害比较小,经常适量饮用可以起到补益脾胃等滋补作用,有助于改善全身血液循环。
2、但是酒酿有一些饮食禁忌,如果患有感冒发烧、咳嗽等湿热引起的疾病,暂时就要避免饮用,肝腹水和肝硬化等肝脏疾病患者一定要少喝,患有水痘、湿疹和荨麻疹类皮肤病的人群也不能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