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的皮肤是最让人羡慕的,满满的胶原蛋白,不过小宝宝的皮肤十分娇嫩,轻微的刺激就会使宝宝的皮肤患病。当孩子出现皮肤问题后,许多家长都会认为是湿疹,鉴于家长们对湿疹的咨询非常多,今天小肤就来为大家讲解孩子的皮肤问题,以及告诉大家孩子得了湿疹要怎么办。
我将从三个方向来为大家讲述:
1.孩子为什么会得湿疹?
2.孩子皮肤出现问题,不一定就是湿疹
3.孩子得了湿疹,「四大护理」妙招需谨记
孩子为什么会得湿疹?
湿疹,通常指特应性皮炎,常见于1岁以前的宝宝,大部分在5岁前出现,而于15岁后消退,只有少部分孩子会持续至成年。
2岁之前皮疹常出现在面颊、手肘、膝盖、身躯等部位。2岁后较多出现于颈项和肘窝、腘窝、手腕掌侧、脚踝部位。疹子没有明显分界,急性期可有水疱,严重的有渗出和结痂。
湿疹的诱发因素很复杂,目前还不太清楚,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和皮肤屏障功能不全,是主要危险因素。所以当家族成员中有人患有过敏性疾病,比如湿疹、哮喘、过敏性鼻炎等时,孩子患过敏性疾病的可能性非常大。其次,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水分通过皮肤的丢失较多。
孩子皮肤出现问题,不一定是湿疹
如果宝宝出现皮肤问题,首先要清楚可能是什么疹子,不要盲目解决。
下面我们讲几种是很容易与湿疹混淆的其他疹子的用药及护理。
新生儿头部脓疱病,旧称「新生儿痤疮」
新生儿头部脓疱病常于出生3周后出现,多出现于宝宝的眉毛、额头和面颊等部位,表现为细小凸起的红疹,多因母体内源性雄激素所致,通常在出生几个月内自行消退,轻症的不需要任何治疗,保持皮肤清洁即可,严重的可以局部用抗真菌药膏或外用激素软膏。
1、粟粒疹
粟粒疹见于新生儿,在鼻头上出现小白点或者黄色点点,甚至蔓延至脸颊部位,皮疹为针尖般大小的白色或黄色小丘疹,但触摸时感觉较扁平。本病由于角蛋白和皮脂滞留在皮脂腺囊引起的,通常在出生后数周内会自然消失,不需要特别治疗及护理,不用挤压或涂抹任何药膏。
2、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还有形象的别名叫「乳痂」或「头泥」,常见于出生后3周~3个月的宝宝,但大部分会在半岁左右逐渐减退。
常出现于皮脂腺较多的部位,例如头部、前额、面颊、眼眉、耳朵、腋下、腹部和大腿间的皱褶部位。在头皮出现时被称为乳痂或头泥。特点是皮肤红斑、油腻鳞屑、没有瘙痒或轻微瘙痒,头皮上有淡黄色油腻鳞屑。
患处皮肤会轻微变红,黏着油腻的小薄片或黄色的厚鳞屑,形成一层疮痂。宝宝一般不会发痒。
本病不会传染,但护理上有几个注意事项:
1.注意皮疹区域的清洁,单纯用清水的清洁效果一般,建议用不含药物、温和的洗发露洗头,或者用不含药物、温和的沐浴露清洁其他部位的皮疹。
2.每次清洁皮肤后给宝宝涂上保湿润肤霜,保持皮肤滋润。
3.如果乳痂太厚,可以把润肤剂,如凡士林、植物油涂抹在头泥上,等20分钟头泥软化后,再用棉球轻轻抹走,再用婴儿洗发液清洗,并用软毛牙刷或细齿梳子去除乳痂清理黏着在头发上的乳痂。
4.如果频繁地洗头并没有改善乳痂,或出现头皮红肿发炎,或者皮疹蔓延到宝宝面部、脖子及其他褶皱部位,需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