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9.11.21
医不叩门
“医不叩门”这句俗语,指行医者没有接到邀请,即使有再高超的医术,也不能主动叩病人家的门为病人施治。是医生清高、冷漠、怕担责……这到底是为什么?
古人很久以来就有医者三戒:医不自治、医不叩门、医不戏病。
医不叩门’是指:医者不能主动上门,哪怕是朋友、邻居。这里有两个理:一是责任主体的划分,二是求医者需有虔诚、尊敬之心。当然,求医者非常恭敬地求医,上门与否则是次要。这不是摆架子,事实上,古代名医常常‘来往病者之家,虽祁苦寒大暑,未尝少惮,如遇清贫者,时常施与周济’,心有悲天悯人之高尚情怀。‘神医’是百姓对这些大医的称谓,这背后,有对人格、精诚医术、品格的赞许。
医不叩门,是一句俗语,说的是医生不能主动去叩开患者的家门,即医生不要去主动送医上门。有人理解为即使医生发现或知道别人有了病,只要人家不请你诊治,自己不要主动上门去毛遂自荐。朋友或邻居也是一样,有时候也包括对自己的至亲。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要求医不叩门呢?如果自己有好的技术,为什么不能主动去帮助别人呢?很多人对此表示不解。事实上从古到今,一般情况下,医者是不能送医上门的。这有责任方面问题;也有医者与患者的心理意识方面问题,一般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习俗医不叩门,有请才行
2、送医上门,另有所图
这是患者通常有的一个心理,一来是患者忌讳,二来患者未必认为自己有病,三者患者未必领情。另外,患者自有自己的选择,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缘分,急也无用,甚至让患者觉得送医上门者另有所图。还有现在保健养生市场,鱼龙混杂,令人心有余悸。从广大人民的心理来讲,一般如果不是自己主动求医问药,是很难接受医生的治疗的。特别是现在医患关系不太协调,会引起诸多误会。
3、疗效与医从性
中医治病有其自身的特点,病人对医生的信任至关重要。《素问·五脏别论》曰:“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有些病,病人不理解中医的基本原理,对气血阴阳毫无认识,不信任中医的诊断和辨证,这种情况下是难以取得治疗效果的。或者说是做无用功。
皇甫谧所著《甲乙经》序:汉有华佗,张仲景,华佗奇方异治,施世者多,亦不能尽记其本末。若知直祭酒刘季琰病发於畏恶,治之而瘥。云:“后九年季琰病应发,发当有感,仍本於畏恶,病动必死。”终如其言。仲景见侍中王仲宣时年二十余。谓曰:“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含服五石汤可免。仲宣嫌其言忤,受汤勿服。居三日,仲景见仲宣谓曰:“服汤否?”仲宣曰:“已服。”仲景曰:“色候固非服汤之诊,君何轻命也!”仲宣犹不信。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终如其言。此二事虽扁鹊,仓公无以加也。华佗性恶矜技,终以戮死。当年的王仲宣年轻气盛,二十多岁就做了侍中大夫,所以,根本就没把张医圣的话入在心中,给他开的五石散也没有服用。十多年过去了,到了四十岁的时候果然双眉脱落,这个时候才想起张仲景的话,但已悔之晚矣。世人多如此!
如果叩门治病,即使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病人的期望值可能更高,心情更加急迫,反而影响治疗计划。如果效果不好,病人反生怨气,于病人和医生都极为不利。
另外,治疗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各种主客观因素在变化,病情也在变化,治疗方案也需要随之调整。绝大多数医生都不是神医,奢求药到病除是不现实的。如果病人病人对医生没有起码的信任与尊重,就不可能很好地配合,甚至中途放弃治疗。当然医生也有责任每次将诊断结果和基本病理给病人讲解清楚,达成良好的医患沟通,如果医生自己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也是难免的。
文革期间,对医不叩门的思想做过批判,认为是孔孟复辟之道的流毒,是资产阶级的医疗作风,是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认为医不叩门是千百年来的反动儒家说教,一些儒医以“医不叩门”为盾牌,拒绝为广大劳苦大众服务。认为医不叩门,好象医生很清高,不为任何人所驱使,是自欺欺人。这种理解是比较片面的,是为了满足当时的政治需要。
医者父母心,从医是一门高尚的职业,难于屈尊。医不叩门,道不轻传。为了达成良好的医患沟通,取得良好的诊疗效果,遵守“医不叩门”的古训还是很有必要的。
医不叩门,就医看病,注意事项
就医看病,请遵循几点,医患配合好,疾病康复快。
1,请挂号排队就诊。挂号是对医生价值的尊重,排队是对其他候诊病人的尊重,只有尊重别人,自己才会受人尊重。
2,如果您是看病的患者,医生一定会根据诊断确定最好的治疗方案。如果你是熟人,医生一定只是讲解疾病,建议治疗,甚至会推荐你去其他医院治疗。因为“医不叩门”。你如果信任,就应该请他为您制定最好方案。
3,在吃饭喝茶时候,请不要让医生给你看病号脉。找医生号脉,不要坐在沙发上让给你号脉。你尊重别人,你尊重自己,就应该在诊脉桌前看病。你懒惰不想动,想图省事,医生即使给你号脉也是敷衍一下,简单说说。绝对不会那样认真的确定治疗方案。看病是个严肃的事情,你认真对待,才是对的。
4,尊重医院和门诊规定。一般方不外带,方不外传。你不要为了贪图便宜,非要带走方子。你不要给大夫开口“让我把方子带走吧。”医药不配合,效果难得好。别人吃着你的饭菜香,说把你的锅让端走吧!
不要怪医生,“医不叩门”自古有之。尊重医生,尊重自己。
道不轻传
千金不传无义子,
万财不渡忘恩人。
宁可街前飢饿死,
不将道法作人情。
法不空授
欲求天上宝,须舍世间财
医不叩门,道不轻传。医治身疾。传道补缺。
身疾易治,心病难医。易为补缺,自在难得。
无名之辈。不请自来必招人嫌。
医者如此,道者更甚。医者治身,道者补心。
治身以有,补心以无。身形见有,人心本无。
人性常伪,好有欺无。
医身者易,纵叩门行医,若能使患身康复,即可得人处处敬尊。
补心者难,若妙道轻传,纵是大道真法,亦是疑心长存或常忘常弃矣。
向医者,十里挑一,可为其事也。百里挑一,可为其师也。千里挑一。方可得其精也。
向道者,百里挑一,可得其利。千里挑一,可成其事。万里挑一,方可得其道也。
今世,向医者广,精通者,千里挑一虽稀,但常有也。
今世,向道者稀,得道者,万挑一,已本常稀,当世虽有,但已难轻见矣。
古人云:“求道者若比牛毛,得道者若如麟角。”牛毛难以道计,麟角却是传说。
得道者,万里挑一或已是嘴下留情,恐怕真实情景,或是十万求一,亦是未必。
你笑我欺世盗名,不过如此。
我叹你真假不辩,累人自欺。
卦不空出
阳寿将尽者不收(活人不收死人钱,违则有损阴德)算卦是不能不收卦金的,算卦是推测天机,天道有承负,不收对来算的人和卦师都不好
大灾大厄已成定数,不可避者不收(万事不离因果承负,种恶因得恶果,恶果已经形成不可逆转就不能收他钱财了,否则就是在强行干涉因果了)
再无好运者不收(人若八字后面都是走霉运,福报殆尽,皆是定数。)
玄学从业者必须收费,福主必须给红包,这是历史传承的规矩,这种规矩既然已经沿袭千年,其中自有天理在焉。
依据宇宙能量平衡之法则,道长招请诸神、预测师指点迷津、风水师寻龙点穴,均属逆天机,夺造化之事,是违背自然之法则的,属于人为改变因果,因此,玄学从业者是要承担相当大的因果报应之责任的。
俗云“天机不可泄漏”,妄泄天机必受天谴,预测就是泄天机,风水就是夺造化,所以玄学从业者有一条职业道德规范:指点迷津看福主为人龙穴宝地看福主之德,万万不可擅自泄露天机或者将宝地妄扦与人。
所以玄学从业有说:不事恶人,千金不淫。主家主动给红包,不仅是人情事理,也是顺应了自然之道,孔子亦云:“欲有所取,必有所施。”
很多福主都会说,某某老师您来某地的时候告我,帮我指点迷津或者调理风水,这种情况,那你就等吧。说这样话的人,内心大都不太诚敬,或者半信半疑,就是熟人面子压力,得到的也是敷衍了事,不能达到尽心致胜。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学习内容
一
内功筑基
1.道医筑基三宝之一动一静一拍打
一动:本元柔软操
一静:无为坐
一拍打:阴阳拍
2.道医筑基之桩功:龙珠桩
二
治病心法
三
常用手诀
1.三山诀
2.剑诀
3.雷局
四
实用技法
1.护身法:预防病气反噬,是医师必备之绝技。
2.万病一碗水:可治各种常见病。
3.紫微驱邪法:可止血、止痛、收惊、退煞。
4.小九龙水:可治疗鱼刺等异物卡喉。
5.小止血法
6.小止痛法
7.小雪山法:可治疗烫伤、发炎、发热、发烧。
8.治牙痛:属于是一种寄法,用三枚铁钉把疼痛寄到别处。
9.治头痛:可把符画到头部,也可画到工具上。
10.翻天印:治疗高血压有特效。
特别说明:
学习道医需要忌口:忌食牛狗蛇龟。
每天早上带领学员练功,站桩
真常山人
真常山人(韩天明):全真龙门派第22代理字辈弟子,正一天师派第31代三字辈弟子,正一清微派大字辈弟子,中医澄江学派第4代弟子,同时广泛涉猎民间道法,随多位道法泰斗前辈学习六壬,茅山,红莲,华光,峨眉,真武,苗法等民间法术。现为武汉吉祥观教职人员,北京本元堂中医院执行执事,世界易经联合会易学应用委员会特邀会员,同时担任多家企业特别顾问。
道教医学,是一种融道教信仰(心理治疗)和药物方术(生理治疗)于一体的宗教医学。道教医学,既是中国道教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道医和中医(世医)究竟有何不同呢?中医(世医)治病,立足于经脉、血气、脏腑、神气等,是可以看得见,摸的着的物质存在。而道医治病,则会综合考量,在疾病的诊断上,普通医生一般考虑是否存在外感内伤、情志不畅、饮食起居等,而道医还需要多考虑三个因素,其一是命运;其二是鬼神;其三、风水。就是说看病人所以得病的原因,是否存在流年不利,注定有此一劫难?是否是冤家债主来讨债?或者是邪妖克害所致?抑或是家宅、阴宅风水不吉导致的?这些在具体判断过程中都是需要考虑。比如从风水角度来说,如卧床在横梁之下,造成横梁压顶的煞局,就会多梦、惊悸、精神压力大等。在具体的治疗方法上,道医除了中医的针灸、汤药、金石、推拿、按摩之外,还要考虑禳星延寿,驱邪治病、风水调理、符镇等。
一、祝由术之远古今释
用符咒法与人治病的历史,最早可追朔到远古时代。据《黄帝内经·移精变气论》说:“黄帝问: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可见,上古治病,主要是用“祝由术”,其次才是针灸药石。祝由术,在远古是一项崇高的职业,当时能施行祝由之术的都是一些文化层次较高的人,他们都十分的受人尊敬。祝由术包括中草药在内的,借符咒禁禳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祝”者咒也,“由”者病的原由也。数千年以来,祝由作为道医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广泛流传于民间,并为历朝官方所承认。但由于此术高深莫测,普通人难以窥见其真实面目,所以一直以来都笼罩着神秘的光环。
二、祝由术的治病原理
人食天地之气以生,内伤于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外伤于风寒暑湿燥火六淫所以生病。然而,黄帝曰:“其无所遇邪气,又无怵惕之所志,卒然而病者,其何致”可见古人很早就认识到,除了七情、六淫外,还有尚未被认识的治病因素,那就是“鬼神致病说”,所谓鬼神致病,其实是一种心理因素所致的疾病,古人云:“吾心无鬼,鬼何以侵之,吾心无邪,邪何以扰之,吾心无魔,魔何以袭之。”故鬼神致病皆由心生。祝由治疗疾病的病因大多是心理不健全,故七情、六淫相乘而袭之。有很多种病,是间接由心理因素所致,所以其源在于心。有很多器质性病变也是由心理因素所致。所以,这些器官或组织产生的病变祝由亦可治。从气功的角度讲,人体患病无非是心病和身病。心病是祝由治疗的范围,部分身病也属于祝由治疗的范围。
三、祝由符图初探
祝由科的内容极为丰富,在古时候,在缺医少药的环境中,以图示意,以咒代药,以符接通信息是最简单的医疗保健方法。这是古人发现的一种人与宇宙相沟通的能量符号,掌握了这种神秘的能量符号,就可以定向调动宇宙场,为人类身心健康服务。
四、符图的主要特点:
1、有很多是以象形文字构成。
2、以文字中的篆体构图。
3、以疾病的部位、病性构图。与中医的五行取类比象有很大关系。
4、以“鬼”字居多,以“鬼”招“鬼”,即俗话说的“鬼使神差”,其实都是人的意识思维活动。
5、这些符图构造渗透、储存、连接了古代高功夫师、医学家的高能信息,是宇宙中的物体能量符号,是人与宇宙能量交换的开关。
6、符图中呈圈状、点状、线条状、直线、竖线、S线、口字等,这些都是宇宙能量的符号,“同气相求”,开关一打开,宇宙能量就会定向定目标的射入患者病灶。
五、祝由咒法初探
祝者咒也,咒语威力是相当大的,是最神秘的。祝由医师要用咒语诅咒病魔,将病魔赶出人体,咒语是具有攻击性,驱散性的,祝由术是以咒语产生的能量、次声波来限制疾病的发生发展,抑制病灶,使病灶逐渐缩小,直至消失,祝由科的内容极为丰富,在古时候,在缺医少药的环境中,以图示意,以咒代药,以符接通信息是最简单的医疗保健方法。这是古人发现的一种人与宇宙相沟通的能量符号,掌握了这种神秘的能量符号,就可以定向调动宇宙场,为人类身心健康服务。
六、课程特点:
理论结合功法,功法结合练法,练法结合用法,用法结合病症,成系统的传授学员辨、识、练、功、用之法,详细讲解传授祝由术的步法、诀法、禁法、符法等需要现场观摩的施术方法,通过与广大学员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将祝由术这一超自然科学的古老技艺发扬传承出去,令热爱祝由喜爱道医的朋友系统的掌握祝由术的功法、练法和用法,真正做到能够学以致用,用之有效。
七、对祝由医师的要求
1、心正无邪,功德高尚,医风正派,不图名不图利。
2、操作时应全身放松,处于咒师状态,或站或坐,要身体端正。心无杂念,目不旁视。
3、操作过程应尽量简单,不要带有神秘色彩或封建迷信动作,要灵活变通,让人易于接受。
4、应懂得中医基础学和一般内科学、解剖学,以便准确地诊断,治疗疾病。
八、对病员的要求
1、不信祝由者,怀疑祝由医师者不治,勉强者效果亦不理想。
2、重病,外伤严重者,晚期扩散性癌症、遗传性疾病、心脏病急性发作者,精神病患者不宜治,以免贻误。
3、患者全身放松,便于调理和沟通信息,寻找病灶,或暴露病灶。
4、辩证施法,若长期无效,则不要执着,应变通法术,再无效,请转中医医院治疗,以免延误。
九、适合人员
1、中医师、按摩师、气功师、养生师、保健师、美容师等大健康领域的从业人员,为他们提升对于人体的认知,助他们掌握道医高等技术,扎实提高疗效。
2、大健康领域从事培训教学的师资人员。
3、有心追求人生更高境界的修行者。
4、探索人体奥秘,期望心灵升华的企业家、金融家、科学家等各界成功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