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高龄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在逐渐上升。80岁及以上的高龄人群中,乳腺癌仍有一定的发病风险。高龄女性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等因素,可能更容易忽视乳腺健康问题,导致乳腺癌的早期发现率较低。随着医学的进步,仍然有很多治疗的手段和方法,不能因为年龄原因,而剥夺高龄患者接受合理治疗、延长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机会。
高龄罹患乳腺癌治不治?
家人陷入迷茫
沈阿姨(化名)今年80多岁,尽管长年来与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腰椎间盘突出等顽疾相伴,却依然保持着生活的平和与宁静。然而,在一次例行乳腺检查中,医生发现了不寻常的迹象。经过后续的穿刺活检,一个沉重的消息传来:沈阿姨被确诊为乳腺癌。听闻“癌症”二字,家人十分担忧这位年迈的老人能否承受得住如此打击,而沈阿姨本人,在得知这一情况后也一度非常焦虑绝望。
经亲友介绍,沈阿姨来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乳腺外科就诊。面对高龄患者,陈欣欣副教授领衔的乳腺外科丝毫不敢松懈。考虑到患者年事已高且有多种慢性疾病,给治疗带了不小的挑战,首先对她进行了全面身体评估,仔细检查各项生理指标,特别对心肺功能进行了深入评估。然后根据沈阿姨的身体情况,迅速组织了多学科协作MDT团队,这个团队汇集了心内科、麻醉科、呼吸科等多个领域的专家,他们共同为沈阿姨量身定制了一套科学而全面的治疗方案。
高龄患者怎么治?
医护团队用行动给出答案
在乳腺疾病治疗方面,陈欣欣医生高度重视,她综合了MDT(多学科诊疗)团队专科的意见,经过深思熟虑与多次讨论,最终为沈阿姨量身定制了手术治疗方案。手术当天,医疗团队全员严阵以待,准备充分。
手术过程中,治疗团队成员默契配合,小心翼翼地分离出肿瘤组织,耐心细致地分离粘连,减少出血风险。因为高龄患者往往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性较差,任何微小的生命体征波动都可能影响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手术期间,麻醉医生密切监测沈阿姨的生命体征,实时调整麻醉深度和用药,确保沈阿姨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的平稳与安全。
经过2小时的紧张手术,术程十分顺利,沈阿姨的肿瘤被成功切除,所幸的是淋巴结尚未侵犯。术后,她被安全送回病房,开始了疗后护理和管理的关键阶段。
术后护理方面,医疗团队制定了详细的护理计划,包括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预防感染以及合理的疼痛管理。同时,团队注重沈阿姨的营养支持和心理疏导,帮助她尽快恢复体力,调整心态,为后续的康复治疗打下基础。
住院一个星期后,沈阿姨在医疗团队的精心治疗与护理下逐渐康复。即将出院时,他们感激地说道:“真没想到,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有手术治好的机会!我又能喝早茶、逛公园了,这些都要感谢你们!”沈阿姨一家特意准备了一面绣有“医德高尚医术精,关爱关护暖人心”的锦旗送给医疗团队。锦旗上的一字一句,都表达着他们对医护人员的敬意和感激。
高龄并非手术禁忌
健康生活可望可及
陈欣欣副教授强调:“高龄绝非乳腺癌手术的绊脚石,在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后,手术仍然是一种既可行又高效的疗法。”目前,越来越多数据显示,患有乳腺癌的老人,在符合手术指征和身体耐受手术的情况下接受手术,确实达到了延年益寿的目标。
沈阿姨的实例再度证明,即便年岁已高,乳腺癌绝非不可治疗,也不应轻言放弃治疗。随着医学的进步,许多面临挑战的高龄乳腺癌患者,也能通过合适的治疗方法,显著提升生活质量。
疾病科普知识
01
乳腺癌常见症状
02
影响因素
遗传因素
携带特定乳腺癌易感基因(如BRCA1、BRCA2等)的人群发病风险显著升高。
激素因素
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长期失衡可能增加患病风险。高龄女性绝经后激素水平变化较为复杂。
生活方式
长期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缺乏运动,长期吸烟、饮酒等,可能影响内分泌及免疫系统,增加患病几率。
辐射暴露
长期接触电离辐射等可能增加乳腺癌风险。
03
预防与早期发现
预防建议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均衡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摄入,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适度规律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戒烟限酒;避免长期接触电离辐射。
激素替代治疗谨慎使用:绝经后女性在使用激素替代治疗时应充分权衡利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早期发现疾病征兆
自我检查:高龄女性应每月进行一次乳房自我检查,观察乳房外形是否有改变,触摸乳房及腋窝有无肿块、硬结等异常。
定期体检:建议高龄女性尤其是有家族史、高危因素的人群,每年进行乳腺超声检查和乳腺X线摄影(钼靶)检查,必要时可结合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手段。
04
治疗方法与注意事项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肿瘤分期等因素,可选择乳腺癌根治术、保乳手术等。对于高龄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综合评估心肺功能等身体状况。
放射治疗:可降低局部复发风险,对于某些不适合手术或手术后需要辅助放疗的患者适用。但高龄患者需考虑放疗的耐受性和潜在副作用。
内分泌治疗: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常用药物包括他莫昔芬、芳香化酶抑制剂等。副作用相对较小,适合高龄患者。
化疗:对于部分病情需要的高龄患者,化疗可作为一种选择。但需充分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耐受性及合并症等因素,谨慎使用。
注意事项
治疗前评估: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心肺功能、肝肾功能、血液检查等,以确定患者是否能够耐受治疗。同时,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副作用管理:密切观察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如手术伤口感染、放疗引起的皮肤反应、内分泌治疗的潮热等。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缓解患者不适。
多学科协作:高龄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往往需要多个学科的协作,包括外科、内科、放疗科、病理科、影像科等。各学科专家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营养支持:保证患者充足的营养摄入,以增强身体抵抗力,促进康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定期复查:治疗后应定期进行复查,包括乳腺检查、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等,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复发或转移的迹象。
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青年项目、广东省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厅青年创新人才项目,国家重大专项课题以及广东省创新团队课题。
广州医科大学精英计划资助对象;广东省预防医学会乳腺癌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保健协会乳腺保健分会常委;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乳腺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乳腺病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委员;广东省癌症中心乳腺癌诊疗质量控制专家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乳腺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乳腺病修复管理分会委员;广州市医学会乳腺分会常委;广州市医师协会乳腺分会委员。
擅长乳腺癌风险咨询,乳腺癌保乳手术,乳腺癌根治以及乳房重建,肿瘤整形,乳腺癌放化疗,内分泌,分子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对晚期乳腺癌的综合治疗有一定的造诣;乳腺良性肿瘤微创手术,乳腺增生诊治等。
乳腺外科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擅长乳腺癌的手术治疗以及术后乳房重建,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咨询,请随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