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科实习总结(精选5篇)

【关键词】运动康复与健康;学生;实践能力

2008年2月,辽宁省教育厅批准我院新增运动康复与健康试办专业(依据辽教发[2008]18号文件),专业代码为040206S,修业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沈阳体育学院2008年开始招生,经过几年的教学研究发现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和临床实践能力有待提高[1,2],笔者认为改进以下几点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1增加实践课和实习的课时

2调动学生实践热情和主观能动性

提高学生参与实践课兴趣,给学生主动表达和交流的平台,引用医疗和体育病例或实际生活中发生在身边的例子,作为康复教案,由点到面,由面概全,推广到相似病例的研究与康复技能的探讨。

3充分指导发挥指导老师的监督指导作用

目前我国大部分在职康复治疗师多由其他专业转行过来,知识技能较差,教学内容和方法不规范[3],这就要求专业的指导教师,深入教学医院,与带教治疗师加强沟通,定期回访带教治疗师,协助完成学生实习,及时解决学生实习中遇到的问题。

4培养知识结构多元化的运动康复人才

现代社会知识结构多样化越来越明显,医学工程和社会制造技术不断提高,行业交流越发频繁,对于医疗和体育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满足于理论知识的考核,只有知识结构多元化的康复人才最终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运动康复涉及康复医学、骨科学、神经科学、体育学等众多学科,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专多用的特点。

5尽早了解和掌握临床操作规范

实践过程中,学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技能非常重要。当前,医患矛盾不断激化,医疗官司逐渐增多,正常的医疗秩序常常被打乱,治疗师无法专心地进行诊疗活动,患者无法得到最佳的治疗,在这种极为紧张的医疗环境下,医患之间的交流沟通显得尤为重要。95%的患者无法正常交流,与病人的交流实陈上变成了与家属的交流,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实践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这方面的问题。大多数病人看病时都会感到焦虑和紧张,理想的医患关系建立在对患者及其家属充分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交流的基础上。

6掌握多套康复手法,至少精通一种康复治疗技术

流行的康复治疗技术较多,六大关节的关节活动度训练,神经促通术,悬吊技术等,每套治疗手法都有适合的领域和患者人群。运动康复专业的学生在实践中,针对个人的特点和周围环境,熟悉掌握一整套技术,同时对于其他治疗手法有一定的了解。老师在指导过程中也要结合教育医院,体育运动队的实际情况,强化治疗手法,拓展学生视野。

7掌握常用物理康复治疗设备的使用

除了康复治疗手法之外,物理治疗设备的使用决定着康复疗效的好坏[6],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是一台设备治什么病症,每台设备的使用原理须深刻了解,编制个体使用程序。同时要注意,每种物理治疗手段的禁忌症,和临床操作技巧。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

微波治疗仪使用时,金属物件,潮湿衣物,心脏起搏器,助听器会形成干扰,不在出现在同一房间或周围。影响骨垢形成,对未愈合的骨折产生不利影响。操作者与设备保持一定距离,防辐射。

实践能力强,知识结构多样化的运动康复专业学生,符合现代康复医学和社会的发展,最终才能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陈建.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探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7):696-697.

[2]刘婵,陈翔,汤行录.我国康复治疗师培养的几个问题[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9):897-898

[3]卓大宏.我国康复治疗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的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10(3):129-131.

[4]卫芳盈.我国职业教育康复治疗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2):199-200.

【关键词】PBL教学康复体会探讨

PBL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自主学习法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在美国迅猛发展。至二十世纪末,70%美国医学院已不同程度地采用PBL教学。我国各大医学院校积极开展了PBL的教学实践,取得良好效果。

我们康复医学专业近年开始在康复医学教学中进行了PBL改革。PBL教学要求进行小班教学,人数一般在8~10人左右。作为教师,在小班教学中能更好观察每位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小班教学PBL教学容易实现,但小班教学意味着更多的师资,意味着在目前的教学条件下尚不能常规普遍开展。如何PBL教学在大教室康复医学教学中有效开展,如何有效组织好讨论课,使PBL教学更好地应用在常规康复医学教学中,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积累了一些体会。

一、充分调动学生对康复医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一)注重和学生的互动与沟通

一位老师就是一门课程。对中小学生是如此,对大学生同样如此。如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必须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互动,鼓励同学把想法和老师沟通。

师生都应重视讨论课提供师生难得的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只有学生充分理解讨论课的意义,才会主动参与其中。主观能动性,这是康复治疗和临床治疗的重要区别。康复医学治疗中最强调的是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对康复医学教学来说,能否上好讨论课,同样在于教师能否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康复医学学生的兴趣与主观能动性是保证上好讨论课的主观条件。另外,在教师方面,仍然需强调对教学工作的热爱。第一次课非常重要,教师如何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是值得研究的。

(二)康复医学的特点

让学生掌握理解康复医学的概念、内容和对象。首先我们从临床医学谈起,从临床治疗方法、治疗对象、临床治愈谈到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出有很多患者“临床治愈”但仍然没有“满意的生活质量”问题,引入康复医学概念,让学生讨论比较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在治疗方法、目的及对象等方面的不同,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且在讨论中意识到学习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同样重要。同时,举一些名人的例子说明。因此,很多同学随着对康复医学理解的加深,都跟老师说,现在越来越热爱这个专业。随着对专业的热爱,兴趣进一步加深,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加强。这部分工作在前期完成。

二、PBL在大教室课堂教学实施过程

PBL模式授课过程共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集中论证、小组总结五个阶段。

大教室课堂不同于小班教学。因此,课前首先请同学预习,提出问题。所以,授课教师应建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授课方式督促学生课前预习,培养其自觉性。对实行PBL教学法的章节,教师可以在上一章教学内容结束后,事先向学生发放PBL课堂中即将讨论的问题,同时鼓励学生通过预习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PBL教学的基础。教师设计问题时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逻辑性和实用性相结合。

在总结汇报阶段,每组选派一名学生以问题的形式总结汇报,有异议的可以争论,并鼓励学生应用自己的基础知识解释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教师指出正确的答案,并以多媒体形式对讨论的问题进行总结,让同学对所学内容的全貌有个整体认知。

三、教师认真负责的态度

(一)认真备课

(二)及时检查及考核

只有教师严谨,学生才会认真,反之亦然。否则,学生就可能蒙混过关了。对没有解决的问题,也不能简单放过,要坚持,不能放过,一定要有个说法。因此,只有认真地坚持下去,讨论才能不流于表面的形式,师生也才能真正有所收获。教师所面对的,除了打分,还必须适时参与并指导学生的讨论,并由此获得学生的尊重。

总之,在大课堂康复医学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使传统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得到了根本的改观。一方面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更深刻,另一方面开阔思路,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在讨论中,提高学习的自信心,锻炼获取知识的能力,并获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徐琳.PBL教学法在心内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09,10(7):38-39.

1.1全科医学定义

全科医学是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思想,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社会医学、预防医学、行为医学以及医学伦理学的有关内容进行综合,提供社区为范畴、家庭为单位、个人为中心医学服务的一门高层次的医学专科。

1.2全科医学的原则

1.2.1医疗体系门户的责任原则:一般认为,在1000名健康人中,约750人有健康问题,其中仅一人需住大医院,5人需专科医疗,9人住一般医院,约250人可由全科医学培养的全科医生(GPs)治疗。因此,全科医学的首要原则即是守好医疗体系的门户。

1.2.2明显特征的全科服务原则:包括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格化,即新型的医患互动关系服务(希波克拉底语“了解你的病人是什么样的人,比了解他们患什么病更重要”);考虑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层面、服务范围及服务项目的综合;对个体从生前到临终关怀的持续;多方合作的协调;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可靠的可及。

1.3专科医学与全科医学、专科医生与全科医生的区别。

2我国全科医生培养的准则

2.1全科医生培养的基本原则

2.1.1全科医生应是社区卫生的管理者:社区全科医生应能策划和维护患者的健康事务,并能负责医务所的运作和管理。

2.1.2全科医生应是社区卫生的诊疗者:社区全科医生应能负责常见健康问题的诊治和提供连续性、全方位、全过程(包括疾病的早期发现、干预、康复和临终服务)的家庭卫生、医疗、保健服务,在社区内解除疾病的困扰。

2.1.3全科医生应是社区卫生的协调者:社区全科医生应能在病人需要时,负责为其提供协调,包括动用家庭、社区卫生资源以及各级各类医疗卫生资源,与专科医生形成有效的双向转诊关系。

2.1.4全科医生应是社区卫生的咨询者:社区全科医生应能提供健康和疾病的咨询服务,认真听取和体会病人的感受,通过有技巧的沟通与病人建立信任,对各种有关的问题提供详细的解释,并指导服务对象进行有效的自我保健。

2.1.5全科医生应是社区卫生的支持者:社区全科医生应能通过各种方式,协助服务对象适应疾病和健康需要,全力以赴支持患者克服困难。

2.1.6全科医生应是社区卫生的教育者:社区全科医生应能通过各种方式和各种形式,对服务对象随时深入细致的健康教育,保证教育的全面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并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估。

2.2全科医生应有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2.2.1全科医生应有以病人为中心的诊疗思维:一个人患病的整个过程包括:觉察到一些不连续的机体功能障碍觉察到一些连续的机体功能障碍尝试某种程度的自我保健以家庭服务为第一线的外部资源利用其他非专业的外部资源求助于职业性的非医疗资源医生诊视诊断性评估处理计划结果(治愈、慢性病、死亡)。

2.2.3全科医生应有处理短期健康问题和持续性保健措施的知识:包括能迅速机敏进行急救处理,能熟练提供慢性病长期连续性照顾,能向病人解释各种合并症并及时预防和处理,有康复方案设计和康复技术的知识。

2.2.4全科医生应有对待健康问题的整体观点,并有预防保健的态度和技能:即对个人问题的预防态度,理解三级预防思想,具备疾病预防知识和设计个人保健计划;对家庭问题的预防态度,制定家庭预防时机,预测家庭健康问题;对社区问题的预防态度:了解社区流行病学和预防时机,关心支持社区干预措施。

2.2.5全科医生应具有家庭医生的责任感。

2.2.6全科医生应有认识到继续医学教育的需要。

2.3全科医生职责范围

2.3.1医疗服务:包括常见的内科、儿科、妇产科疾病,不需住院的外科疾病,慢性病和心理问题。主要内容:(1)门诊项目:建立健康档案、对病人诊疗、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处理、健康教育和咨询、门诊登记和统计、随访观察;(2)会诊和转诊:对病人有效的会诊和转诊是社区卫服务的重要内容,既要及时的实施会诊和向上级业务部门转诊,又要有制约措施促使在上级医院的康复病人返回到社区治疗;(3)建立家庭病床。

2.3.2护理服务:主要内容:(1)门诊护理:接诊分诊和预约,建档和统计,实施门诊检验和治疗操作,慢性病人随访。(2)家庭护理:实施各项家庭治疗,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教育动员病人家属理解病情并参与病人管理;(3)社区护理:参与特定人群健康目标管理,负责社区健康教育,利用各种社区资源服务于全科医学的发展。

2.3.3预防保健服务:包括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特殊人群保健,疾病筛检,慢性病管理(内容:种类、内容、传单、教育活动、建卡、整体干预评价、计算机管理)、家庭保健合同(完善—制度化—与保险系统接轨)。

2.3.4康复服务和善终服务:(1)康复服务是针对慢性病患者、伤残老人和老年患者进行的治疗和训练,使病人最终在身体、心理、社交和职业上获得最大的潜能;主要内容包括:康复评价(理化因子疗法、中医疗法、辅助用品、心理干预)和组织工作(家庭、社会支持,自助小组)。善终服务是指对生存期在6个月以内的危垂病人进行的一种特殊服务,使其获得平静舒适尊严的死亡;主要内容包括:死亡教育(权利、反应、解释、安慰)、止痛与支持疗法、多方协作关怀(随访、护理、目标设计、价值与社交能力提高)、家属居丧期支持。

2.3.5健康教育:要适时宣传一般生活健康常识,常见病防治和合理用药知识,进行营养饮食卫生教育和帮助患者合理选择膳食,进行卫生运动教育,制定合理锻炼计划,进行心理教育和适时得到正确的心理疏导及心理咨询。

3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的模式和方法

3.1全科医学培养模式

3.1.1基础培养模式:主要培养对象是全科医学管理者,包括医院院长、防保科科长、家床科科长;目的是掌握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明确全科医学的意义,掌握全科医疗服务的特点;从而为其决策全科医学服务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3.1.2技能培养模式:主要培养对象是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在职医生,包括全科医生和部分专科医生;由于这些学员都已接受过医学院校的正规培养,故全科医学的培养目的是按全科医学的要求,进行补缺和充实,并结合临床实习和社区调查研究实践教学,使其达到全科医生的要求。

3.1.3学历培养模式:主要培养对象是具有中专学历较年轻的在职医生,经过成人高考后入学,通过3年正规全科医学学习,并结合临床实习和社区调查研究实践教学,使其达到全科医生的要求,并授予一定学历。

3.1.4全科医学生培养模式:培养对象是参加高考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后入学,经过3年(专科)和5年(本科)的全科医学正规学习,并结合临床实习和社区调查研究实践教学,使其达到全科医生的要求。

3.2全科医学培养的内容和方法

3.2.1对基础、技术培养模式,一般采用短期(3—6个月)的培养,用半脱产的形式,集中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最后经过结业考试,合格后发给结业证书。

3.2.2学历培养要系统的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康复医学,采用全脱产的形式,最后经过学历考试,各格后发给学历证书。

3.2.3全科医学生培养模式是一新生事物,基本培养原则包括明确培养目标、明确主干学科和主干课程、明确专业培养方法。

(1)明确培养目标:要求本专业的学生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的基础知识,从而可利用专业知识对社区人群进行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服务。

(2)明确主干学科和主干课程;主干学科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主要课程包括:病原生物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中医学、流行病学、卫生学、医学心理学、社区医学和康复医学。

(3)明确专业培养方法:全科医学专业培养方法要借鉴哈佛大学的“新途径”教改方案,即以问题为中心,实践为手段,社区为基础的教学方式,专门学习传统医学教育课程未曾教授,但在全科医学临床实践中必然要遇到且需运用的各种技能。

4全科医学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

4.1加强领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全科医学是一门新型的医学专科,它既不是通常认为的“赤脚医生”,更不是“万金油”。发展全科医学一定要加强领导,提高对全科医学的认识,将思想统一到全科医学教育关系到社区卫生服务乃至卫生事业发展。同时,还应广泛宣传全科医学知识,让人们了解全科医学与健康水平的提高有密切的关系。

4.2加强师资、教材和基地建设

合适的师资、适宜的教材是全科医学教育质量提高的根本保证,对此,卫生行政部门和医学院校均应给予人才物的重点投入。同时采用边培养、边总结、边建设的方法,加速培养一批专、兼职教师,总结编写各种模式的全科医学教育教材,抓好全科医学服务试点和教学基地建设,逐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

4.3建立健全全科医师制度,提高全科医生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地位

建立健全全科医师制度,是全科医学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全科医生制度建设涉及医学教育、劳动人事、管理体制和医疗制度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包括全科医学教育体系、专业技术职称系列体系、组织机构配套政策体系、医疗保险制度支持体系等“一揽子”政策措施体系。有关部门应组织力量,分专题研究,尽快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同时,对全科医生一定要提高其技术地位(业务学习和培训进修)、经济地位(提高工资和福利待遇)、社会地位,并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和持续化的良好态势。

关键词:疼痛学;教学;麻醉

从2007年我国卫生部增加疼痛科为一级诊疗科目以来,疼痛科已有了稳步的发展,对于改善急慢性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疼痛科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基于疼痛科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其长足的发展需要更全面的医疗队伍,所以,有针对性地培养新一代的疼痛科医师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就此提出几点拙见。

1构建并完善疼痛学教学的教育体系,为培养新一代疼痛专业人员提供发展平台

目前高等医学教育中只有麻醉专业的本科生才开设疼痛诊疗医学教学,而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中西医结合等其他专业的本科生仅设2节疼痛学课程,这不利于医学生对疼痛医学的认识,更使疼痛专科的人才培养受到严重阻碍。疼痛科作为一级诊疗科目前已经经历了将近6年的发展,但对应的教育体系却没有相应地改变。目前只有少数医学院校率先自行开展专门的疼痛专业教育,并都取得良好效果,为疼痛科的发展输送更专业的人才。但少数院校的课程开设,并不能满足当今疼痛科人才的需求。为了加快疼痛科的发展,疼痛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必不可少,增加开设疼痛科教学,势在必行。对此,我有以下两点建议。①我国其它医学院校增设疼痛学专业,同时也可在其它医学专业的教学中增设疼痛学的教学,为培养新一代疼痛专业医师提供发展的平台,为疼痛科的发展输注新鲜的血液。②针对疼痛科医师的进一步培养,也可以尝试开设全新的专业,结合临床专业与麻醉专业各自的特点,培养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严谨的诊疗思维,又有熟练操作技能的适合疼痛科专业的医师。

2突破传统教学,培养更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中国式教育以灌输式为主,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单纯地跟随老师的思维模式走,缺乏主动思考。久而久之,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得不到提高,所以在临床工作中也难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诊疗思维,在遇到非常规的疾病时,只懂得走常规路线,往往导致在疾病的诊疗过程中无法明确病因,只能对症处理。

鉴于此,我们可以积极开展TBL(teambasedlearning)教学模式。已有研究指出,TBL教学模式(提出问题--小组自主学习--共同讨论--总结)对于麻醉学学习中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以及临床思维能力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1]。此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还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与团队协作、沟通的能力,相对于传统教学,此教学模式可让学生更全面地发展,可为疼痛科的发展提供更优质的人才。

而对于疼痛科发展相对成熟的教学医院,由于病例积累多,不同疾病的典型病例相对充裕,也不防可尝试CBT(case-based-teaching)教学模式[2]或在TBL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增加CBT。教师可以将所要传授的理论知识穿插在一个或多个案例中,又或者当教学进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则转变为CBT为主。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化教学质量

在教学中,加入图文、音像、动画的加入可为单纯的文字教学增色不少。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可直接播放临床案例视频,将理论与临床结合起来的教学既使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又可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深化对知识的记忆。另外,多媒体教学的优化也可以应用于临床中。疼痛科室应视自身硬件设施水平,逐渐强化在临床实践中的教学。比如典型的手术可以录像,用作内部教学,讲授该术式的优缺点和操作注意事项等;在办公室设置投影仪,用于播放病例和患者检查影像资料,使在交班和病例讨论中患者信息更一目了然,使见习、实习医生跟上步伐。

4强化实践教学

[关键词]全科医学教育;临床医学教育;区别;发展

一、全科医学教育与临床医学教育的区别

(一)教学的目的和对象不同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我们要清楚以下几个问题:我们的教学对象是谁,我们面对的学生基础水平怎么样,我们将培养出什么类型的学生等。临床医学专业性强、临床医学教育实用性强,因为我们培养的对象是临床医学生,毕业后主要进入二级或三级的医院工作,这些医院的病人大多数从基层医院转诊而来,他们的病情有的危重,有的疑难,这要求临床医生的临床理论知识扎实深厚,学以致用,从容处理这些疑难危重病人。而全科医学的教学主要面对的人群是全科医学生,无论是“5+3”教育模式,还是全科医学转岗培训方式,完成结业后服务的对象是社区和家庭,主要的工作任务是预防保健、疾病防治等,治疗的疾病多为一些常见病与慢性病。全科医学生要求掌握临床知识的广度,不要求其深度,整体上看全科医学生对临床医学知识的掌握度要求更高,对于一个全科医学教师来说,要求掌握临床医学知识更全、具备的教学能力更强,全科医学教师不仅要带动学生掌握医学专业知识,还要帮助学员掌握分析疾病发生发展的前因后果、影响疾病的环境社会因素,才能全面地处置病人、合理地预防疾病的发生。

(二)教学内容和方式的不同

二、全科医学教育的现状

全科医学教育的根本在于全科医学教学,教学的进步才有医学教育的发展。然而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比如国家政策倾斜、政府宣传,学校、教师对全科医学的重视力度,学生对全科医学的认识等。全科医学教育的现状与不足具体有以下方面。

(一)国家的政策支持

国家一直重视全科医学的建设,目前全科医学建设有长足的进步,但是一些方面需要加大投入力度,比如教学基地以旧改新、设备设施陈旧以及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全科医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全科医学发展初期没有更好的落脚点,全科培训基地选址偏僻,教学设施陈旧。在全科医学发展初期,人们的普遍认识是全科医学带来的经济效益不高,从而全科医学的发展在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及医院未得到充分的重视。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国家出面,国家加大资金的投入用于基础建设,并予以政策性倾斜,降低报考全科医学的考生录取门槛、毕业后定向工作等;需要政府对全科医学科的大力宣传,要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全科医学前期建设投入是巨大的,全科医学对人类生命健康、社会进步将起到重大的作用。

(二)高校对全科医学教育的重视

部分高等医学院校比较重视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培养与投入,全科医学教育相对薄弱。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目前讲授方式仍然是全科医学教学的主流。以板书、幻灯片形式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样会存在诸多弊端,如学生不能抓住学习的重点、注意力不集中、课后容易遗忘知识点等情况。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理论课教师大多为中级以上临床医师经过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合格后上岗教学,教学过程或多或少采用临床医学教学思维上课,缺乏全科医学的全局观与大局观,影响全科医学的教学质量。全科医学教学的发展需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引入新的教学方式才可能使全科医学教育突飞猛进地发展。

(三)全科医学生的认识

全科医学生对全科医学科认识不足,对全科医学的学习价值观理解不深刻,对于自己的未来发展没有很好的规划。有研究发现,定向全科医学生职业成熟度较低者所占比例占62%、成熟度较高者仅约13.0%[10]。由此看出,一门学科教育不仅要有对学生理论技能的培训,还要有思想政治的培养。全科医学的思想教育对一名全科医生尤为重要。全科医学生要转变传统的临床医学思维观念,学生需要热爱和充分理解全科医学这门学科,全科医学更多是服务于社区与基层,走家串户、建立健康档案,看似每天做的平凡的事情,实际是保障人类健康的伟大事业。

三、全科医学教育的未来发展与需要

(一)对全科医学教育事业的重视

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首先是政府的大力支持,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教育事业的基础,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根据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建设多层级的全科医学实践教学基地,包括三级医院、县级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2010年6月国家印发了《关于发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计划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重点为乡镇卫生院及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医学人才。2011年7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全科医生”的发展目标。经过正规系统培训以及定向性培养安排,目前全科医学教育初见成效。

(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1]张争.浅谈全科医学概论教学的体会[J].青年时代,2016(21):173.

[2]汤志萍,黄婉霞,王富云.现代医学模式对我国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启示[J].中外医学研究,2014(32):153-155.

[3]徐静,周亚夫,葛运运,等.国外全科医学教育和全科医生培训情况分析及启示[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7):3155-3158.

[4]王良君.关于加强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9):5-6.

[5]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我国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成果报告[J].大学(学术版),2012(4):84-89.

[6]齐殿君,张联红,王爽,等.“以病例为中心、问题为基础、社区为导向”全科医学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4):418-420,424.

[7]陈英,赵磊.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全科医学基本方法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9(18):195-197.

[8]杨琳琳,谢军,王大明,等.全景式教学在全科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0,19(7):847-851.

[9]陈沁竹,徐王国,王燕.慕课结合传统教学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9,18(10):1013-1017.

THE END
1.下列何种属性不是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C. 卵巢机能不全 D. 隐性子宫内膜炎 E. 慢性子宫内膜炎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或补给景观用水,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 A. 正确 B. 错误 查https://www.shuashuati.com/ti/a29db594f9b3464abf9783ad734996f5.html?fm=bdbds
2.全科医学科普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的区别1.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诊疗模式不同 全科医生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以患者为中心的合作型诊疗模式,更加注重于人、伦理、生命质量和病人需要。善于处理心理、社会方面问题,满足病人需求,维护病人利益。而专科医生立足于生物医学模式的基础,以疾病为中心的权威型诊疗模式。注重于疾病本身、病理、诊断、治疗。 https://m.haodf.com/neirong/wenzhang/9100661308.html
3.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有什么不同?全科医生是指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管理的医生,能够综合运用生物医学、行为医学、社会医学等专业知识技能,为居民个人和家庭提供健康教育、健康咨询、疾病预防以及一般疾病初级诊疗等服务,对于难以诊治的疾病,由全科医生将患者转诊给专科医生进行治疗。因此,全科医生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有两大不同。http://www.laixi.gov.cn/xwzx_16/ztlm_16/zcwd/xzbm/swsjkj/202302/t20230224_7015311.shtml
4.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考试试题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试题了,借助试题可以更好地考查参试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什么样的试题才是好试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考试试题,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1. 全科医疗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 https://m.oh100.com/kaoshi/peixun/508151.html
5.乡村医生在岗培训试题及答案(6)2、培训全科医生临床诊疗思维模式的场所不包括 ( B ) A、专科医疗诊断 B、专科医院 C、综合性医院 D、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E、三级医院的综合科 3、以下何种属性不是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 ( C ) A、对服务对象责任的持续性和间断性 B、处理疾病的轻重、常见与少见 C、对服务对象的责任心 D、是否使用高新https://ks.iiyi.com/d-04-2807-6.html
6.全科医生总结(通用15篇)在国外,全科医生占医生总数30%~60%以上,卫生业务量占50%以上,家庭医生基本都在硕士学历以上的层次,独立执业,而且可以服务于多家医疗机构,工资收入超过多数专科医生,社会地位很高。他们是居民家庭成员一辈子的健康保护神,是国家卫生服务支出的守门人,也是引导专科医疗的经济人。例如,在澳大利亚,全科医生占到注册医师中https://www.ruiwen.com/zongjie/4379147.html
7.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区别不正确的是A医患关系不同B服务模式相同C题目题型:选择题 难度:★★★12.7万热度 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区别不正确的是 A.医患关系不同 B.服务模式相同 C.照顾重点不同 D.服务对象不同 E.服务形式不同 正确答案 点击免费查看答案 试题上传试题纠错 来搜一搜,12题库网有您需要的试题答案,免费的哦https://m.12tiku.com/newtiku/919848/35876672.html
8.专科医生和口腔全科医生有什么区别专科医生 岗位职责来自 广西卫君睡眠医学诊所有限公司 更新于 2024-12-01 查看更多岗位职责 口腔全科医生职位描述:1,负责口腔及牙齿治疗,包括假牙补缀,根管治疗,牙周病治疗,拔牙等2,牙齿美容,全瓷冠及全瓷冠桥,全口牙列缺或缺损的修复,牙体牙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3,口腔方面的健康咨询,为客户解答口腔方面的https://m.jobui.com/gangwei/pk/zhuankeyisheng-kouqiangquankeyisheng/
9.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的区别快速问医生全科医生就是对一般疾病能够治疗,对疑难疾病能够鉴别并把疑难病人转给专科的医师。https://m.120ask.com/askg/posts_detail/32096715
10.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区别不正确的是A医患关系不同B服务模式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区别不正确的是 A、医患关系不同 B、服务模式相同 C、照顾重点不同 D、服务对象不同 E、服务形式不同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 你可能喜欢 人员展示是指对员工形象举止的适当表现,来提供给顾客以评价服务感受的无形线索,它也属于企业内部形象无形性的部分。 正确 错误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https://m.ppkao.com/wangke/daan/418076f80b2f4f4a8df185b078e33457
11.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的不同之处有哪些?小组成员:邵洁方耀宗张希凝 随着我国医学和社会经济的不断随着我国医学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科医学开始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近年来,我国的全科医生这一职业也受到广大人民的关注,我们小组对乐清的三位医生进行访谈,对“地区实施社区首诊的背景”,“对在社区工作的感受”,“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相比的优势”进行https://www.med66.com/quankeyishipeixun/zh1702271475.shtml
12.专科医生和全科医生的区别,个体诊所是不39问医生你好,专科医生是对某种疾病治疗有权威性的,而全科医生对所有疾病有有经验的,你说的个体诊所不好确定https://ask.39.net/question/53799283.html
13.种植牙医生需要具备什么资质?要先明确口腔专科医生和全科医生的区别这些年人们对口腔的重视程度日渐提高,种植牙也都成为了常事,牙科越来越多,人们对医生的要求也愈来愈高,那么种植医生需要什么资质呢,牙科常见的专科医生和全科医生有啥区别? 先解答问题一“种植牙医生需要什么资质”? 正规的牙科医生需要具备:口腔执业医师证,这个治疗范围包含镶牙、种植牙、美白牙齿和矫正牙齿等,牙科https://www.236z.com/article/9763
14.《全科医学(第2版)》电子书在线阅读梁万年主编一,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二,我国全科医生队伍的发展及制度的形成 三,我国卫生服务体系与全科医生的融合 第三章全科医生 第一节全科医生的定义及其角色 一,全科医生的定义 二,全科医生在服务中的角色 三,全科医生知识,态度与能力要求 四,全科医生与其他专科医生的区别 第二节全科医生的服务内容,工作场所https://www.dedao.cn/eBook/lxaVvndNG6D4kgLJ2OKxqVMmE1zXPwVAQd3AdjyQeYR75vbaBnr9ol8pZERLg1my?source=doub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