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区第四届“十佳医生”候选人事迹简介
本文字数:5750
01.丁国兵
丁国兵,男,1980年出生,本科学历,2005年参加工作,姜堰中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丁国兵作为一名基层临床医师和业务骨干,始终全心全意地为病人服务,积极稳妥地开展医疗手术,从无差错,从死亡边缘拉回许多危重病人,一些手术填补了市区内空白。他的手术以微创、出血少,技术精细著称。他主攻胃肠、肝胆胰疾病、兼攻甲状腺、腹壁疝等普外疾病,近五年来,他在该院普外科先后顺利开展“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等新手术和疑难手术,赢得医院内外的普遍赞誉。
丁国兵先后被评为院级先进工作者,优秀带教老师。近年来先后开展10余项新技术、新项目,在省级、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7篇。
02.王骅
王骅,男,1979年出生,本科学历,1998年参加工作,姜堰区溱潼人民医院大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王骅2010年荣获泰州市新技术、新项目三等奖,2015年被姜堰区确定为区“321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并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科主任,先后在省级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03.王强
王强,男,1972年出生,研究生学历,1996年参加工作。姜堰中医院肿瘤科主任、肿瘤科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
王强从事肿瘤临床、教学、科研已有20余年,业务熟练,医术精湛,医德医风良好,能独立解决本专业急、危、重、疑难病例,对恶性肿瘤的诊治有着丰富的经验,擅长各种实体肿瘤的化疗、放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得到医院和患者的普遍认可。他一直秉承“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举”的治疗宗旨,用“心灵温暖心灵、生命温暖生命”的服务理念,诊治了无数的肿瘤患者,减轻了患者的病痛,给患者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王强是江苏省第五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曾获得泰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04.冯亚娟
冯亚娟,女,1980年出生,本科学历,2003年9月参加工作,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冯亚娟始终以救死扶伤为己任,兢兢业业地探索。她紧紧围绕“安全第一,诊疗为主”的方针,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积极锁定妇幼卫生工作方向,以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为前提,以增强理论知识和提高业务技能为基础,积极参加产后出血孕产妇急救等全院应急演练。冯亚娟与多学科合作实施姜堰区首例凶险性前置胎盘腹主动脉球囊阻断下剖宫产手术,并取得成功。
2016年3月,冯亚娟随团队赴西藏开展医疗援助,甫抵拉萨,她迅速调整状态,立即投入工作。曾获评拉萨市优秀援藏干部、曲水县“先进工作者”。
05.朱莲
朱莲,女,1975年出生,大学本科学历,1994年6月参加工作,姜堰区妇幼保健所儿保科科长、主治医师。
朱莲先后获评区医德医风先进个人、最佳文明职工、妇女儿童工作先进个人。
06.朱锦华
朱锦华,女,1970年出生,专科学历,1990年参加工作。蒋垛中心卫生院内科副主任医师。
朱锦华从医多年广受好评,无一例投诉,她在“医院管理年”技能比赛中获得心肺复苏鼓励奖。
07.李粉根
李粉根,男,1964年出生,本科学历,1986年7月参加工作,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
2015年,李粉根获评泰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三等奖,从业30多年来,他多次获评市、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以及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
08.杨国进
杨国进,男,1978年出生,本科学历,2000年7月参加工作,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杨国进积极开展理论创新和技术改革,独立完成骨科及脊柱外科手术数百例,成功率在98%以上;在本院率先开展PFNA微创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外固定支架结合胫后血管穿支转移皮瓣治疗GustlioIII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等多项新技术并获表彰。他主持和参与多项科研项目,2015年外出进修后,率先在泰州地区独立开展椎间孔镜下腰椎髓核摘除术,并获得2016年度区新技术引进二等奖。该技术已在泰州地区广泛应用,数以千计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获益。
2015年,杨国进获评泰州市人民政府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他还多次获评院优秀管理干部和优秀员工。
09.杨顺
杨顺,男,1979年出生,本科学历,2002年7月参加工作,姜堰中医院麻醉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杨顺始终坚持业务学习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工作之初,他主动请求去上海中山医院进修。回来后,在本院积极开展深静脉穿刺置管及CVP监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等技术,努力跟上发达城市三甲医院的脚步。作为麻醉科学科带头人,他利用培训和自学等形式不断丰富和更新业务知识,率先钻研封堵管单肺通气、B超下神经阻滞以及深静脉、动脉穿刺等,组织科内人员学习并应用于手术麻醉;积极完善小儿麻醉、高龄病人麻醉管理等特殊病人的麻醉以及喉罩技术、纤支镜引导下清醒插管技术,大大提升了本科室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效率。
杨顺2014年入选姜堰区“333”工程培养对象。
10.肖章红
肖章红,女,1974年出生,研究生学历,1998年8月参加工作,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2016年,一名大面积脑梗塞合并出血转化的患者病情危重,家属数次想要放弃治疗,肖章红充分评估病情,在团队的通力协作和精心治疗下,患者转危为安。2017年,一名吞咽困难、四肢无力的患者辗转来到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她详细询问病史,仔细诊断后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患者患有严重的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她尽快为患者进行腰穿脑脊液检查及肌电图检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使患者病情很快得以控制。
2013年,肖章红获评泰州市人民政府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多次获评市区科学技术进步奖,2013年被南通大学评为优秀带教老师。
11.陆红进
陆红进,女,1968年出生,本科学历,1993年8月参加工作,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陆红进业务熟练,医术精湛,能独立应对本专业急、危、重、疑难病例。她严格遵循循证医学及诊疗规范指南,为患者制定最佳的诊疗方案;她将患者的十大安全目标贯彻落实于医疗实践中,真正让患者体验到医护人员的细心、耐心和爱心;在她影响下,该病区工作人员为病员垫费、清洗呕吐物、排泄物、脏衣物、帮助病员排除日常困难等已经成为习惯。
陆红进2014年被确定为江苏省第一批“卫生拔尖人才”,2013年被遴选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2013年获评姜堰区人民政府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工作四等奖。
12.陈兵
陈兵,男,1978年出生,本科学历,1997年参加工作,姜堰区洪林卫生院精神科医教组副组长。
陈兵视病人为亲人,经常购买西瓜、生日蛋糕等零食送给病人。两年前,一位梅毒引起的神经麻痹性痴呆的患者来到这里,病员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陈兵不但及时提供医疗护理,而且积极给予生活照顾,并自己花钱帮她买尿不湿和换季衣服。他的举动激励了周围的医务人员,也感动了患者家属。多年来,陈兵努力更新理论知识,积极进行临床实践,刻苦钻研和创新,主动开展新项目新技术,热情参与严重精神障碍的调查和随访工作,为精神卫生事业默默奉献青春。
陈兵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篇。
13.费宏祥
费宏祥,男,1970年出生,本科学历,1994年8月参加工作,姜堰中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
无论是作为一名普通医生,还是作为科室负责人,费宏祥始终坚持在临床一线,兢兢业业履行职责。他始终以“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遇有远道的患者在非专家日前来看病,他总是加班加点服务患者。他刻苦钻研,积极研究康复科新技术和新项目,率先在本院成功开展腰椎间盘突出的微创治疗手术。他针对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科学的诊疗方案,大大减少了患者骨科手术后运动功能障碍,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14年,费宏祥被区卫生局授予“医德医风标兵”称号,2015年获评姜堰区首届“十佳医生”。
14.姚春雷
姚春雷,男,1979年出生,研究生学历,2004年8月参加工作,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副主任。
入职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以来,姚春雷带领本科室的医护人员成功开展血浆置换、胆红素吸附、枸橼酸抗凝透析等研究,其中血浆置换、胆红素吸附等填补了泰州市的空白。他积极参与医院多个专科的危重症患者抢救,使床边血液净化治疗成为本专科的常规诊疗项目,成功抢救高乳酸血症、重症胰腺炎、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危重症患者,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减少了这些危重症患者的转诊。他不辞辛苦,随喊随到。在他的带领下,肾内科成为院内积极向上的先进集体。
从业以来,姚春雷多次被评为本院医德医风示范标兵和先进个人,并先后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3篇。
15.袁军
袁军,男,1971年出生,本科学历,1995年8月参加工作,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早产儿和高危儿相应增加。作为新生儿科的主任,袁军承担着更多的责任与压力。他一方面积极加强新生儿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兢兢业业地接诊和施治,碰到急救病人,常常是48小时甚至72小时守在病房。在他的带领下,该科室成功开展新生儿气管插管、有创、无创呼吸机应用、全胃肠道外营养支持等,复苏多名出生Apgar评分为0-1分的新生儿,成功救治许多呼吸衰竭、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重症缺血缺氧性脑病等高危症状新生儿。
2017年,袁军获评院医德医风示范标兵和优秀管理干部。
16.袁冰
袁冰,男,1969年出生,本科学历,1994参加工作。马庄卫生院内科、麻醉科医教组长、主治医师。
自从走上工作岗位,袁冰就将”奉献”二字珍藏在心底。工作再忙,他都会耐心地将病情和配合治疗的要求等详细告知患者。对行动不便的患者,他无微不至地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不厌其烦地叮嘱注意事项。对于性格怪癖、脾气暴躁的患者,他不光始终保持克制和忍耐,给予周到细心的服务,还能从患者的角度考虑,从没有和患者发生过口角和冲突。工作中,他不怕脏和累,帮助病人抠大便也是经常做的事。他多年来如一日,逐渐养成了严谨敬业的工作习惯,受到了广大患者的普遍认可。
袁冰多次在院获评“优秀医生”,多次收到患者的表扬和锦旗。
17.高扬
高扬,男,1978年出生,本科学历,姜堰区溱潼人民医院医务科副科长、副主任医师。
高扬对待患者不分家庭贫富和社会地位高低,始终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他对待每一位病人都能认真检查、详细解说、精心施诊。有的患者及家属因为错误的就医观念对他的治疗方法抱有疑虑,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做好解释,引导患者接受正规治疗。不管工作多忙多累,每天下班前他都要查看一遍住院患者,充分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保证治疗效果。数年来,不能正常下班和半夜起来抢救病人,对他来说,这是常有之事。
高扬在省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2017年以代表队成员的身份获得姜堰区卫生应急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
18.曹月芹
曹月芹,女,1974年出生,本科学历,1997年参加工作。大伦卫生院内科副主任中医师。
让患者痛苦而来,微笑而归,这是曹月芹一直坚持的服务宗旨。儿童往往不能叙述病情,面对这一特殊患者群体,她总是认真做好体检工作,耐心观察,细致询问;对那些不理解医生的工作方式或用药理念的人,她每每耐心讲解,用真诚换取患者的理解;遇有患者中出现年龄大、脾气急、语言粗俗等问题,她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那样,让患者感到家的温馨。在内科急救工作中,尤其是面对服毒患者,她不怕脏不怕累,在努力做好医疗工作的同时耐心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多次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在20多年的工作中,曹月芹从未出过医疗事故,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赞誉。
19.曹爱华
曹爱华,女,1965年出生,本科学历,1989年参加工作,姜堰区皮肤病防治所皮肤性病科主任医师。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曹爱华急患者所急,忧患者所忧,始终坚持“医者父母心”对病人热情接待、仔细检查、耐心解释。在接待疑难病或慢性反复发作的皮肤病患者时,她总是先稳定好他们的情绪,仔细分析促发的病因,激发他们战胜病魔的信心,让患者带着焦虑与希望而来,带着信心与满意而归。一位来自上海的患者,在她的跟踪指导下疾病痊愈,患者很是感激……在她的鼓励下,好的患者都能积极配合治疗,并使病情得到缓解,甚至痊愈。
曹爱华多次参加国内权威医学皮肤病学术研讨和美容专业培训,获得美容主诊医师证书,10多篇论文在国内医学核心刊物发表。
20.鲍桂林
鲍桂林,男,1963年出生,本科学历,姜堰区张甸中心卫生院副主任医师、中医科主任。
鲍桂林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服务理念,积极发扬治病救人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地做好医疗服务工作。在赢得病员广泛好评的同时,也得到各级组织的普遍认可。一名慕名而来的大泗患者多年患有顽固性头痛,虽经多家医院治疗,但未见好转,鲍桂林细致地了解病情并为其做了全身检查,然后建议其服用中药调理,患者半信半疑地吃了半个月,结果疗效显著,他还寄来了感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