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范例6篇

中医药健康教育工作是卫生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全面落实国家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有关要求,为进一步促进项目完成规范化,我院领导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实施,将工作落实到位。以下是我院2018工作总结:

一、组强措施情况

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管理老年人456人,其中接受中医药服务管理老年人256,;0-36个月儿童数329,其中接受中医药服务儿童125人次。全年开展中医药管理专项培训1次、中医健康教育讲座2次、公众健康咨询活动1次、健康宣传专栏2期、播放中医健康影音资料1种,发放中医健康宣传折页2种,累计发放中医药宣传资料300余份。

三、存在问题

1、专业人才紧缺,师资培训不到位,大部份医务人员专业性不强,问诊经验欠缺,评价结果无法反应老年人身体状况,群众不易接受。

2、工作压力大,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启动以来,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及乡村医生工作极端繁忙,而绩效工资未得到提高,缺乏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项目工作顺利开展。

3、工作刚启动,加上广大人民文化水平不高,群众对药健康服务的意义认识不够,不配合工作开展。

关键词:中医特色管理;专科管理;风险控制;应用

中医保健理念在儿童的专科管理中具有其独有的途径和优势,可通过辨证论治、体质分析、饮食调养、起居调摄、中医适宜技术等方法改善小儿机体状况[1]。为进一步指导和加强医疗机构新生儿病室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提高儿科专科管理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本文探讨了当代中医特色管理理念在新生儿诊疗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2~9月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2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125例和对照组125例。观察组男65例,女60例。对照组男63例,女62例。两组新生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专科管理:①评估新生儿综合情况,评估内容包括新生儿基本情况、体格检查结果、喂养状况、睡眠状况、家属心理状态等,新生儿基本情况有胎龄、体重、简要病史等。②对新生儿出现的常见生理现象进行指导或干预管理,如生理性黄疸、体重下降、乳腺肿大等。③实施喂养指导、皮肤黏膜管理、疾病指导等管理项目。观察组在常规专科管理内容实施的同时,辅以中医特色管理理念。①构建中医基础管理理念,参与观察组新生儿管理的医务人员定期接受中医基础理论与技能的培训,学习中医对人体健康的评价方法、体质分析方法、饮食管理及营养管理理念等。②在对观察组实施专科管理的过程中,首先为研究对象进行辨证分型,掌握其体质体征,再结合中医饮食管理、季节特点等实施营养学管理。对于健康状态不佳的研究对象,根据辨证分型结果,适当应用中医适宜技术或药物进行调整。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新生儿的专科管理效果,包括风险控制、身体发育管理、智力发育管理、机体抵抗力管理等项目,各项目管理质量分为优、良、差等。统计两组新生儿家属对管理方案的控制与责任、职业发展、多学科协作等方面进行满意度自评,各项目满分均为10分。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χ±s)表示,选择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选择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新生儿的专科管理效果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在风险控制、身体发育管理、智力发育管理、机体抵抗力管理等方面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新生儿家属的满意度评分比较

参考文献

[1]杨金昭,李双彤.刘彦岭教授基于调神理论推拿治疗小儿湿疹经验研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2021,36(1):50-54.

[2]王洋,郑夏楠,李灿东.浅谈儿科“治未病”理论及临床应用[J].中医药通报,2017,16(5):44-46.

[3]闫永彬,马淑霞,任献青,等.基于“热饮”理论之清肺蠲饮汤治疗小儿肺炎热饮阻肺证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23(4):510-511.

[4]张显,刘芳.六经体质理论在儿科的应用探讨[J].中国民间疗法,2021,29(3):11-13.

[5]闻亮,汪灏.个体化营养教育在0~6岁儿童生长发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2):419-421.

[6]刘娜娜,孙源,陈佳,等.消瘦儿童104例中医体质特征参数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2):859-861.

[7]叶绮娜,卢焯明,张刚.291例岭南地区小儿中医体质类型分析及调养建议[J].中医药通报,2020,19(4):57-60.

尊敬的卫生院院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问卷所收集的信息仅用于课题研究。对于您所回答的全部内容,我们都将遵照《中国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予以严格保密!

感谢您的合作,祝您工作顺利!

中国人民大学卫生政策研究与评价中心

填表说明:请院长或主任填写,一张表只填写【一个团队】的信息,有几个团队就填几张表。

家庭医生团队调查表

机构名称:[]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机构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区)[]区(县)

团队长姓名:[]

团队人数:[]人

团队构成:全科医生[]名;全科护士[]名;中医师[]名;

公卫医生[]名;其他人员[]名

调查项目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签约一般情况

1.该团队服务人口总数(人)

2.该团队服务半径(千米Km)

3.该团队总签约人数(人)

4.该团队诊疗人次数(人次)

5.经该团队诊治住院病人人次数(人次)

6.该团队2018年上转病人人次数(人次)

7.该团队2018年下转病人人次数(人次)

工作量

健康档案

8.该团队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数量(份)

健康教育

1)开展健康教育次数(次)

预防接种

9.该团队管理0-6岁儿童人数(人)

1)为辖区内0-6岁儿童建立儿童预防接种档案(包括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等)的份数(份)

2)对儿童预防接种证/卡进行检查整理的次数(次)

3)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人数(人)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

4)对新生儿进行家庭访视的次数(次)

5)对新生儿进行满月健康管理的次数(次)

6)对婴幼儿进行满月后随访服务(在婴幼儿3、6、8、12、18、24、30、36月龄时进行的随访)的次数(次)

7)对4-6岁儿童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包括随访、体格检查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血常规检测和视力筛查、健康指导等)的次数(次)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

10.该团队管理的孕产妇人数(人)

1)为孕早期孕妇(孕13周前)进行产前检查的次数(次)

2)为孕中期孕妇(孕16-24周)提供健康服务和指导的次数(次)

3)为孕晚期孕妇(孕28-40周)提供健康服务和指导的次数(次)

4)对产妇进行产后访视的次数(次)

5)对产妇进行产后42天产后检查的次数(次)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

11.该团队管理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人数(人)

1)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的次数(次)

高血压患者

12.该团队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人数(人)

1)为高血压患者进行随访评估的次数(次)

2)为高血压患者进行体检的次数(次)

2型糖尿病患者

13.该团队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人数(人)

1)为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免费空腹血糖检测次数(次)

2)为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随访评估的次数(次)

3)为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体检的次数(次)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14.该团队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人数(人)

1)为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随访评估的次数(次)

2)为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体检的次数(次)

肺结核患者

15.该团队管理的肺结核患者人数(人)

1)为肺结核患者进行随访评估的次数(次)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16.该团队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包括中医体制辨识和中医药保健引导)的次数(次)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7.该团队发现、登记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例数(例)

卫生计生监督协管

团队收入

19.该团队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获得的收入(元)

20.该团队从基本医疗服务中获得的收入(元)

21.该团队获得的一般诊疗费(元)

22.团队长的年收入(元)

区域内入户服务的主要交通方式

(可多选)

交通方式

£汽车

£电动车

£自行车

£步行

一、基本药物及医改工作

1、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情况:截至2012年6月30日,高池乡卫生院已经全部按规定配备使用基本药物约,配备补充药品的比例全部符合规定。辖区内各村卫生室10个卫生站实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相应制度,我院按期对其督导及检查。并对《基本药物临床使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进行了学习。

2、基本药物网上采购情况:自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起,全部按规定执行基本药物网上采购且零差率销售,采购流程合理,不存在弄虚作假、擅自采购非中标药品替代中标药品的现象。村卫生室按照乡镇一体化管理方式,于每月20日前上报计划与卫生院一起实施基本药物网上采购且零差率销售,并由乡镇卫生院统一结算。

3、基本药物供应配送情况

中标药品供应和配送基本能及时到达。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某些供应商无法配送一些常用药品,网上招标采购至今,某些常用药品一直处于缺货状态。

4、基本药物药款结算情况

我院按月按时将药款汇入卫生局支付中心,基本药物结算和支付规范及时,无挪用和违规使用药款的现象。

二、中医工作

1、开展创建着力打造中医特色:开展创建全国中医工作先进县后,我院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特色,并形成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其中设置一个中医诊疗室、一个中医治疗室、一个牵引室、一个针灸理疗室。设置中药房,配备中药饮片柜(药斗)、药品柜、调剂台、药戥、标准筛及煎药机等,我院现配备中药饮片有306种、中成药65种;且能够为患者提供煎药服务。为了更好地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和更广泛地开展中医药业务,我院配置了一批与开展中医业务相适应的基本设施和诊疗设备,包括针灸治疗床、推拿治疗床、TDP神灯、电针治疗仪、蜡疗仪、颈腰椎牵引床,购置了针灸器具、火罐、刮痧油、刮痧板、纯艾条、中频治疗仪、艾灸盒等设备。

2、积极推广适宜技术,广泛开展中医业务:我院中医医师根据“简、便、验、廉”的原则,运用包括针刺、艾灸、推拿、火罐、敷贴、刮痧、熏洗、穴位注射、蜡疗、放血疗

法、牵引等11种中医适宜技术开展多种常见病的诊治。其中中医门急诊人次占总门急诊人次的34%;中药收入占药品总收入的35%,中医药收入占业务总收入的33%,中医处方书写合格率在95%以上;中医门诊病历未实行。

3、开展健康教育,普及中医知识:健康教育是国家确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一,健康教育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素养、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和慢性病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落实健康教育工作,我院积极制作中医药健康教育资料,包括以中医药内容为主的文字资料,设置宣传栏进行普及教育。制定中医知识普及教育计划,开展公众健康中医药咨询,引导农村居民了解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和方法。

三、健康管理工作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及电子档案:到2012年6月初,我辖区总人口6823人,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6823人份,占辖区总人口的100%,电子档案3521人份,占总人口的51%。各村建档数均完成任务指标,按考核要求统一了健康档案格

式,制定了档案管理制度。对高血压、糖尿病、孕产妇、0-6岁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重性精神病等重点人群进行了随访和档案更新管理。

3、免疫规划:我院“五苗”基础免疫苗合格接种率、及时率均达95%以上;建卡率达100%。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大于97%、加强接种率均达到98%以上,接种门诊均为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上岗人员均有预防接种资格证,接种一类疫苗不收取任何费用,接种门诊于每10日-14日开展接种疫苗,并做到对受种者接种后留观30分钟的规定,定期开展查漏补种和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工作。

4、传染病报告与处理:卫生院疫情管理制度完整,建立了信息通报机制,对自查结果和传染病发现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院内通报制度,各科室均有登记。从抽查看,门诊日

志报告率100%,及时率100%,网络报告及时率100%。对结核病项目病人规范转诊,按时进行随访,日常健康教育中进行了3.24、4.25等宣传日教育宣传。查看各村门诊登记均没有发现传染病。

5、孕产妇保健:我院规范进行孕产妇保健工作,产妇花名册登记齐全,孕产妇保健信息上报及时,辖区内孕产妇数12人。保健覆盖率100%,早孕建卡率80%,系统管理率85%,产后访视率100%。产后访视由卫生院及卫生室承担。

6、老年人保健:全乡老年人674人,保健系统管理574人,系统管理率90%;定期为65岁以上老人进行一般性体检,开展危险因素调查,并提供保健服务、伤害预防和自救等健康指导。

7、慢性病管理:辖区内高血压管理138人。规范管理138人,规范管理率100%。糖尿病管理23人,规范管理23人,规范管理率100%。各村对慢病管理对象进行定期随访,提供危险因素预防等健康指导,卫生院按《规范》要求进行健康体检。

关键词:捏脊疗法社区幼儿保健模式应用研究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1.002

[1]朱升朝,孙敬方,马艳.按摩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的机理及实验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8(1):48-49

[2]曹静,钱培德,梁秋瑾.按摩治疗对早产儿体重增长及血浆胃泌素、胰岛素、生长抑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1):28-30

[3]王宁生,朱升朝,孙敬芳,等.按摩对体弱易感家兔耐寒试验的观察[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0(5):312.313

[4]朱升朝,戴平,于利群.按摩对幼兔生长期抗病能力的实验研究[J].按摩与导引,2002,1(17):7-8

[5]朱升朝,汪君梅,姚荣芬.手法按摩对体弱易感家兔免疫指标的影响[J].按摩与导引,1999,15(2):6.10

[6]桑长利.24例支气管炎捏脊前后肺活量变化的观察与研究[J]、中医杂志,1980,5(11):68

[7]王红,韩军,郭义.捏脊疗法对家兔胃运动影响的实验观察[J].针刺研究,1998,4(7):261-263

[8]卢一悦.捏脊与按摩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效果[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5):32-33

[9]陈桂君,王丽华,何俊仁,等.捏脊疗法对疳积患儿胃肠胰功能影响的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4(6):637.378

[10]彭云,郑军.捏脊疗法治疗小儿脾胃虚弱型(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学报,2004,19(10):636-637

[11]胡定政.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观察[J].按摩与导引,2000,16(5):7.8

[12]张锐,王联庆,李雨升,等.捏脊疗法对脾虚家兔血浆胃泌素的影响[J].按摩与导引,2004,2(5):76-77

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公立医院改革要求,以改革公立医院服务体系、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监管机制和推进分工协作机制建设为重点,强化服务质量为抓手,以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为关键,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使广大人民群众尽快明显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实惠和便利。

1、改革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根据市医政工作任务要求,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集团式管理改革,通过对人才、设备、技术的合理调整与分配,形成科学的共享机制,最大发挥有限医疗资源的作用。根据省两个指导意见精神,进一步完善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公立医院的数量、类别、规模、布局。根据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和疾病谱构成,重点发展儿童、康复等薄弱学科。努力控制公立医院建设规模。贯彻省市完善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政策措施,促进非公立医院健康发展。

2、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根据政事分开、管办分开、法人治理的原则,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根据精简效能、权责明确的原则,积极探索在卫生行政部门内建立代表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专门机构,加强对公立医院投资、运营等行为的监管。根据权责统一的原则,规范实施院长负责制。积极推进公立医院院长职业化建设。

3、改革公立医院运行机制。以逐步破除以药养医机制为重点,协助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以全员聘用制度、岗位管理制度、绩效工资制度为三大核心制度,推进公立医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能上能下、能出能进、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进人、管人、用人机制。

5、推进分工协作机制建设。认真贯彻省建立城市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上下联动、分工协作机制的意见。人民医院、中医院切实发挥城市医院业务指导中心作用,从方便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构建分级分工、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体系、发挥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效能出发,从体制、机制、政策层面上,与医师多点执业、城乡对口支援、预约诊疗、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康复医疗服务工作等有机结合起来,主动推进分工协作机制的建立,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努力改善医疗护理服务

高度重视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深刻关切,把医院文化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全面促进人文医院建设,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真正落在实处,以及时方便、安全有效、优质价廉为目标,既兼顾当前,又立足长远,以专项活动为载体,以制度建设为核心,努力改善医疗护理服务,不断改善患者的就医感受。

1、努力改善医疗服务。深入推进“三好一满意”活动。全面落实省厅制定的改善医疗服务24条。大力开展志愿者医院服务。开展医院业务流程重组试点。大力推进医德医风和行风建设。2013年,二级医院要开展预约诊疗服务,专家门诊就诊患者预约率力争达到40%以上,出院病人复诊预约率达到100%。以落实规划为抓手,继续完善城乡一体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2、努力改善护理服务。提高优质护理服务内涵,以落实临床护理人力配备、完善责任护士制度、规范开展分级护理服务为三大重点,深入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能力建设为中心,研究制定系统培训方案,落实《市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方案(2013)》,开展“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开展护理服务技能竞赛活动。加强专科护士技能培养,大力发展专科护理。加强护理员队伍建设。各二级医院要规范建设静脉输液配置中心。落实护理垂直管理、同工同酬、调整护理收费标准等改善护理服务的各项保障政策和措施。二级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病房覆盖率达到70%以上,其中A类病房每所综合医院分别达到5个;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要争取达到95%以上。

5、努力控制医疗费用。要把控制医疗费用作为落实公立医院社会责任、体现公益性的主要方面之一。要深入落实卫生局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工作意见,试行医嘱共享,落实“三合理”规范,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要严格控制药占比,各医院力争2013年再下降2个百分点以上。要建立临床用药和检验检查监控制度,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合理医疗行为,并与医务人员绩效考核挂钩。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力争使各医院平均门诊人次诊疗费用和平均出院人次诊疗费用与上年持平,或增长幅度低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

6、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以平安医院创建为抓手,坚持预防为主,落实各项制度措施,努力预防医患纠纷的发生。加强医院人防、技防、设施防建设。完善医患关系沟通协调组织,各医院都要建立医患沟通部门,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加强医患沟通的教育与培训,有效开展医患沟通。严格执行告知制度,维护患方知情同意权。严格投诉管理,落实首诉负责制。严格执行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大力推进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建设,各医疗机构都要参加各种形式的医疗责任保险。依法、及时、规范处置医患纠纷,涉及赔偿或补偿金额超过万元,要尽力引导到医患纠纷人民调解组织或人民法院进行处理,坚决抗击“医闹”行为,切实依法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学习掌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医疗损害鉴定工作的法规和政策要求。各医院凡是在医疗事故和医疗损害鉴定中有过错或存在责任的,必须在一个月内组织讨论,明确责任和处理方式,形成书面处理意见,并及时上报卫生局医政科。上报及处理情况纳入综合目标考核和等级医院评审要求。强化开展平安医院考评工作。2013年全市一级以上医院创建平安医院达标率100%。

三、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1、加强临床专科建设。坚持“院有名科、科有特色、人有专攻”的专科建设理念,加大创建力度。各有关医院对市级临床重点专科运行质态要定期上报和做好被考核评估准备,做好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建设期满后的复核迎检工作。二级医院要积极引进和开展医疗新技术、新项目,努力申报省厅新技术引进奖。着力培养专科人才,提高专科建设水平。加强医院儿童、康复、精神等薄弱专科建设,不断提升医院服务能力。

2、加强医疗服务信息化建设。二级医院要全面推行电子病历。人民医院要建成符合卫生部和省厅规定的必备功能要求的电子病历系统,不断完善电子病历应用功能,重点完善临床路径管理、病案首页自动生成、医疗核心制度执行、临床危急值和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等方面的自动报警功能等,规范前、后台格式化。全面推进HIS上水平,完善预约挂号、HIS辅助决策、信息查询、成本核算等方面的功能。

四、确保医疗质量安全

巩固“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成果,强化院长为医疗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完善院内和行业内医疗质量控制组织和制度体系,坚持依法治医,严格要素准入,落实制度规范标准,推进医疗管理精细化,努力形成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机制,提升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1、推行等级医院复核评价与评审。部署新一轮一级医院等级评审,加大医院平时运行质量的评分权重,依据等级医院管理办法和标准,规范开展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工作。二级医院要认真对照省卫生厅印发的县市级综合医院评价标准和细则,全面规划、积极实施,努力提升医院整体水平。

2、强化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强化医务人员医疗核心制度的教育与培训,继续组织开展医护人员“三基”考试。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省病历书写规范,加强对住院运行病历的监控,开展门诊和住院病历质量检查。以首诊负责制、值班制度、会诊制度、技术准入制度等重点,继续开展医疗核心制度明查暗访。组织医政管理规范标准执行情况抽查活动。以落实医疗核心制度、提升常规医疗质量控制指标水平为重点,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医院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设。

3、强化临床路径管理。二级医院要全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全面覆盖卫生部已经下发的临床路径。医院开展的临床路径的专科和病种必须达到上级要求的数量,并使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认真落实省卫生厅下发的麻醉科临床路径,认真执行省厅有关恶性肿瘤、冠心病、骨关节置换等单病种诊疗规范,有条件的一级医院试行推行开展临床路径管理,提升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单病种科学化诊疗水平。

4、强化医疗机构准入和行为监管。依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严格医疗机构设置审批、执业登记、变更、校验。加强医疗机构行为的经常性、规范化监管,严格不良行为记分管理。卫生监督部门要组织开展医疗机构执业行为集中式、拉网式检查。以机构基本标准、超范围执业、命名不规范等为重点,依法查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违法违规行为。做好非法行医查处工作。

5、强化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贯彻落实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卫生部《医疗技术应用管理办法》,《省省手术分级管理规范(2010)版》,,切实加强对医疗技术准入和应用管理。医院要做好第二类和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申报、管理工作,严格手术分级管理,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监督检查力度。

6、强化医师和护理队伍管理。加强执业(助理)医师准入和执业管理,认真依法做好医师护士资格考试、注册管理,加大医师定期考核制度的实施力度。加强美容主诊医师、进修实习医师服务行为的管理,依据《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加强医师会诊管理。规范开展医师多点执业工作。加强医疗护理管理队伍建设。

9、强化医院感染管理。加强院感管理队伍建设,贯彻落实省院感专职人员管理办法,稳定院感队伍,加强岗位培训、网上学习、考察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加强对ICU、新生儿室、血液净化室、手术室、消毒供应室、产房、内镜室、口腔科等重点科室和部门的院感防控监管。继续推行医疗单位以人民医院为主体的区域集中消毒供应方式。加强院感监测工作,深入推进目标性监测,有序组织现患率调查。以医务人员手卫生、各类物品消毒灭菌情况、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落实院感防控措施等情况,加大院感工作监督检查力度。

五、全力推进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

1、全面实施“十二五”卫生规划中医药事业发展目标。认真学习贯彻新的《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标准》,针对存在不足和问题,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切实抓好整改和落实,巩固农村中医药先进单位建设成果。

2、强化中医院建设,发挥中医药龙头作用。推进中医院标准化建设,完善中医院的基本设备。完善中医院综合服务功能,加强中医医院儿科、老年病科、急诊科、妇产科、精神卫生科、康复科、病理科等薄弱科室和急需加强科室的建设和发展,实施省中医医院中药房建设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项目,建立健全中医“治未病”科室,提高综合诊疗能力和水平。

3、加强机构中医科室建设,稳固中医药服务体系。根据市中医工作目标任务,落实马桥卫生院建设省级乡镇卫生院示范中医科建设达标各项工作;落实太和、四院建成市级基层(乡镇与社区)中医药特色专病专科的建设任务;落实综合医院与乡镇卫生院中医药科室集中设置的国家中医药局先进单位建设标准,所有卫生院设置中医科都要在装修装饰上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综合医院与各中心卫生院以及具有两个以上中医科室的卫生院都要创造条件,集中设置中医科室,形成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人民医院要按照综合医院示范中医科建设要求,马桥卫生院按照省乡镇卫生院示范中医科建设标准建成中医馆服务区。各中心卫生院、四院各选择一个村卫生室建设市基层中医药示范点,并通过上级部门验收。

4、强化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中医院要进一步强化中医药特色,按照好新一轮中医医院等级评审要求,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强化重点特色专科管理,进一步提升已有重点专科水平,创建更具特色的专病专科;发展中医至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建立健全中医预防保健科,综合医院和有条件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要建立中医预防保健科,提供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抓好中医药预防保健宣传。巩固加强农村和社区中医药工作。

5、要认真做好基层医院中医药人员的业务指导培训工作。加强市、镇、村三级网络的中医药业务协作,与基层医院建立和完善中医工作组织协调机制和中医业务合作,并签订协作协议,不断提高全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督促落实各医院、卫生院制订中医药在职人员培训、后备队伍培养计划,全面做好在职中医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抓好中医政策倾斜和专项经费落实工作,继续分层分类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加大中医药健康教育力度,加强中医药工作宣传,使中医药技术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六、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机构的建设和管理

以深化医改为主线,以提高服务能力为核心,以加快体系建设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强化绩效考核为着力点,以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方式,认真履行“六位一体”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努力为广大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1、加强机构建设,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条件。在充分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人民医院、中医院要对照省《城市社区卫生机构建设和设备配备标准》,制定不达标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改造计划,落实改造提升措施。统一机构形象设计、机构标识,统一服务人员着装、标识、证件,为开展上门服务提供必要的身份标识。要加强社区信息化建设,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信息管理系统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系统有效整合,与新农合、职工和居民医保信息系统有效对接,充分发挥系统的技术支撑作用。加强计免信息化门诊建设,加强中医药进社区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积极开展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活动。按照省标,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医疗集团所属中医院或人民医院新建成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个)、人民医院建成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

2、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才建设,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按照已经核定的编制岗位,一个控制社区卫生服务非卫技人员比例和数量,多引进大学毕业生。加强全科医生的培养,规范全科医生“5+3”培养模式,即先接受五年的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再接受三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层在岗医生要实行转岗培训,获得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合格证书,注册为全科医师或助理全科医师。每个中心必须有3-5名合格的全科医师。

THE END
1.中医方法对于儿童保健的帮助儿童保健现在很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儿童保健,毕竟如果这方面做得好,,孩子会少生病,对于身体和智力发育都非常有帮助。其中中医儿童保健方法更受推崇,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如何用中医方法来进行儿童保健,帮助孩子预防疾病。 按摩 由于食积是感冒的基础,经常食积的孩子,可应用推脾土穴、揉板门穴加以调整。脾土穴在大拇指桡侧面,采用平推https://tag.120ask.com/jibing/etbj/423606.html
2.0中医综合可以只看傲视宝典吗 最好用的中医软件现场直播 中医宝典下载苹果查询序列号 绝代中医txt下载现场开码 中医辩证知识能力训练答案 最好用的学中医软件标准版 中医知识科普大全技能详解 函授中医学在哪里报名现场确认 中医体质辨识标准表 (4)把脉学习班学员人数:每月一期,为保证学员质量,每期名额限定在3-5人,想要http://www.mod66.com/ZYza_0-3%CB%EA%B6%F9%CD%AF%D6%D0%D2%BD%B1%A3%BD%A1%D6%AA%CA%B6.html
3.聚焦0据了解,本次护苗行动服务涵盖了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内容,聚焦0~3岁婴幼儿期,在强化儿童保健服务基础上,还增加了建立儿童中医健康档案,进行中医健康状况评估,制定个性化的健康保健计划,使学校及家长及时了解儿童健康状况。 另外,通过家长课堂等形式普及中医治未病理念和方法,普及儿童中医药保健知识,增强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03/30/c6352931.html
4.中医药降管理服务在0~3岁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目的:评估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在0~3岁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医院儿科2022年4—11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采用中医药健康服务项目。比较两组患儿专科指标管理效果评分,比较两组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在体格发育https://wap.cnki.net/qikan-ZYYG202402055.html
5.护苗在行动顺德聚焦0索引号: 1144060669646139XW/2022-00242 分类: 发布机构: 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 成文日期: 2022-04-02 名称: 护苗在行动 顺德聚焦0-3岁儿童中医药保健服务 文号: 发布日期: 2022-04-02 主题词: 护苗在行动 顺德聚焦0-3岁儿童中医药保健服务https://www.shunde.gov.cn/fssdwsjkj/gkmlpt/content/5/5219/mpost_5219812.html
6.00-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及指导 一、小儿生理、病理及发病特点 (一)生理特点: 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这是小儿生理特点之一。脏腑即五脏六腑,“形”是指形体结构(即四肢百骸、筋肉骨骼、精血津液等),“气”指的是生理功能活动(如肺气、脾气等)。脏腑娇嫩是指小儿机体各系统、器官的形态发育不完善和脆弱。形气https://www.99xueshu.com/w/file80vard3r.html
7.儿童中医保健知识小儿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五脏六腑的功能不够完善,尤其表现为肺、脾、肾三脏不足,较成年人容易患病,因此应加强儿童日常保健。 一、0-3儿童日常保健饮食调养: 1、婴幼儿脾胃功能较薄弱,食物易细、软、烂、碎,营养均衡。 二、起居调摄: 1、婴幼儿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 ,寒温适宜,不易过暖https://www.meipian.cn/3iqfrwdd
8.0为进一步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的工作内容,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目标 通过为0-6岁儿童建立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家庭访视,并至少在1岁以内进行4次、1-2岁分别进行2次、3—6岁分别进行1次随访,询问生长发育情况和听力筛查、预防接https://www.360wenmi.com/f/filerh2j0vi0.html
9.零至三岁儿童及老年人中医保健指导专业知识讲座.ppt零至三岁儿童及老年人中医保健指导专业知识讲座.ppt 34页VIP内容提供方:天马 大小:886.54 KB 字数:约小于1千字 发布时间:2024-09-28发布于湖北 浏览人气:8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926/6131114215010224.shtm
10.规范要求06岁儿童中医保健至少()次。规范要求0-6岁儿童中医保健至少()次。 A.8B.6C.3D.4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些不属于儿童中医诊断方法() A.望诊 B.腹部体检 C.观舌苔 D.查指纹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单项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7005362.html
11.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规范》 包括12 项内容, 即: 居民健康档案 管理、 健康教育、 预防 接种、0~6 岁儿童健康管理、 孕产妇健康管理、 老年人健康管理、 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 (包括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和 2 型糖尿病患者健康 管理)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肺 结核患者健康管理、 中医药健康管理、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https://www.360doc.cn/document/34279512_1130855000.html
12.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15篇热3、各村卫生所均未开展卫生监督工作。 六、妇幼保健 (一)、儿童保健管理 1、儿童建卡人数:250人 2、新生儿访视人数次:400次 3、 0-3岁儿童建系统管理数:600人次 4、 4-6岁儿童生长发育评估数:800人次 (二)、孕产妇保健管理 1、建卡数:305人 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40727180148_3930318.html
13.基本公共卫生工作总结15篇(六)、06岁儿童保健:共为名0-36个月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服务;截止9月底,036个月儿童建册479人,体检383人,3岁以下系统管理人数335人,管理率达70%,新生儿访视66人,新生儿访视率100%。按要求进行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开展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意外伤害预防、常见疾https://www.cnfla.com/gongzuozongjie/2911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