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诊的教学样例十一篇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中医脉诊的教学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医诊断学的临床实践训练,就是在理论课程讲授的基础上,为了重点培养学生的临证思维能力而进行的一种以模拟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该方法既是对四诊基本技能把握程度的有效考查,也是对辨证思维能力综合性的强化训练。因此我教研室于2010年开始面向针推学院的学生进行了教学改革,增加了实训课的课时,由原来的4学时增加到18学时。

1改革内容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有两大块:采集临床资料的四诊,也就是望、闻、问、切;还有就是最具中医特色的辨证论治。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照本宣科的讲授概念、症状表现,学生机械的记忆,很难真正理解上去。那么这次改革中,我们在理论课讲授之后增加了实训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和理解。

1.1问诊

望、闻、问、切四诊中问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问诊方法和技巧的实践练习,有利于培养其问诊的技能,使学生学会围绕主诉进行问诊,并尽可能避免在以后临床实习过程中出现束手无策、问诊内容不全等问题。问诊实验教学主要包括现病史的采集训练和归纳主诉能力训练。在问诊这个章节结束后,增加了两个学时的模拟训练。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个人,要求学生课前设计好病例,分别扮演医生和病人,来模拟临床问诊,之后由学生和老师分别点评,说出他们做得好和不足的地方。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既锻炼了他们的问诊技巧,也增强了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1.2望诊

望诊讲究的是直观教学,我们给学生反复观看大量典型病人的图片,以及各种病理性舌象图片,重点讲解,使学生迅速获得了大量的直观的经验。比如什么是点刺舌,草莓舌,用语言很难形容准确,但是看完图片,学生马上就能辨认出来,那么我们的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

1.3脉诊

脉诊是中医学的瑰宝,脉诊是中医学对各种疾病最基本的检查手段之一,也是最为深奥的一门技法和学问。所谓“脉理精微,难以言传”。脉诊的教学仍然处于“在心易了,指下难明”的状况。目前脉诊实验室有脉象训练仪30台,可让学生体会26种脉象。在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下,使用脉象训练仪练习,学生可在脉象模拟手上反复练习,认真体会脉象训练仪模拟的26种常见病脉脉象的指感特征,最后概括描述脉象的主要特征并判断其脉名,把诊脉方法训练的每一步骤进行记录、整理,完成实验报告。

1.4病例讨论

四诊之后就是辨证的部分,这个部分我们主要是采用案例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给他们一个病例,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选代表分析回答主诉及辩证分析,教师给以指导。这种方法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开拓了学生的临床思维,帮助学生建立中医临症思维的能力。

1.5临床见习

最后就是模拟临床见习,学生初到医院见习,最主要的工作是给患者量血压,书写大病例等一些简单的工作。我们会在最后一节实训课上,教学生如何使用血压计,如何书写大病例,这样学生就能在实习的时缩短适应期,尽快进入医生的角色。

2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初次改革,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学生很喜欢这种实训的方式,积极性很高,教学效果很好,成绩也有所提高,但是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问诊是教材的第二章,问诊后就要求学生进行模拟练习,这个时候学生还没有完全学过其他三诊和辨证的内容,对中医的病、证、症理解并不全面,要求他们模拟一个完全的病,并要抓住主要矛盾进行问诊,有些强人所难。学生对病例的准备存在着不合理的成分,表演成分很重。

2.2实训的仪器、图片不足

2.3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案例式教学,要求教师课前精心准备病例,并且课堂上,学生可能会提出各种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的理论知识过硬,各学科的知识广泛涉猎。

3改进方法

将问诊实训安排在讲完辨证论治之后进行。这时候学生能对病症有个全面的理解,问诊进行得更有的放矢。由教师扮演病人,学生模拟医生进行问诊。这样教师就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要与学生互动,这就要求教师课前要充分准备,使病人病情客观化,不会使学生越问越糊涂。然后对学生的问诊进行点评,构建学生临症问诊思维模式。

3.2扩大实训室规模

增加实训课课时,增添脉诊训练仪、望诊图片等设备,以完全满足学生的需要。

3.3提高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诊实训带教老师的素质对能否完成实训教学任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不断努力提高实训课技能操作水平,规范实训过程,注重积累实训教学经验,有利于提高实训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难经》云:“切脉而知之谓之巧”,道出切脉是一种技能、本领,要勤于实践,方可熟能生巧。因此,课堂上的理论学习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运用、践行脉学理论,体悟脉学文化。为此,我们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训练学生的诊脉思维和操作技能,并通过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对实训结果进行客观、有效地评估,使学生真正掌握切脉的技能,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1]。

1脉诊多元化实训

1.1集中示教

1.2分组体验

2脉诊多元化考核

脉诊实训环节结束后,为了客观地考察、评价学生的实训效果及对脉诊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了脉诊2站式考核。

2.1脉诊实训抽签考核

第1站考核为脉诊理论知识与操作方法演示。操作如下:学生随机抽取考核题签,按照题签的题目要求作答或操作演示,指导教师根据学生作答情况给予赋分。此种考核方式涵盖的知识点较全面,从总体上考察学生脉诊学习的情况。

2.2障眼双盲切脉考核

以小组为单位,被考核学生用眼罩遮住双眼,指导教师随机从小组内的其他5名学生中选出1名学生,要求被考学生通过脉象辨识,说出该名学生的名字,如果辨认正确,则要求其说明是根据该同学的哪些脉象特征进行辨识的;如果判断错误,则让其再次辨识错误的2名同学的脉象,并指出他们脉象的不同点。指导教师根据学生作答情况给予赋分。此种考核方式主要考察学生辨脉识脉的能力。

3教学效果与反馈

4结语

参考文献

[1]林雪娟,闵莉,甘慧娟,等.中医脉诊临床模拟训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7(1):143-145.

1引言

中医诊断学中涉及的实验课程非常多,而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实验氛围不浓厚,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开展中医诊断学数字化实验教学,可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传统中医诊断的认知,深化学生对辨证辨病知识的学习,对于提高学生“四诊”操作技能、提升临床辨证思维均有极大帮助。

2数字化中医诊断学实验教学主要内容

2.1中医色诊

2.2舌苔望诊

2.3中医目诊

3构建中医诊断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方法

3.1编写实验教材

为了更好地构建中医诊断学实验教学模式,需要在教学中融入学校多年来取得的科研成果,也可以将有关中医诊断实验教学的教材运用到教学当中,比如《中医诊断临床技能实训》《中医诊断实验方法学》等,这些教材讲解了很多在中医“四诊”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成果等。要进一步加强对教材的引入和运用,为数字化中医诊断学实验教学的开展提供支持。

3.2建设数字化实验室

3.3研制实验仪器

3.4制作辨证软件和数字化课件

3.5搭建“数字化模拟诊室”

开展“数字化模拟诊室”训练。在实验教学中制作数字化教学病例,制作过程运用了现代化“四诊”资料采集系统采集“四诊”资料,并对不同疾病进行分类,最终生成了数字化的电子病历[3]。具体教学方法为:在正式教学前,将学生分为3~4人一组,每组派代表抽取电子病历,然后分角色扮演。扮演患者可以让学生学会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加深对病症的了解,与临床实际更为贴近,整个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在角色扮演中,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口语化描述或者医学术语运用不准确的地方,使学生再次表述同一个问题时更为专业、准确。正式开始教学后,每个小组轮流进行数字化模拟诊断训练。组内一名学生扮演患者,其他两名学生对其进行问诊,实验中提供清晰、真实的图片以供望诊使用。学生要完成脉诊的整个操作流程,最后由教师给出准确的脉象结果。在所有小组均完成诊断以后,由教师进行整体点评,对诊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予以总结和纠正。在“数字化模拟诊室”实训中,为学生营造更为真实的诊断场景,使学生接触更多真实的临床病例,从而大幅度提升学生的中医诊断技能,训练其思辨能力。

3.6网络化数字资源

4中医诊断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实践

中医院校通过长期开展数字化中医诊断学实验教学模式,设计和开创了大量关于“四诊”、临床辨证的数字化实验课程,数字化中医诊断教学实验室也即将创建,进一步提升了中医诊断学实验教学内容的专业化、数字化水平,在实践中运用数字化实验教学成果,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

4.1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数字化实验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

某校对五年制、七年制本科不同专业的60多个班级开展数字化中医诊断实验教学。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普遍有着较高的积极性,对中医诊法的掌握更为牢固,对辨证、辨病知识的理解更为透彻。学生的知识结构得以改善,实验技能也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强。实践还显示,在中医诊断实验教学中运用数字化技术,能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感受,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更新了学生的临床观念,最终取得了比传统实验教学更为显著的教学成果。

4.2开展实验教学师资培训,增强了教学影响力

实训教学是面对非真实患者的情况下,在中医诊断实训室里通过各种手段,模拟望、闻、问、切等诊查手段及中医诊断的辨证思维,最后形成诊断的模拟训练。包括从中医“诊”到“断”的整个完整过程。

1实训教学模式的内容设计

1.1实训教学模式的目的实训教学模式能使学生感受临床氛围,掌握四诊方法的运用,掌握中医的辨证思维。其目的具有双面性,一是针对枯燥的教学方式,达到非教学目的,二是利用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达到或超过预期的教学目的。非教学目的指的是老师或学生分别扮演“医生”和“患者”角色,并实际进行交流。教学目的是通过运用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方法,获知患者病情,通过分析,最后得出诊断结果。

1.2实训教学模式的步骤实训教学操作有系统的运行过程及步骤。教师要事先布置内容,介绍任务的要求和实施任务的步骤,并全程进行参与。学生要在明确的教学任务指引下,主动探究摸索,寻求问题,发现问题,完成任务。教师及时总结分析,指出不足之处,逐步加以改进。如在问诊方面,首先要求学生背诵张景岳“十问歌”,熟记问诊内容和问诊顺序,按主诉、现病史、过去史、个人史、家族史的顺序询问,使学生问诊时内容不至于遗漏。其次,要求学生问诊时突出中医的辨证观,边问边辨,边辨边问,充分运用和发挥中医辨证思维方法。

2实训教学模式的启示

2.1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传统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烦情绪,只是对概念进行死记硬背,缺乏深刻的理解,更谈不上整个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实践的运用了。中医诊断学实训教学模式具有被动学习与主动学习相结合的特点:学生在复杂的临床实训环境中,不仅能够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强化记忆,还可以对各部分所学内容重新加以整合、具体应用。此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协作、讨论也更有利于学生对原有的知识结构加以修改或重建。

2.2变理论传授为临床实践中医诊断学实训教学进一步提高了学生掌握理论、锻炼思维、提高技能,解决具体临床问题的能力,较之于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更贴近临床。并且这种教学模式也突破了临床见习中一味的让学生看。如在脉诊模拟训练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脉诊方面的知识,还要求学生综合运用问诊、全身望诊等所学知识对脉象可能反映的问题进行逐一地确认和排除,进而确立诊断意向。因此,中医诊断学实训教学能够弥补单纯理论教学和见习的不足,更适应现代中医教育的要求。

2.3规范学生技能操作能够避免部分临床医师在中医带教方面的不规范。通过教师的规范教学和不断的实训强化,保证学生正确掌握中医临床技能与操作,为将来从事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脉诊是中医学中最具特色的诊断方法之一,它对识别疾病的病位和病性、推测疾病的病因和病证、判断疾病的进退和预后,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中医脉象其概念本身较笼统,具体的判别标准较模糊,对一些脉的脉象表现又存在争议,缺乏客观判定标准,影响了临床诊脉的准确性,诊脉时分歧较多,常因医生诊断不同,同一病人的脉象诊断也有不同。这不但成为某些人指责中医脉诊不科学的口实,而且使一部分中医认为脉诊无用,对脉诊失去信心。因此,脉象规范化、标准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众多医家对于某些脉的脉率说法不一,脉率的规范化、标准化问题值得注意。

对疾脉的脉率,古今看法较为一致,均认为是一息七八至。《诊家枢要》曰:“疾,盛也,快于数而疾。呼吸之间,脉七至八至”。《诊家正眼》曰:“疾为急疾,数之至极,七至八至,脉流搏疾”。国家“十五”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认为一息七八至为疾脉,脉搏140~160次/min[1],而21世纪课程教材《中医诊断学》则言一息七八至为疾脉,脉搏140次/min以上[2]。但是,我们必须考虑到,一息超过八至的脉尽管在临床上出现得很少,可并不是绝对没有,如《难经》云:“一呼再至曰平,三至曰离经,四至曰夺精,五至曰死,六至曰命绝,此至之脉也”,《察病指南》亦云:“一呼一吸脉六至者曰数,为始得病,七至者曰极,八至者曰脱,九至者曰死,十至者曰墓,沉细者困在夜,浮大者困在昼,十一十二至者曰死,沉细夜死,浮大昼死,此为阳病之至脉也,故曰阳病脉数。”而这样的脉并没有相应的脉名,由于其临床意义与疾脉一样,可以将其归入疾脉,因此我们认为,疾脉的脉率定为一息七至以上、脉搏140次/min以上可能更为合适。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现在一般认为,正常脉象一息四到五至,脉搏72~80次/min;一息超过五至以上为数脉或急脉,脉搏90次/min以上。那么,如果脉搏为81~90次/min,脉率是否正常,这算是什么脉象呢?对此未有明确说法。因此也有必要由专家研讨对此作出规范。

[1]朱文锋,庄泽澄,吴承玉,等.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15.

中医舌诊是“望、闻、问、切”中“望”的精髓,所以舌诊的学习对中医院校的学生来讲是很重要的学习内容。目前国内有一些中医诊断的课件,其中包含中医舌诊的内容,也有一些中医舌诊图谱,但是没有专门独立的中医舌诊系统软件。在更多的中医院校里,在中医诊断课件中的中医舌诊一般来说内容比较简单,多为一些网上可收集到的典型的舌诊图谱,比较概念化和模式化,对学生的中医舌诊技能提高作用不大,而且多为舌象图谱的展示,不具备中医舌诊技能考核的功能。而当个人生病后,想通过现有的网上的舌诊图谱进行个人诊断更是难上加难。网上的图谱大多是比较典型的图谱,由于个体的差异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图谱,即使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图谱,却发现给出的诊断结论却是不尽相同。中医舌诊图谱的数据库系统的建立可以对原始的舌图像、相应的舌象诊断资料及各种诊断结果,进行方便、高效的管理,准确清晰的再现舌图像的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为自我诊断提供依据,因此它不但可以促进中医舌诊的教学,也适用于个人的保健。

1中医舌诊图谱数据库系统软件研究的意义

中医舌诊图谱的数据库系统研究与制作,既可广泛用于中医诊断课程舌诊实训教学,同时可用于自学和考核,更可以应用在个人的自我诊断上。软件研制成熟后可广泛用于各中医院校中医技能实训课程及各级医院的中医技能培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2中医舌诊图谱数据库系统软件的特点.

中医舌诊图谱数据库系统研究与制作,是将传统的中医舌诊诊断,运用现代计算机数据库技术,更好的应用在教学和个人诊断上。首先舌诊图谱具有直观易记等特点,因此建立舌诊图谱对中医舌诊实训教学能起到辅助作用。同时按中医舌象诊断证治规律建立的中医舌诊图谱数据库,既是一个科学的数据库系统,也是一个智能化软件系统。

(1)中医舌诊图谱数据库系统软件是建立在中医舌诊图谱数据库的基础上拟制作成智能化软件系统,是以大量典型的临床病例为分析基础,因而具有直观易懂易记等特点。

(2)国内中医院校中,中医技能实训室目前没有专门用于中医舌诊实训课教学的软件,所以该软件研究将极大促进未来的教学工作。

(3)满足了普通人群对自身养生保健的需要。即通过对自己的舌象进行辨别和简单的自我健康状况的分析,从而在此基础上开展养生保健。

(4)中医舌诊图谱的数据库系统研究可广泛用于中医诊断课程舌诊实训教学,同时可用于自学和考核。中医舌诊技能实训系统软件研制成熟后,可广泛用于各中医院校中医技能实训课程,及各级医院的中医技能培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3中医舌诊图谱数据库系统软件的研究内容.

3.1中医舌象图谱的采集和收集

舌象图谱的采集是受限于采集条件的,主要涉及采集环境、光源条件,以及图像采集设备。因此采集图像后,通常要通过计算机进行分析和处理,主要包括色彩的校正、舌体的分割、舌图像的特征提取等。所以为了更好的建立数据库,也进行了收集,因此中医舌诊图谱数据库系统收集了大量的典型的中医病态舌象图谱,针对不同舌色(例如淡白舌、淡红舌、红舌、绛舌、紫舌和青舌)进行分类、舌质的不同、舌苔的薄厚类型进行大部分收集。因此图谱收集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图谱收集时典型图谱是在医院收集的,还有一部分是在网上收集的,同时也采用了一部分的舌诊图谱书上的图谱,收集的图谱具有广泛性、全面性、典型性。

3.2中医舌象图谱的整理

在收集了大量的舌诊图谱后,还要对其进行合理的编辑和整理。例如可根据不同的舌色、舌质、舌苔将收集来的图谱合理的分类,方便数据库的建立时图谱的录入。同时不同的图谱所表现的不同病症,运用大量的医学知识进行详尽的说明和注解。

3.3中医舌诊图谱数据库系统软件的制作

中医舌诊图谱的数据库系统软件是以网页的形式来组织内容的,具有浏览信息便利性、信息的多媒体呈现性、系统与用户的互动性。系统具备三个主要功能,分别为舌诊学习(舌诊基础、舌诊古籍研究、舌诊现代研究、舌诊临床医案)、舌象图库和舌诊测试。根据不同的功能采用不同的数据组织形式,同时也采用不同的数据链接。因此制作出来的数据库系统具有智能化的特点。

4中医舌诊图谱数据库系统软件的研究方法.

中医舌诊图谱数据库系统主要研究的内容是建立中医舌诊图谱数据库,以及制作具有舌象学习、舌象分析、舌诊考核、个人诊断等功能舌诊系统软件。研究方法如下:

5中医舌诊图谱数据库系统软件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中医舌诊图谱数据库的建立极大的推动了中医舌诊现代化的进程,但仍有一些问题存在。例如在数据库建立过程中应该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尤其是应该在专家的大力支持下,进行图谱诊断。但是在课题进行过程中,对专家经验的总结和对中医诊断信息的阐述还有不足。

随着现代医学的突飞猛进和社会进步带来的变化,如何改革中医内科学的教学,使现代医学与之无缝衔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力求培养出传承创新的专业人才是不断探索的话题。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在结合现代医学优势的基础上,提出现代中医“望、闻、问、切、查”五诊;再结合上古圣人“治未病”、“养生”和现代预防医学的思想,形成“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已未”十纲的诊治[1],以四诊八纲为辨证基础,洋为中用,丰富了中医辨病辨证体系,拓宽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思维模式。而心衰病是中医内科学新提出和规范的疾病,四诊八纲在心衰病的教学中难以概括全面,特别在病名上,容易与中医内科学上的喘证、水肿病等相混淆,导致病位不明确,治疗效果欠佳,将理化仪器检查与辨已病未病融入,更能体现现代中医辨病辨证的完整性与严谨性。

1“五诊”与“十纲”的提出顺应医学发展的趋势

2“五诊十纲”为心衰病教学中提供创新思维与方法

[1]吴伟,王创畅.“五诊十纲”中医临床新思维探讨[J].中医杂志,2014,55(6):455-457.

[2]吴伟,卿立金.“辨病为先,辨证为次”:现代中医临床思维模式的思考[J].中医杂志,2010,51(12):1061-1063.

[3]干祖望.干祖望医书三种[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4]王东方.立十纲理论,重临床实用-老中医干祖望教授学术思想研究[J].吉林中医药杂志,2005,25(1):10-11.

[5]夏克平,王化猛.论有无辨证的确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22(12):1100-1103.

[6]夏克平,夏俊东.论五诊十纲诊断体系的确立及其临床必要性[J].中医研究,2012,25(1):9-11.

但是实验教学作为现代教育中广泛运用并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手段,具有直观性、客观性和科研性等特点,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能适应现代中医药学发展的需要,必须要借助科学的思维模式,在中医基础知识学习阶段,通过设立中医学实验课程,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1中医学基础实验课程2种教学模式比较

目前,中医学基础实验的教学主要有2种模式,一是依附于不同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中,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二是独立于理论教学之外,专设中医基础实验课程[2],两者比较,各有所长。

1.1依附于理论教学内容中

但不足之处是,因为知识结构有限,所以实验内容也较为局限,在进行实验设计的时候也趋向于单一,实验过程也是按照实验指导所规定的方法和步骤来进行,致使学生仍然处于被动接受训练的地位,还是难有独立思考的余地。

1.2独立于理论教学内容外

目前很多中医院校将各项中医学基础实验从原有的理论课程中剥离,合并重组成新的中医学基础实验课程,打破各学科之间界限,把整个实验课程连贯起来,从而实现各学科之间相互融合与渗透。

但是囿于课时安排所限,很难保证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在授课内容上的完全同步,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对某些理论知识的理解,反而影响教学效果。

2中医学基础实验课程独立设课教学模式的改革

中医学基础实验课程独立设课因其能够更好地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而被广泛重视,成为实验教学改革中的一项新举施。首都医科大学众多中医学基础课均已独立设实验课程,但因为实验内容与理论教学联系较为紧密,所以尚在寻找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进行实验教学改革。

2.1理论与实验教学分而不离、相辅相成

2.2实验课程设置虽合不并、循序渐进

此外,还可根据教学进度及学生掌握的程度合理设置并开展第二课堂、学生科研等实验项目,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与有益补充。

3结语

黄选玮老中医乃贵阳中医学院一附院的教授、主任医师,是首批国家百名名老中医之学术经验继承人,其从事教学、临床之数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侍诊,深受启迪。现将吾师治疗疑难杂症经验举隅如下,以飨同道。

1阴缩

患者,张某某,65岁,农民。于2006年12月14日因阴囊、不由自主的进行剧烈抽搐4天就诊。

4+天前患者不明诱因出现阴囊、不由自主的进行剧烈抽搐无发热腹痛、腰痛尿频等不适。就诊见症:急诊性痛苦面容,沉默少言,强迫,神疲乏力,舌质暗红苔薄白,脉眩细,体查及辅助检查无异常;黄老刻诊,四诊合参,辩为中医“缩阴”之寒凝经脉之征,冶以温经散寒,疏经通络止痛。针灸取穴及方法:针刺双侧太冲(斜刺向涌泉)、阳陵泉得气后让患者自我行针,保持持续的酸胀感,针刺双侧秩边使针感放射至阴囊部后拔针,余留针30分钟,用TDP灸关元30分钟,经一次治疗后抽搐次数明显减少,经一个疗程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按:缩阴常见于老年男性,多因患者正气亏虚,正不抗邪,寒气乘虚而入,寒凝阴器经脉,不通则通而致。会阴乃肝足厥阴之脉循行部位,太冲为肝经输穴,针之能疏经通络止痉斜刺取一针2穴,意在补肾;阳陵泉为胆之下合穴,合穴之筋会,针之能解痉止痛;针刺秩边使针感放射到阴囊部,即“气至病所”以通络止痛。《素问.骨空》: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

灸关元能补益正气散寒祛邪以治本。诸穴合用切合病机、标本兼治,故能法到病除。

2呃逆

基金项目:国家特色专业建设项目(项目编号:TS2067)

作者单位: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系

通讯作者:李峰Email:lifeng95@vip.省略

随着中医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进入各中医院校学习的留学生人数逐步增长,由于语言及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其在中医学的学习中有特定的难点,对此当有针对性地教学方法和手段,以中医诊断学教学实践为依据,将留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及可行性教学手段总结如下:

1教学手段突出形象直观

留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多参差不齐,部分学生是在中国工作或学习的过程当中发现中医的疗效来学习,这部分学生年龄较大、汉语水平较高,理解能力较强,而大部分学生是国外高中毕业的应届毕业生,汉语水平明显较低,在听、说方面还存在着障碍,因此,汉语水平的参差不齐,成为留学生教学的突出难题,而有效的解决该问题,使两部分学生都能坐得住、听得懂,是学好中医诊断学的前提和基础,其他教育工作者对此也有所认知[1,2]。实践表明,语言速度并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语速较快会使语言水平低的学生听不懂,而语速较慢则让语言水平高的学生坐不住,难以认真听讲,而且还发现即使语速很慢,语言水平低者还是在很多教学点上难以理解。而采用多种形象化的教学手段相结合,则效果显著,可采用的教学手段如下。

1.2图片、音频、视频结合运用虽然留学生在语言的听说上存在着一定障碍,而图片、音频、视频、flas这些形式则不受语言的限制,学生理解起来也更直观、更清晰,同时也使教学风格更为生动活泼。中医诊断各层次的教学中,将图片、视频运用于望诊、将声频运用于闻诊教学已经非常普遍,在留学生教学中,还拓展性的将图片运用于脉诊教学,将flas、视频运用于辨证部分的教学,如“表证”是留学生特别难理解的一个证型,在这个证型的讲解时,做出一个表现“六、疫疠邪气从口鼻或者皮毛侵袭人体,卫气随之出表抗邪,邪正交争于表,人体出现发热、恶寒、喷嚏等系列症状”的2min的flas,并配以讲解,留学生反响良好。

2教学方式注重师生互动

中医诊断学是一门桥梁课,是联系临床各科与中医基础理论的一门学科,其内容不仅有基础理论,还有基本知识、基本技能[3,4],简单枯燥的讲授是本课程教学的大忌,对于非中国文化背景、非中国哲学思想的留学生而言尤其值得注意,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分析认为,在注意教学手段形象直观的基础上,着重突出师生互动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2.1注重前后联系,既往知识多设问中医诊断所运用的理论是在中医基础里面已经学习过的,另外,中医诊断教学主要分为诊法和辨证两大部分,在辨证部分,各个证型所涉及到的症状都是四诊中讲授内容的归纳,而诊法部分,望诊、闻诊、问诊等各部分的内容又有交叉重复之处,在运用既往理论或知识时,要多设问,可以给留学生复习及思考的空间。

2.2借助四诊技能平台,技能训练与课堂讲授相结合望、闻、问、切基本技能是中医诊断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为使留学生更好的掌握四诊技能,本校中医诊断教学建立了四诊实训室,实验室内配置了舌象模型、舌诊仪、脉诊仪、按诊仪等多项设备,留学生的教学当在讲授理论、方法之后,及时安排技能训练,以讲授的理论、方法指导四诊技能操作,同时也以技能训练促进理论、方法的掌握。

2.3角色扮演行临床模拟实训,语言交流、四诊技能与辨证思维共培养四诊是实践的技能,辨证是实践的思维,其真正的掌握既需要理论知识,又需要实践训练,在借助实训室的技能平台进行四诊练习之后,在学生进行临床实践之前,本课程组安排留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学生4~5人分为一组,一人扮演医生,一人扮演患者,其余三人扮演实习生,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四诊模拟和辨证模拟,综合全组意见后,由医生进行病案汇报,教师进行点评,全班同学可以提问、补充,在模拟训练的过程中,留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运用中医理论收集病情资料并进行辨证分析的能力显著提高。

2.4分组跟师接触临床,以实践推动学习兴趣与知识理解各组学生在模拟实训之后,及时安排跟师接触临床,实践表明,留学生对临床跟师兴趣更浓,跟师之后在课堂上会提出很多有针对性地问题,在这些问题的解答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掌握了中医诊断的知识点,对很多内容的理解深度也明显提高。

3教学内容应层次明晰、重点突出

在中医基础理论之后,留学生即进入了中医诊断学的学习,相较中医基础理论而言,本课程知识点多,内容纷繁复杂,加之语言障碍,让留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部掌握的确比较困难,经调查发现,留学生提出最多的建议即是,“希望重点突出”“希望老师在一点儿上讲透彻,不要讲的内容太泛泛”,因此在给留学生教学时,不必面面俱到,比如辨证内容中的“其他辨证方法”,留学生听起来难度的确很大,在中医诊断部分也不是重要的知识点,此类内容一点即可,起到引导学生下一步学习四大经典的作用即可,不必详细介绍。另外还要注意的是,将知识点归纳总结,形成树状知识结构图,如望诊,纵向分为“全身望诊、局部望诊、望舌、望小儿食指络脉”,横向分为“形、色、神、态”,每一部分从神、色、形、态分类进行介绍,在具体介绍时还要注意归纳,运用表格等形式,比较等方法使教学层次更为清晰明了。

4多形式提兴趣、促学习

兴趣是学好一门课程的前提,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总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互动教学的同时,不要忽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名师的讲座,为学生推荐书目、教学录像等,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另外,在激发兴趣的同时,还要督促学习,如随堂测试、课后作业等不同形式的督促形式可以交叉运用,对最终学习效果的提高大有裨益。

[1]崔立斌.谈留学生古代汉语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6:97101.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美的需求日益强烈,医学美容因此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中医美容以其独特的理论、安全、有效的方法、副作用少的优点而备受爱美人士的青睐,而成为医学美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基于此,结合笔者所讲授的《中医美容技术》,在教学过程中仔细思考、认真琢磨,考虑课程内容涉及面广,包括中医基础、中药、针灸、推拿、常见损美性皮肤病等,是一门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损美性皮肤问题的防治和损美性皮肤疾病的治疗为基本目的的专业核心课程。但中医理论以其抽象深奥,内容繁杂成为医学美容学生学习中之难题,而诸多院校在教学中存在着授课从书本到书本,枯燥难学,记忆较难,学生缺少学习动力,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考完后就算结束,难以达到实际应用和熟练掌握的要求。

为了改革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广泛运用于课堂,将所学与所用巧妙结合在一起,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此我谈谈笔者的体会和心得,抛砖引玉,希冀有助教学。

有学者认为:"多元化教学方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体现了学习者的主体性[1].在《中医美容技术》的教学中,逐渐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体现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的理念,依据内容特点不同,分别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设疑导入法、对比归纳法、图例讲解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1设疑引入法

2图例讲解法

图示例是将较为复杂的课程内容用简洁的画图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对复杂抽象的问题有一个直观的印象,然后由图示入手循序渐进的讲解。这样学生理解较为容易,能较快接受即将讲授的内容。如在讲解心主血脉功能时,我们通过四个观察点以及生理病理特点进行讲解,对比清楚,运用图表法一目了然,简洁易记。(如下表1)

【1】

加以简图示之,则事半功倍。再如在比较中医脏腑(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时,也采用了图表法。(如下表2)

【2】

3归纳总结法

在中医美容技术的教学中,大量运用归纳总结法教学,即按照学习内容的类别,将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罗列,因中医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较多,编一些朗朗上口的歌诀,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势必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学八纲辨证中的虚证时,将气虚证归纳为"气短乏力自汗出,纳呆神疲脉无力";血虚证归纳为"眩晕心悸面黄白,肢麻舌淡脉细弱"易学易记,简明扼要。如在讲中药"十八反"时,其中"诸参"是指代什么时,为学生们编了"原子弹杀人苦",分为为"元参、紫参、丹参、沙参、人参、苦参,将抽象化的理论变得活泼起来,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也较容易记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案例教学法

我所说的案例教学,涵义较为广泛,包括较深刻的正规的病例,如在讲脏腑辨证时,引入案例:陈某,女,23岁,1996年4月25日初诊。患者素体虚弱,稍进油腻则大便泄泻。近半月来,自觉精神疲惫,乏力,自汗,纳谷不香,脘腹胀满,大便溏泻,曾服数种西药(药名不详),疗效不显,今要求中医治疗。见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淡苔白,脉弱无力。

5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在中医学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它使抽象难懂中医理论变得生动具体[2],如在讲望诊、舌诊和中药等章节中的教学内容,如果用传统教学方法授课,无论教师怎样费尽口舌反复解释,学生还是不知所云,一知半解。引入多媒体教学后,通过形象、生动的青、赤、黄、白、黑五色病人、舌诊以及常用中药图片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在课堂,变主观为客观,刺激学生感官,强化理解和记忆。另外,尚可运用动画形式生动地演绎整个过程,如讲解浮脉、沉脉、迟脉、数脉等脉象以及介绍经络的循行路线时,采取动态模式形象地描绘出脉象的特征以及经络整个的循行过程,生动而具体,理解和记忆容易得多。另外在讲到损美性皮肤病时,运用多媒体图片播放一些实际病例,如痤疮、雀斑、肥胖等疾病时,典型的临床表现一目了然,具体而生动,印象深刻。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中医美容技术课程中的应用,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为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培养中医思维奠定坚实的基础,用以指导中医美容发挥重要的作用。朱熹有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来形容多种教学方法优势互补和有机结合,学生接受种种不同的中医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

THE END
1.中医知识app排行榜前十名十大相关软件专辑 中医软件app 推荐几款中医知识学习app高中知识点软件医学知识app可以听的学知识软件知识问答app中医问诊app中山一医院网上挂号app知识管理软件怀孕知识软件中医诊断软件公共基础知识刷题app孕妇知识软件知识付费app中医题库app知识竞赛答题软件育儿知识app中医开方软件中药识别app汽车知识app中医看病apphttps://m.pianwan.com/s/zj-3231464
2.线上问诊系统中医问诊系统中医问诊功能线上问诊系统|中医问诊系统|中医问诊功能的文档下载:PDFDOCTXT 成立日期2018年10月17日 法定代表人董超 注册资本200 主营产品互联网医院牌照,O2O上门服务系统,租赁小程序,陪诊小程序,律师小程序,互联网医院,医疗系统,电商小程序,商城小程序,物流系统,教育系统,社交软件 https://shenyang.11467.com/info/27753155.htm
3.手机问医生软件安卓问医生软件app安卓问医生软件哪个好2. 极速问诊 用户提出问题,30分钟内医生回复,帮助用户解决医疗相关问题。 3. 专家问诊 易问医医生端 11.89M 2024-01-23 下载 "易问医医生端"是专业的医-助-患随访互动工具,独具特色的“医助”协作管理模式,大大提高医生管理患者效率。【医生团队】创建医生团队,邀请医助协助管理患者【工作台】待办事项、团队http://www.appchina.com/dna/2509
4.中医app哪个好?中医app排行前十中医app排行前十 中医app是关于健康医疗服务的应用软件,拥有海量的中医内容,功能非常丰富,覆盖范围也比较广泛,提供了各种中医药学百科知识可以一手掌握,还有专家医生在线坐诊、在线开药,更有精品课程和题库练习可供大家学习,方便又好用。 2023热门手机应用:https://www.18183.com/soft/4317059.html
5.中医问诊APP下载安装2024最新正版手机免费下载“中医问诊”其实是根据传统中医问诊的相关理论设计出来的一款为用户及时作出病症分析的软件,它大大减少了用户去医院问诊的时间,当你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有些不舒服的情况,你就可以通过“中医问诊”及时获取一些相关病症的分析,这样用户就可以根据病症及时的就医,防止用户的病情被忽视以至于恶化。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https://www.25pp.com/xiazai/7228790/
6.免费问诊的哪个好用APP推荐免费问诊的哪个好用下载豌豆荚免费问诊的哪个好用榜单为您提供最新免费问诊的哪个好用大全,这里不仅有免费问诊的哪个好用安卓版本APP、历史版本应用下载资源,还有类似免费问诊的哪个好用的应用推荐,欢迎大家前来豌豆荚下载。https://www.wandoujia.com/bangdan/407955/
7.中医软件排行榜前十名2025中医软件app哪个好用中草药宝典APP是可以识别方子的中药软件,APP聚合海量中草药材,涵盖花类、草类、根茎类、藤木类、枝叶/树皮类、果实/种子类、动物类、矿物类、菌藻类等,上千种常见的中草药知识免费学习,各种药材的基本信息实时更新,适合中医爱好者学习和研究,快点下载吧! 查看 滇医通 分类:办公学习时间:2024-09-26 滇医通APP是专https://www.doyo.cn/zhuanti/zyrj/
8.小鹿中医中医问诊看病购药平台【小鹿中医应用介绍】小鹿中医成立于2016年,是国内首批获得互联网医院牌照的平台型中医互联网医院。2021年8月,小鹿中医正式成为阿里健康全资子公司,聚焦中医医疗健康板块独立运营。 秉承使命“让中医更美好,让生活更健康”,小鹿中医全面打造核心为“智慧分诊、线上https://apps.apple.com/cn/app/xiao-lu-yi-guan-ni-shou-bian/id1071029098?see-all=customers-also-bought-apps
9.中医问诊软件有哪些中医护理试卷查询系统 光音流量子中医软件 中医专业社会实践报告实践内容 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综合管理系统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下载现场开码 想自学中医用什么软件标准版 中医诊断分析软件安卓 中医药保健知识宣传栏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994 手机学中医软件现场直播 http://www.mod66.com/ZYza_%D6%D0%D2%BD%CE%CA%D5%EF%C8%ED%BC%FE%D3%D0%C4%C4%D0%A9.html
10.中医app免费下载中医app哪个好免费的中医软件推荐理由:三指中医app是一款很流行的中医问诊软件,它可以在app上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中医健康咨询与诊断服务。使用户可以快速、便捷的进行中医自我检测、网上咨询等。本软件每日都会有最新的医药知识及中医治疗方法,让您体会 下载中医护理学新题库 2024-02-2819.5M https://www.qqtn.com/qqkey/zyiapp/
11.中医在线问诊,专业养生靠谱APP推荐—家庭中医馆。随着中医越来越被人们认可,但中医药资源相对匮乏,问诊方面,人们很难找到靠谱的中医师看诊开方抓药;养生方面,各大自媒体平台“非专业”养生知识杂乱,难辨真假。 中医智库懂你所需,在春天到来之际,久经打磨的集养生问诊、开方抓药为一体的一站式问诊服务平台——家庭中医馆,今日正式上线,目前苹果、oppo、vivo、小米、https://zhuanlan.zhihu.com/p/610171309
12.小鹿中医app下载小鹿中医(在线问诊应用软件)forAndroidV3.2.34小鹿中医app是一款适用于安卓手机端的手机医疗app,小鹿为全国 4 万名三甲中医专家和广大用户提供了在线问诊、在线挂号、在线开药等全方位服务平台,是全国首家中医互联网医院 -- 平安正阳中医互联网医院官方指定平台。您可以省去长途奔波复诊时间,在线与医生沟通,平台送药到家。感兴趣的朋友快来下载使用吧。 https://www.jb51.net/softs/753286.html
13.中医临床接诊训练软件(体质辨识.问诊功能)(望闻问切)ZKFS1中医临床接诊训练软件(体质辨识.问诊功能)(望闻问切) 通过中医体质辨识的过程和结果,引导居民/客户了解自身中医体质及中医体质相关知识,,提高中医保健意愿,帮助医疗卫生、健康服务机构发挥自身特色,形成以中医体质为基础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 问诊系统为对内、妇、儿等科全病域进行中医诊疗的大系统,病、证、症结合,理http://www.smfhd.com.cn/Products-28207445.html
14.通源中医app下载通源中医官方版下载v2.1.1通源中医是一款利用人工智能进行中医问诊的软件,让人们对自己的身体有更系统的了解。该软件可以利用人工智能进行中医诊断,通过它可以直接解决日常疾病。同时,还可以为86ps软件园用户提供各种健康知识和用药禁忌,让大家更多地了解中医知识。 软件优势 1、内容丰富全面:涵盖中医各个学科,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 2、学习形式http://www.86ps.com/soft/10609082.html
15.中医app哪个好用中医软件排行榜前十名很多学中医或是对中医有兴趣的小伙伴都非常需要一款好用的中医学习软件,可以随时随地查找中医知识,小编整理了十款好用的中医软件,一起来看看吧!http://www.sjwyx.com/phbang/zyrjphbqsm/
16.快问中医app下载快问中医app安卓版下载v5.11.3很多小伙伴们还是比较倾向于看中医,但是现在中医门诊非常少,《快问中医》APP可以让你足不出户就可以进行中医的诊疗和咨询。这款软件中有非常多的中医软件入驻其中,用户在线就可以进行问诊,提供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等多种交流方式,让用户能够更加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病情。 https://www.crsky.com/soft/262435.html
17.(完整)中医妇科问诊表Word模板下载编号qpzerzda本作品内容为(完整)中医妇科问诊表-, 格式为 docx, 大小2 MB, 页数为11, 请使用软件Word(2010)打开, 作品中主体文字及图片可替换修改,文字修改可直接点击文本框进行编辑,图片更改可选中图片后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更换图片,也可根据自身需求增加和删除作品中的内容, 源文件无水印, 欢迎使用熊猫办公。 https://www.tukuppt.com/muban/qpzerzda.html
18.中医app大全中医app下载中医手机软件下载俏郎中客户端是一款中医大数据健康检测软件,该俏郎中app配合俏郎中的智能设备进行使用,你的健康指数、分析报告将出现在俏郎中app中查看,还可以在线预约中医上门问诊服务,保障 瑞来春堂预约app 10.67M / 2021-06-08 / v2.4.1.4 安卓版 评分: 下载 瑞来春堂预约app是一款中医看病预约的手机软件。生病是一个人的生活中http://www.downyi.com/key/zhongyiapp/
19.百草园中医app下载百草园中医手机版安卓下载v1.0.6百草园中医软件为大家提供的中医问诊服务非常专业便捷,这里有大量的医生,所有医生都是非常的专业,他们的医学知识都是非常丰富的,还有更多的看病经验,能够随时的线上咨询,从而能够对身体各方面的问题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有需要就诊的话能够快速的去医院就诊。 《百草园中医》软件特色: *平台当中的中医专家有多种不同的类型https://gps.it168.com/detail/269879.html
20.中医app下载中医app合集下载榕树家中医是款实用的中医问诊软件,患者可以直接在线咨询自己的病情,中医可以详细为你解决并制定方案,有了它可以帮助医师更好地开展工作,你还能为患者建立电子档案,同时也能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榕树家中医简介“互联网+ 查看详情伤寒论查阅app最新版 软件大小:1.48M 更新时间:2023-06-30 伤寒论查阅最新版是一款http://www.xfdown.com/p/h1_K59339.html
21.辽宁中医挂号网上预约app下载辽宁中医挂号网上预约app是一款很好用的线上问诊软件,每一位用户都能线上预约挂号等待问诊,无需线下排队就能轻松看病啦,缴费也能够直接线上缴纳了,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喜欢的朋友们赶快下载吧! 软件简介 辽宁中医挂号网上预约app提供“预约挂号”、“实时候诊排队”、“检查检验查询”、“诊中缴费”、“就医咨询”、https://www.qimu86.com/soft/1o/235.html
22.中医智库app免费版下载中医智库app官方版下载v6.2软件截图 软件介绍 用户评论 下载地址 软件介绍 中医智库app是一款集古籍研读、医案学习、方剂查询、百科检索等功能于一体的专业中医学习及临床教学科研必备资源库手机应用,主要给中医界医生、专家、学者使用,当然普通用户也可以在上面进行中医的学习摸索的。整个应用构建了一座覆盖90%存世中医古籍的虚拟图书馆,汇聚名老中https://www.ddooo.com/softdown/101836.htm
23.中医自测app下载中医自测软件下载v2.6.6安卓版中医自测软件为广大用户提供了方便的学习测验功能,让您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做题、核对答案,查漏补缺。涵盖中丰富的中医理论知识和历年经典题型,利用闲暇时间即可提升知识储备,中医学子必备。 中医自测app介绍: 中医自测用于中医知识的自我测验,覆盖了针灸、中药方剂,中医诊断及治疗,以及中医基础理论等方面。题库包括大量(>150https://www.itmop.com/downinfo/440858.html
24.倪问中医·百宝箱专业的中医学习软件,在自学中医之路与您相伴!倪问中医百宝箱是一款自学中医软件,可用于Windows电脑,集成了许多中医学习小工具如:方剂大全、医案大全、经络图解、思维导图、中医笔记、本草查询、中药查询、疾病百科、名师讲堂、中医资讯、每日必学,以及涵盖了倪师的医案和人纪的内容如:问诊心得、学员日志、针刺手https://www.niwen360.com/
25.诊所门诊管理软件中医诊所管理软件his系统欣九康诊疗系统集人员管理、药品管理、财务管理、患者信息整合、电子病历、远程问诊等功能为一体,采用CS模式与BS模式相结合的方式,专门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专业的运营管理和在线诊疗软件服务。http://www.xxjk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