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ED:2015中国互联网医疗发展报告互联网数据资讯网199IT中文互联网数据研究资讯中心

2015年,首届“reMED2015——重构医疗生态”高峰论坛在传媒大学举行。会上举行了互联网医疗中国会成立仪式暨发起人授勋仪式,并发布《reMED2015中国互联网医疗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2014年是互联网医疗爆发元年,未来10年有10倍增长空间可期,同时互联网医疗将重构健康管理、就医方式、就医体验、购药方式及医患生态五大方面。

以下是报告的全文内容:

前言

移动互联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加速驱动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进步,成为经济转型的新动力、人们工作生活的新方式。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多领域技术与移动互联网的跨界融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前所未有的紧密,人类生活将进入智慧生活新时代。

随着移动通讯产品和技术、远程及网络交流平台等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实现移动医疗服务功能所需要的硬件设施和技术业已具备,与此同时,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健康管理意识逐渐增强;自然环境恶化,就医需求日趋增多;巨大且不断增长的医疗费用支出,医疗服务资源(医护人员等)短缺,人口及健康结构改变等问题使医疗服务弊端日益凸显,而政府也试图通过医疗体制改革和医疗模式更新来解决医疗服务的诸多痛点。

在技术及社会需求的共同推动下,互联网医疗应需而生了。互联网渗透就医各环节,并且商业模式百花齐放。互联网医疗将通过改变健康管理方式、重构就医方式、改善就医体验、重构购药方式、重构医患生态,提高医疗服务效率,降低医疗费用,使患者享受安全、便利、优质的诊疗服务。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真正做到“人人健康,健康人人”。进入2014年,一系列利好政策、大量资本的蜂拥而至,使互联网医疗迎来了爆发之年。

一、2014年是互联网医疗元年,未来10年10倍增长空间可期

1.1创业企业与资本共振引爆2014年互联网医疗元年

2014年,互联网医疗创业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作为公认的最后一块还未被互联网开垦的荒地,医疗健康行业涌现大量投资机遇,成为继互联网行业后的又一投资热点。

图表1:2011-2014年互联网医疗融资概览

IPO方面,2014年国内医疗健康IPO企业数量及募集资金均有显著回升,有16家医疗健康企业进行IPO,募资金额达到20.26亿美元。2014年进行IPO的医疗健康企业主要分布在制药及药品销售、生物技术、医疗服务、医疗设备4个领域。绿叶制药募资金额最高,为7.83亿美元,市值39.33亿美元;爱康国宾募资金额第二,为1.53亿美元,市值9.86亿美元。

并购方面,自2010年以来,宣布并购数量在稳步增长,但是完成并购数量却出现大幅下滑,然而宣布及完成金额仍呈上升态势。2014年完成并购总计138起,总披露金额63.56亿美元。并购标的主要分布在制药、生物技术、医疗服务、医疗设备4个领域,其中制药领域完成并购数量及金额最高。2014年药企掀起并购基金热潮,上半年,共有3家药企——迪安诊断、爱尔眼科、中恒集团涉及并购基金,而进入下半年,参与并购基金的医药类上市公司达10多家——爱尔眼科、一心堂、达安基因、北大医药、仟源医药、中源协和、乐普医疗、泰格医药等,其中爱尔眼科一年内参与设立三只并购基金。

图表3:2011-2014年医疗健康领域并购趋势

1.2BAT+众行业巨头强势介入,2015行业变革一触即发

2014年,互联网医疗成为各大互联网巨头“兵家必争之地”,争食互联网医疗“蛋糕”,群雄逐鹿,纷纷布局。随着互联网行业巨头的强势介入,互联网医疗行业必将重新洗牌,使得2015年行业变化一触即发。

除BAT之外,其他大体量级的科技公司在医疗领域的布局也暗藏野心。京东着重云端布局,并同时发力医药电商,6月京东推出“京东云助手”,通过与智能硬件相连,随时随地收集监测数据,同时6月与腾讯一起投资缤刻普锐,可以看出京东在智能硬件和云端的野心,而这也是与百度布局相同的地方,未来两家可能会在云端领域有一番竞争,12月京东获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A证,利用其电商基因,布局医药电商;2月360和国家药监局战略合作,利用其搜索优势,为用户提供药物数据查询,但此后便没有什么动作;小米主要是沿着智能硬件布局,1月投资以小米手环为主的华米科技,9月投资ihealth等。

1.3未来10年10倍增长空间,四大驱动力提供行业发展土壤

中国科学技术战略研究院预测,至2020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将形成约8万亿元的支柱产业。按此估计,2020年整个大健康产业市场将突破10万亿元。2012年中国卫生总费用支出为4430.3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5.3%。据德勤数据显示,从2013年开始中国卫生总费用将以13.8%的增速上升,到2017年将达到约8900亿美元,占GDP比重将达到5.9%。这些数据也表明医疗健康行业将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互联网医疗市场主要有四大驱动力,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土壤:

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的变化:BCG和SwissRe联合发布的报告预测,到2050年,60岁及以上人口将增至近4.4亿人,占中国人口总数的34%,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而65岁以上老龄人口的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哮喘、关节炎等慢性疾病的患病率是15~45岁人口的3~7倍,造成了医疗资源的严重短缺,因此对老龄人口进行慢性病监测、降低长期医疗费用尤为重要;其次,随着人民收入的不断升高,健康管理意识逐渐增强;最后,自然环境逐步恶化,由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将逐渐增多,使得人们的就医需求日趋增大。

二、加速重构——互联网医疗主要解决的5大问题

2.1改变健康管理方式——上医治未病有望在互联网医疗时代真正实现

传统医疗环境下,多数患者出现明显病症才就医,但此时往往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不仅要忍受更多痛苦,还增加医疗费用。这种被动就医的健康管理方式有望在互联网医疗时代转变为主动疾病预防,实现战略前移,防患于未然,而医疗服务的重心也将从短期急性病医疗向着慢性病治疗和预防性的健康保健转变。

互联网医疗下全新的健康管理理念、技术和手段,能够有效促进疾病预防、医病于未病,帮助降低医疗机构压力,提高国民健康水平。从健康管理理念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健康管理意识逐渐增强,预防性健康保健的需求日趋增多。从技术和手段上,首先,可穿戴设备将生命体征指标数据化,一方面,可穿戴设备使患者(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自我健康管理,并将正常医疗流程无法获取的数据转换为实时数据流,为及时筛查、预防疾病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可穿戴设备收集身体各项体征数据后,借助云计算、大数据技术,通过数据挖掘寻找日常生活行为与疾病的发生联系,使患者(用户)可以及时享受专业医护人员的各种健康咨询、筛查、预防、监护和干预服务。其次,通过基因检测筛查致病基因,预估疾病发生风险。相对于常规检测,基因检测是一场主动预防疾病的革命。常规检测主要针对人体已经发生的疾病进行检查和诊断,主要任务是配合疾病的治疗,无法在病变出现之前预知;基因检测可在人体未发生疾病时,通过筛查致病基因,预估疾病发生的风险,使患者(用户)通过合理饮食、积极运动等方式提早预防或采取预防性手术来进行干预,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传统医疗服务模式为“四面墙加一张检查台”,且需患者亲自前往医院。而我国医疗基础设施不健全,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并且医疗资源匮乏,导致患者预约挂号难、医院拥挤不堪、医疗效率低下、医疗服务质量低等问题。互联网医疗将使政府无需重新建造医院以及诊所,通过“虚拟化”的医疗体制和系统,将医疗服务惠及更多国民,并且远程监控、管理患者的信息。

尽管对于很多类型的疾病诊断、治疗、后续治疗等服务项目,患者仍需要与医疗服务机构(医院等)专业人员面对面地交流,但这种“见面”将越来越多地发生在远程和移动背景下,如家里等。跨时空的优质医疗资源的配置将极大地改善医疗服务效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就医体验。

2.3改善就医体验——不排队、少折腾

2.4重构购药方式——更便捷、更便宜

随着网售处方药政策的放开,医药分离的状况愈加明晰,互联网医疗销售的药品种类将迎来大幅增长,医药电商的购药方式也将加速重构传统的购药方式,并更加深刻的影响着用户的购药习惯,为用户带去更加舒适的体验。

2.5重构医患生态——让医生有尊严地实现价值,让患者得到更有温度的服务

近年来,患者因不满医务人员而进行敲诈、辱骂、殴打甚至围攻医院的行为频频上演,使医患冲突不断升级。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从院方角度,一是医生是典型高投入低回报职业,超负荷工作、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且作息不规律;二是医疗活动商业化,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使得部分医疗工作者确实丧失了职业操守,把医药挂钩、开单提成当成获利工具,三是疗程流水线化,部分医疗工作者没有耐心倾听病人的主诉,只注重仪器检查,不能对症下药。从患者角度,消费者维权意识越来越强,既然花钱了肯定得看好病,越来越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利益。一方是趋于利益化而降低服务体验的供给,另一方是要求治好病的同时体验越来越好的服务,于是矛盾激化。加上舆论媒体为了获取暴利,对“医患纠纷”进行片面报道,“升华”矛盾,将患者与医务人员置于对立位置,使医患关系恶化。

此外,互联网将使传统的“以医院和医生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逐渐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互联网医疗通过优化服务流程,为患者提供导诊、释疑、咨询等人文关怀和人性化服务,使患者就医感到更加方便、更加温馨。

三、商业模式百花齐放,4大方向最具潜力

受科技革新、消费者需求升级和行业政策影响,互联网医疗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涌现,盈利模式多样,百花齐放。其中,医药电商、在线问诊、挂号、可穿戴四个方向最具发展潜力。

3.1互联网医疗商业模式切入点众多,模式创新不断涌现

互联网医疗商业模式存在于患者就医全流程的各主体诉求之中,主要包括患者、医生、医院三大角色,从越刚性的需求切入,越容易产生优越的商业模式。

从患者角度,提高患者在各就医环节的体验是互联网医疗的价值所在。

健康管理环节上,量化健康工具及监督管理是消费者的主要需求。目前,不少移动APP以及可穿戴设备为用户提供健康统计、健康咨讯及社群服务:如专注女性健康管理的大姨吗、美柚,可穿戴设备智能手环制造商如小米手环、咕咚手环,以及穿戴式设备使用者的互动交流平台咕咚运动等等。

医院外康复环节上,互联网医疗可以提供远程体征监测和医患互动服务,对于治疗后需要继续观望以及需要长期监测的慢性病患者来说,这一点十分关键。目前,慢病管理类移动APP如糖尿病管理软件糖护士等,中卫莱康远程心脏监测就是致力于该环节的典范。

从医生角度,可以借助互联网医疗增加合法收入、减轻工作负担、促进医患沟通、降低职业风险等。要增加医生合法收入,一方面,可以帮助其连接更多患者,增加其个人品牌,获得更多患者青睐,如好大夫在线、春雨医生;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其提高行医水平,发表更多论文以评上更高级职称,如丁香园、杏树林。

从医院角度,互联网医疗提供的价值有:一,建设医院信息系统,提高运行效率;二,打造网上医院,扩大服务范围;三,辅助营销;四,提高服务患者的水平。远程医疗手段的应用以及最近涌现的移动查房护理类,掌上医院类移动APP是市场对医院提高服务水平这一诉求积极响应的例证。

其次,向险企收费的模式曙光乍现,未来想象空间巨大。从价值创造角度看,互联网医疗由于能够实现数据跟踪和及时干预,客观上有潜力降低保险公司保费支出,帮助商业健康保险公司精准定价,满足其营销需求。从动态需求看,社会医疗保险费用支出高涨,亟需依赖互联网进行信息、流程监管,建立控费体系;另一方面政策放开,商业保险进入健康保险领域,将填补社保巨大缺口,给互联网医疗带来更广阔空间。

目前国内,万达信息和上海市社保,卫宁科技与山西省医保中心达成合作,进行互联网医疗服务和费用监控体系的开发,中国平安,人寿、泰康等保险公司都已开始布局,搭建在线健康平台,进行客户健康管理和市场营销。此外,国外更多向险企收费模式可供借鉴。

向患者收费方面虽然可行形式不少,然而已具规模的盈利模式却尚未出现。从行业阶段看,目前市场处于培养用户习惯阶段,各方均以免费服务获取患者流量、数据资源。具体到收费形式上,硬件销售盈利模式长期难以成立,而软件服务收费模式还在探索,因而向患者收费模式离爆发还有一段距离。

向医生收费方面,难点在于切中医生刚需。在医生的核心诉求中,仅有“增加合法收入”一条可能产生可行的盈利模式。且目前多数互联网医疗企业以免费服务以获取医生资源为发展战略,少以其为收费对象进行盈利。

向医院收费方向上,短期存在较高利润,盈利点不明。由于医疗服务体系的特殊性及医院难以撼动的地位,互联网医疗目前主要集中于对传统医院的改进、信息化,短期内空间较大,但中长期上瓶颈明显。部分企业正在探索基于数据的医院收费模式,但数据和技术都有待积累和改进,前景尚不明朗。

3.3四大方向最具潜力(医药电商、在线问诊、挂号、可穿戴)

其中,医药电商发展方面政策利好、空间巨大。一方面,随着处方药解禁、配送条件放宽,电子处方、医药分家及医保对接的逐步实现,为医药电商的爆发式增长提供了良好环境;另一方面,医药电商的发展确实将有助于简化医药流通环节,提高流通效率,大大压缩流通成本,创造价值。随着政策利好,大型区域性连锁药店们积极向线上转型,第三方平台、垂直式自营电商纷纷出现,大型流通企业也开始向医药产业进军,医药电商市场规模达到千亿级无虞。

挂号模式切入点明确,资源积累迅速,变现途径多样。从切入点看,挂号模式切入在患者到医院就医的第一步,处于服务链关键位置,能够获取精准用户,向后向前拓展都有空间。资源获取上看,挂号平台一方面与患者对接,一方面与医院业务链条对接,就能够迅速获取两方信息。从变现模式上看,挂号平台盈利渠道多样,主要针对挂号患者提供后续服务,包括挂号到就诊过程及诊后健康管理、诊后服务推介。可收费对象包括患者自身、医院、健康管理公司、医药公司等。

在可穿戴设备提供的一众功能中,健康管理、医疗检测功能无疑是最具刚性需求,功能最具革命的一项。需求端,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开始注重健康管理,而老龄化、慢病患者的增加,也增加了对可穿戴设备实时检测、远程监控等功能的需求。供给端的可穿戴设备厂商也正积极地以可穿戴设备为数据交互中心,为患者提供移动智能云服务,采集并建立的大数据库,探索更多基于患者数据的模式创新,如为医院诊疗检测、为医生辅助决策、为保险公司及时干预、减少保费支出等,具有较大的想象空间。

四、三大机遇与三大问题并存,2015期待破局

回顾2014年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之路,展望2015的行业趋势,主要存在三大机遇和三大挑战。

首先看其机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医疗服务供需不平衡为行业带来发展机遇;第二,各路资本强势介入为创业者带来创业机遇;第三,中外医疗环境差异为行业引发行业商业模式的创新机遇。

然后再看挑战,主要也有三个方面:第一,当前的互联网医疗政策呈“趋势虽向好,进度却缓慢”的状态;第二,传统医疗利益链中医院和医生的既得利益难以被突破;第三,现有互联网医疗的行业标准缺失,各机构间信息尚未实现互联互通,挑战较为严峻。

4.1三大机遇:行业机遇、创业机遇、创新机遇

4.1.1需求激增与有限供给创造行业发展大机遇

近年来,居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医疗服务作为一种关乎民众生命健康的特殊商品,其需求往往随收入增长和技术进步呈现加速增长的趋势。最近十年,我国居民医疗费用支出出现较大的增幅,2004年至2013年,我国人均医疗费用支出从593.9元增至2327.37元,十年内增长了近3倍。

4.1.2资本持续大举介入创造良好创业机遇

从公开披露的融资信息可以发现,而被投资的细分领域中,排名前五的是:可穿戴设备、医疗服务、移动医疗应用、健康应用、在线社区。最活跃的投资机构中,排名前五的是:红杉资本中国、软银中国、经纬中国、弘晖资本、险峰华兴。

互联网医疗领域正成为创业者创业的难得机遇。一方面,人们对医疗的需求可能比社交、娱乐更具有刚性,这决定了互联网医疗的广阔前景;另一方面,各路资本纷纷介入,更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管理经验以及关系资源,加速新创企业的发展。

4.1.3中外环境差异创造绝佳创新机遇

4.2三大挑战:配套政策、标准缺失、信息孤岛现象

虽然目前我国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之路存在巨大机遇,但从整体医疗服务环境来看,仍然有不小的挑战存在。

4.2.1配套政策支持是互联网医疗行业飞速发展的基石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对于承担重大社会责任的医疗行业来说,更是如此。目前来看,我国医疗行业的政策现状可用“趋势虽向好,进度却缓慢”来形容。

首先,多点执业政策进一步放开,将有助于互联网医疗行业的飞速发展。2014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一文中已明确指出,将加快推进医师多点执业,取消多点执业地点地域和数量的限制以及两道审批程序。对于医生来说,多点执业政策的放开更有利于医生使用互联网工具进行价值实现,与滴滴打车软件的应用激发用户的潜在打车服务需求类似,互联网拥抱医疗同样激发了广大患者的潜在医疗服务需求。但现实中,多点执业政策的推进却陷入了“叫好不叫座”的尴尬窘境。一方面,对于医生来说,三级医院的名医精力有限,工作经常处于超负荷状态,难以有额外的精力进行多点执业;另一方面,对于医院来说,多点执业则意味着“肥水流向外人田”,名医核心资源丧失,将会降低医院的整体影响力和声誉,上述矛盾若得到解决,互联网医疗行业将迎来飞速发展。

综上,虽然政策推进过程中有很多问题仍待探索,落地缓慢,但多点执业政策的进一步放开和网售处方药的早日落地,将是互联网医疗飞速发展的基石。

4.2.2行业顺利发展须建立规范数据的行业标准

现有行业标准尚未建立和完善,为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带来另一挑战。

4.2.3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有助于突破信息孤岛现象

医院之间以及院内与院外的信息共享没有打通,信息孤岛问题显著,为医疗数据的有效利用带来一定程度的制约。第一,各医院数据自成体系,互相之间尚未实现共享。由于现行医疗体制的不足,我国的病种编码、收费代码、以及药品和耗材数据库等都是各地区政府或各地医院独立管理,医疗信息难以共享和流通,且同一患者在不同医院的诊疗记录由不同医院自己保存,单独一家医院的医生难以为患者提供完善的诊疗方案,导致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第二,院内与院外彼此独立,为医疗数据的有效利用增加难度。现有院外的医疗健康信息数据大多由不同企业开发的智能硬件进行分别采集,有健康管理需求的用户使用这些硬件对自身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管理,其信息对医生的诊断能够起到极大地辅助作用。但目前的个人健康数据尚未实现规范的整合,这些数据与医院的个人诊疗数据库也尚未实现有效对接,原本大有可为的用户健康数据变得无用武之地。

综上,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不仅依赖于行业标准的建立与完善,而且还依赖于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而当前行业标准的缺失以及信息孤岛问题的凸显使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又面临重大挑战。从整体上看,未来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互联网医疗在2015年的发展将会有4个方面的趋势。从行业方面,互联网医疗迎来行业整合,集中度将得到迅速提升,行业巨头逐渐明晰。从商业模式方面,将从独立环节向重度闭环服务转型,提升医疗双方的体验。从资本投资方面,更多地由早期转向中后期,优质企业将得到长足的资金支撑。从政策发展方面,将继续打开政策壁垒,为互联网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5.1行业潜在趋势:从纷杂到整合,行业集中度迅速提升

互联网医疗市场容量大,具有较高的可整合性。2015年随着BAT进一步加速互联网医疗的布局,以及部分互联网医疗平台自身的强势发展,产业将在2015年迎来大面积的并购和洗牌,互联网医疗的巨头将逐渐明晰,行业集中度将迅速提升。这是由于现有互联网公司先发优势积累了专业资源优势以及市场口碑优势,加之BAT涉足互联网行业加速小公司的淘汰死亡两方面原因共同所致。

首先,先发优势带来的专业的医疗资源和优质的市场口碑为赢得竞争对手奠定基础。一方面,目前部分业内发展良好的公司因其早期与医院、医生的合作使其在早期迅速积累了大量的优质医生资源,增加其平台的专业性,例如春雨医生2011年面世,目前已经积累了4万医生的专业医疗资源。另一方面,医疗因其专业、严谨的性质,使用户对其市场口碑有着较高的依赖性。率先运作的平台依靠其积累的口碑将加速用户对于产品的信任感,增强用户粘性。

其次,BAT等互联网巨头涉足互联网医疗为行业洗牌推波助澜。互联网大举进入互联网医疗,依靠其强大的技术、资金优势,极大的缩小了小公司的生存、发展空间,加速的小公司的死亡进程,推动行业巨头凸显以及行业集中度的提升。

在混战中脱颖而出的公司通过资本的引入进一步整合线下资源。将更好拓展市场占有率,由此形成马太效应,逐渐淘汰同类竞争对手。最终实现市场效率大幅提高、行业集中度迅速提升。

5.2商业模式潜在趋势:从独立环节到重度服务闭环

重度是指用户在一个平台上可以获取一系列完整闭环的医疗服务。医疗服务需求是纵向链条衍生需求,具有多环节性。从患者角度,重度服务模式可带给患者一体化的需求,解决了独立环节服务割裂性、效率低等特点,使用户体验大幅改善。从医疗平台角度,重度服务能够获得高粘度、高频次的用户。因此未来,互联网医疗的商业模式将从独立环节过渡到重度服务闭环。

对于患者,一方面注重医疗的服务体验,另一方面注重医疗结果的专业性。独立环节中患者需要在多个平台获取所需资料,降低了患者就医的整体效率,同时割裂的服务以及信息的不对称容易导致医疗结果的不专业性和出错的可能性。而重度服务一站式解决了患者的需求,提高了患者的医疗效率,同时重度服务的统一性为医疗结果的专业性带去了保障。因此患者倾向于选择重度闭环服务。

因此重度服务将通过解决独立服务的痛点,通过提升患者体验、增加医疗效率等逐渐成为互联网医疗的主流服务模式。

5.3资本介入趋势:早期投资热度下降,中后期更易受到青睐,产业资本活跃

一方面,由于医疗服务具有明确的需求,即治疗疾病。与社交和游戏等产业多元化的需求相比较而言,明确单一的需求导致其对专业技能有着较高的要求。目前我国互联网医疗服务链条基本已经完善,同时也具有较高的专业性,虽然有待更深发展,但是基本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边缘创业企业的机会减少,因此早期项目会逐渐减少,由此引起资本投资的减少。

另一方面,行业集中度的提升降低了早期公司的成功机会。互联网医疗发展窗口期中,部分公司由于先发优势积累了专业的医疗资源以及优质的市场口碑,基于该优势公司将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成为行业整合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该优秀企业将因其凸显其的企业价值与市场地位,引发资本的追逐。因此在未来中后期优质、成熟项目将更多的受到投资青睐。

互联网医疗元年自2014年开启后,得到广泛的市场参与,未来资本投资将持续活跃,投资热度将更加趋于理性、成熟,而投资方向也将由早期向中后期转移。

5.4政策发展趋势:开放仍是主旋律

政策的发展深刻的影响互联网医疗的方向与变革。2015年政策将仍旧以开放为主。开放的医疗政策将对互联网医疗发展带来利好。政策发展主要分为多点执业、处方药、民营医院和商业保险四个维度。

在处方药方面,网售处方药的政策将逐渐放开,促进“医药分离”的实现。一方面将为医药电商带去更广阔的市场空间。目前处方药是非处方药销售数量的四倍,网售处方药将使得医药电商的销售量激增。另一方面,网售处方药的开展将促进互联网医疗服务闭环的打通,在形成良性的盈利模式的同时为患者带去更优的服务体验。

在民营医院方面,政策将逐渐放宽民营医院的准入领域和范围,鼓励社会办医以促进办医多元化。同时放开民营医院的服务价格,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加快进入医疗卫生领域。对于广大群众来说,该政策扩大了医疗服务供给,有效的缓解当前看病难的矛盾。对于民营医院来说,政策有助于其通过互联网方式,依托自身资质扩大市场范围,提升行业竞争力。对于医疗体系来说,政策不仅有助于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需求,同时能够加速医疗市场的竞争,推动公立医疗结构深化改革。

在商业保险方面,政策提出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不仅夯实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更有利于互联网医疗探索发展新的商业模式。商业保险因其具有盈利性,不同于社保具有的公共服务属性,因此在控费意愿和管理水平上均高于社会医保。一方面,商业医保更有意愿使用互联网医疗做控费。另一方面,互联网医疗很难以分成模式与社保合作,只能以系统服务费形式,而商业医保可以方便的以分成方式与互联网医疗企业合作,随着互联网医疗业务量的提升,商业保险将形成更加规模化的商业模式。

目前的政策的实施为互联网医疗提供肥沃的土壤,未来政策还将继续以开放为旋律,持续深刻的影响着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进程。

THE END
1.好大夫在线好大夫在线手机版免费下载好大夫在线 5.7.5新版特性—首页新增极速问诊功能,30分钟快速咨询医生—电话咨询服务新增展示医生24小时接听率好大夫在线 5.7.3新版特性—免费咨询功能升级:新增极速问诊,更快获得优质医生回复好大夫在线 5.7.1新版特性—优化部分功能使用体验好大夫在线 5.7新版特性—新增提醒医生回复功能—私人医生病情提交流程优化好大夫https://sj.zol.com.cn/haodf/
2.十大网上医疗咨询平台线上问诊app哪个好医生在线咨询平台好大夫在线是中国领军的互联网医疗平台之一,创立于2006年。好大夫在线拥有数量众多的优质医生群体,截至2021年7月,已超过24万名医生在平台上注册,已累计服务超过7200万名患者。用户可以通过好大夫在线APP、PC版网站、手机版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等多个平台,方便地联系到24万公立医院的医生,一站式解决线上服务https://m.maigoo.com/citiao/list_71162.html
3.免费问诊的哪个好用APP推荐免费问诊的哪个好用下载豌豆荚免费问诊的哪个好用榜单为您提供最新免费问诊的哪个好用大全,这里不仅有免费问诊的哪个好用安卓版本APP、历史版本应用下载资源,还有类似免费问诊的哪个好用的应用推荐,欢迎大家前来豌豆荚下载。https://www.wandoujia.com/bangdan/407955/
4.www.lbajt.com/moken44197.html三,abp6699,我要看亚洲老女人操逼操逼操操逼 四,欧美拳交视频免费,早川濑里奈Av在线播放 五,爱情的代价星克莱尔,精品乱伦系列 六,明里妯玩具化计划2023年最新视频,一边桶一边叫一边摸一边脱 七,男女查查调教在想女性向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133-2881-646http://www.lbajt.com/moken44197.html
5.问医生软件哪个好问医生软件有哪些问医生app哪个好用问医生软件是一类在线咨询医生的app,有了问医生的软件,就能帮助你在线看病,免去了你去医院的麻烦,有需要的朋友快来下载吧!http://qqtn.com/qqkey/wysrj/
6.www.lmwa.com/moken24241.html企业家“提出问题”,科学家“解决问题”,在“一问一答”中共同为吉林省中医药产业发展“把脉问诊”,探讨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并针对人参相关话题激发了一场头脑风暴。 12月7日,第三届世界中医药科技大会 2024长春国际医药健康产业博览会——“科学家+企业家”百人圆桌会议在东北亚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https://www.lmwa.com/moken24241.html
7.网上预约挂号专家门诊出诊查询在线问诊在线问诊 医院科室 25个科室 120位医生查看全部 其他科室 妇产科 骨伤科 泌尿外科 骨科 普外科 内二科 心血管内科 查看全部 按疾病推荐专家 查看全部 肾结石 (9位) 前列腺增生 (4位) 输尿管结石 (5位) 膀胱癌 (4位) 肾肿瘤 (4位) 前列腺癌 (4位) 泌尿系疾病 (5位) 包皮过长 (8位) 肾积水 (5https://m.haodf.com/hospital/3575.html
8.www.njdatang.com/aplpage46492.html软件大小: 448.48MB 最后更新: 2024-12-09 22:10:56 最新版本: V17.11.9 文件格式: apk 应用分类:ios-Android 无码网站黄色视频在线观看 使用语言: 中文 : 需要联网 系统要求: 5.41以上 应用介绍 一,小康小康黄色黄片免费看看黄色片女人一级片中国的黄片儿,视频。在线 男女 国产 二,插逼好爽http://www.njdatang.com/aplpage46492.html
9.浙一互联网医院初体验医生建议我来院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才能做出判断。在线预约检查时间后,就静静的期待着去医院啦~最后,医生说“检查完你直接回家吧,等检查报告出来,我们再视频复诊进行下一步的安排,如果需要吃药,你可以凭处方单到就近的药店买。”什么情况,这样也行?这也太方便了吧!视频问诊结束后,在“门诊申请记录”中还可以查看就诊https://www.hit180.com/20865.html
10.网络医疗平台问诊神经内科优秀病例范本2.docx网络医疗平台问诊--神经内科优秀病例范本请问一下老年痴呆有服用什么药物?用户2022-01-0114:06:35没有服用医生2022-01-0114:07:14我想请问一下,摔了一跤之后有疼痛,有没有骨折的情况?用户2022-01-0114:14:01已经去医院检查了,是有些是骨折,但不是很严重,所以在家休养,但现在狂躁的不得了,平时他就有狂躁的症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38954229.html
11.在线问诊app哪个好好一点的在线问诊5.宜问诊https://www.duote.com/android/622538.html 宜问诊app是一款为您提出示专业的远程医疗系统,是医生和病人中间专业对接的沟通交流专用工具 以上就是小编根据在线问诊app哪个好,好一点的在线问诊,在线问诊平台哪个最好,给您推荐的几款软件,希望符合您的要求。更多靠谱软件可以在多特下载站进下载https://www.duote.com/tech/202105/183276.html
12.春雨医生来春雨医生,守护全家人的健康——让孩子健康成长,让老人健康养老,让家庭成为真正的健康港湾,为中国人造一个健康家。 【快速问诊】宝宝发烧,脸上长痘,化验单看不懂,7×24小时全科室真实临床医生线上接诊专业解答,3分钟内得到响应 【找医生】全国60万+医生专家荟萃,电话咨询、线下就诊,找到最适合你的好医生 【在家https://apps.apple.com/cn/app/%E6%98%A5%E9%9B%A8%E5%8C%BB%E7%94%9F-%E5%9C%A8%E7%BA%BF%E5%92%A8%E8%AF%A2%E8%B4%AD%E8%8D%AF%E5%B9%B3%E5%8F%B0/id478834039?l=cs
13.医院医生网上预约挂号膝关节感觉在发热,你好,我想咨询关于“在线医生问诊免费”的问题 男28岁28岁 functions/format.html 胫腓骨*端骨折,您好,我今年37,这是我昨天拍的片子 胫腓骨*端骨折,您好,我今年37,这是我昨天拍的片子 女35岁35岁 functions/format.html 有脑瘫,能动,但是行走姿势不正常,有没有什么办**避免频繁伤到韧带? https://m.jd.com/doctor/307012055280
14.在线看病app那个好?在线问诊平台下载手机看病软件排行榜在线看病app那个好?在这里给大家带来了当前最火爆且实用的手机看病app,功能齐全实用简单更有专业的医生为您解答疑惑,需要的朋友赶紧来下载吧!http://www.downcc.com/k/zaixiankanbingapp/
15.免费问诊的app哪个好用2022专业的在线医疗问诊软件推荐免费专业的在线医疗问诊软件推荐 在线医疗咨询是很多人需要的,毕竟相比较线下去医院排队挂号浪费的时间,不如选择在线进行医疗咨询,而且线上咨询的话也能很好的保证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一些难以启齿的病症可以在线上得到解答,不过网络上的问诊app五花八门。有的是收费的,有的是免费的。那么免费问诊的app哪个好用2022?https://shouyou.3dmgame.com/gl/415536.html
16.从互联网医院发展建设到核心功能设计——深度行业分析互联网诊疗,也就是我们行业里常说的互联网医疗平台,以平台和互联网化运营为主,一类是为微医、春雨医生、丁香医生、好大夫的在线咨询、预约挂号的医为核心,药、险为辅助的平台;二是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等以卖药为主,在线咨询服务是辅助的。 https://36kr.com/p/1518876862432390
17.线上问诊平台哪个好线上问诊平台app有哪些线上问诊app能够很好的为用户们提供线上网络挂号以及相关医疗信息资讯的生活服务应用,能够高效的提供便捷的相关内容,使用起来非常的便利,可以进行在线问诊,及时的了解相关的医护状况,做好充足的准备。该合集整合了众多实用的线上问诊app软件,感兴趣的朋友就赶快来下载体验吧。https://app.ali213.net/heji/xswz.html
18.线上医生问诊24小时免费咨询鼻咽癌、口腔癌、肺癌、食管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恶性淋巴https://askar.39.net/ask/changshouzhongliuke/kyJOb44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