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有请大医生】我们特邀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夏志伟主任来为大家详细说说,不同类型的肚子疼可能提示哪些健康问题。
肚子疼的时候,其实是哪里在疼?
夏主任表示,肚子疼是消化科鉴别诊断的难点所在。原因在于它的诱发因素非常多,所涉及到的疾病范畴也很广,从胃肠道本身的问题,到心脏问题、血液问题、骨骼问题、自身免疫的问题,中毒的问题都有,甚至有时会出现患者肚子疼来了,医生“翻箱倒柜”地查,最终却诊断不清楚的情况。
本次直播中,主任就以下7种比较常见的肚子疼类型为大家进行了详细解答:
饭前饭后隐约胃疼,时好时坏——浅表性胃炎
治疗可以考虑用一些抑制胃酸的药,比如达喜、碳酸镁、胃舒平,或者奥美拉唑肠溶片、雷贝拉唑肠溶片等等。
肚脐周围疼——小肠病变
肚脐周围是小肠的所在区域。一般吃坏肚子了小肠发炎,肠道运动过于剧烈以及小肠痉挛,均可引起肚脐周围的疼痛和不适。
吃撑了胃疼——急性胃扩张
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规律饮食,切忌暴饮暴食,否则会产生严重后果。
右下腹一按就疼——阑尾炎
阑尾炎的发生率在6%左右,具体的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转移性右下腹疼是阑尾炎的典型特征。
先说右下腹。在人右侧髂骨最突出的结节高点和肚脐眼之间画一条直线,这条直线的外三分之一和内三分之二交界处就是阑尾的所在位置,也是阑尾炎发作时的疼痛位置。
再说转移性。阑尾炎最开始疼的位置很可能不在右下腹的阑尾处,而在胃或肚脐周围,而后逐渐转移至右下腹。
早期阑尾炎可以是模模糊糊的腹部钝痛或绞痛,这个时候人虽然感觉是上腹部疼,但只要你去按右下腹阑尾处,就会发现真正疼的位置其实是在那里。肚子疼的时候,大家可以先用这种方法在家进行自我检查。
反酸、反流、烧心——胃食管反流病
单靠改变生活方式能够让30%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病情得以好转,这也是胃食管反流病的首要治疗措施,包括忌吃酸、辣和刺激性食物,远离烟酒和碳酸饮料,吃饭至多7-8分饱,吃完不要马上躺下,晚上睡前3个小时别吃东西等等。
对于生活方式改变无法控制症状的患者,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服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之类的抑酸药。像是只有反酸反流症状没有食管黏膜破损的非糜烂性反流病,要用最少的药物剂量,减轻症状最主要还是得靠生活方式的严格控制。
一吃凉的就拉肚子——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的诱发因素多种多样,包括负面的情绪因素(紧张、压力),食物的冷热刺激等等,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却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想象一下,因为怕拉肚子这不敢吃那不敢吃,出门坐个公交车都得算好哪有厕所,该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啊!
心窝疼(两侧肋骨交界处)——心脏疾病
心窝疼一般就是胸口疼,两个肋骨交叉的位置。这个地方疼千万别掉以轻心,它很有可能是心脏疾病的征兆!上了岁数的老年人、以及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群出现类似症状,需要马上就医。
肚子疼时,吃止疼片管用吗?
夏主任指出,所谓的止疼片,其作用应当是针对腿、腰等部位的肌肉酸痛,以及疲劳性头疼和神经痛,而绝非肚子疼、胃疼这样的消化系统的疼痛,患者滥用止疼片也是我们消化内科医生倍感担忧的一个问题。
事实上,用于头疼、腿疼,以及感冒发烧的止疼药虽然有可能暂时缓解胃、肠、阑尾等腹部内脏器官的疼痛,但也会因此掩盖真实症状,令患者和医生难以辨别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毛病,从而延误病情。
更加严重的是,现在很多的止疼药都是伤胃的,胃疼肚子疼是绝对不可以吃止疼片。
原来这么多年,春雨君都吃错药了……那胃疼该吃啥药呢?
夏主任说,基本的胃部不适有这3种:
主任提醒:疼到这个程度,就必须要看医生了
本期节目视频
主讲人:夏志伟
现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擅长:
夏志伟主任兼任多个杂志编委,参与编写了《胃肠病学》、《消化性溃疡》、《胃肠急症》《消化内镜图谱》《消化系统疑难疾病》、《老年病学》等数十部专著和译著。同时发表论文数十篇,博士毕业论文曾获大阪第二届国际消化性溃疡会议优秀论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