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问诊平台屡遭投诉,平安好医生阿里健康微医生的好生意还好吗?疫情新浪财经

2020年疫情,让微医、丁香园、平安好医生、阿里健康等互联网医疗平台风生水起,其在避免接触购药诊疗方面发挥了不小的作用,短期内访问量和问诊量都呈几何倍数增长。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2020年3月国家卫健委的委属管医院互联网诊疗比去年同比增加17倍;第三方互联网服务平台诊疗咨询同比增长了20多倍,处方量增长了近10倍。《2020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报告》显示,2020年2月疫情后互联网医疗日活明显上了一个台阶。

流量大增长的背后,是一个消费习惯的加速养成。一直以来,互联网+在医疗领域的渗透都进行得比较慢。一方面是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导致医疗政策对放开线上资质较为严格,另一方面正如莆田系医院的影响,患者对线上医疗问诊也始终难以真正放心。

近两年,随着医疗政策的放开,互联网医疗平台强劲生长,老牌企业微医、好大夫在线、丁香园等成长为行业“独角兽”,上市公司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京东健康、新氧等也已逐渐显现出扎堆的态势。根据Frost&Sullivan的数据,医疗网医疗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保持在30%以上,且成长空间依然巨大,单从问诊市场来看,根据卫生统计年鉴,2019年的问诊量约87亿人次(包括公立、私立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线上服务渗透率仅约为6.2%。基数之大,渗透率之低,意味着渗透率每提升一个点,都将带来巨大的线上诊疗需求。

然而,众所周知,互联网医疗行业,特别是线上问诊,几乎未见有能盈利的企业,依然是靠融资撑着,成熟的商业模式路在何方?后疫情时代,线上问诊能否抓住这次发展机遇,留住用户?

线上问诊,问了个寂寞

曾经的莆田系医院线上化让互联网医疗臭名昭著,但也是它撕开了行业规范化发展口子。互联网有天然便捷性的属性,但是在医疗行业,便捷性不是第一选择,没有优质医疗资源的互联网平台,就像一盘散沙。

打开各互联网医疗APP,各互联网医疗平台的问诊模式都非常相似,根据价格等级的不同,有专家问诊和普通问诊,按科室分类,支持图文、语音、视频方式。相比于线下苦苦挂号排队就诊,便捷性不言而喻。但是,便捷性始终不是患者的第一选择,同时也可以看到,“24万+、78万+医生、1600家医院”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各家平台都在争相绑定三甲医院及主治医师以上级别的专家,以昭显平台之可靠性和专业化。

看似同时兼具了便捷性和专业性的线上诊疗,是否就如日冲天呢?

“熔财经”注意到,线上问诊平台屡遭投诉。投诉最多的其实不是医生资质不够或能力不行,而是医生“玩消失”、敷衍的态度,像极了前男友。

“熔财经”认为,频发的投诉背后,损害的其实是用户和平台之间的信任,也反映了线上问诊这门生意正面临的挑战。

首先,专家资源的稀缺,意味着我国医疗服务市场是一个卖方市场,注定了用户,甚至是平台,都是“卑微”的。

假货泛滥的淘宝,依然是我们网上购物时的首选,是因为商家是充分竞争的,它是一个买方市场,用户至上的理念,使其针对卖方建立了严格的监督机制,客户的售后是有充分保障的。

同样的机制很难适用于线上诊断平台,各平台都在争相“讨好”医院、医生入驻,甚至是患者,有时候面对医生,就算是付费了,也是始终持有一种有求于人的卑微感。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互联网医疗的兴起其实是瞄准了改变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需求痛点。我们都知道,高等医院多在东部发达地区、三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供过于求一直是我国医疗行业发展的难题,如果优质专家资源线上化,则可以实现区域共享。

在此情形之下,线上问诊很难做出规模效应,商业模式难以盈利。一方面,医疗服务“卖方市场”使得医生争夺战必不可免,这意味着平台只能收取比例很低的问诊收费分成,而医生的有效供给又非常有限。另一方面,线上问诊动辄几百的定价远高于现有公立医院的挂号费,能吸引到的用户毕竟有限。此外,用户也不是白来的,线上看病的消费习惯尚未形成气候,很多平台还在依靠烧钱的方式来引流。

以平安好医生为例,已连续亏损五年,累计亏损37.41亿元。2020年其上半年其营业收入27.47亿元,其中在线医疗业务收入6.95亿元,同比增长107%,咋一看很高,但其实主要是靠平安集团“爸爸”,2015-2017年平安集团对其在线医疗业务收入的贡献度分别达100%、100%和97.2%,2018年以后则未再披露这一数字。同时,与持续亏损相伴随的是平安好医生高额的获客成本,即使在有平安集团“爸爸”贡献大量流量的情况下,2018年、2019年平安好医生的销售及营销费用都超过了12亿元,占当年营收比例超24%。

行业新政和资本助力,力挽狂澜的机会?

疫情再次激活了互联网医疗行业,但是如果仅仅是因为疫情的原因,行业收获的也只是“短暂的繁荣”,真正给互联网医疗行业注入活力的,是2020年国家接连出台支持互联网医疗发展的重磅政策。

一是医保支付万亿市场抢滩开启。2020年3月,国家医保局、卫健委发布指导意见指出,“支持互联网医疗机构开具电子处方、诊疗费、药费的在线医保直接结算”。11月国家医保局又发布指导意见“对线上、线下医疗服务实行公平的医保支付政策”,并给出了详细的实操措施,这意味着,医保支付大门已完全向互联网医疗敞开,截至2019年底,医保基金总支出已达1.99万亿元,是实打实的大金主。

其实,早在2016年,互联网医疗企业就已通过建设互联网医院布局“蹲点”,以在政策开放后先于市场一步打通各地的医保支付系统,迅速抢占市场份额,这种思路在2019年明确提出医保支付“互联网+”后达到井喷。

二是试点互联网医疗医保首诊制。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印发的实施方案提出,“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为载体,探索推进互联网医疗医保首诊制和预约分诊制”。

一次普通的就医流程,包括挂号、检查、诊断、处方、支付。医保和首诊对互联网医疗的放开,意味着互联网医疗此前在诊断和支付方面的断层将衔接起来,在未来可以形成自身的生态圈,不再只能是依附于线下医院,以“互联网医院”形式创造出新的医疗资源供给,真正形成可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

除了政策之外,资本的重新涌入也是互联网医疗行业一扫之前的颓势、进入新一轮探索期的支撑。2016年“魏则西”事件后,互联网大健康的融资迅速降温。前面说过,互联网医疗商业模式难以盈利,直到今天还是处于不断烧钱的状态,但是以平安好医生未首的众多企业亏损额已经逐渐缩窄,加上开放网售处方药、医保结算支付的利好,也让资本看到了希望。2019年互联网健康融资总额破百亿大关,一直维持到今年。

大浪淘沙,谁才是真正的竞争对手?

前面说到,随着线上医保结算和首诊制的放开、资本的涌入,互联网医疗迎来新的发展窗口,稳定可持续盈利的“理想商业模式”变得触手可及。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整个行业竞争压力不小。

截至2019年数据,互联网医疗行业就有已经有9家“独角兽”公司(估值10亿美元以上),每个公司都有自身独特的优势。

从个人支付端来看,京东健康背靠京东这一大体量的2C零售电商,有着天然的流量输入优势。

从商保端来看,平安好医生背靠平安集团的大量的保险业务客户,优势明显。

从医保端来看,微医与地方政府深度合作,为医联体建设龙头,旗下拥有的30家互联网医院已有18家打通所在地的医保系统,在医保端有先行的优势。

从医生资源来看,丁香园作为医疗专业人士交流平台,截至2020年10月已入驻有200万医生,一骑绝尘。

……

然而,在众多的对手中,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隐藏竞争者,就是实体医院本身。熔财经注意到,公立医院也在建立自身的互联网医院平台,且凭借本身的威望,用户增速远高于其他资本孵化的互联网医疗平台。

《2020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报告》显示,11月知名三甲医院的互联网医疗平台活跃用户同比增长31.6%,是互联网医疗平台的近2倍。

公立医院的互联网医院建设热潮,是在2020年疫情的爆发使得患者无法来医院就诊的背景下。目前,互联网医院已经基本成为公立医院的标准配置。以北京协和医院为例,早在今年2月,就已一共开放17个专科共计325名医生为患者提供线上专科咨询服务。

不得不说,三甲医院建设互联网医院有着天然的优势。一般来说,除了常见病,医生看病不能只在线上,很多检查和治疗是需要在线下完成的,如能做好线上线下的衔接,依靠自身的威望,公立医院虽然并没有主动出击,却最终“杀敌于无形”。其次,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医生资源大部分也都来自公立医院,当公立医院也建立自己的互联网医院后,医院肯定希望医生在自家平台执业,这会使得医生入驻第三方平台存在一定限制。更重要的是,我国的医保是属地化管理方式,公立医院自建互联网医院原则上可保持线上线下一致,而互联网医疗平台如果要实现A地区的患者在B地区就诊用医保支付,就需要同时在AB两地拥有互联网医院资质,且与医保经办部门签订协议,如果范围再扩大到全国跨地区支付呢,用户的规模恐怕难以支撑起这一扩点的成本。

不过,就像海底捞、喜茶等都有自己的APP,大众点评依然傲视群雄一样,单个公立医院整合资源的能力不强,医生有限,患者有限,可以做好,但做不大。此外,公立医院不是市场机制,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它可以满足普惠的医疗需求,但是对于定制化需求、个性化服务方面,互联网医疗机构更为灵活,在对医生的对价支付方面,也能通过竞争机制形成高的市场水平,充分调动医生的积极性。

相对公立医院自建的互联网医院,互联网医疗平台具有能做到全国性龙头的潜质,问题是,如何做到?作为互联网医疗平台,可能不能仅局限于瞄准其他平台,或许是要真正去思考,如何才能与公立医院的互联网医院做好利益分割,做到相互补充、相互前行的合作关系。

熔财经:城市商业新媒体,区域经济链接者,产业趋势发现地。

THE END
1.好大夫在线好大夫在线收录全国1万多家医院,93万医生,医生出停诊信息随时在线查询。28万公立医院医生注册、认证,开通自已的“网上门诊”、医生本人在线接诊,患者在家也能看专家,线上处方,线上药房,药品配送到家。家庭医生长期照护,体检报告专家解读,给你专业的分析和建议。大http://xuwwdr.haodf.com/
2.微医擅长: 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抽动症、肌张力障碍、共济 图文问诊¥300视话问诊未开通 丁正同 施光峰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评分9.6问诊量1467 擅长: 各种感染病的诊治,尤其擅长慢乙肝、慢丙肝、脂肪肝 图文问诊¥598视话问诊未开通 施光峰 查看更多医生> 今日义诊https://boai.guahao.com/
3.问大夫帮你在线问医生问大夫是您值得信赖的在线网络医疗服务网站.问大夫提供贴心,专业的线上网络医疗信息服务,其中包括地区,医院,医生,药品,咨询的搜索和查询服务,以及健康常识等信息.https://www.wendaifu.com/
4.十大网上医疗咨询平台线上问诊app哪个好医生在线咨询平台→互联网医院近年规模化发展,不仅有巨头企业入局,还有国家政策支持,那么优质的线上问诊平台有哪些?线上问诊app哪个好?下面,CNPP小编为大家分享十大网上医疗咨询平台,包括好大夫在线、叮当快药、快速问医生、京东健康等线上医生咨询app,都较具代表性。各平台运营情况请以官方实时调整为准。 01 好大夫在线 综合指数:91.8https://www.maigoo.com/top/424715.html
5.丁香医生线上问诊丁香医生疫情动态,查疾病找药品,学习健康知识,家庭健康必备的神器。 丁香医生app介绍 丁香医生app,一般又称丁香医生线上问诊,丁香医生问诊app。 身体小问题?来问丁香医生! 丁香医生是专业医学网站丁香园团队研发,具有互联网医院职业资格执照,拥有50000+三甲医院及以上专业医生团队,服务涵盖:在线问诊、医院查询、疾病自查、https://www.liqucn.com/rj/96028.shtml
6.线上问诊被指花“冤枉钱”,在线问诊乱象调查邓勇表示,医生工作繁忙,大多数医生是利用空余时间参与在线诊疗,而时间安排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决定了该类问题的难点在于协调医生的线上线下诊疗时间。 记者注意到,为了解决该问题,互联网医疗问诊平台也做出了一些努力。比如,推行医生团队模式、嵌入预问诊、AI辅诊等工具,帮助医生更加高效地获取患者资料。 http://news.hnr.cn/shxw/article/1/1675852964084453378
7.在线问诊app哪个最好?在线问诊免费咨询app当你受够了市场上虚假医疗信息横行,当你对疾病和药品没有更好的了解渠道,当你对医生开出的一包药物不明就里,当你面对医生出具医疗费用时的手足无措、欲言又止,这时网上问诊软件就非常重要了。目前,网络上的问诊软件五花八门,有的是收费的,有的是免费的,那么免费线上问诊平台有哪些?为此,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了https://www.32r.com/zt/xswzrjtj/
8.丁香医生线上问诊怎么开通丁香医生快速问诊方法手机软件很多小伙伴想要在线上问诊咨询医生,却不知道如何操作?php小编子墨这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丁香医生的线上问诊流程,从注册到开通快速问诊,手把手教你如何快速便捷地咨询医生。 打开丁香医生,进入“问诊”页签,然后点击“快速问诊”右侧的“立即提问” 进入“图文问诊”的界面, 编辑框输入详细的病情 https://m.php.cn/faq/849210.html
9.医生上网常做什么?热衷授课做科普,对待线上问诊仍谨慎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中国医生在互联网上的行为有什么样的变化?近日,丁香园发布的《2022中国医生洞察报告》发现,医生对于提高自身影响力仍有需求,对学术内容输出热情高涨;同时,受各种因素影响,医生对互联网问诊的参与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医生在线上更活跃 四成开展过大众科普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10/31/c7017742.html
10.好大夫线上问诊官方版好大夫在线app下载最新版好大夫线上问诊官网app最新版下载安装专区为大家带来了好大夫app免费下载,让你在手机上就可以实现在线咨询线上问诊等服务,而且使用好大夫挂号app也能帮你节省在线下排队的时间,北京好大夫是比较知名的互联网医院,汇聚了全国各地医院的优质医生群体,好大夫最新版app让你可以获得权威的医疗服务,在线上就帮助解决你的各种http://2265.com/k/haodaifuapp/
11.记者体验线上问诊:3秒接诊医生很快给出用药指导坐诊互联网医院央广网北京12月30日消息(记者 庞婷)“您好,请问在新冠康复期持续咳嗽、食欲不振应该如何缓解?”12月30日14时,央广网记者通过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进行了线上问诊。大约3秒后,系统就为记者分配了一名医生。经过问诊,医生很快针对相关症状给出了用药指导。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PS6R4B70514R9NP.html
12.儿科医生赖妈妈在线问诊开通,限时免费咨询如果您觉得图文咨询,仅能通过文字交流,很受限制,您可以选择视频咨询,能和医生线上面对面沟通。为了提高问诊效率,问诊前可以提前写下想要问医生的问题,便于您在通话时快速提出问题并得到解答。 在线处方开具,药品邮寄到家 医生根据患者需要开具处方→药师审核处方→手机线上支付→药品包邮寄送到家→点击“个人中心”查看https://tech.china.com/article/20220519/052022_1069386.html
13.绿通十年献礼!一卡尊享八项线上问诊特权!一卡在手,随时随地,全面呵护自己和家人健康,尊享“8项”线上问诊服务特权: 快速问诊(三甲):30万+公立三甲医院医生,7*24小时,1对1图文咨询,各类健康疾病问题都能问,全面守护您和家人的健康。 儿科急诊:公立医院儿科医生实时在线,60秒快速回复。帮助新手宝爸宝妈,从容应对各种着急的儿科问题。 http://www.northnews.cn/p/2119258.html
14.(免费网上医疗咨询平台有哪些)十大免费网上医疗咨询平台线上问诊(免费网上医疗咨询平台有哪些)十大免费网上医疗咨询平台 线上问诊app哪个好,互联网医院近年规模化发展,不仅有巨头企业入局,还有国家政策支持。优质的线上问诊平台,需要大量运营经费,因此只能做到部分服务免费或限量免费。小编以此为基础,带大家看看免费网上医疗咨询平台有哪些,例如好大夫在线、叮当快药、快速问医生、京东健http://m.zhuoyunkang.com/news/show-49005.html
15.线上问诊!送药到家!苏大附一院互联网医院正式上线!问诊结束后,患者将医生处方药物线上缴费,苏大附一院药师审方、配药、打包,再交由快递送至患者指定地点。(上图为药师正在审方) 无需来院复诊,患者足不出户即可对话苏大附一院医生、享受送药到家服务。 互联网医院“答患者问” 互联网医院是什么? “互联网医院”,即在线问诊、智能问药、药品快递到家。要想在互联网https://news.2500sz.com/doc/2021/03/10/696655.shtml?from=groupmessage
16.春雨医生线上问诊业务分拆备战上市春雨医生创始人兼CEO张锐对财新记者表示,春雨医生的主营业务线上问诊已经有了较好的盈利能力,上市规划明确可期。 春雨医生创立于2011年7月,是中国最大的移动医患交流平台之一。根据春雨医生公布的数据,平台迄今集聚了9200万名激活用户、拥有41万名公立二甲医院以上的专业医生,每天33万个医疗问题。 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article/8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