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逛遍10大世界顶级博物馆,把673件镇馆之宝“抱回家”文物国宝文博大英博物馆全国博物馆

4500年前,遥远的埃及古王国,一位抄书吏盘腿而坐。

他的眼睛专注地看向前方,左手拿着半卷莎草纸,右手执笔,正在记录着什么。

盘腿而坐的书吏

法国卢浮宫馆藏

这一幕被刻成雕塑,带入法老和高级官员的墓中。他们虔诚地希望,抄书吏的技能可以帮助自己的来世——在彼时的古埃及,读书、写字是稀缺的技能,人们认为,识字的人拥有通过将某物写成文字或重复书面文字来使物品存在的能力。

4500年后的今天,来到卢浮宫博物馆1层,你便能看到一尊盘腿而坐的抄书吏,目光炯炯凝视前方,右手的芦苇笔却早已下落不明。

图/Unsplash

此刻屏幕前的你,或许手边就有一张纸,可以随手拿来一杆笔开始书写。提起笔的瞬间,你是否会想到,几千年前的古埃及,所有人对这种“神力”的期盼与信仰?

我想,再没有什么地方,能比博物馆还要更直观地,短短一天内,就能看遍人类进化的万古千年;

也再没有什么地方,更能给人带来那种触动,那种恒久的、仿佛来自历史深处的、遥远的呼唤。

博物馆每件藏品,都在诉说着无声的故事。每个文字,每个图案,都见证了历史,也呼应着现在。

如果不是《亚尼的死者之书》,我们很难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埃及这个古老文明对生死截然不同的态度。

如果不是《人间乐园》,我们可能也很难想象,500多年前的罗尼米斯·博斯竟然就创作出如此震撼的超现实画作,天堂虚伪,人间可笑,地狱荒谬,直到今天看依然细思恐极……

图源:《梵蒂冈博物馆:天堂与尘世之间》

大英博物馆地面上的这句话,让无数人引为座右铭:

"andletthyfeetmillenniumshence

besetinmidstofknowledge."

"愿汝至此千年,徜徉知识圣殿"。

可惜,世界上博物馆那么多,又如何把精华看尽?隔着玻璃展柜,怎样才能把一件文物的前世今生看得透彻?

趁着年末,我们为文博爱好者带来了一个好消息:现在购买三联中读·知识年卡,不仅可以畅听站内几乎所有文博课程,还将免费获得一套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世界博物馆全书》(全10册,价值998元)实体书!

在这套书里,可以“逛遍”全球10大博物馆,673件镇馆之宝;足不出户,就能看遍6000年世界文明史。

涵盖文化艺术、建筑历史、自然科学、博物考古等领域,把文物背后的故事将给你听。

全球10家顶级博物馆,每本都像是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

随便翻开一本,那些人类走过的漫长岁月,都会具象化浮现眼前。

673件“国宝中的国宝”,每一件都是当时工艺、美学、科技的巅峰。

①“三联文明寻踪”小程序

②定制文物冰箱贴3枚

③藏书票1张

④博物馆“镇馆之宝”纪念章10枚

⑤《遗落的瑰宝——大英博物馆篇》别册1册

⑥文物音频100节

⑦专享定制礼盒

总价值超过1386元的文博大礼,请你查收!

为什么要送你这套《世界博物馆全书》?

一览人类文明史

《世界博物馆全书》选择的全球10大博物馆,每个都独具特色: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

——被誉世界四大博物馆之首

英国/大英博物馆

——全人类的百科全书

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沙皇宫殿里的世界珍宝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容纳天堂和艺术的圣地

意大利/乌菲齐博物馆

——重返文艺复兴的旷世之作

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

——西班牙历史与艺术的镜子

梵蒂冈/梵蒂冈博物馆

——罗马教廷珍藏的“人类记忆”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亚洲艺术的兼容并蓄

奥地利/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

——茜茜公主时代的艺术殿堂

德国/柏林博物馆岛

——德国不可错过的世界文化遗产

而这些,仅仅只是这一套书微小的一部分。

我们翻阅一页又一页,仿佛在博物馆走过一步又一步。

不同地域的博物馆集合到一起,成为了一座盛大的独属于你的“线上博物馆”,而那些“镇馆之宝”,则串联起了一份世界文明的版图。

更加实用的是,一册书讲解一座博物馆,事无巨细将博物馆的位置与规模、发展历程、展览分布、镇馆之宝、馆藏珍品,进行全盘介绍。

可以随意翻开一本,来一次畅快的“纸上”云游;也可以把它当作出发前的攻略,有目的性地开启行程;还可以在来到实地的时候当导览手册,可比宣传页实用多了~

这套“典藏级”博物馆百科全书,你家书架应该有它的位置。

2400幅高清彩图

“贴脸”看清传世文物

拥有这套书,就仿佛置身10座24小时全天候开放的“私人订制”博物馆。

建筑、雕塑、绘画、陶瓷、金属、工艺品、皇室用具、用品服饰......几乎囊括你所知道的一切类别。

编辑团队从上千万国宝文物中,精心甄选673件“国宝中的国宝”。

每一件,都是当时工艺、美学、科技的巅峰。

踏入乌菲齐美术馆,仿佛进入时光隧道。

遇见波提切利、莱昂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提香......这里记载着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璀璨,也书写着美第奇家族的荣耀。

从新古典主义的代表《拯救普赛克的厄洛斯》,到浪漫主义的杰作《自由引导人民》;从哥特风格的起源“苏杰尔之鹰”,到巴洛克艺术的瑰宝“约旦楼梯”.....

看完这套书,也看懂了西方那五花八门的艺术流派。

约旦楼梯

一路走过大英博物馆的《女史箴图》《引路菩萨图》;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双头佛;东京国立博物馆的《潇湘卧游图卷》;大都会博物馆的《照夜白图》......

才发现原来有那么多属于我们的珍宝离家万里,漂泊海外,无声地向每一位来者讲述着故国的故事。

《照白夜图》

还有:

埃及版清明上河图:尼罗河马赛克场景;

中世纪最繁丽的艺术织品:独角兽挂毯;

中国古典园林的营建之美:明轩

每一件稀世珍宝,都有全貌展示、局部细节放大和历史背景讲解,还加入了“小提示”“文物小知识”等栏目。

你可以浮光掠影,欣赏顶级博物馆带来的豪华视觉盛宴。

更可以沉入其中,去了解每一件文物的每一个细节,去聆听它承载的故事,去触摸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风起云涌,揭开一段尘封的历史。

书中所有实拍图、细节构造图,都是来自各大博物馆、考古研究所的“内部资料”,普通人难得一见。

2400张全局图+局部图,每一帧图片都采用高端艺术画册标准,多位专家严苛调色,只为呈现文物本身的色彩和质感。

即使亲临博物馆,也很难有这种“贴脸”细细看的体验,文物近在眼前。

+丰富知识延伸

一看就懂,举一反三

在编排上,《世界博物馆全书》更从文物衍生至历史、艺术、文化、自然、地理、天文、科技等,这也是翻开这套书让人无比惊喜的点之一。

它讲来自古罗马的米利都市场大门,却不仅仅限于介绍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建筑收藏之一,更是推开这扇大门,看建筑的历程:兴建,毁坏与重构;

它讲《女史箴图》,却不只赞它是中国美术史上的“开卷之作”,更是从《女史箴图》的风雨飘零,去看那些失落海外的中国国宝,如此惊艳,却如此令人叹息;

它讲《伊丽莎白自画像》,作品本身固然令人惊艳,而作品背后,那些在男权社会下,依然绽放自己光芒的女画家,更令人敬佩。

要说读完这套书,就能了解世界,感觉都不夸张。

审美、智识、格局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就“蹭蹭蹭”提升了。

为了让普通读者、艺术小白,乃至小学生,都能轻松读懂内涵丰富的国宝文物,每件文物,都有全貌展示、局部细节放大、结构平面图、制作工艺图和历史背景讲解,深入浅出、晓畅易懂!

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不放过。

还会教你“举一反三”鉴赏文物,据每个文物的特质延伸讲述,全面涵盖各种类型知识点,带着你一寸一寸看个透彻。

从阿罕布拉圆顶,去感受伊斯兰建筑风格与特色;

从荷马威廉,去了解古埃及人与河马的关系;

从潇湘卧游图,去看中国南宋卧游画,那是士人精神的具象化

这就相当于拥有了一个随时待命的全能讲解员,带着你走遍世界十大博物馆,将藏在那些文物身上的知识,掰开揉碎讲给你听。

每一次与文物的邂逅,就像打开一份未知的礼物,寻到出人意料的珍宝。

全貌展示+细节放大+专业解说,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360度“解剖式”看懂每一件文物。

11轮精准校色

宜赠宜藏

高端艺术画册标准,11轮校色。

尊重文物本身的色彩和质感,带来仿佛亲临博物馆般的现场观看体验。

内文选用160g雅韵特种艺术纸,此外特种纸上还有刚柔双层涂布工艺,画面细节纤毫必现,翻着不易留痕,即使看久了,也不会不舒服。

双锁线手工方脊精装,加倍牢固,180°平摊阅读,让你一次看个爽。

现在购买还将赠送价值千元的6大赠品。

①订制藏书票。

②一次性集齐博物馆“馆藏珍品“纪念章10个(印刷在书中),每一枚都大有来头,真的诚意满满。

③超美定制冰箱贴3枚,将世界级“国宝”带回家。

跨越500年的“神秘微笑”:蒙娜丽莎;

女性永恒美的象征:米洛的维纳斯;

古埃及现存最精美的猫雕像之一:盖尔-安德森猫。

④《遗落的瑰宝——大英博物馆》别册一本。

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目前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万3千多件,囊括了中国整个艺术类别。

而这本《遗落的瑰宝——大英博物馆》便是带领我们更近一步去遇见那些流失海外,难得一见的中华珍品。

⑤文物音频×100节。

不仅能欣赏美,还能听到文物背后的故事(音频持续更新中)。

⑥定制精美书盒,质感满满,不管是自留还是送人都再适合不过。

随书附赠的6大赠品,将收藏价值和体验感完全拉满。

无论是收藏还是赠友,都是不二选择。

说完了《世界博物馆全书》,我们用1分钟看看:

三联中读·知识年卡,怎么用?

100+门历史文博课

打通过去与未来

要说历史文博,是三联中读的“传统艺能”。

从《博物馆观看之道》(中国篇+世界篇)到《了不起的文明现场》《了不起的敦煌》,以及今年刚推出的《了不起的石窟》,100多门历史文博课,带你从各个现场打捞人类创造的种种奇迹。

100+门艺术美育课

重塑美学修养

热爱博物馆的你,一定也对令人瞠目结舌的艺术之美心有执念。

在三联中读,有《宋朝美学十讲》《我们为什么爱唐朝》《明朝生活美学》,带你从古人那里攫取美学智慧;还有《张敢·看懂西方艺术史》《古典音乐说明书》《电影正传》,和你一起打通中西,重塑美学修为。

200+文化大咖

提供专业视角

“学什么”很重要,“跟谁学”同样重要。

许倬云、叶嘉莹、樊锦诗这些国宝级学者,郎朗、吕思清、吴蛮这些世界级艺术家,戴锦华、杨立华、李零这些北大名师……在三联中读,都是你的引路人。

额外加赠

「三联文明寻踪」小程序

现在购买三联中读·知识年卡,还可以免费获取赠书《世界博物馆全书》(全10册)及赠礼!

THE END
1.现存中国文物最多的外国博物馆现存中国文物最多的外国博物馆是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位于英国伦敦,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其收藏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令人叹为观止。在众多珍贵的藏品中,中国文物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数量庞大,据悉超过了2.5万件,甚至有可能达到3万多件,这些文物涵盖了中国从古至今的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895512531739763268.html
2.王春法委员:将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加强与国外名馆合作记者:智慧博物馆建设逐渐得到国际博物馆界重视,能不能谈谈建设面临的挑战? 王春法:现在博物馆的文物藏品形态丰富多样,藏品数量动辄达到数百万件。比如,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数量就超过了140万件。这就要求藏品管理必须从传统的手工登编向数字化转型,运用数字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和管理,并进行数据储备。 https://www.yidaiyilu.gov.cn/p/81886.html
3.这些博物馆里的奇葩藏品,看了晚上都睡不好觉了…但是凡事都有例外,比如说下面这些奇怪又带点诡异的博物馆藏品,不仅有趣还特别涨姿势,简直让人一看就停不下来… 提尔皮茨,一战德国累斯顿军舰上的一头肉猪,这艘军舰被英国格拉斯号击沉,她幸免于难被英军救起,成了格拉斯号的吉祥物,给她起了当时德国海军大臣一样的名字…战后被宰,分成块拍卖,猪头则被制成标本收藏https://www.depthlink.com/news_424
4.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及部分藏品介绍六、1800-1900年期间博物馆藏品 在19世纪的前30年,荷兰发生了影响深远的政治变革。1806年,巴达维亚共和国改制为王国,由路易?拿破仑(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的弟弟)担任国王。1813年,将法国人赶走后,奥兰治王室重掌荷兰政权。1815年,在威廉一世的领导下,南北荷兰合并为一个王国。但在1830年,南部省份爆发革命,宣布https://www.meipian.cn/2c2vs1th
5.冬宫博物馆有哪些必看的藏品圣彼得堡冬宫旅游攻略有人说,如果全部游览冬宫,可能需要7-8年的时间。虽然很夸张,但是却道出了该博物馆藏品众多的事实。不管是跟团还是自由行,时间都是有限的。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冬宫那些必看的藏品! 1.约旦阶梯(大使阶梯) 经典的冬宫之旅从这条楼梯开始,它恢弘大气,正彰显皇家气派,许多外国使节和帝皇显贵每每造访俄国沙https://lxs.cncn.com/57272/n672233
6.超800万件藏品!大英博物馆的文物都从哪儿来?七旬老人自建博物馆,馆内有6万余件藏品,这些藏品从何而来? 这些藏品都是老人搜集而来。老人为了建这座博物馆,省吃俭用,到全国各省市去搜集藏品,其中不乏抗日战争的珍贵物证。 外国一电影 女主角和朋友在博物馆还是哪发现了城市地底下有宝藏 就组 是古墓丽影吗? 西藏博物馆门票多少?怎么去? 西藏博物馆在罗布林卡https://www.ximalaya.com/audio/665558706
7.广东省博物馆甲辰龙年仲夏,满载着三千年的青铜文明,《广东省博物馆藏品大系·铜器与钱币卷》款款而来。此卷为广东省博物馆推出的藏品大系丛书第七卷,也是广东省博物馆第一部独立成卷的、展示铜器和钱币藏品的图录。本卷旨在系统整理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传世铜器、钱币类文物的收藏情况并进行总结,为今后丰富馆藏、加深研究、更好https://www.gdmuseum.com/cn/col48/16504
8.《商人与收藏》试读: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埃及藏品的由来1895年以来,大都会博物馆每年都资助英国的埃及探索基金,作为回报,从菲林德斯?彼得里茨和其他人发掘的文物中分得一杯羹。1905年,在朋友拉芬的建议下,皮尔庞特?摩根(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第四任董事长)决定组建大都会博物馆埃及艺术部,训练并资助开展独立的埃及考古活动。 埃及人仍在给外国考古学家发放许可证,条件https://book.douban.com/reading/31408937/
9.图集拥有约2.3万件中国文物:镜头下,大英博物馆里的亚洲藏品跟随摄影师的镜头,让我们走近大英博物馆里的亚洲藏品。 2023年8月23日,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外指示牌的全景图。大英博物馆发现,被盗文物包括价值高达5万英镑的黄金首饰、半宝石和玻璃,在eBay上以低至40英镑的价格出售。随后,他们对文物盗窃案展开了调查。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9999387.html
10.故宫博物院藏品总目13594件/套其他工艺 85641件/套文具 39764件/套生活用具 2837件/套钟表仪器 1134件/套珍宝 48626件/套宗教文物 32628件/套武备仪仗 5070件/套帝后玺册 49816件/套铭刻 1808件/套外国文物 3319件/套其他文物 602124件/套古籍文献 5766件/套古建藏品https://zm-digicol.dpm.org.cn/
11.塞尔维亚国家博物馆每日环球展览博物馆还收藏约1100件 外国艺术家作品,以欧洲艺术家的绘画与雕塑为主,重要藏品包括意大利画家卡帕齐奥的《圣朝圣者和圣塞巴斯蒂安》、提香的《丹麦女王克里斯蒂娜的画像》、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红黄蓝的构成 II》、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的《大溪地女孩》等。塞尔维亚国家博物馆设有1个常设展,以时间为序展示旧石器时代https://art.icity.ly/museums/9mt7dyu
12.流落海外的中国文物,藏在哪些博物馆?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在那个时局动荡的年代里,大量文物流落海外又何止是大英博物馆一家,下面一起来看看那些被掠夺的文物吧。 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国家 英国 大英博物馆是全世界现存收藏最大、最全面的博物馆之一,馆内藏品高达800多万件。 这里也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藏品数量在3万多件左右,其中大部分是稀世珍宝。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293071
13.SISU文研藏品博览系列二十四:提非纳字母编者按: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语言博物馆自2019年12月开馆以来,一直秉持“语汇世界,言聚全球”(Words, Worlds)的立馆理念,致力于彰显世界语言多样性,汇聚全球知识。为全面开展人文交流、科普教育和学术研究,本栏目推出“藏品博览”专题,陆续推送以世界语言多样性为主题的科普介绍,展陈世界语言多元面貌,讲述世界语言文字故事https://amm.shisu.edu.cn/be/9b/c11394a179867/page.htm
14.每日文物在博物馆中见到的一些外国文物中国博物馆的藏品中很少有国外的文物,比不得大英博物馆等,琳琅满目大量来自别的文明的文物。但在逛博物馆的时候,也经常遇到一些来自国外的文物。 比如在国家博物馆,有来自拜占庭、波斯的钱币: 有来自德国的望远镜(清朝时期): 有来自尼泊尔的金花铁插刀,这是尼泊尔国王送给清朝皇帝的礼物: https://www.jianshu.com/p/7acb783d9b9d
15.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张建九先生向我馆捐赠一批重要藏品 2022年1月19日,张弋仙之孙张建九先生,女儿张翔女士来到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向我馆捐赠张弋仙广文中学聘书1张,有关张眺的书籍4本。张弋仙、张眺二人为亲兄弟。 & 和平城市 印记|乐道院:二战期间亚洲最大外国侨民集中营的记忆回响 https://wfsldy.com/
16.收藏中国文物的各国博物馆画廊动态东方艺术馆画廊主页法国的卢浮宫藏有多少外国文物?说出来也令人吃惊:在这里,来自法国以外的文物超过40万件,“六大馆”中的东方艺术馆、古希腊馆和古罗马及古埃及馆三大馆,几乎全部是外国珍宝,另外3个馆——珍宝、绘画和雕塑馆中也有相当多展品来自国外,有人说,没有这些外国藏品,卢浮宫就“馆将不馆”。 https://gallery.artron.net/541/g_shownews541_4893.html
17.《中国国家博物馆国际博物馆学译丛》(第一辑)中国国家博物馆在看到我国博物馆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博物馆的藏品规模总体上还是比较小的,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显示,总量只有1.08亿件(套),其中各级各类博物馆藏品只有近4200万件(套),全国博物馆藏品规模尚不及美国史密森学会(Smithsonian Institution)博物馆群1.57亿件的藏品规模,号称国内藏品最多的故宫https://www.chnmuseum.cn/yj/xscg/xszz/202401/t20240115_265785_wap.shtml
18.近代西方人在华建立自然史博物馆类型及目的取向研究从收集到的文献记录上看,在华大英博物馆的藏品可以大致分为三类:自然史标本、制成品和工艺品[11]。这些藏品无论是自然史类的标本,还是这些所谓的中国“奇珍”,在当时的西方人看来都是新奇且未知的。从这个角度看,在华大英博物馆更像是为了满足西方人的好奇而建立的收藏奇珍的仓库。https://www.fx361.com/page/2023/0107/1434903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