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博物馆:藏品“活”了艺术收藏

在卢浮宫经常可以看到临摹名作的艺术爱好者本报记者樊炜摄

现代科技为游客提供了更丰富的参观体验

编者按:据统计,截至2014年,我国已备案博物馆达3866家,在展览、陈列、记录、保存、管理文物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伴随着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博物馆运营的一系列问题也随之凸显——注重形式而缺乏专业管理人员,趋于静态和单一作业,缺少多元化经营,偏重内部消化少有交流互动……如何让静态的藏品“活”起来、如何让固定的博物馆“动”起来,已然成为博物馆人面临的重要课题。

有了策展人

博物馆才有灵魂

本报记者樊炜编译

博物馆的社会角色、功能能否实现运营是否成功,除了要有明确的博物馆政策外,馆长所领导团队的成员是否称职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其中,最核心的成员就是策展人,因为策展人所具备的能力和条件,可以促发博物馆的兴盛发展。

鉴于博物馆对专业策展人才的需求,很多国家都建立了策展人培养制度。这些策展人的专业背景通常是艺术史和博物馆学。近20年来,一些博物馆或美术馆开始设立当代艺术策展人职位,这些人员专业背景五花八门,有艺术史、博物馆学、艺术批评、艺术管理,也有专门的艺术展览策划学。

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博物馆中,策展人往往会对博物馆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来以法国卢浮宫为例,截至2012年,共有东方文物部、埃及文物部、希腊文物部、伊斯兰艺术部、艺术作品部等8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保管者(法国的保管者既是保管者又是策展人)。这些保管者大都毕业于法国国立文化遗产学院。他们在了解本部门、本馆收藏的同时,还必须了解其他博物馆,甚至国际知名博物馆的馆藏,以便进行研究、出版著作,或是提供新的展览思路。以一个时期、某位艺术家或是某种艺术风格为指导,以清晰、简单的方式,让所展出的主题更为新颖,所选艺术品更为有趣,讲解方式更容易让游客接受。保管者在卢浮宫各部门都是核心人物。他们不仅与法国其他研究机构有密切联系,也必须拥有丰富的学术背景及策展能力。

商店—

博物馆里的创意“展厅”

本报记者宋佳烜编译

曾几何时,商店是非营利性质的博物馆中极具争议的机构。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博物馆商店已经成为现代博物馆运营策略中的重要一环,是博物馆生活化、社会化和实践化的重要推手。

2015年,国际博物馆商店协会将迎来成立60周年的纪念日。这一在美国丹佛地区成立的文物衍生品机构,旨在提供博物馆藏品再现与教育服务的机会,增强民众对馆藏的兴趣,以期民众能够更加接近并喜爱博物馆。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是博物馆商店的先行者。最初,商店只提供展览图录、明信片和纪念币等简单的商品,而如今,博物馆商店已经成为大都会博物馆最受欢迎的“展厅”。在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的大型商店中,销售的书籍种类超过6000种,各类创意衍生品近2万种,人们可以找到游览博物馆时看到的所有重要展品的身影。早在2002年,商店的营业额就已突破1亿美元。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布鲁克林博物馆等也设有庞大的博物馆商店,这项收入解决了博物馆资金不足的困扰。

在欧洲,博物馆商店也是各大博物馆重要的组成部分,卢浮宫博物馆更是设有地下博物馆商店街,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年收入可以负担数百位员工的薪资。2007年,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推出“秦始皇·中国兵马俑特展”,借展费用高达30万英镑,而通过销售特别为展览设计、制作的明信片、文具和文物模型等兵马俑系列纪念品,馆方轻松赚回了借展费用。

如今,博物馆商店不仅成为补贴经费的重要途径,对于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延伸、博物馆自身影响力和品牌形象的传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如何运营好博物馆商店却有很大的学问。

博物馆商店并不是开在博物馆中的普通商店。在大都会博物馆商店中,种类和数量繁多的商品都以博物馆中的馆藏文物为模板,拥有独一无二的创意设计;其制作和包装相当精美,一个小书签、一套茶杯垫都是精工细作的结果;商店的装饰和展陈风格与博物馆融为一体,参观完最后一个展厅,步入商店时,感觉非常自然。

做好博物馆“外交”

在欧美国家参观过博物馆的人一定都有这样的印象——博物馆中有成群结队参观的儿童、有席地而坐把课堂转移到这里的中学生、有手拿画笔认真临摹的大学生。以儿童和青少年为目标群体,实现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是欧美诸多博物馆的经营重点。

据介绍,88%的美国博物馆都设有名为“K-12(从幼儿到少年)”的教育项目,保守估计,每年全美博物馆共为在校学生提供390万小时的服务,博物馆已经成为美国各年龄段学生的第二课堂,几乎所有学校都有相当一部分课程是在博物馆的展厅、报告厅、图书馆甚至库房中进行的。

欧洲的博物馆亦是如此,通过与学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发一系列为学生服务的导览和教育项目、尽可能增加学生与展品的互动等方式,博物馆的展品和各项展览最大限度地被利用起来。

为了避免展品的单薄和展陈的单调,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通过馆际互动和国际交流来填补自身空缺。1996年,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的画廊以及奥赛美术馆因整修不得不休馆两年,面对大量藏品,他们没有另辟空间进行收藏,而是以交流性展出的形式将其运送到国外进行展出。这一交流展不仅扩大了该中心的国际知名度,传播了法国文化,更为整修筹集到一笔可观的经费,成为博物馆馆际交流的经典案例。现在,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通过借展的方式,向外推销自己藏品的同时,也能丰富自身的展览内容。此外,通过互邀参访、定期会议或学术研讨等形式,增进人员的交流,也是馆际合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伴随着博物馆行业的不断发展,一系列行业组织也陆续成立。加入行业协会,借助平台力量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吸取同行先进经验、增加国际交流也成为诸多博物馆的不二之选。成立于1946年的国际博物馆协会通过确定、支持和帮助博物馆和博物馆研究所,建立、保护和加强博物馆专业,组织不同国家博物馆和专业人员之间的合作互助等手段,协会对各国博物馆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虚拟博物馆3D交互技术移动设备

用好现代科技利器

本报记者郑苒编译

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建立了网络虚拟展馆。法国卢浮宫是第一家把藏品从展厅搬上网络的博物馆。早在2004年,卢浮宫就把3.5万件馆内公开展示的藏品以及13万件库藏绘画放到网站上,并提供法语、英语、西班牙语和日语4种版本的3D虚拟参观项目。用户只需进入卢浮宫的官方网页,便能在家里完成一次3D虚拟参观。建立虚拟展馆后,卢浮宫网站的访问人数持续增加。推出当年,网上浏览人数已与实际进入卢浮宫参观的游客人数持平,达到600万。2012年,卢浮宫网站的浏览量突破1100万人次,比当年卢浮宫接待的游客人数多100万。

开发类似虚拟博物馆技术的还有新加坡的众多博物馆。新加坡国家遗产文物局为亚洲文明博物馆等6家文博机构创建了整套3D虚拟在线展厅。在线展厅百分百还原了展馆内的陈设,并强调用户的参与度。

英国伦敦皮特里埃及文物博物馆在创建藏品的3D影像和开发交互式3D技术方面走在前列。为吸引游客、增强游客的体验度,皮特里埃及文物博物馆与伦敦大学学院合作,借助3D激光扫描技术,制作出高品质的3D藏品影像。

2013年7月,皮特里埃及文物博物馆推出了名为“尼罗河之旅”的iPad应用程序。参观者只需用iPad上的摄像头扫一下馆内一幅特制的尼罗河遗址地图,各遗址上出土的文物就能以3D影像的形式出现在屏幕上。游客可以通过触摸3D影像,体验翻转、放大等效果,全方位地观赏文物。该应用一经推出,立刻受到游客尤其是年轻人的欢迎。

正在建设中的英国化石标本3D数据库值得期待。英国地质调查局与威尔士国家博物馆、剑桥塞奇威克博物馆、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等展开合作,开发化石标本在线3D数据库。目前,该数据库已部分上线。等到完全建成时,约2.1万个标本都将配有高品质的3D图像和可随意旋转的3D模型,参观者可以在交互式界面下旋转、放大和下载模型。

2013年,皮尤研究中心于发布了一份关于“新媒体与博物馆观众参与”的报告。报告指出,移动设备的便携性和联通性已得到博物馆等艺术机构的认同,24%的机构表示他们已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程序向观众提供信息。

美国保罗·盖蒂博物馆早年曾推出基于通信技术的移动服务,如今,智能手机用户可以在接入免费的无线网络后获得根据定位推送的作品信息。博物馆还开发了一款类似“找不同”的手机游戏,提供了与正在展出的艺术作品类似的图片,但有几处细微修改。用户可以在游戏互动的过程中增进对作品细节的了解。

借助移动设备增强观赏体验的博物馆还有卢浮宫。2012年4月,卢浮宫与日本任天堂公司合作推出了以任天堂游戏机为载体的博物馆导览器。该导览器可以显示观众在馆内的精确位置,引导参观路线,高清显示展品照片,解说重要展品,使观众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卢浮宫藏品。透过导览器的裸眼3D屏幕,用户还能看到一幅幅逼真的雕像和油画。

THE END
1.现存中国文物最多的外国博物馆现存中国文物最多的外国博物馆是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位于英国伦敦,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其收藏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令人叹为观止。在众多珍贵的藏品中,中国文物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数量庞大,据悉超过了2.5万件,甚至有可能达到3万多件,这些文物涵盖了中国从古至今的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895512531739763268.html
2.王春法委员:将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加强与国外名馆合作记者:智慧博物馆建设逐渐得到国际博物馆界重视,能不能谈谈建设面临的挑战? 王春法:现在博物馆的文物藏品形态丰富多样,藏品数量动辄达到数百万件。比如,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数量就超过了140万件。这就要求藏品管理必须从传统的手工登编向数字化转型,运用数字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和管理,并进行数据储备。 https://www.yidaiyilu.gov.cn/p/81886.html
3.这些博物馆里的奇葩藏品,看了晚上都睡不好觉了…但是凡事都有例外,比如说下面这些奇怪又带点诡异的博物馆藏品,不仅有趣还特别涨姿势,简直让人一看就停不下来… 提尔皮茨,一战德国累斯顿军舰上的一头肉猪,这艘军舰被英国格拉斯号击沉,她幸免于难被英军救起,成了格拉斯号的吉祥物,给她起了当时德国海军大臣一样的名字…战后被宰,分成块拍卖,猪头则被制成标本收藏https://www.depthlink.com/news_424
4.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及部分藏品介绍六、1800-1900年期间博物馆藏品 在19世纪的前30年,荷兰发生了影响深远的政治变革。1806年,巴达维亚共和国改制为王国,由路易?拿破仑(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的弟弟)担任国王。1813年,将法国人赶走后,奥兰治王室重掌荷兰政权。1815年,在威廉一世的领导下,南北荷兰合并为一个王国。但在1830年,南部省份爆发革命,宣布https://www.meipian.cn/2c2vs1th
5.冬宫博物馆有哪些必看的藏品圣彼得堡冬宫旅游攻略有人说,如果全部游览冬宫,可能需要7-8年的时间。虽然很夸张,但是却道出了该博物馆藏品众多的事实。不管是跟团还是自由行,时间都是有限的。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冬宫那些必看的藏品! 1.约旦阶梯(大使阶梯) 经典的冬宫之旅从这条楼梯开始,它恢弘大气,正彰显皇家气派,许多外国使节和帝皇显贵每每造访俄国沙https://lxs.cncn.com/57272/n672233
6.超800万件藏品!大英博物馆的文物都从哪儿来?七旬老人自建博物馆,馆内有6万余件藏品,这些藏品从何而来? 这些藏品都是老人搜集而来。老人为了建这座博物馆,省吃俭用,到全国各省市去搜集藏品,其中不乏抗日战争的珍贵物证。 外国一电影 女主角和朋友在博物馆还是哪发现了城市地底下有宝藏 就组 是古墓丽影吗? 西藏博物馆门票多少?怎么去? 西藏博物馆在罗布林卡https://www.ximalaya.com/audio/665558706
7.广东省博物馆甲辰龙年仲夏,满载着三千年的青铜文明,《广东省博物馆藏品大系·铜器与钱币卷》款款而来。此卷为广东省博物馆推出的藏品大系丛书第七卷,也是广东省博物馆第一部独立成卷的、展示铜器和钱币藏品的图录。本卷旨在系统整理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传世铜器、钱币类文物的收藏情况并进行总结,为今后丰富馆藏、加深研究、更好https://www.gdmuseum.com/cn/col48/16504
8.《商人与收藏》试读: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埃及藏品的由来1895年以来,大都会博物馆每年都资助英国的埃及探索基金,作为回报,从菲林德斯?彼得里茨和其他人发掘的文物中分得一杯羹。1905年,在朋友拉芬的建议下,皮尔庞特?摩根(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第四任董事长)决定组建大都会博物馆埃及艺术部,训练并资助开展独立的埃及考古活动。 埃及人仍在给外国考古学家发放许可证,条件https://book.douban.com/reading/31408937/
9.图集拥有约2.3万件中国文物:镜头下,大英博物馆里的亚洲藏品跟随摄影师的镜头,让我们走近大英博物馆里的亚洲藏品。 2023年8月23日,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外指示牌的全景图。大英博物馆发现,被盗文物包括价值高达5万英镑的黄金首饰、半宝石和玻璃,在eBay上以低至40英镑的价格出售。随后,他们对文物盗窃案展开了调查。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9999387.html
10.故宫博物院藏品总目13594件/套其他工艺 85641件/套文具 39764件/套生活用具 2837件/套钟表仪器 1134件/套珍宝 48626件/套宗教文物 32628件/套武备仪仗 5070件/套帝后玺册 49816件/套铭刻 1808件/套外国文物 3319件/套其他文物 602124件/套古籍文献 5766件/套古建藏品https://zm-digicol.dpm.org.cn/
11.塞尔维亚国家博物馆每日环球展览博物馆还收藏约1100件 外国艺术家作品,以欧洲艺术家的绘画与雕塑为主,重要藏品包括意大利画家卡帕齐奥的《圣朝圣者和圣塞巴斯蒂安》、提香的《丹麦女王克里斯蒂娜的画像》、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红黄蓝的构成 II》、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的《大溪地女孩》等。塞尔维亚国家博物馆设有1个常设展,以时间为序展示旧石器时代https://art.icity.ly/museums/9mt7dyu
12.流落海外的中国文物,藏在哪些博物馆?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在那个时局动荡的年代里,大量文物流落海外又何止是大英博物馆一家,下面一起来看看那些被掠夺的文物吧。 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国家 英国 大英博物馆是全世界现存收藏最大、最全面的博物馆之一,馆内藏品高达800多万件。 这里也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藏品数量在3万多件左右,其中大部分是稀世珍宝。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293071
13.SISU文研藏品博览系列二十四:提非纳字母编者按: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语言博物馆自2019年12月开馆以来,一直秉持“语汇世界,言聚全球”(Words, Worlds)的立馆理念,致力于彰显世界语言多样性,汇聚全球知识。为全面开展人文交流、科普教育和学术研究,本栏目推出“藏品博览”专题,陆续推送以世界语言多样性为主题的科普介绍,展陈世界语言多元面貌,讲述世界语言文字故事https://amm.shisu.edu.cn/be/9b/c11394a179867/page.htm
14.每日文物在博物馆中见到的一些外国文物中国博物馆的藏品中很少有国外的文物,比不得大英博物馆等,琳琅满目大量来自别的文明的文物。但在逛博物馆的时候,也经常遇到一些来自国外的文物。 比如在国家博物馆,有来自拜占庭、波斯的钱币: 有来自德国的望远镜(清朝时期): 有来自尼泊尔的金花铁插刀,这是尼泊尔国王送给清朝皇帝的礼物: https://www.jianshu.com/p/7acb783d9b9d
15.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张建九先生向我馆捐赠一批重要藏品 2022年1月19日,张弋仙之孙张建九先生,女儿张翔女士来到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向我馆捐赠张弋仙广文中学聘书1张,有关张眺的书籍4本。张弋仙、张眺二人为亲兄弟。 & 和平城市 印记|乐道院:二战期间亚洲最大外国侨民集中营的记忆回响 https://wfsldy.com/
16.收藏中国文物的各国博物馆画廊动态东方艺术馆画廊主页法国的卢浮宫藏有多少外国文物?说出来也令人吃惊:在这里,来自法国以外的文物超过40万件,“六大馆”中的东方艺术馆、古希腊馆和古罗马及古埃及馆三大馆,几乎全部是外国珍宝,另外3个馆——珍宝、绘画和雕塑馆中也有相当多展品来自国外,有人说,没有这些外国藏品,卢浮宫就“馆将不馆”。 https://gallery.artron.net/541/g_shownews541_4893.html
17.《中国国家博物馆国际博物馆学译丛》(第一辑)中国国家博物馆在看到我国博物馆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博物馆的藏品规模总体上还是比较小的,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显示,总量只有1.08亿件(套),其中各级各类博物馆藏品只有近4200万件(套),全国博物馆藏品规模尚不及美国史密森学会(Smithsonian Institution)博物馆群1.57亿件的藏品规模,号称国内藏品最多的故宫https://www.chnmuseum.cn/yj/xscg/xszz/202401/t20240115_265785_wap.shtml
18.近代西方人在华建立自然史博物馆类型及目的取向研究从收集到的文献记录上看,在华大英博物馆的藏品可以大致分为三类:自然史标本、制成品和工艺品[11]。这些藏品无论是自然史类的标本,还是这些所谓的中国“奇珍”,在当时的西方人看来都是新奇且未知的。从这个角度看,在华大英博物馆更像是为了满足西方人的好奇而建立的收藏奇珍的仓库。https://www.fx361.com/page/2023/0107/1434903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