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乡土地理资料(十五篇)

乡土地理中的生活环境是学生能够感知到的。由于学生对于乡土地理有所感知,但是又没有经过系统的了解,因而对于乡土地理存有好奇心。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将本地的、学生熟悉的地理知识融入到学习过程中,促使学生对于书本上的地理知识有直观的感受。

比如,在学习湘教版初中地理《中国地形》时,教师就可以问学生:“你们都去过广西周边的哪些地方呢?”让学生就此发表看法。有的说去过钦州的冯子材故居,有的说去过桂林,有的说去过象鼻山,有的说去过涠洲岛……待学生回答完之后,教师提出问题:“既然你们去过这些地方,你们由此可以判断出广西的地形应该是怎样的吗?”学生就会回答:平原、山区……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答案做总结:“广西四周环山,总体上是呈现出山地丘陵盆地的地貌,南部是濒临海洋,因此才会呈现出岭谷相间的状态。”经过教师的总结讲解,学生再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很快就掌握了我区的地形特点。这样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学生并不感觉是一种负担。

二、借助乡土地理,观察世界

喜欢地理的人都认为,学习地理就像是在享受旅行,穿越海洋,领略着世界的各种美景……虽然这些景色很壮观美丽,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讲是比较遥远的,不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因而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也不深刻。而乡土地理就在学生的身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地将自己身边的事物和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学习起来既感觉轻松,又能体会到地理的有趣和实用。

比如,在学习湘教版初中地理《气温和降水》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了解周围的环境――广西是中国降水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总体上是呈现东部降水多而西部降水少的特点,但是由于受到季风交替的影响,广西地区往往呈现出夏季容易发生洪涝,而冬季容易发生干旱森林火灾的气候特征。当学生看到这些文字讲述时,就会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夏季的洪涝以及冬季的干旱来理解气温和降水之间的联系。又如,在学习《中国的民族》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广西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来引申到全国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广西是多民族的地区,除了汉族人口以外,大大小小分布着11个少数民族,包括壮族、苗族、侗族、仫佬族等,而其中以壮族人口最多,占到了整个广西人口的33%”,在讲解这部分知识点时,再让班上的少数民族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来理解少数民族的由来、民俗以及生活习惯等。这样,学生就增进了对家乡的了解。然后,教师再鼓励学生在周末或者假期时主动到户外去观察自己的家乡,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本上的知识点。

三、借助乡土地理,激发爱乡之情

利用乡土地理开展教学,还可以加强学生对于自己家乡的理解,使得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生活的环境。杜甫诗中的“月是故乡明”,说明了人们对于自己的家乡都有着独特的情感,故乡的一花一木都能够激起人们的无限遐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给学生讲解乡土地理知识,使得学生不仅增进对家乡的了解,而且增添了热爱家乡的情感。

总而言之,将乡土地理应用到初中地理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接触到更加具体的地理,加深了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值得广大教师推广和运用。

地理国情教育是国情、国策教育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地理课的教学,加强学生的“五爱”教育,把人地关系落实到我国的实际,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通过运用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对我国地理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的评价,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进行国情教育必须把国情与乡情结合起来,要联系到省情、乡情的实际,因此发挥乡土地理教学的优势,对加强国情教育显得格外重要。

乡土地理教学在“五爱”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爱”是指“爱家乡”、“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五爱”教育首先是“爱家乡”的教育。自古以来,教育都从乡土教育开始的,古代出现的大量的地方志,实际上时最早的乡土教材。家乡的水土不仅养育了学生的祖祖辈辈,还是学生本人出生,成长的摇篮。家乡的山川地貌。气候水文、风土人情等从小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必然产生深厚的感情。因此通过乡土地理的教学最易培养学生“爱家乡”的感情。进而形成“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乡土教材的课堂教学。

认识家乡的自然环境、工农业生产、城镇建设、交通运输、商贸旅游等基本情况、全面系统地了解家乡,不断积累增加“五爱”教育的感情材料。

2.通过野外考察、参观访问等形式,让学生亲身到社会中体验和感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五爱”教育。

如:通过参观“武侯祠”、“内乡县衙”、“医圣祠”、“彭雪枫纪念馆”等文物古迹,认识南阳悠久的历史,认识南阳悠久的历史,通过参观名人名士古居遗址了解家乡灿烂的文化,通过调查家乡的名优特产、名牌产品,使学生全面了解家乡,关心家乡的发展。

3.通过社会调查,使学生在家庭中、社会中接受“五爱”教育。

如调查本村解放前、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现在等几个时期的粮食产量、居住环境、道路状况、家用电器、人均收入等情况,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父母及上代亲人的亲身经历和学生自身的感受,体会社会的发展变迁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受到“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

乡土地理教学有利于学生树立科学辩证的资源观、人口观

通过调查独山玉矿、铺山石灰岩矿等企业的生产发展情况,可以体会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矿领导对前景的担心,开采量的逐年下降,是学生受到节约资源的教育。

通过学生调查计算所在村的人均耕地的数量与全国、全世界人均耕地作比较,改变传统资源大国观念,从人均意识出发,认识到我国资源相对短缺的事实,随着人口的增长资源不断减少产生忧患意识,产生一种危机感,形成正确的资源观。通过对本地区痴呆、弱智人员家庭生活生产情况的提出,认识优生优育的重要性,促进提高人口素质,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乡土地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观。

在乡土地理教学中,要加强环境教育。通过了解乡情,了解本乡本土的环境特点,树立正确的环境意识。环境教育不单是指自然环境的优劣。而是讲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其相互作用。近几年,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环境污染是我遇到的最严重的双重挑战。

在教学中除运用课本知识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保护环境和破坏环境正反两方面真实的事例,往往对学生有明显的感受,有更显著的教育效果。因此要重视对这方面的野外考察和调查。如:通过调查白河的上游、中游下游河水颜色、沉积物对沿河农业的影响,沿岸群众的放映、污染物的调查,并讨论探讨治理的方法,真切体会环保的重要性。

环境教育不仅是环保教育,重要的是对乡土地理环境作出正确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并把环境与经济发展相联系。通过本乡本土的具体事例,进行生动的有针对性的环境教育,从而正确理解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把本土的小环境与区域的乃至全国的大环境联系起来,可加深学生对国情的认识。

乡土地理教学能突出经济建设意识,使学生树立改变经济面貌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每个人的家乡都是伟大祖国的一部分,密切联系本地的生产和生活实际,才能更有效地达到国情教育的目标。使学生树立起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伟大志向。所以在乡土地理教学中,要注重和加强对本地经济发展情况的讲述,一突出国情教育中的经济建设意识,使学生从小就关系当地的经济建设情况。增加补充一些本地经济建设的远景规划,以及经济建设成就的内容。例如:让学生突出南阳月季的种植栽培情况,参观周围的养殖中心,使学生从小接受科教兴农的思想。通过学生家庭蔬菜的生产销售情况,体会市场供需矛盾,从而树立市场经济意识。

突出经济建设意识的教育是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突出抓好这一点,可使今天的学生将来积极参与家乡的宏伟规划,建设美好的未来,为振兴家乡作出自己的贡献。

泉州乡土地理小论文800字

泉州,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是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看看下面的泉州乡土地理小论文。

泉州乡土地理小论文

经济总量连续9年名列全省第一,是福建经济中心。北承省会福州、莆田,南接厦门特区,东望台湾宝岛,西毗漳州、龙岩、三明。现辖鲤城、丰泽、洛江、泉港4个区,晋江、石狮、南安3个县级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待统一)5个县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土地面积11015平方公里,全市人口762万人(不含金门县),汉族占人口总数的98.2%,少数民族占1.8%。少数民族有48个,以回族、畲族、苗族和蒙古族居多。泉州风物民情古朴精深,别具一格。儒、释、道三教并盛,互为融合。

方言以闽南话为主,通用语言为普通话。泉州是著名侨乡和港澳台同胞的主要祖籍地。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祖籍泉州的华侨、华人624万人,港澳同胞70万人。在台湾,有44.8%的汉族同胞(约900万人)祖籍泉州。

泉州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海滨邹鲁”的美誉。这里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文物瑰宝举世瞩目。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省级27处。泉州是古代“东方第一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自古以来各种宗教兼容并存,东西文化交汇荟集,特别是佛教、道教、摩尼教等一度十分盛行。诸多宗教遗迹构成一道独特的人文景现,颇具历史和艺术价值。特产有德化瓷器、惠安石雕、木偶头、老范志万应神曲、料丝花灯、清源茶饼、安溪乌龙茶、永春老醋、永春纸织画。quanzhou为泉州的英文名称。

摘要:“乡土地理”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乡土地理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以增强学生的乡土感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品德和修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乡土地理社会责任感乡土感情创新精神

乡土地理是指本乡本土的地理。可见,乡土地理应该是地方性的,带有地域性、家乡性质的地理课程。新课程标准把“乡土地理”作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正如课程标准中所指出的:“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随着全社会对素质教育呼声的高涨,中学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乡土地理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观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等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通过乡土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可通过乡土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对家乡环境、当地发展的了解,切实增强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从而坚定改变家乡面貌,建设富强国家的信念。在学习《保护环境》一课时,教师结合当地实际进行教学,效果较好。如某地有一座集防洪、灌溉、发电、养殖为一体的综合型水库,它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影响重大,尤为重要的是,水库也是本地居民的饮用水源,所以保护水库资源意义重大。

那么如何做好保护的工作呢学生分组讨论后,教师作总结,主要措施归纳起来有两条:一是要做好库区的水土保持工作;二是要防止水体污染。接着,教师让学生们谈一谈自己平时有哪些行为是破坏环境、污染水资源的。学生们积极发言,把平时自己做的或者是看到的一些不良行为都讲出来,引以为戒。最后,倡导学生们要做保护水库资源的表率,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强化社会责任意识。

二、利用乡土地理教学,增强学生的乡土感情

三、结合乡土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地理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实践性强。在地理课中结合乡土地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习《我国的国土整治》一课时,教师带领学生到本市郊外实地考察盐碱地情况,实地认识中低产田。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实地观察来认识自然灾害。例如:10月的连阴雨一直持续六天,造成许多农田被淹,农作物严重受损,甚至有些房屋被冲毁,百姓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亲耳听着乡亲们的介绍,学生们心情都非常沉重,陷入了深思。

这时,老师因势利导地讲解此次持续降雨的原因、危害,并指出我们黄骅地区也是秋季连阴雨多发的地方,也是寒潮容易发生的地方。“那我们该怎么办”一位男同学迫不急待地问。“问得好!这就是老师带你们来考察的目的,大家和老师一块儿来想想办法……”老师表扬了他。回到学校,学生们认真填写了考察报告,尤其对气象灾害的防御谈了许多很有新意的看法。

综上所述,乡土地理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乡土感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品德和情感的全方位发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来,从而较好地做到使学生以较高的热情去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最终达到顺应社会的需要和时代要求,成为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如何指导学生写好地理乡土地理论文

利用课余或者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有目的的地理调查研究活动,并写成调查小报告或小论文,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整体素质是很有利的。春季本人在指导高一学生进行课题为《泉州古民居的保护现状调查》的研究性学习之际,正好赶上泉州市第12届优秀乡土地理小论文评选活动,便鼓励并指导该课题组的学生苏梓勤同学撰写了《浅谈泉州古民居的发展与保护》一文,并最终获得一等奖。以下是个人在指导过程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首先要认识学生撰写乡土地理小论文的意义

学生撰写地理小论文,作为地理作业的新形式,具有调动学习积极性、促进知识迁移、锻炼研究能力、培养创造性等作用。已得到许多教师的认可。认真评阅小论文,利用小论文开展相应的活动,可以进一步挖掘小论文的利用潜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地理作品的形式

中学生地理作品大体上可以分成三类形式,第一类是在野外考察活动的基础上,经系统总结成书面报告或专题性的.小论文、游记,即是将野外的所见、所闻、参照有关资料写成调查报告,按要求分门别类地描述。第二类是结合本地区有代表性的问题,诸如环保,资源开发等进行专题调查与分析,提出看法或方案的专题性论文,第三类是编写乡土地理志。本次指导学生的获奖作品就是属于第二类。

三、如何辅导学生撰写地理小论文或其他小作品――写好作品的注意事项

1、对掌握的各种资料及时整理,认真分析。一次地理野外考察活动内容害死相当丰富的,考察活动结束户欧教师要辅导学生及时整理所收集的材料进行认真地分析。对地理标本进行整修,分类,制作卡片,对野外拍摄地典型地质构造、植物外貌以及风景照3片进行冲洗放大,并加上文字注释,对素描和野外填图加以精绘。最后整理收集来地文字,数据资料以备写作时用。

2、积极欺负,充分讨论。为使作品不是照抄材料或生搬教师所讲地内容,而是有自己地见解,教师要积极启发学习思考问题和发现问题,开好讨论会,会上首先应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分析解答,即使是学生自己不能解答问题,教师也不要急于讲解,要让他们想想在提高求知地欲望后,教师再讲,甚至还可作“抛砖引玉”或启发式问题、让学生围绕某一中心提出更多地问题,启发思考应是写出有创造性地调查报告或论文地关键,而讨论也会促进学生思考地力度。

5、最后,可对学生写出的小作品进行测评,一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有条件的学校可举办地理作品演讲赛,展览会,出地理墙报或选集。

如何让乡土地理教学活起来论文

摘要:乡土地理的重要教学功能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其地理求知欲和热爱地理科学的兴趣,因此,乡土地理教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内容。然而在现实中,由于缺乏相应的教材、课时不够、学业水平考试较少涉及乡土地理的内容,乡土地理教学不被广大教师和学生重视,甚至成为教学的空白地带。梳理“昆明地理”的教学内容梳理,能为乡土地理教学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即在充分利用地理课程资源的基础上,找准开展乡土地理教学的切入口,使乡土地理成为教师乐教、学生爱学的内容,切实体现乡土地理教学的功能。

关键词: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地名;昆明地理

一、灵活利用媒体资源,找寻乡土地理

二、盘活开发社区资源,确定乡土地理教学的内容

三、激活现有人力资源,创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库

四、搞活教学方法,设计乡土地理教学方案

参考文献:

[1]王静爱,等.乡土地理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武磊,史玲玲,张明礼.“生活化”乡土地理教学浅议[j].地理教育,(7-8).

[4]苏筠,王静爱.高师“乡土地理”范式化教学的改革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3).

[5]吴光范.昆明地名博览辞典[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6]牛汝辰.名实新学:地名学理论思辨[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地方乡土地理教学综述论文

一、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突出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本乡本土是学生及其祖辈长期繁衍生息的地方。故乡的乳汁哺育着学生日益成长,乡土地理是对他们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等思想教育的极其生动、具体的教材。学生爱家乡,不仅是因为他们生于斯,长于斯,对家乡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备感亲切,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了解家乡建设成就来之不易,这些成就凝聚着数代人的心血和汗水,要珍惜前辈的劳动成果。

三、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摘要本文对**地区土地资源的特点作了简单评价,对土地利用现状及其产生的环境效应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四点建议。

关键词土地资源环境效应生态系统经济系统

土地资源属于再生资源,其再生速度受当地自然条件制约,在人类开发利用的情况下,其再生状况与人类利用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如果是掠夺性的开发,就会破坏其再生机制,使其遭到破坏,甚至消失。近几十年来,**地区人口迅速增长,再加上人口素质低,生产力水平低下等原因,掠夺性的土地利用已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迅速发展的小煤窑、小矿窑等乡镇企业,由于技术落后,环境污染不断加剧。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影响,已使我区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结构和功能失调。因此,研究我区土地资源的利用所产生的环境效应,对于探讨我区生态环境优化和振兴我区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地区土地资源的特点

土地是我区各族人民赖以生活和生产的重要自然资源,也是财富的源泉,土地的性质及其利用状况极大地影响着当地的生态环境。我区地处**高原向**丘陵的过渡地带,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二者占全区总面积的93%,全区四分之三的地面海拔在1200—2200米之间,海拔800米以下的地区仅占0。6%,平均海拔在1400米左右,境内山高坡陡,峰峦重叠,岩溶地貌分布广泛。垂直差异显著和类型多样的地形条件,使我区土地资源形成如下特点:①自然条件复杂,土地类型多样;②坡耕地面积大,适宜性差,限制性强;③喀斯特面积广,土壤瘠薄,肥力低下。

二、土地利用现状及其环境效应

我区人口密度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土地的`人口负荷按国际标准已达到或超过极限,为了养活不断增加的人口,大量毁林毁草盲目开荒,增加的耕地几乎全都是25°以上的坡耕地,在威宁县一些山区,35°以上的坡耕地随处可见。我区有草山草坡747万亩,居全省首位,但利用也不合理,越近村寨过度放牧情况越严重,使草场质量变坏,甚至使一些草场不能自然更新,尤其是草坡被过度放牧破坏后,加剧了土壤的侵蚀。

土地利用的不合理,造成了恶劣的环境效应,由于坡地上的自然土层很薄,尤其是喀斯特地区被开垦为耕地后,加速了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使农用地减少,使表层耕作土壤中大量的有机质、氮、磷、钾元素被冲走,土壤沙化,肥力下降。同时,因大量泥沙流失,使河床增高,溪流变小,山塘、水库淤积,给浇灌、防洪、发电带来危害。

交通运输事业和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城乡建设的需要,导致堆放废物、废矿渣等占用耕地的现象普遍存在,其占用的耕地多,非耕地少,平地多,坡土少,乱占滥用土地,加剧了耕地的不足。我区一些乡镇的农民,世世代代沿袭着焚荒铲草皮和烧土灰的习惯,放火烧山,破坏了植被,同时毁坏了土壤的有机质和腐殖质成分,使土壤结构变坏和贫瘠化,作物产量也随之下降。一些能源缺少的地方,用燃烧农作物秸杆作为生活用能,使其不能还田,土壤有机质得不到应有的积累和补充,使土壤肥力下降,当肥力被耗尽后,就丢荒了,目前我区荒山荒坡面积还有增加趋势。

三、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建议

我区可看作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在内部,高原山区面积大,土地瘠薄,坡耕地面积大,土被不连续,破坏严重,承受人为压力和自然恢复能力差,使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同时,经济系统结构也不合理,耕作业比重过大,林业、畜牧业用地少,发展缓慢,耕作管理粗放,投入低等,造成了经济系统的低效性,为此,我们建议:

1、重点治理喀斯特山区

我区26853平方千米的总面积中,山区面积占93%,喀斯特化的高、中、低山地区,是生态环境最为恶化的地区,因而也是重点治理的地区。

2、恢复林草植被,合理利用土地

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后的经济损失最大,因而只有提高植被覆盖率才能做到水土保持,搞好水土保持才能消除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对立的矛盾,实现其协调发展。

3、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必须同步

这是促使生态系统向健康方向发展,提高整个系统功能的正确途径,环境治理应以解决当地人民的温饱问题为基础,以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将水土保持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坚决退耕还林还草,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变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把广种薄收变为少种多收,建立保护性的林业,发展商品性的牧业、副业,逐步走上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良性轨道。

4、积极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一切环境问题的核心都是人,只有积极发展教育,提高我区人口素质,才能真正做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生育意识、科学发展意识以及可持续发展观,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使我区生态、经济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一、调查背景

20xx年1月中山市急剧降温,如图所示,1月份最低气温达到2度,气温普遍降低,1月最高气温只有24度。在1月24日的上午7点和下午1点左右,中山市部分地区下起了霰,中山市民纷纷猜测今年中山冬季会不会下雪。

二、中山市气候特征

三、中山市下雪可能性分析

冬季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回归线附近,我国主要受西风带天气系统影响,一旦有强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国南方地区,我国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下雪的可能性是很大的。首先,冬季我国的降温都是一个累积的过程,一般情况下,南岭以南的大部分地区都处于北回归线附近,甚至在北回归线以南,获得太阳短波辐射较多,西风槽底部不一定能影响到这些地区,槽后的西北风不足以使冷空气到达该地区就已转为西南暖湿气流,使该地区降温情况不明显。其次,这些地区多是沿海地区,大家都知道冬季海洋水温高于陆温,如不是高纬地区,海洋是不会结冰的,这些地区受海陆环流的调节,气温也是不容易降得很低的。影响中国的冷空气还是有很多比较强的,有时也能使华南沿海地区的气温降到0

度以下,广东西南沿海历史最低气温也有—2度的时候,高空中的水汽也能凝结成固态下降,但是下降过程中随着气温不断升高,气压不断增大,加上固体降落物同大气的摩擦,都导致降落物体自身温度较高,到降落地面时也成了液体。

从地理位置来说,中山刚好位于热带,处于低纬,接受到的热量多,终年平均气温在15度以上,即使到了冬天,下雪的可能性也非常小。

如图所示,虽然今年中山受冷空气影响最低气温比往年下降,天气多云阴雨,但是日平均气温也没有低于0度以下。

四、总结

一.读黑龙江省示意图

省城哈尔滨素有“东方小巴黎”、“东方小莫斯科”、“北方小上海”、“冰城”之美誉

(1)山脉a小兴安岭b大兴安岭(2)全国最大的油田城市②大庆。(3)商品粮基地d三江平原(4)邻国:a俄罗斯

邻省:b内蒙古自治区c吉林省黑龙江乡土地理

省城哈尔滨素有“”、“”、“”、“冰城”之美誉

(1)山脉ab

(2)全国最大的油田城市②。(3)商品粮基地d(4)邻国:a

邻省:bc

(5)河流:e黑龙江f松花江k乌苏里江

(6)黑龙江最大港口城市①是哈尔滨,第二大港口城市④佳木斯,林都⑥伊春,鹤城③齐齐哈尔,石油城②大庆,我们生活在⑤鹤岗地区。(7)煤城:⑤鹤岗⑦双鸭山⑧七台河⑨鸡西

二、填空题

1该平原是我国东北平原的组成部分

2、在干湿区划分中,黑龙江省大部属于湿润地区。黑龙江省被誉为“北国粮仓”3、4、黑龙江省航运最繁忙的河流是松花江5、“天然火山博物馆”

67首位的有石油、石墨。中国的“北极村”是黑龙江省的漠河。8910111213

14江省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汇合处,最西端在大林河源头以西。

15之称的城市是伊春,黑龙江省的“鹤城”是齐齐哈尔,那有扎龙自然保护区,石油城“大庆”。16海拔1690米,大兴安岭的最高峰大白山海拔1529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161米,黑龙江省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

17松花江上最大的港口城市是哈尔滨

18、镜泊湖、五大连池、萝北县名山、大庆石油博物馆、兴凯湖等

(5)河流:efk(6)黑龙江最大港口城市①是,第二大港口城市

④,林都⑥,鹤城③,石油城②,我们生活在⑤地区。

(7)煤城:⑤⑦

⑧⑨

1、黑龙江省最大的平原是该平原是我国平原的组成部分

2区划分中,黑龙江省大部属于地区。被誉为“北国粮仓”

3、冬季影响黑龙江省气温的主导因素是4、黑龙江省最大河流是黑龙江省航运最繁忙的河流是

5、黑龙江省的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馆”

6、黑龙江省土地资源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7储量居全国首位的有、。中国的“北极村”是黑龙江省的。8、9、

10、新中国初期,黑龙江省只有五个城市。11、黑龙江省修筑最早的铁路线有12、黑龙江省有

13、黑龙江省南邻14、黑龙江省的最北端在龙江省最东端在和主航道汇合处,最西端在源头以西。15、位于中国最北端,且纬度最高的省份是之称的城市是,黑龙江省的“鹤城”是,那有自然保护区,石油城“”。16、黑龙江省最大油田是1690米,大兴安岭的最高峰海拔1529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161米,黑龙江省地形以、

17、黑龙江上的对俄贸易口岸城市是是,松花江上最大的港口城市是

18、黑龙江的旅游景点:

一.读甲、乙两工业基地图,回答下列问题(1)工业基地:甲辽中南工业基地,乙沪宁杭工业基地。

(2)水域:a渤海,b黄海,(4分)(3)工业城市:a沈阳,b大连,c南京,d上海e杭州

(4)铁路线:①京哈线②哈大线③京沪线④沪杭线(5)矿产地⑤抚顺煤矿⑥阜新煤矿⑦本溪铁矿⑧鞍山铁矿

(6)a城市一批钢材运往c城市,请选择一条便捷的铁路运输路线。京哈线—京沪线(7)试分析甲、乙两工业基地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条件有何差异?

甲工业基地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乙工业基地发展钢铁工业是建立在广大的消费市场、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基础之上的。

(8)我国工业分布不均,从整体看呈现沿海、沿江河、沿铁路线分布的特点二.中国节水标志

1.“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手掌和地球变形而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字母j和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2.节水、防治水污染的具体措施

农业用水——废弃漫灌、自流灌溉;推广喷灌、滴灌;推广耐旱、耗水量少的作物;减少使用农药、化肥。

工业用水——工业用水重复使用、循环使用;降低消耗用水,提高利用效率;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家庭用水——一水多用;推广节水器具;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三.长江沿江地带工业:①四个工业基地,自上游到下游: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工业基地;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轻纺工业基地;沪宁杭等城市组成的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②两个工业走廊: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汉、重庆、四川攀枝花等钢铁工业基地构成的“钢铁工业走廊”;

上海、南京、武汉汽车工业基地以及重庆汽车摩托车基地构成的“汽车工业走廊”。生态环境问题:

(1)长江上游地区毁林开荒,陡坡垦殖,造成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危害:土壤退化,土地肥力下降;河道淤塞导致通航能力下降;造成了水库淤积,降低了水库发电、灌溉和防洪效益;造成中下游江河、湖泊淤积,加剧洪水灾害。

(2)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防洪。

(3)沿岸的工农业迅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环境污染严重。酸雨区广布:西南酸雨区、华中酸雨区和华东酸雨区,其中华中酸雨区是全国最大、强度最高的酸雨区。酸雨是大气污染的一种现象,会导致水体和土壤酸化,对植物和建筑物造成腐蚀性危害。

(4)治理长江:上游植树种草,保持水土;上中游建水库,调节河流季节水量变化;下游退耕还湖,清理河道,增加蓄洪能力。

四.1.我国不同类型地区农业建设方向: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中部地区建立高产高效的农产品基地;

西部地区坚决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2.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地区差异:

沿海地区:以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为依托,侧重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沿边地区:依靠国家的开放政策和沿边地理优势,发展贸易导向型产业内地地区:依靠优势资源和工业基础,多发展与国防军工有密切联系的产业

五.中东输油路线:为日本输油:波斯湾—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东海—日本为西欧美国输油:波斯湾—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欧各国、美国(运油量最大)

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大西洋--西欧各国、美国(最近航线)

⑴秦岭淮河一线特殊地理意义:1.我国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2.我国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3.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4.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5.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6.旱地与水田地区分布分界线7.中国的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8.水稻、小麦主产区分界线9.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10.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界线1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⑵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特殊地理意义:①年降水量400㎜等降水量线;②半干旱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③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④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⑤内流区域外流区分界线。

地理课件:海南乡土

一、活动目的

1.通过野外观察、调查,使学生了解本地区东北部的地形、地质、气候、土壤、植被等各个自然条件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为以后利用这些知识创造条件。

2.观察、调查乡村农民如何利用本地的自然条件从事经济活动,培养学生爱自然、爱乡土,建设祖国,向自然进军的决心和信心。

二、活动范围

本县20公里左右范围内的小区域(明确四至界限),可确定七个观察点。各观察点活动内容:

第一观察点:认识位置,了解活动范围,熟悉本区的地图,确定方向,制定路线图。

第三观察点:了解几种地形形态(山顶、山坡、鞍部台地、丘陵),观察地形对土壤、植被以及土地利用的影响,认识白皮松、马尾松、洋槐、杉木等几种树木,采集有关标本。

第四观察点:了解本区地形形成和利用,观察本区农业的特点以及和市内的经济联系。

第五观察点:了解岩浆岩侵入体的形成,分析地层剖面。

第六观察点:了解本区煤矿的生成,认识沉积岩的特征,采集有关标本。

第七观察点:认识本区土壤类型,了解作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农民利用自然与自然斗争的实例。

三、组织领导

由地理教师领队,聘请生物教师和班主任参加指导,把参加乡土地理研究的学生分为三个小组,每个小组在同一观察、调查之中,分别有重点的研究一两项内容。

四、工作安排

1.指导教师要收集有关资料,整理后印发给学生学习。并且到野外观察点做好预习工作。

2.指导教师向学生作有关乡土地理研究问题的业务报告。

3.每三周进行一次活动,每次三小时左右。以上七个观察点的活动,分五次进行。必要的访问,可在观察、调查过程中结合进行。

4.根据实地活动的收获,写成乡土地理研究书面报告。

五、成果处理

1.在全校一定范围内,由学生作乡土地理研究的口头报告。

2.在讲授本县地理时,应用乡土地理研究成果,充实关于本县地理的教学内容。

乡土文化论文

作者/陈刚

3月,盐亭县编成了中小学生辅助读物《华夏母亲之都――盐亭》,并发放到全县中小学校,供小学六年级至高中二年级使用。读物由盐亭县教育体育局编制,盐亭县教育研究室审定。笔者作为主要编写者和审定者,现将编写的情况记录下来。

1开发缘起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融合产物;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而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是民族凝聚力和进取心的真正动因。

嫘祖文化是盐亭最优秀的乡土文化资源。嫘祖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其蕴含的历史、社会、文化、经济等价值潜力巨大。多年来盐亭县委、县府高度重视嫘祖文化的研究、宣传和开发,把嫘祖文化产业确定为发展县域经济的支柱之一。制订了以嫘祖文化为龙头,以蚕桑丝绸文化为特色,以森林生态为背景的旅游发展战略。

为弘扬嫘祖文化、传承嫘祖精神,把教学和本土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广大青少年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爱国主义思想,《华夏母亲之都――嫘祖》就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编写由盐亭县教体局负责,局主要领导担负组织领导工作。为了适合广大学生阅读,以县教研室教研员、在职中小学教师组成编写小组,人员是陈刚、胥琼、李长周、陈云达、张禾、胥飞、黄宗礼、龚崇德,由陈刚老师牵头。

2开发原则

2.1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符合党的教育方针。

2.2以盐亭丰富的人文资源、自然资源及发展的步伐为切入点,乡土气息浓郁,具有较强的地方特色。

读物从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地貌水系、气候生态、土壤物产等方面介绍了盐亭县的地理概况;从历史沿革、人文荟萃、民间文化、出土文物等方面展现了盐亭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和众多的文物古迹;又从人居环境、特色农业、城乡经济等方面写出了新时期盐亭乘势崛起的绚丽篇章。特别是图文并茂地展示了盐亭“耍桃子龙”、“舞蚕龙”、“蚕姑庙会”等四川省非物质遗产,桑化石、铜蚕、金蚕、古丝团等县境内出土的文物,“母猪壳”、“回回烧馍”“蜜儿红苕”等名特食品。核心部分是浓墨重彩描绘的本地广为流传的嫘祖传说故事。这样使读物具有较强的地方色彩,浓郁的乡土气息。

2.3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既有利于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又能体现时代精神。

读物在这方面下了功夫,如第二部分的编写就充分考虑了这一原则。如何将传说,写得既让学生容易接受,又能承载教育的功能?所以,主要采用故事的形式,用28个小故事塑造了“华夏母亲嫘祖”。“天赐凤女”、“化解蚁斗”、“尝草济民”、“采果奉亲”写其不平凡的出生,展现她从小就善良,懂得施爱别人、孝敬父母。“发现天虫”、“保护天虫”、“抽丝缀衣”、“缫丝尝试”、“雨袭桑林”、“创制工具”、“建坊缫丝”、“发明煮丝”、“制造缫车”、“织绢织锦”等故事,写她发现野蚕,发现野蚕丝,到野蚕家养,抽取蚕丝,发明各种制丝工具,制成丝衣的艰辛而复杂的过程,展现了她的勤劳和智慧。“倡导婚嫁”、“西陵求凤”、“龙凤呈祥”、“促成联盟”、“平息纷争”、“优抚巴獠”、“德化苗蛮”、“嵩山求道”、“峨眉问政”、“传技天下”、“魂归故里”写其德配黄帝,辅弼黄帝治理天下,将其栽桑养蚕之术传遍天下,造福人类。经过这些故事的塑造,嫘祖的形象就立在了学生的面前,她的行为蕴涵着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教育并启迪着后人,必将在新时代发扬光大。所以,用“华夏母亲‘一课,以抒情的笔调,阐释了嫘祖文化的内涵,体现了时代精神。

2.4内容丰富,客观严谨;资料详实,富有科学性。

怎样将浩繁的资料、庞杂的故事、纷扰的传说,编写成符合中小学生阅读的读物殊非易事。

本书核心内容,是读物的第二部分――“华夏母亲嫘祖”。嫘祖何许人也?虽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苏教版)和八年级《四川历史与社会》等书明确说盐亭是嫘祖出生和归葬之地,但真正出自史载的只有史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元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这短短的文字。嫘祖是传说中的人物,盐亭关于她的传说与故事十分丰富。如何剪裁取舍材料?我们的读物将她塑造成什么样的形象?是编写面临的大问题。

经过反复争论,最终形成较为一致的观点:嫘祖是华夏文明的缔造者,她首创栽桑养蚕之术;嫘祖是母教的千古典范,又是黄帝的重要辅弼者。这是嫘祖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有了这根“弦”,取舍就显得容易了。大方向明了,并不意味着一马平川,细节的.处理照样费神思,如嫘祖的名字处理。传说中都叫“嫘祖”,唐赵蕤《〈嫘祖圣地〉碑》中有“女中圣贤王凤,黄帝元妃嫘祖”一句,所以,书中称她小时叫凤儿,长大叫凤姑,与黄帝婚后,根据其栽桑养蚕、抽丝制衣的功绩,仓颉才造一“嫘”字,到此她始称“嫘祖”,这样处理就合情合理了。

另外,每课正文后以“阅读链接”的形式将“嫘祖姓名考”、“马头娘的传说”、“点灯驱鼠”、“舞蚕龙祭祖”、“蚕丝山祭嫘祖”、“迎嫁山的传说”、“衣落山与神箭垭的传说”、“嫘祖墓??献红鞋”、“《史记》载嫘祖谱系”、“双洎河的传说”、“太牢?少牢”、“清华学子祭祀嫘祖文”等,与整个内容融合成一个整体。还以“附录”的形式,全方位地介绍了以嫘祖文化为核心的盐亭乡土文化。这样就丰富了读物内容,增强了厚重感。

2.5语言生动、活泼、富于趣味性;插图、照片、地图和内容紧密配合;能满足小学六年级至高中二年级的学生阅读。

读物语言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情况,生动而有趣味,同时根据不同内容而变化,如介绍盐亭的地理人文,用语平实;讲述嫘祖故事,语言通俗;发掘嫘祖文化内涵,用散文的笔调,饱含情感。

为便于学生学习,读物采用与现行教材相似的体例。全书开篇有前言,结尾有后记。每个单元有导言,如第二单元的导言是“是谁开启了远古文明的大门,是谁首创栽桑养蚕之法,衣被天下,造福后世子孙?你可知道,盐亭为什么被称为嫘祖故里?嫘祖文化圣地?丝绸源头?传说中的嫘祖是怎样的人?她都为人类做了哪些事情?因为什么受到万事景仰?让我们走近她――华夏民族的母亲嫘祖。”说明了单元主题。每课有引言,如第一课的引言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让我们一起走进盐亭,去了解盐亭宜人的气候,丰富的物产,便利的交通。”交代了课文的内容。文中还用“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等形式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每课后设置“思考与练习”巩固阅读的成果,引发深层的思考。

3内容简介

3.1目录:

3.2简介:

全书三个单元共十三课。

第一单元共二课。介绍盐亭县的地理概况和历史文化。

第二单元共九课,从第三课“西陵之女”到第九课“巡行天下”,塑造了“华夏母亲嫘祖”。第十课“华夏母亲”阐释嫘祖文化的内涵。第十一课“万古隆祭”写从古至今人们对嫘祖的祭祀。

第三单元共二课,写盐亭县在新时期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和对未来的美好展望。

谈乡土地理与地理教学结合论文

一、乡土地理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1.案例教学。高中学生活动的区域和生活经验相对有限,对教材中的例子缺乏切身体验,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有一定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选取学生较熟悉的乡土地理作为案例,让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知识点,尤其是比较抽象和理性的地理知识,学生更需要从感性资料来达到理性的认识。

2.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地理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指在地理知识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研究性学习的模式主要有:实验、观测、文献资料、野外考察、社会调查、思辨、建模、论证等。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选取一个项目来研究。如调查城乡人口分布、工农业区域布局、商业网点区位、地形地貌、环境问题原因等。

3.野外考察。野外考察注重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走出课堂、摆脱书本的束缚,感受知识应用于实践的魅力。教师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组,指派组长负责组内任务分配、协调。教师预先设计好考察的线路和地点,准备好必备的放大镜、指南针、勘探锤等考察工具及应急医疗用品。考察对象可以是当地的水文、环境、土壤、地貌、植被等自然环境,也可以是交通、人口、工农业分布等人文环境。前者侧重训练地理技术和操作能力,后者侧重人际沟通和协调,也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让学生得到更好的锻炼。

二、乡土地理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应注意的问题

2.引用乡土地理知识不能出错。教师在讲授乡土地理前一定要做足“功课”,对准备在课堂上引用的资料采取多种方法反复核实,确保乡土地理知识正确无误,否则就会弄巧成拙、画蛇添足,甚至给学生种下难以纠正的错误知识。

乡土地理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相结合能够开创地理教育的新局面,教师应结合本地乡土特点,紧密联系教材,广泛收集、充分利用丰富的乡土地理素材,提高地理课堂的活跃度和有效性,增强学生学习和应用地理知识的综合能力。

关于我国乡土地理教学发展探析论文

一、我国乡土地理教学的发展历程

(一)教材编写。

(二)实践活动。

二、促进中学乡土地理教学发展的策略

(一)优化乡土地理教材编写。

乡土地理教材应该有乡土气息,所以在编写教材时,要根据当地的人文社会的最新资料来编写,并且适当增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教学编写要满足学生的地理学习智力的技能发展的要求。在教材呈现方式上,要注重优化性,极大激发学生的智力和想象力,构建开放性的教材呈现方式。文字部分应该做到尽量简洁,多用图片和统计图表,便于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知识。还可以采取漫画和示意图的方式,通过这种图文并茂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地理课的兴趣。

(二)丰富地理教学实践活动。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发组成地理兴趣小组进行地理勘测和探索活动,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经常组织学生到科技管,博物馆和气象站去参观学习。教师也可以把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布置研究的课题,比如大气环境研究、水环境研究、固体废物研究,根据不同的研究任务,鼓励学生深入地区的地质环境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帮助他们对家乡的环境有更全面的认识。

(三)深化乡土地理教学研究。

开展乡土地理教学研究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实现灵活多样性和开放性的教学,乡土地理教学活动应该是全方面的,多角度和多层次的,应该加强乡土地理教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我国在乡土地理教学研究方面还处在初始阶段,主要局限于教材编写实践活动方面。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经验,注重教学的实践和课程的实践,采取课程实施者的角度来探索乡土地理教学的发展规律和发展方法。

三、结束语

我国正在进行新课程改革,提倡素质教育,在地理教学方面,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乡土地理教学的目标是:创建一种结合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的独具特色的地理课程,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乡土地理教学在新课程地理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位置与区划

湖南省位于我国中南部。因大部分地区在洞庭湖之南故名湖南又因为省内有大河流湘江故而简称“湘”。

湖南的四大河流湘江,资水,沅江,水。四大河流汇集于洞庭湖,进入长江洞庭湖为我第二大淡水湖。

湖南现有13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共122个县级行政单位,长沙市是湖南省会。1个自治州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西北

二、人口与民族

末,湖南省总人口数为6768万,是我国人口较多省份,排位第七人口密度约320人每平方千米土地面积21.18万平方千米,大大超出国平均水平。湖南为多民族省份。主要少数民族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回族等。

三、山地丘陵为主要的`地形

湖南省东西南三面峰峦起伏,地形高峻,中部多丘陵.盆地.北部为平原总体上看恰似一个三面高.中部低.朝北开口的“马蹄形”盆地。

湖南省东西南三面环山。幕阜山、罗霄山绵旦于东;南岭山脉屏障于南;武陵山、雪峰山脉逶迤于西。壶瓶山主要在石门县境内,主峰2099米,是湖南的最高峰,被称为“湖南屋脊”。

四、亚热带季风气候

湖南省大致位于北纬25°--30°之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气候条件优越。年平均气温16℃--18℃。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700毫米之间。

五、湖南的植被与土壤

湖南森林覆盖率为55.5℅。自然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土壤以红壤和黄壤为主。

六、自然灾害

湖南省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且严重的省份。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有泥石流、崩蹋和滑坡;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和寒潮。

七、丰富的矿产资源

省内锑、钨、铋等矿的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铅、锌、锡、汞的储量居全国前列;冷水江锡矿山锑的产量居全国首位,被誉为“世界锑都”。常宁水口山是国内产铅、锌较多的矿区。郴州柿竹园是闻名世界的多金属矿产地,被誉为“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非金属矿是湖南的第二大矿产资源,其中萤石、重晶石、长石、海泡石等矿产居全国第一。

八、工业分布

湖南工业主要集中在“一点一线”地区。一点是指长株潭城市群,“一线”是指京广线湖南段。自北而南,重要工业城市有岳阳、长沙、湘潭、株洲、衡阳和郴洲。特色产业有湘绣、醴陵陶瓷、浏阳烟花爆竹。

九、高新技术产业

湖南拥有长沙、株洲两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岳麓山高科技园又称麓谷,是长沙高新区的核心园区。

十、日新月异的公路运输

经过湖南的国道干线有:

1、首都放射线:106国道(北京—广州)、107国道(北京—深圳),连接我省重要城市岳

阳、长沙、湘潭、衡阳、郴州。

2、南北纵线:207国道209国道纵贯湘西、湘中。

3、东西横线:319国道320国道322国道。

致富之路

随着常(德)吉(首)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湖南省13个市州中心城市与省会长沙全部实现高速公路连接。湖南已形成“4小时经济圈”,全面进入高速公路时代、踏上经济腾飞之路。

THE END
1.如何利用博物馆资源优化孩子的教育?博物馆不仅是保存和展示文化遗产的地方,也是孩子教育的重要资源。通过合理利用博物馆资源,家长和教师可以极大地丰富孩子的学习体验,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培养其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博物馆资源优化孩子的教育。1. 提前规划参观行程 在带孩子去博物馆之前,提前做好规划是非常重要的。首先,选择一个与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3599090855817121&wfr=spider&for=pc
2.参观博物馆的n种建议第二,做攻略。首先寻找其他游客分享的攻略,确定出行的线路,安排好时间,一般较大的博物馆都有几个展同时展出,安排大半天、一天时间更为从容,可以根据感兴趣的内容确定观展的顺序。 第三,看细则。走进博物馆首先要到大厅了解相关信息,看有哪些观展须知、建议、规定,做文明的参观者,对一些活动的安排提示做到心中有数https://www.jianshu.com/p/1c8e95883a8a
3.带孩子参观博物馆的正确方式是什么?这14条建议值得收藏这14条建议值得收藏 博物馆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也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很多家长可能有这样的感触:博物馆是文化殿堂,但是带孩子参观时经常会感觉摸不着“门道”。 面对琳琅满目的展品、主题丰富的展览,我们难免眼花缭乱。“博物馆小白”应该怎样选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OTA1NjU0OQ==&mid=2650290654&idx=1&sn=103c11b6334f330757ac1819ba4c5686&chksm=f490f514c3e77c0251e322e6dc6cb6467eef1fe9b9f4f39182c0c536395318d9504d456cbb29&scene=27
4.如何带孩子正确地参观博物馆,避免走马观花?5岁以下建议参观自然博物馆类的,比如各地的自然博物馆,北京的中国动物馆,天津的中国海洋博物馆。 5岁以上,可以参观综合博物馆(历史人文类,比如《国家宝藏》中的那些博物馆)或美术馆(艺术类,比如各地的城市美术馆,比如浦东美术馆,还有一些私立美术馆,比如上海的西岸美术馆,龙美术馆)。 https://www.zhihu.com/tardis/bd/ans/2150998668
5.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精选20篇)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 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精选20篇) 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参观博物馆的心得体会 1https://www.cnfla.com/xindetihui/3567887.html
6.“十一”参观故宫院长提出建议故宫是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宏伟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气势磅礴;故宫博物院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级博物馆,文物藏品极为丰富;故宫是著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每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近年来,故宫博物院每年接待观众数量都在千万人次以上,而且不断攀升,给故宫博物院的服务接待和安全保障工作带来了极大压力。再过几天,故宫博物https://www.dpm.org.cn/learing_detail/181171.html
7.让你充分享受博物馆参观体验的22条建议湖南博物院2. 避开参观高峰的日子和时段 如有可能,参观博物馆之时尽量避开参观高峰的日子,而选择在工作日或观众较少的时段去参观(比如,避开在节假日期间去参观博物馆)。 3. 参观之前做一些搜索工作 参观之前,了解一下博物馆以及其收藏,能够帮助你寻找到参观过程中的重点。另一个有益的建议是,可以提前搜索一下与展览相关的https://www.hnmuseum.com/zh-hans/node/5780
8.参观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参观结束后,我们在博物馆的休息区进行了小组讨论。我们分享了自己在参观过程中的发现和感悟,对重点展品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我们将采访和调查的'结果进行了整理和总结,提出了一些关于博物馆发展的建议,如优化讲解服务、增加临时展览、改进互动体验设施等。 https://www.oh100.com/daxue/5103955.html
9.博物馆调研报告(精选19篇)博物馆建筑内部空间流线组织的基本形式有串联式、放射式、通道式三种。串联式的流行组织形式一般是指各个展览空间收尾相接,相互穿套,这种流线组织形式简洁、明确、指引性强,能够避免参观的重复或遗漏,增强了展示的有效性。放射式的流线组织形式是指各个展览空间围绕一个放射状的中心枢纽进行组合,参观者参观完一个展厅,https://www.wenshubang.com/diaoyanbaogao/107080.html
10.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如何推进?委员们提了这些建议任哲建议,要让博物馆“走进”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所,让参观博物馆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成为生活常态。如可以增加移动博物馆,通过流动展览或临时展出,让人们在日常散步或购物时也能方便地接触到艺术和文化。 过去一年,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呈现新气象:新增11家备案博物馆,27家“类博物馆”挂牌开放,北京备案博物馆总数达https://m.bjnews.com.cn/detail/1705834894129157.html
11.关于2021年湘潭市博物馆游客满意率调查分析五、游客对博物馆提出的建议 1、增加陈列的趣味性、互动性和观赏性。 2、改进陈列配套设施,多组织流动展览。 3、改善停车空间有限的问题。 六、结语 本次的调查结论表明,游客对湘潭市博物馆的满意度非常高,但同时也有一些建议。针对调查结果,我们将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分析博物馆开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一步提高我https://xtwlgt.xiangtan.gov.cn/14837/14844/content_994078.html
12.参观博物馆个人心得体会(通用20篇)参观博物馆个人心得体会(通用20篇) 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参观博物馆个人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参观博物馆个人心得体会 1 https://www.jy135.com/xindetihui/2407805.html
13.中国国家博物馆导览系统观众需求分析近些年,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在博物馆导览中广泛应用,提升了观众参观体验,其中不乏优秀案例。为了了解目前国内博物馆导览最新情况,我们在2019年分赴湖南、江苏、重庆三地的博物馆开展调研,从终端类型、收费模式、如何开发三个方面进行考察,经现场考察并与各馆导览业务负责人座谈交流,我们发现当前博物馆导览系统开发和应用呈现https://www.depthlink.com/news_220&wd=&eqid=fe5870bf001ad0be00000002645a73a9
14.博物馆开放方式研究5篇(全文)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各种多媒体技术正逐渐应用到博物馆藏品数字化工作中, 其中应用三维建模技术构建高分辨率的三维虚拟藏品是藏品数字化的重要里程碑, 也是成功展示藏品的重要方式之一[1,2]。 博物馆的主要功能为征集、典藏、研究和陈列藏品, 但是博物馆在藏品保护和藏品利用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如何解决https://www.99xueshu.com/w/ikeynpkb3opj.html
15.谈博物馆免费参观的缺点与建议另外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去英国参观大英博物馆的成本要多少?湖南人到省博参观,连路费加食宿不会超过500元人民币!安朱·伯纳特是大英博物馆的副馆长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专访时就说:大英博物馆1759年成立以来就是免费开放的,到现在每天来大英博物馆参观的人流量大约是1万到2.5万人次,一年总接待人数达到500万人次,其中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8199338/
16.深圳博物馆参观建议及活动预约入口[深圳博物馆活动预约入口: https://imgbdb4.bendibao.com/szbdb/news/202312/25/20231225180845_89351.jpg] 参观建议 (一)参观博物馆的完整流程大致需要2至4小时,建议在参观前查看博物馆的官方网站或相关介绍,了解展览的主题和内容,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来规划参观路线。同心路馆(古代艺术)、金田路馆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64978837?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17.湖南省博物馆参观建议参观湖南省博物馆要预约,而且要提前预约才可能抢到“基础票”(建议提前一周预约),否则就有“临”票。如果是旺季 那就更要掐点抢票。基础篇与临时票的区别在于,基础篇是免费的,临时票需要花费五十元(参观内容则是基础票+指定展)。 【交通】 乘坐长沙地铁6号线湘雅医院站3号口,步行900米左右到达湖南博物馆站,自https://www.meipian.cn/4xw2ie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