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不眠夜:2000余件文物被监守自盗,现身拍卖网新闻频道

位于伦敦市中心的大英博物馆成立于1753年,是世界上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之一,收藏800万件藏品。

根据该博物馆数据库,来自全球至少212个不同国家/地区的共计450万件藏品已被编目。其中,来自中国的藏品有58749项。

在英国工作的小余向第一财经记者展示了她去年在大英博物馆拍摄的中国展品,其中包括大量精美的瓷器、雕塑以及纺织品。“当时感觉既珍贵又罕有,”她说,“然后想到原本是中国的,心里又很不是滋味。”

8月中旬,大英博物馆被曝2000多件藏品失窃后,对大英博物馆藏品保护的质疑就甚嚣尘上。随后,多国要求大英博物馆遣返和归还藏品的呼声也愈演愈烈。

文物如山但明细不清

8月25日,大英博物馆馆长费舍尔(HartwigFischer)表示引咎辞职。26日,大英博物馆主席奥斯本(GeorgeOsborne)确认,丢失的文物数量达2000余件,并称“我们本可以采取更多措施来防止这些盗窃案的发生”。

大英博物馆此前证实,馆方发现部分藏品“失踪、失窃或损坏”后,解雇了一名员工并报警。流失的藏品包括产自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19世纪的黄金珠宝和玻璃器物等。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长期以来,大英博物馆的编目工作一直因为进展缓慢而备受指责。

博物馆收藏的藏品数量庞大且种类繁多,总数达800万件,只有百分之一的藏品公开展出,编入目录的藏品只占近二分之一。相比之下,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等英国其他主要博物馆早已完成了数据清点工作。

为了恢复公众信心,大英博物馆已委托独立机构审查失窃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安全措施的建议。奥斯本也表示,大英博物馆将加快对馆藏物品进行完整登记的进程,并尝试找回所有失窃物品。

不过,伦敦警察厅艺术品和古董小组前组长埃利斯(DickEllis)对此并不乐观。他认为,博物馆可能不得不通过诉讼来找回部分藏品,如果这些文物已经离开英国,追回的代价则过高。

由于并不收取门票费用,大英博物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英国政府的资助,去年的资助总额为6800万英镑(约合6.24亿元人民币),包含4780万英镑的收入补助和2000万英镑的资本补助。面向个人和社会筹集资金也是不二法门,博物馆在2022/2023年度收到的捐赠和遗赠为2760万英镑,其中包括从个人、信托基金和基金会收到的捐赠和遗赠以及实物馈赠。

藏品从哪里来

大英博物馆成立于1753年,并于1759年首次对外开放。这里是伦敦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2022年的游客量达到400万人次。

根据该馆的数据检索网站,至少有649727件藏品被归类为在英国制造、获得或发现的。除英国外,根据对博物馆数据库的检索,来自伊拉克的文物有164140项,其次是意大利(147697项)、埃及(119854项)、法国(81980项)、土耳其(73922项)、德国(66273项)、希腊(64928项)、中国(58749项)和印度(52518项)。

这些藏品都是怎么来的?

根据大英博物馆的官网介绍,自成立以来的近300年间,大量藏品通过多种方式流入大英博物馆。首先,1753年的议会法案为该馆购买了大收藏家斯隆爵士(SirHansSloane)的80000多件藏品。此外,大英博物馆还依靠发掘、购买、个人捐赠或委托等方式得到了大量文物。

根据大英博物馆2023年发布的年报,自2001年以来,博物馆已经购买了价值1.11亿英镑(约合10.2亿元人民币)的藏品。

大英博物馆的部分文物是通过冲突和殖民活动获得的。该馆写道:“我们承认部分藏品背后的艰难历史,包括一些藏品是通过军事行动等有争议的方式获得的。在一些情况下,藏品可能是在冲突期间获得的,但具体是如何获得的却不得而知。大英博物馆与来自世界各国的同事和合作伙伴密切对话,积极重新审查这些藏品的获得历史,并以适当的尊重来保护它们。”

归还藏品涉及议会修法

由于大英博物馆的部分文物是强盛时期的“日不落帝国”通过殖民统治获得的,近几十年来,许多活动家和学者将一些藏品视为帝国文化的延伸,并号召其归还文物。

在失窃案件发生后,多国官员或博物馆管理者认为,这暴露了大英博物馆无力保护原属于其他国家/地区的文物,因此更应该物归原主。

此外,尼日利亚政府正式要求大英博物馆归还900件贝宁青铜器。埃塞俄比亚也希望大英博物馆归还1868年英国军事行动期间从该国北部马格达拉抢走的祭祀用十字架、武器、珠宝、圣坛石碑和其他物品。加纳阿桑特部落统治者也要求大英博物馆归还其收藏的黄金制品。

不过,大英博物馆的馆藏目前适用1963年《大英博物馆法案》。根据该法案限制,大英博物馆不能永久性归还大部分文物,只能长期借用。若想合法归还文物,这就需要移交英国议会来修改法律。

THE END
1.观网快评:这1700件中国珍品应还给故宫博物院,而非捐给大英博物馆据多家英国媒体近日报道,英国私人博物馆大维德基金会将把约1700件(套)中国陶瓷藏品全部捐给大英博物馆,在这批藏品中有很多稀世珍宝,包括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有“世界上最知名瓷器”之称的元至正十一年款青花云龙纹象耳瓶等,还有12件品相完整、器型稀见、胎釉上乘的汝窑陶瓷,要知道这样的汝窑精品存世不过90件。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60283
2.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艺委会:2022年全国十二家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评述清初黄花梨独板面大架几案以5520万元领衔古典家具,1903年癸卯奉天省造光绪元宝库平银一两银币样币以4657.5万元刷新中国钱币拍卖纪录。 此外,12家公司成交率100%的专场有18个,成交额在1亿元以上的专场有36个。 北京荣宝2022秋拍现场 (六)优化营商环境,多地出台支持政策 http://www.mastersappraisal.cn/html/news/xingyedongtai/2023/0416/1396.html
3.法国收藏界的“中国传奇女性”把罗丹雕塑带到温州新闻中心她就是,罗丹博物馆中国馆负责人、法国温籍华裔、艺术品收藏家吴静女士。 法国罗丹博物馆馆长卡特琳娜·舍维约曾这样评价她:“吴静女士是新一代的收藏家。事业有成后,想把自己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的收获,贡献出来,为她的祖国服务。她深爱着自己的家乡,而她回报祖国的方式就是让祖国人民有接触艺术和文化的机会。https://news.66wz.com/system/2023/08/06/105593720.shtml
4.专访“中国西洋古董家具收藏第一人”林明洋:收藏承载着大国文化而据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了解,此次展会上展出所有的展品都来自于“西洋城堡古董艺术博物馆”。而我们也第一时间联系到该博物馆的负责人、有着“中国西洋古董收藏第一人”美誉的林明洋,跟他一起畅聊西洋古董家具以及艺术收藏。 20年收藏经历满怀民族情怀 https://www.cqcb.com/meijia/2017-12-22/608582_pc.html
5.中国十大文玩排名中华十玩是什么有名的文玩种类有哪些→MAIGOO收藏 6277 中国各类文玩产地大揭秘 带你寻根问祖不被坑! 文玩/古玩古董/文物 2427 民窑瓷器是什么年代的 民窑瓷器的特点 民窑瓷器种类 瓷器 辽宁省博物馆十大国宝 辽宁省博物馆馆藏文物 辽博镇馆之宝有哪些 文玩/古玩古董/文物 2万+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十大必看藏品 大都会博物馆镇馆之宝盘点 文玩/古https://m.maigoo.com/top/408139.html
6.宝器生辉——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藏中国古器物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以下简称“宾博”)藏中国自先秦至明清各类质地的器物数量众多,包括青铜器、陶器、瓷器、玉器及骨器等。由于展览主题为中国古代雕刻,这些器物与展览主题不太契合,所以陈列于中国厅的器物只是一小部分。 为了弥补手中掌握资料的不足,近两个月来,周一至周五的每天上午,我都会来到宾博图书馆,https://www.chnmuseum.cn/yj/xscg/xslw/201812/t20181224_36335_wap.shtml
7.中国风——中国紫檀主持人:现在让我们走进中国紫檀博物馆,看看这是一座怎样的建筑。 中国紫檀博物馆是由陈丽华女士投资两亿元人民币兴建的,占地面积为25000平方米,主体展馆共有五层,它的外观具有浓郁的中国宫廷式建筑风格,又有时代特征。中国紫檀博物馆既是为了展览陈丽华女士收藏和新制作的这些传统家具与器物,也是为研究继承和交流中国传统https://www.cctv.com/geography/zgf/html/zgf6.html
8.15万余件流失海外文物回到祖国怀抱文物回归:最美的重逢让流失文物回家,是中华儿女责无旁贷的使命,政府也在不懈地努力。中国国家博物馆图书资料部主任翁淮南表示,从1949年至今,我国通过执法合作、司法诉讼、协商捐赠、抢救征集等各种方式,坚定追索流失文物,积极参建文物返还国际秩序,成功促成了300余批次、15万余件流失海外中国文物的回归。https://www.workercn.cn/c/2023-04-23/7813269.shtml
9.澎湃新闻:沈从文与上海师范大学博物馆的文物收藏标题:沈从文与上海师范大学博物馆的文物收藏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说到上海师范大学博物馆,藏有包括春秋青铜鼎在内的众多中国古代文物,其前身是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的上海师院历史系文物陈列室。缘何一家高校博物馆拥有众多重量级文物?其中不得不提的人物是一代文学大家、文物学者沈从文。 https://www.shnu.edu.cn/fb/54/c16a785236/page.htm
10.中国遗产世界遗产首先需明确,遗址博物馆是指“依托考古遗址, 以发掘、保护、研究、展示为主要功能的专题博物馆”[9]。我国在1950年代便先后建立了中国猿人陈列馆(现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前身)和第一座遗址类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与此同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56年底通过了《关于适用于考古发掘的国际原则的建议》,其中提出http://www.icomoschina.org.cn/heritage/china.html
11.圆明园流失的国宝级文物,景泰蓝都谁在收藏?“圆明园到底流失了多少文物,没有精确的统计。”中国人民大学博导、圆明园研究专家王道成说,根据档案记载,清漪园(颐和园旧称)留有详细的“陈设清册”,详细记载了勤政殿(现仁寿殿)、佛香阁等不同建筑的各种摆设,精确到了每一层楼、甚至每一张桌子,但圆明园的陈设清册没有留存下来,可能是在战火中毁掉了,因而失去了精确http://m.dfzbg.com/h-nd-76.html
12.56件流失文物,回家!56件流失文物,回家!记者11月9日从国家文物局获悉,56件流失文物艺术品近日从意大利回归祖国怀抱。据介绍,2022年10月、2024年4月,意大利文物宪兵分别向我国通报3件和53件其查获的疑似中国文物信息。国家文物局根据专家鉴定和法律研判结果,向意方提供了翔实的鉴定意见和法律依据报告,并通过外交渠道向意大利政府正式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5314616415253537&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