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箱“南迁文物”为何深藏南京博物院(图)

深藏在南京博物院的“南迁文物”,件件都是宝贝。实际上,除了文物自身的艺术价值,在60多年前,在那个兵荒马乱、战事频仍的年代,这些国宝级的文物能够躲过千难万险,最终安家南博,这段曲折的经历也堪称传奇。

这些宝贝是怎样来到南博的?在此之前,它们又有怎样的传奇经历?《发现》周刊为您解密国宝的前世今生。

【南博国宝瓷器价值如何】

专家认为不比“翡翠白菜”逊色

谷大任是南京中国国际旅行社日本部的部长,他告诉记者,因为工作的关系,几年前,他就注意到了这批“南迁文物”。

让谷大任觉得遗憾的是,凡去过台湾的人,必然要看台湾的“故宫博物院”,因为台湾早已把这批从大陆带去的二千多箱“南迁文物”打造成台湾旅游的标志性品牌。可是,来南京旅游的游客,却常常无缘见识留在南京的“南迁文物”。

“南京有‘南迁文物’的消息传开后,我们接待过一些远道而来的日本朋友,他们很热切地打听,在哪里能看到这些宝贝。可是,他们都失望而归,因为想看这些东西并不容易。”为什么不容易呢?“因为,这批文物保管在南京朝天宫的仓库里,整箱整箱地封存,就连南博的人也不一定见过这些宝贝。”

那么,留在南京的“南迁文物”都是些什么呢?谷大任介绍说,据他所知,其中有清宫旧藏的官窑瓷器共97021件,主题特色鲜明,“其价值,据专家估计,丝毫不逊色于台北‘故宫’的镇院之宝‘东坡肉’和‘翡翠白菜’。”

宝贝近在咫尺,为什么却无缘相见呢?谷大任说,因为对于宝贝的归属存在争议,所以一直未能对外公开展出。争议从何而起?得从70多年前那次浩浩荡荡的文物南迁行动说起。

【这些国宝从哪里来】

大都是清朝王室的收藏

南京博物院前院长梁白泉先生,向记者介绍了开始于70多年前的那场文物南迁行动。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北方岌岌可危。于是,1933年开始,当时的国民政府就开始将收藏在北京的大批文物精品迁移到南方,躲避战乱。这批文物就是‘南迁’文物,主要包括故宫博物院和古物陈列所两处的文物。”

说到故宫博物院,很多人都知道它的来历。1924年,早已经退位13年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出宫,离开紫禁城内廷。随后,成立了“清室善后委员会”,清理宫内公私财产,清点出文物117万件。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开院。参观者蜂拥而来,北京城万人空巷。当时的一则报道这样描绘开院当天的情景:“惟因宫殿穿门别户,曲折重重,人多道窄,汹涌而来,拥挤至不能转侧。殿上几无隙地,万头攒动,游客不由自主矣!”

而梁白泉提到的古物陈列所,则是个让大多数人感到陌生的名称,它指的是哪里呢?梁白泉解释说,古物陈列所成立于1914年,位于今天的故宫之内,是中国第一家国立博物馆,被誉为“民国成立后最有价值之建设”。古物陈列所成立之初,它的藏品,来自清王室的热河行宫和盛京行宫。

“清朝入关后,皇室的人对北京夏季的炎热很不适应,所以他们在夏季凉快的承德修建了行宫。行宫其实就是级别较低的皇宫。承德的行宫,就是热河行宫。满族人是从沈阳起家的,所以清王室还有一处行宫在沈阳,叫盛京行宫。”

溥仪退位后的1914年,热河行宫和盛京行宫的文物被运到了北京,陈列在故宫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处,当时称为古物陈列所。古物陈列所内的文物,“主要是陶瓷器,我们称之为宫廷文物,以前其实是王室的日常生活用品。”

到了1933年,南京的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成立,有关部门决定,将故宫古物陈列所的文物全部交给中央博物院。但因为中央博物院尚处于筹备阶段,文物暂时保管在北京,不久后将与其他的文物一起南迁。

【文物到底该不该南迁】

鲁迅和胡适曾是强硬的反对派

故宫文物南迁的消息,经当时的报纸披露后,引起截然不同的反响。故宫博物院前副院长段勇,在他的《古物南迁的记忆与真相》一文中,详细讲述了当时的情景。

虽然反对声四起,但为了确保珍宝在外敌入侵时不致散失,古物南迁最终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见。政府批准了文物南迁计划,而反对南迁的不少人士后来也参与到了古物南迁的行动中。

至于这批南迁文物的数字,据《古物南迁的记忆与真相》一文所列:“总数为19816箱72包15件13扎(其中70%以上为故宫古物),其中文献档案约45万件,图书古籍约30万件,陶瓷、青铜器、书画、玉石器、漆木器、文玩、珠宝等共约30万件。”

【文物南迁途中有啥故事】

徐森玉被迫拿儿子给土匪当人质

梁白泉说,根据他的了解,“最大一批文物是通过京浦铁路到达南京浦口的,当时是1936年夏天。此时,为了迎接远道而来的文物,位于南京朝天宫的文物仓库已经开始动工了。可是,当文物到达浦口时,朝天宫的仓库还没有建好。于是,南迁文物在浦口装船又到了上海,存放在某银行的金库(注:也有说是在仁济医院仓库)。大约一年后,朝天宫的仓库基本建好了。南迁文物又从上海回到了南京。此时,位于南京中山东路上的中央博物院的大殿也快要竣工了。然而,因为日本军队的到来,大殿被迫停工。从北京来的古物陈列所的文物,也无缘入驻。”

战火迫在眉睫。所幸的是,在1937年12月南京城失守前夕,这批远道而来的文物,继续踏上了向西南的路途。

“其中属于中央博物院的东西,从水路经九江到了武汉。在日本人占领武汉之前,文物又经过宜昌安全抵达重庆。随后到了四川乐山附近的大佛寺。故宫博物院的东西,则从武汉继续向南到达长沙,再向西经过广西、贵州等省,历经千难万险,最后也到了四川。”

除了这批经南京最后抵达四川的文物,还有一批文物,经西安、汉中一线,躲过敌机轰炸、躲过土匪抢劫、翻越秦岭天堑,最终也到了四川。

在祖国的大西南,这些国宝级的文物度过了一段相对安稳的日子。虽然远离了战火,不过,土匪的骚扰却隔三差五有。为了安抚土匪,保住文物,工作人员想了很多办法,时任故宫博物院古物馆馆长的徐森玉,甚至曾经把自己的一个儿子交给土匪做人质。梁白泉告诉记者:“这件事情,是森老的三儿子徐伯郊告诉我的。”

“南迁文物”今何在

大部分在故宫博物院2211箱留在了南博

1945年抗战胜利后。分散在三个地方的文物,陆续运抵重庆。此后,又经过长途跋涉,这批文物于1947年回到南京。

1948年年底,解放战争胜利在即,国民政府令故宫博物院挑选贵重文物以军舰转运台湾,原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分别于1948年12月22日、1949年1月6日和1月29日,被分三批由南京运往台湾2972箱,数量达到60万件。其中珍品有甲骨档案2万多片,瓷器2万多件,铜器一万多件。铜器中有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4300多件,如商代蟠龙纹盘、兽面纹壶、西周毛公鼎等。

余下的大批故宫博物院文物,在1949年以后陆续运回北京故宫博物院,合计一万多箱。但是,不久后,文物“北返”的工作,因为“文革”而停止了。如今,在南京,仍保存有2211箱清宫旧藏文物。这两千多箱文物,具体包括什么东西?据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的长篇纪实文学《承载》记载:“共计10万余件,主要包括清宫旧藏的官窑瓷器9万多件,铜佛像1332件,御笔135件,清朝皇室历代祖先牌位74件,还有部分香炉、玉册和铜仙鹤等物。”《承载》中还指出,“自‘文革’结束之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院对这批文物的最终归属权问题一直争议不断。”

THE END
1.观网快评:这1700件中国珍品应还给故宫博物院,而非捐给大英博物馆据多家英国媒体近日报道,英国私人博物馆大维德基金会将把约1700件(套)中国陶瓷藏品全部捐给大英博物馆,在这批藏品中有很多稀世珍宝,包括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有“世界上最知名瓷器”之称的元至正十一年款青花云龙纹象耳瓶等,还有12件品相完整、器型稀见、胎釉上乘的汝窑陶瓷,要知道这样的汝窑精品存世不过90件。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60283
2.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艺委会:2022年全国十二家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评述清初黄花梨独板面大架几案以5520万元领衔古典家具,1903年癸卯奉天省造光绪元宝库平银一两银币样币以4657.5万元刷新中国钱币拍卖纪录。 此外,12家公司成交率100%的专场有18个,成交额在1亿元以上的专场有36个。 北京荣宝2022秋拍现场 (六)优化营商环境,多地出台支持政策 http://www.mastersappraisal.cn/html/news/xingyedongtai/2023/0416/1396.html
3.法国收藏界的“中国传奇女性”把罗丹雕塑带到温州新闻中心她就是,罗丹博物馆中国馆负责人、法国温籍华裔、艺术品收藏家吴静女士。 法国罗丹博物馆馆长卡特琳娜·舍维约曾这样评价她:“吴静女士是新一代的收藏家。事业有成后,想把自己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的收获,贡献出来,为她的祖国服务。她深爱着自己的家乡,而她回报祖国的方式就是让祖国人民有接触艺术和文化的机会。https://news.66wz.com/system/2023/08/06/105593720.shtml
4.专访“中国西洋古董家具收藏第一人”林明洋:收藏承载着大国文化而据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了解,此次展会上展出所有的展品都来自于“西洋城堡古董艺术博物馆”。而我们也第一时间联系到该博物馆的负责人、有着“中国西洋古董收藏第一人”美誉的林明洋,跟他一起畅聊西洋古董家具以及艺术收藏。 20年收藏经历满怀民族情怀 https://www.cqcb.com/meijia/2017-12-22/608582_pc.html
5.中国十大文玩排名中华十玩是什么有名的文玩种类有哪些→MAIGOO收藏 6277 中国各类文玩产地大揭秘 带你寻根问祖不被坑! 文玩/古玩古董/文物 2427 民窑瓷器是什么年代的 民窑瓷器的特点 民窑瓷器种类 瓷器 辽宁省博物馆十大国宝 辽宁省博物馆馆藏文物 辽博镇馆之宝有哪些 文玩/古玩古董/文物 2万+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十大必看藏品 大都会博物馆镇馆之宝盘点 文玩/古https://m.maigoo.com/top/408139.html
6.宝器生辉——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藏中国古器物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以下简称“宾博”)藏中国自先秦至明清各类质地的器物数量众多,包括青铜器、陶器、瓷器、玉器及骨器等。由于展览主题为中国古代雕刻,这些器物与展览主题不太契合,所以陈列于中国厅的器物只是一小部分。 为了弥补手中掌握资料的不足,近两个月来,周一至周五的每天上午,我都会来到宾博图书馆,https://www.chnmuseum.cn/yj/xscg/xslw/201812/t20181224_36335_wap.shtml
7.中国风——中国紫檀主持人:现在让我们走进中国紫檀博物馆,看看这是一座怎样的建筑。 中国紫檀博物馆是由陈丽华女士投资两亿元人民币兴建的,占地面积为25000平方米,主体展馆共有五层,它的外观具有浓郁的中国宫廷式建筑风格,又有时代特征。中国紫檀博物馆既是为了展览陈丽华女士收藏和新制作的这些传统家具与器物,也是为研究继承和交流中国传统https://www.cctv.com/geography/zgf/html/zgf6.html
8.15万余件流失海外文物回到祖国怀抱文物回归:最美的重逢让流失文物回家,是中华儿女责无旁贷的使命,政府也在不懈地努力。中国国家博物馆图书资料部主任翁淮南表示,从1949年至今,我国通过执法合作、司法诉讼、协商捐赠、抢救征集等各种方式,坚定追索流失文物,积极参建文物返还国际秩序,成功促成了300余批次、15万余件流失海外中国文物的回归。https://www.workercn.cn/c/2023-04-23/7813269.shtml
9.澎湃新闻:沈从文与上海师范大学博物馆的文物收藏标题:沈从文与上海师范大学博物馆的文物收藏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说到上海师范大学博物馆,藏有包括春秋青铜鼎在内的众多中国古代文物,其前身是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的上海师院历史系文物陈列室。缘何一家高校博物馆拥有众多重量级文物?其中不得不提的人物是一代文学大家、文物学者沈从文。 https://www.shnu.edu.cn/fb/54/c16a785236/page.htm
10.中国遗产世界遗产首先需明确,遗址博物馆是指“依托考古遗址, 以发掘、保护、研究、展示为主要功能的专题博物馆”[9]。我国在1950年代便先后建立了中国猿人陈列馆(现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前身)和第一座遗址类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与此同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56年底通过了《关于适用于考古发掘的国际原则的建议》,其中提出http://www.icomoschina.org.cn/heritage/china.html
11.圆明园流失的国宝级文物,景泰蓝都谁在收藏?“圆明园到底流失了多少文物,没有精确的统计。”中国人民大学博导、圆明园研究专家王道成说,根据档案记载,清漪园(颐和园旧称)留有详细的“陈设清册”,详细记载了勤政殿(现仁寿殿)、佛香阁等不同建筑的各种摆设,精确到了每一层楼、甚至每一张桌子,但圆明园的陈设清册没有留存下来,可能是在战火中毁掉了,因而失去了精确http://m.dfzbg.com/h-nd-76.html
12.56件流失文物,回家!56件流失文物,回家!记者11月9日从国家文物局获悉,56件流失文物艺术品近日从意大利回归祖国怀抱。据介绍,2022年10月、2024年4月,意大利文物宪兵分别向我国通报3件和53件其查获的疑似中国文物信息。国家文物局根据专家鉴定和法律研判结果,向意方提供了翔实的鉴定意见和法律依据报告,并通过外交渠道向意大利政府正式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5314616415253537&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