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历史尘土探寻文明根脉——中国考古博物馆与城市文脉巡礼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田野间,遗址旁,一锹一铲,探寻文明根脉。

从野外到博物馆展厅,浸着泥土芬芳的历史文物,与世人面面相对。这是一场穿越千年的对话,充满了未知与好奇。

在中国考古博物馆,记者仔细端详着每一件珍宝,经历着凝视与被凝视,思绪仿佛到了那一幕幕具体的历史事件中,见证着古老文明的新生。

中国考古博物馆是由中国历史研究院建立的我国第一家以考古命名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以考古出土文物和珍贵古籍文献为依托,致力于展示与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和中华文化辉煌灿烂的中国故事,打造北京城市中轴线上的历史文化客厅和展示中华文明的国家窗口。

中轴线上的“历史注脚”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时强调,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

自1921年仰韶文化发现以来,中国现代考古学走过了百年历程。100多年来,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取得了丰厚成果。特别是进入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考古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极大地激发了历史、考古、文化遗产工作者的积极性。这个时候,需要一座“中国考古博物馆”去展示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因,呈现中国古代治国理政智慧,为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供历史支撑。

2019年1月3日,中国历史研究院在北京挂牌成立。随后,中国考古博物馆的筹建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2019年年底中国考古博物馆开始内部试运转与修改完善,2023年9月15日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至此,在这条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北京中轴线的北延长线上,多了一座展现我国悠久历史的文化新地标。

在中国考古博物馆策划之初,中国历史研究院集结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古代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历史研究杂志社、中国边疆研究所、文学研究所等单位的几十位优秀中青年专家学者为展览出谋划策,研讨定位。十多人参与撰写展陈大纲,反复修改,精研十稿,又邀请了多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老一辈专家学者审阅并提出中肯意见。

仓储式陈列是该馆的一大特色。记者在展厅看到,部分展品被放置在如仓库般的小格子内,考古出土物则以遗址、遗迹为单位进行密集陈列,旁边还附上图解说明。

这样的学科特点从根本上要求中国考古博物馆的陈列不以展示精美的孤立文物为追求,而是要充分考虑考古学文化和考古学遗迹单位,以精品文物与成组器物的有机融合、线图描绘与图版说明的辅助铺陈来完成对整个社会生产技术水平、审美情趣以及社会组织、价值观、文化传统等形成与发展的考古学解读。

似鼎如尊的建筑秉承古典之美

中国考古博物馆坐落在中国历史研究院内。主体建筑外形似鼎如尊,是记者对它的第一印象。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鼎”代表着权力与疆域,“尊”象征着尊重和吉祥。中国考古博物馆是展现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5000多年的文明史的国家级殿堂,里面收藏展示的文物,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发生、发展和演进。对于这样重要的建筑,“鼎”和“尊”似乎更加契合它的内涵与意义。它雄伟宏大、庄重威严,站其面前,一股历史的厚重感迎面扑来。

主体建筑外廓正方,堂开九间,中空五格,涵容四方。檐口之上以“亜”字形态衔接方圆,承托起圆形天台,环观四方之景,俯仰天地之象。斗拱承托从屋檐到柱身的静力学传力曲线,在竖向的韵律中,自下而上呈现出由实到虚、由简而繁的渐次变化。这是中国古典建筑最具特征的经典线型,秉承了中国传统建筑“形构同源”的设计理念,以纯美之形态、升腾之韵律展现中华文化中正淳和的精神气质,彰显民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气势。

如果把镜头拉远,用俯瞰的视角来看,中国考古博物馆所在的中国历史研究院建筑群,更加令人震撼。

中国人建城造屋的首要之事是“居中取正”,要符合中华文化中正淳和的精神特质。纵观中国传统建筑格局,基本都遵循了这一营造法则。中国历史研究院也是这样。其主体建筑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文化综合区轴向性公共空间的正中南端,总体布局采用中国传统建筑最为壮丽的“Π”型形制,以裙楼环抱主体建筑,以东西两阙衬托中央耸立之势。在体现国家宏硕壮美之文化形象的同时,形成一系列亲民开放的外部空间场所,与文化综合区的公共空间系统衔接融合。

裙楼与主楼相得益彰,其通过双层立面的设计与主楼相结合,竖向的“石简”格构在间断中呈现出连续性,在渐变中寻求韵律,不仅构成了立面的分形元素,还增强了建筑的视觉吸引力,在尺度和节奏上,使整个建筑群呈现内外的连贯性。

适应当地气候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大特色。由于我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差别较大。先人在建造房屋时尤其注重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建材、使用不同的营造法式,让居住环境更加舒适。中国考古博物馆继承发扬了这种智慧,通过形态构成和空间组织,更多地利用建造本身,而不是设备,达到较为舒适的室内外环境质量,实现被动式环境调控。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中国考古博物馆珍藏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成果,是展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深厚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道德、智慧、审美的丰富内涵及其当代价值的重要场所,其建筑本身也凝聚了中国精神内涵,在物理空间与这座城市甚至这个国家产生文化共振,滋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展陈彰显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博物馆展览应该是思想性与观赏性的有机结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启迪民智。展览策划的思想性尤为重要。

中国考古博物馆精心设计展陈,以“历史中国,鼎铸文明”为主题,撷取中国历史研究院珍藏文物精品和文献精华,以社会形态变迁为基本脉络,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分为“文明起源”“宅兹中国”“大国一统”“和融万方”“民族觉醒”五个专题,重点展示从旧石器时代到近代不同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以及中外交流状况,重点突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和平性、包容性。

中华民族自古就崇尚创新,以创新精神不断进行物质文明创造、精神文明创新和政治文明创建,展陈中的文物就是见证。新石器时代,中华先民就开始栽培粟和黍,研究烧制陶器,用于存放、蒸煮食物。战国时期,大型打击乐器——曾侯乙编钟,向人们展示当时的韵律与审美。高超的琢玉技术、先进的铜器铸造方法、繁复的陶瓷工艺等,都曾惊艳世界。

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了56个民族多元一体、交织交融的融洽民族关系,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从石器时代到夏商周,文明发展的过程就是文化汇聚的过程。展陈通过历代疆域变化、中国古代都城一脉相承的规划布局来展现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包容性由来已久。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厚德载物”的修养之道、“因睦以合族”的治家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之道、“兼听则明”的治国之道以及“协和万邦”“修德来远”的民族、国家间交往之道。展陈以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为立足点,展示中华文明与其他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

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考古博物馆珍藏展示的文物精品和文献精华,如同穿越时空的信使,将先人的智慧、情感与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在今人面前,让今人回望过去,观古今之变,看沧海桑田,守望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THE END
1.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系列报道·博物馆与文脉风起东方何以中国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何以中国?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走进中国考古博物馆。这里有6000多件文物,展示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年的文明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MDQ2NDYxNg==&mid=2651759947&idx=2&sn=fc3d01b53f3577d9f14ccbb01b7ca432&chksm=855d0e37a8b7ca43fc936cdf28f626ad8a1b90eba7df70b3acba12e194c263983e1e156a7d23&scene=27
2.中國國家博物館:用文物講好文化故事110多年歷史,143萬件藏品,中國國家博物館代表國家收藏、研究、展示、闡釋中華文化代表性物證,為國護史、為國藏史、為國弘史是國家博物館的重要使命。近日,記者走進這座歷史文化藝術殿堂,探尋它如何用文物講好中國文化的故事。 精彩展覽呈現歷史長卷 一廳之內,縱http://hk1.crntt.com/crn-webapp/wap/detail.jsp?coluid=7&kindid=0&docid=107013135
3.中国在什么时候有了第一家博物馆?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在1979年召开的全国博物馆工作会议上,中国政府颁布了《省、市、自治区博物馆工作条例》,着重强调了博物馆作为收藏、教育和科研机构的社会角色,同时明确博物馆是中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是在这个阶段,中国的博物馆开始朝着一个功能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统计数据显示,自1980年到20世纪末,中国共建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836489
4.国际博物馆日的由来与意义"博物馆"一词,源于希腊文"缪斯庵"(museion),原意为"祭祀缪斯的地方"。缪斯是希腊神话中掌管科学与艺术的九位神女的通称,她们分别掌管着历史、天文、史诗、情诗、抒情诗、悲剧、喜剧、圣歌和舞蹈,代表着当时希腊人文活动的全部。那大家知道国际博物馆日的由来与意义吗?下面就让出国留学网小编带大家了解它的由来与意https://www.liuxue86.com/a/4264596.html
5.博物馆(词语解释)博物馆,又称博物院,是安置一套文物典藏的建筑物或者机构,并通过常设展或者特展,使公众得以观看这些物件。定义 通常,博物馆分为综合博物馆、专门博物馆、科学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和美术博物馆。2022年8月24日,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官网公布博物馆的新定义。博物馆的新定义为:为社会服务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D%9A%E7%89%A9%E9%A6%86/2488172
6.518国际博物馆日的由来及主题518国际博物馆日的由来及主题 518国际博物馆日对于这个节日大家应该不是很熟悉,它第一年举办是在1977年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创立的,它是为了大家跟家了解博物馆的事业、目的而存在的,接下来大家就来了解一下关于这个节日的具体内容吧。 5月18日是第43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https://m.xingzuo360.cn/jr/332478.html
7.国际博物馆日是几月几日国际博物馆日是哪一天国际博物馆日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发起,旨在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自1977年以来,每年5月18日被定为国际博物馆日,并且每年都会有一个特定的主题。 国际博物馆日由来 国际博物馆日的设立与国际博物馆协会的历史密切相关。该协会成立于1946年,是一个致力于促http://www.e4221.com/fangjia/63723.html
8.国际博物馆日一起感受博物馆的力量!●国际博物馆日的由来你知道吗? 国际博物馆日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发起,旨在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这一天,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都将举办各种宣传、纪念活动。 据了解,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国际博物馆协会以来,每年均组织相关活动。自2009年起,国家文物局采取与省https://hebei.hebnews.cn/2022-05/18/content_8794164.htm
9.天津博物馆“天津人文的由来”是天津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之一,它概略地展示了天津自旧石器时代末至清朝中后期上万年的历史进程,揭示了天津从不毛之地到运河城市的曲折过程,对于因河、海交汇与毗邻首都而形成的军队屯驻、人口聚集、漕运枢纽、商品流通等影响古代天津发展的重要因素给予了突出展示。 https://www.tjbwg.com/cn/exhibitionInfo.aspx?Id=2397
10.《商人与收藏》试读: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埃及藏品的由来建馆初期,大都会博物馆从不同捐赠者手里得到过相当数量的埃及文物。1895年以来,大都会博物馆每年都资助英国的埃及探索基金,作为回报,从菲林德斯?彼得里茨和其他人发掘的文物中分得一杯羹。1905年,在朋友拉芬的建议下,皮尔庞特?摩根(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第四任董事长)决定组建大都会博物馆埃及艺术部,训练并资助开展https://book.douban.com/reading/31408937/
11.中西方博物馆会员制度的发展比较与思考博物馆会员有别于博物馆志愿者和博物馆之友,虽然在我国出现较早,但学界对其研究尚处起步阶段。本研究对博物馆会员制度的由来进行考略,总结中西方博物馆会员制度的发展历程与主要模式。并提出,中国当前博物馆会员制度未能大规模普及的原因是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和博物馆管理体制的不同,希冀为建立符合国情的博物馆https://www.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IwMzY0OTIzMzGD33lmsKyocw.html
12.“耒耜之勤”的由来——博物馆里的大语文课今年是第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为:“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 促进可持续性发展”。为充分发挥博物馆“第二课堂”职能,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氛围,6月3日上午,鄂州市博物馆2023年策划的专场活动“博物馆里的大语文课堂”又开课啦!本期的活动主题是——“耒耜之勤”的由来”,20名小志愿者参加。 http://www.ezbwg.com/ReadNews.asp?NewsID=1500
13.《永丰百年博物馆记忆》二锅头工艺的由来北京二锅头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裕兴烧锅、大兴酒厂的传承企业,为了长期屹立于酒业之林,特建《北京永丰二锅头酒博物馆》。 二锅头在普通老百姓心里是一个标牌,那二锅头的工艺是由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今天我们就将在博物馆记忆中寻找二锅头工艺的由来 二锅头工艺的由来 https://www.erguotou.cn/News_detailed/2.html
14.《人之由来》~国家自然博物馆国家自然博物馆有11个基本陈列展厅,根据地球上生命发生发展历史过程,设立“早期生命起源”“无脊椎动物的繁荣”“古爬行动物”“古哺乳动物”“植物世界”“人之由来”“动物一一人类的朋友”“走进人体”“神奇非洲”“恐龙公园”和“水生生物”等展厅, https://www.meipian.cn/4zx5zi3o
15.人之由来展厅人之由来展厅从系统进化的角度阐述了作为生物物种人的由来和作为个体人的由来。展览分为六个主题单元:人是动物,人是特殊动物,作为特殊动物人的由来,现代人的由来,黄色人种的由来,作为个体人的由来。本展览运用了大量的化石资料、详实的图片文字把人的起源、进化和发展深刻地阐述出来。 https://beijing.cncn.com/jingdian/ziranbowuguan/info_10742.htm
16.渡江战役在无为六、“渡江先锋船”入选中国革命博物馆由来 1959年7月,中国革命博物馆正式竣工。这是北京市向国庆十周年献礼的十大建筑之一。为了博采革命文物,丰富馆藏,该馆向各大军区发出广征革命文物的通知,其中提到两条船:一是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二是“渡江第一船”。鉴于渡江战役中,虽然九兵团和27军授予八条“渡江英雄船http://wwzk.ahwwnews.com/Article/index/aid/8366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