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博物馆如何创新发展 − 时事锐评 − 网友论坛 − 宣讲家网

12月3日至4日,来自国外21家顶级博物馆和国内17家头部博物馆的馆长及代表汇聚上海,参加在上海博物馆东馆举办的M20+全球顶尖博物馆大会,共论古老博物馆如何创新求变。博物馆里,陈列着精美绝伦的文物,承载着生生不息的精神,诉说着时光悠远的故事,“方寸之间”远不止方寸,“小小物件”里有大大的天地,能够让我们在知史溯古中明鉴知今。

当前,各地文博热掀起热潮,“到博物馆去看看”成为大家不约而同的选择,在博物馆里既可以感受中华文脉之“大”,也可以品味时代变迁之“快”,更能够感受到数字化发展之“新”,这些不同的“姿态”让博物馆焕发出持久的吸引力,点燃文化自信之火。

在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保护与修复馆,游客在“匠心妙手——三星堆遗址新出土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示”试开放期参观。新华社记者唐文豪7月22日摄

拓展博物馆的文化半径,实现博物馆与观众的双向奔赴,必须在创新上下功夫,为之注入“新鲜血液”。借助智慧屏、AR眼镜、三维扫描技术,让这些文物在光影交错、情景演绎、现场体验中“开口说话”,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融入市集、演艺、非遗展示、主题邮局等新元素、新玩法,让“冷冰冰”的文物充满烟火气息,在与公众的互动中更具趣味,搭建起物与人的沟通之桥。《故宫·上新了》采用文物和综艺相结合的方式,揭开故宫的“神秘面纱”,让“无声”的文物实现“有声”传播;天津博物馆的《雪景寒林图轴》,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仿刻,让图轴有了生命力;陕西历史博物馆把考古现场做成虚拟展厅,观众能够沉浸式体验繁复而精密的修复工作……这些博物馆+的方式,让文物触手可及、更加亲民,不但能够打破时空的限制、距离的隔阂,还能为人们的精神世界提供丰厚的文化滋养。

博物馆的魅力,还在于会“整活”重“社交”,一件件新奇可爱的文创产品成功俘获了无数颗心,成为了人们的“生活密友”。以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为原型设计的凤冠冰箱贴上架3个半月就售出14.5万个,成为近20年来国博文创“销冠”。故宫博物院里“纵有要事,醒来再议”的午睡毯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河南博物院以商代“妇好鸮尊”为原型的立体拼装积木“花式出圈”……文创赋予了传统文物更鲜活、更时尚、更社交的文化表达。为了买到心仪的博物馆文创小物件,有人排最早的队,有人为之奔赴千里,有人把收藏这些物件当成爱好,越来越多文创产品出圈,释放出强大的“磁吸力”。

THE END
1.演出展览……超全9月文化活动看这里!精彩尽在福田“问陶之旅——深圳博物馆陶瓷展”展出馆藏历代陶瓷精品300件(组)。其时代涵盖从新石器到明清的各个时期,包括早期彩陶、西汉文景之治时的皇家陶塑、魏晋青瓷、唐三彩与盛唐皇室陶俑、唐南青北白瓷器、宋代茶器等,展示了各历史阶段陶瓷在社会生活与文化交流中扮演的角色,堪称一部微缩的中国陶瓷文化发展史。 https://www.sznews.com/news/content/2021-08/30/content_24526652.htm
2.一周观展指南?广东当代水墨的循迹与衍变南方plus时代生活镜像——恽圻苍艺术回顾展 展期:3月3日—4月6日 地点: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昌岗校区) 恽圻苍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油画艺术家,曾经在历史画和肖像画创作方面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他又是广州美术学院的资深教授,从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到广州美术学院,他经历了学校的重要发展历程,并担任过油画系主任,为学校的建设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3/05/c7421568.html
3.高中历史备课组长工作总结(通用20篇)1、教师在学习实践中的发展: 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校专职历史教师共参加区、市、县各级各类新课程培训12场次18人次,撰写学习总结18篇。通过学习培训,历史教师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和素养有明显提高。同时学校和本学科组利用校本培训、公开课、集体备课讨论、自主学习、校际之间的交流研讨等形式组织历史教师进一步学习新课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zzj/20211012093531_4270321.html
4.探索新澳门历史记录查询2025年战略版71992基本信息(3)公众参与:随着人们对于历史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历史记录的查询工作,为历史记录的保存提供了强大的社会支持。 四、新澳门历史记录查询2025年的发展趋势 1. 数字化档案馆建设: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澳门历史记录查询将更多地依赖于数字化档案馆的建设。通过建立在线数据库、虚拟博物馆等https://pn.uucxtrip.com/post/18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