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什哈达摩崖石刻,船厂源头丰满区文化馆公益网络直播讲堂历史文物课件

在丰满区阿什村附近,有两处明代摩崖石刻,记载了吉林市作为明朝造船厂的历史,史称阿什哈达摩崖石刻。如今建两亭保护,并有陈列馆展示明代船厂的发展史、吉林市城市发展史。

到访摩崖石刻

驱车顺着滨江南路,一路东行,沿途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十分热闹。转过一个弯儿,直到没有了房地产开发项目,就可以看到龙丰线火车道与公路平行处,一个山体隧道下方便是阿什哈达摩崖石刻所在地。

一个没有围墙的小院依山而建,两个仿古亭子十分惹眼,一个叫做摩崖阁,牌匾是已故书法家金意庵题写;另一个叫做阿什亭,牌匾是原吉林市副市长、书法家李挥题写。两个亭子有铁围栏、里面就是摩崖石刻。趴着围栏,仔细辨认模糊的字迹,参照亭子上的简介,才知道摩崖石刻上的字迹。

第一处石刻刻于明永乐十九年(1421),虽历经风雨,石刻上字迹清晰可辨,上有三行阴刻楷书,碑文是:骠骑将军辽东都司指挥使刘。第二处石刻刻于明宣德九年(1432),在崖壁上有一条上圆下方的碑形线,中间高122厘米,宽62厘米,刻线内有七行文字,阴刻楷书,字体大小不等。

陈列馆浏览历史

摩崖阁东侧,有一栋平房,门上悬挂着“吉林明清船厂历史陈列”木质牌匾,书法是“吉林四老”之一刘廼中作品。走进陈列馆,墙上悬挂着明清船厂、吉林城的发展史的文字和图片。

在讲解员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明朝永乐九年(1411)为有效管理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流域的女真等族,明成祖派太监亦失哈率千人乘大船到黑龙江下游东岸特林正式建立了管辖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的最高地方行政机构奴尔干都指挥使司。

由于当地气候寒冷,不产粮食,居民主要以捕鱼打猎为生。而明朝驻军所需粮食,全靠辽东和中原地区供给,所以,明朝皇帝多次派辽东都指挥使刘清来松花江设立船厂领军造船。

500多年前的吉林市是东北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明永乐七年(1409)四月,明朝政府在吉林设置造船基地,把吉林当作加强辽东都司与奴尔干都司之间联系的纽带,专司建造运载官兵,粮草赏赐品和贡品的船只,同时也把这里作为官兵、粮草的转运站。

摩崖石刻意义重大

阿什哈达摩崖石刻是迄今为止吉林省内发现的唯一明代摩崖石刻,它是研究明代经略东北的重要历史遗迹。

关于阿什哈达摩崖石刻,明清历史都有记载,尤其是民国时期地方史志《永吉县志》有词条详解:“阿什哈达为满语,石山忽分为二之意。山距城二十五里,在松花江南岸,山脉山西东向,高六丈许,峰峦弯曲。唯麓有七里甚平坦,在此七里之中间,忽然中断有如门户,口宽约四十余丈。两旁之山,石壁峭立,口南不过百步,有大山巍然耸立,势若照壁。”

1961年,被吉林省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更好地保护这一古迹,1983年,有关部门分别修建了“摩崖阁”和“阿什亭”,并在摩崖石刻旁边建立了吉林明清船厂历史陈列馆。2006年5月,阿什哈达摩崖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阿什哈达摩崖石刻记录了明代在吉林市造船的历史,石刻铭文与水师营、头道码头证实了吉林市曾为“船厂”别名的来由。

THE END
1.博物馆直播让公众在“云端”赏国宝逛好展文娱近年来,博物馆游持续火爆,每到节假日,全国各地博物馆人山人海、一票难求。为了让观众尽兴观赏,全国很多博物馆开启了线上直播间,以数字化手段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给公众提供解锁博物馆的便捷方式,也为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打开了新路径。据某头部直播平台最新数据统计,2023年,全国博物馆累计在该平台开展直播2287场,包含文https://www.workercn.cn/c/2024-04-11/8217874.shtml
2.潜博影院国脉——中国国家博物馆100年更多免费活动三、活动地点:潜山市博物馆 四、活动内容: 该片分为《殿堂》《陈列》《聚宝》《扛鼎》《大美》和《公器》6集,不仅聚焦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百年历程,更是对历史上的三次文物大征集、从无到有的两大基本陈列、令人瞩目的“两馆合并”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讲述。 https://ahct.wenhuayun.cn/frontActivity/frontActivityDetail.do?activityId=fb0810ee391e4e85b78ed1cf2146e0af
3.“武义宝贝”亮相故宫!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故宫对这五件藏品评价很高,这次展览也对宣传我们武义的文物和儒家文化起到了良好作用。”县文广旅体局党委委员、博物馆馆长傅毅强介绍。 除了这五件藏品,这段时间,来到县博物馆参观的游客会发现,展厅里有不少展品并不“在岗”,它们展位上都摆放着一个徐谓礼的动漫形象,告诉游客“展品出差中”。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52320
4.新活广州广州原来有那么多博物馆!来探寻文物背后的故事广州博物馆携手“无声的cake”,并联合广东省聋人协会、滴滴出行、来电科技等多家社会力量,推出“‘听’文物故事 识广府旧事”通草画文化沙龙活动,烘焙艺术让文物发声,助力听障人士创业就业。馆方还在5月18日启动“‘宝藏老师’带你看广博‘深闺’珍宝”的短视频直播,“5分钟,都是精华”。 https://news.dayoo.com/guangzhou/202005/18/139995_53348666.htm
5.历年资讯■财政部印发《关于下达2021年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 ■中央下达国家文物保护资金预算63亿 ■文旅部中宣部公布100条红色旅游精品路线 ■文化和旅游部介绍《“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有关情况 ■国家文物局发布“6·12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国主会场活动 http://www.1911museum.cn/article/950.html
6.南水北调建设河南段出土10万余件珍贵文物众多精品文物正在郑州南水北调干渠总长1432公里,在河南境内便有731公里,河南也因此成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所经线路最长的省份,在干渠的建设中,河南段也抢救保护了10万余件珍贵文物。 据郑州市博物馆社教部副主任崔龙妹介绍,在郑州市博物馆新馆建成后,不少文物都转移到了新馆进行展出,而在老馆则以“长渠缀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https://www.hntv.tv/daxiang/article/1/1395015328790089728
7.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宁夏博物馆(简称宁夏博物馆)位于人民东路6号它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广场路40号,是一座省级综合性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国防教育基地。1959年7https://www.qwbaike.cn/doc-view-8135.html
8.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介绍(10件必看文物)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的文化中心城市——西安市,地处西安南门外长安路,毗邻世界文化遗产大雁塔和小雁塔,是一座以展示陕西地区历史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是中国规模最大、藏品最丰富的历史类博物馆之一,也是陕西省的文物重镇之一。博物馆内的展品涵盖了自古至今的历史文物,展示https://www.cdhannuo.com/news/1008.html
9.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泉州多地奉上文博“大餐”展出了20件套明清时期的花卉纹饰的外销瓷器,为我们研究与鉴赏这一时期的外销瓷器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是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重要见证。 展览时间:5月18日—7月18日 展览地点:晋江市博物馆2楼1号展厅 3.《“牛”转乾坤——辛丑(牛年)生肖文物图片巡展》 https://m.qzwb.com/gb/content/2021-05/18/content_7089037.htm
10.天津博物馆2020年,天津博物馆开设形式多样的直播活动,馆长、策展人、讲解员、志愿者纷纷化身为网络主播,通过微博、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将年度展览、馆藏精品文物介绍给广大观众,最多时吸引了十几万观众同时在线观看,很好地践行了博物馆传播文化和知识的使命和任务。 https://www.tjbwg.com/cn/collectionInfo.aspx?id=17212
11.博物馆调研报告(精选19篇)桐乡市博物馆根据桐乡市的文化发展,将发现挖掘的各类藏品向大众展示。《桐乡史迹陈列》展出各类文物,总计400多件,通过古老的罗家角遗址出土文物,精美的良渚玉器、质朴的商周硬纹陶和原始瓷,到明清瓷器,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桐乡从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到清代的历史面貌。20xx年7月18号,桐乡市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https://www.wenshubang.com/diaoyanbaogao/107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