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成为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博物馆之城”让学习更快乐

北京博物馆月系列活动正在进行中。今年,博物馆月聚焦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以“博物馆之城——让学习更快乐”为活动口号,将持续至6月18日。

在北京,各具特色的博物馆已成为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一系列有趣的体验和研学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博物馆,近距离感受历史文化和科学的魅力。与此同时,中小学也在和博物馆合作,探索更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很多学生自愿成为博物馆的一员,把博物馆里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现在映入眼帘的这座外观非常漂亮的建筑,就是我们大家熟知的五塔。”周末,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室外展区,20余名小学生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寻宝之旅”。“五塔寺为什么还叫真觉寺?”“5座塔上都有哪些图案?”“馆里的石刻‘宝贝’都在哪儿”……站在真觉寺金刚宝座前,孩子们人手一张“寻宝图”,迫不及待地抛出一连串问题。

“真觉寺是明代的名字,这里在清代叫正觉寺、大正觉寺。咱们面前这座精美的金刚宝座,就是石刻馆的‘镇馆之宝’。”顺着讲解员的手势,大家的目光聚焦在金刚宝座上,她细细解读,“宝座最下方是方形的基座,高约两米,上面有各种图案,如四大天王,降龙伏虎罗汉,五方佛的坐骑孔雀、大象、狮子、马、妙音鸟……继续向上看,可以看到,正中间有一座黄绿色的琉璃亭,亭子旁边还有5座小塔,这也是五塔寺名字的由来。”

从室外展区到室内展厅,学生们漫步在古寺之中,聆听老师的讲解,拿着“寻宝图”分头寻找对应的文物,通过竞答、游戏等互动环节,了解一件件石刻文物背后的故事。在一尊北魏太和造像前,四年级学生白宇轩拿着图纸,一边描摹文物,一边向同学科普知识点:“老师说,这座造像的嘴角微微上扬,这种‘永恒的微笑’要比西方‘蒙娜丽莎的微笑’早1000多年……原来,看似‘冰冷’的石刻文物也是有温度的。老师的生动讲解让我对石刻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些在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一块块石刻,蕴藏着古代先人们共同的记忆。我们挖掘馆藏特色,研发了‘从前有座真觉寺’少儿科普讲解系列活动。”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开放部主任董芳说,该活动自2023年推出以来,不仅辐射周边社区,还吸引了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海淀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实验小学等一批中小学参与,“我们还会不断创新升级活动的互动体验环节,推出更丰富的、专属于孩子们的博物馆之旅。”

不仅这一家博物馆,“博物馆之城”里,有趣的博物馆课正在落地开花,打破校园围墙。

北京艺术博物馆依托万寿寺的古建,开设了“锦绣坊”“斫木堂”等体验工坊,邀小观众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哐当,哐当……”一间体验工坊里,几名小观众坐在一排织布机前,有模有样地织起布来:下腰、双脚轮换踩踏板,控制上下经纱的分合,左右丢梭、编织纬纱,推动筘架,将编织的纬纱扎紧……几番重复操作之后,经线和纬线慢慢交织在一起,一块块五颜六色的布初见雏形。8岁的小观众沐沐已经在织布机前坐了两小时,她兴奋地说:“纺织工艺真有意思,我想把漂亮的颜色都织进布里。”

另一间工坊里,社教老师带着10余名小观众围在一个大染缸前,学习染缬的基本原理,利用夹染、捆扎、折叠等方法染缬不同图案的小方巾。孩子们发挥创意,将层层“包装”的染布放进缸里。十几分钟后,一块块蓝色方巾上“开”出美妙的花,孩子们直呼神奇。初二学生方喻婉说:“方巾用植物染料染过,在空气中慢慢氧化才能变蓝。这原来只是科普书上的文字。在博物馆里实际动手体验,我感觉这些知识点都‘活’起来了。”

站在触屏黑板前,用手指轻轻滑动,“后母戊鼎”便可轻松转身,360度无死角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在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数字博悟”课程已进入课表。这一数字化的平台带领学生足不出京,遍览各大博物馆精华。

“这已经是我们课程的4.0版本了。”该校副校长郭志滨见证了博物馆课程的从无到有和不断完善。她回忆,将博物馆资源引入课堂教学,是学校在十几年前就开始的探索。“当时东城区提出,老师们要带领学生在社会大课堂里成长,将学生带到更广阔的学习场域里。”

老师们开始主动到校外寻找资源:公园、图书馆、博物馆……几经对比,老师们发现了博物馆的独特优势。“每一件文物都能讲故事,都有非常好的育人价值。”2012年,国家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2013年,馆校双方正式签约,携手创设“漫步国博——史家课程”,学生们走出学校,到博物馆学科学、学书法、学美术……

随着课程的推进,郭志滨决定将博物馆课与国家课程衔接,带领老师们设计升级版的“博悟”系列课程。该校市级骨干教师做每册图书的主编,由主编自主招募编写团队。团队的成员背景必须覆盖3个以上学科。“不同学科的老师一起备课,打通了不同学科的边界,使编出的教材构建起一个完整的跨学科知识体系。”最终,15册图书打磨成形,成为学生在校6年重要的滋养——学校每个月在不同年级设置“博悟周”,博物馆课成为所有学生“必修”。

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被点燃,家长们也被带上了博物之旅。“很多家长会在休息日自发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去上课,我们当时就在想,如何让这些课程跟学校的课程有所区分,索性就做了一套亲子版本课程,将全国的博物馆纳入其中。孩子们在假期出行时基本人手一册。”郭志滨说,5.0版本的课程正在谋划中——课程升级为跨学科的任务群,引导孩子调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数字人的出现也为他们进行课程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学校教育和博物馆教育相辅相成,我们希望两者的结合能赋予孩子们可持续学习的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

更多中小学主动牵手博物馆,探索创新教学模式。

北京四中和国博合作推出了“中学生博物之旅·古代中国”研学丛书,以科普文、学习册和教案的形式,为全国中学生开启博物馆学习的大门。四中校长马景林介绍,自2016年与国博合作以来,该校在博物馆教育领域作出一系列探索,开发了基于博物馆资源的中学传统文化养成教育课程。一门名为“玩转博物馆”的课程应运而生。语文、历史、地理、通用技术等11个学科的20位老师,把64件文物以课程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语文教师带领学生研究古代青铜镜发光的原理、地理老师为学生讲述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的故事,通用技术老师引导学生用沙绳打磨玉石……有趣的实践课程让学生们在动脑、动手的同时掌握历史知识。该校还计划打造一间“国博教室”,通过科技手段和巧妙的设计将千年历史浓缩,让“文物”可碰可用,学生的文创作品也将在这里生产展示。

最近,国家自然博物馆发布了小小科普讲解员培训2024年暑期班招生公告。公告刚发出,就吸引了大量中小学生报名参与。在接下来的暑假里,他们将在博物馆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展厅知识,经考试合格后上岗,成为讲解团队的一员,将自己的所学“反哺”观众。

国家自然博物馆在国内自然类博物馆里率先开展小讲解员培训课程。20年来,已经培养了大批优秀中英文小小科普讲解员。作为博物馆的“编外人员”,他们已经成为展厅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服务他人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口头表达和临场应对能力。

丁怡然就是其中一员。自去年正式上岗后,每逢节假日,身穿黄色马甲的她就时不时出现在展厅里。伴随着声情并茂的讲解,大小观众跟随着她的脚步,一起在古哺乳动物的世界里遨游。

虽然年纪不大,丁怡然的讲解经历却很丰富,她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讲解员。在该馆举办的首届红色故事志愿者讲解员选拔赛上,她与年长的讲解员们同台竞争。面对经验丰富的对手,她毫不怯场,从一份临终遗言讲起。“1972年,一位美国人写下了一份临终遗言。他说:‘我爱中国,我愿在死后把我的一部分留在那里,就像我活着时那样。’”向四周环视一圈后,她向评委们抛出问题:这位美国人是谁?他为何与中国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声情并茂的讲演,生动再现了埃德加·斯诺与中国的情缘,“一位美国人的中国心”打动人心。

在北大红楼,11岁的王雨晨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的明星讲解员。958张图片、1357件文物、40件艺术品,还有25组景观类作品、5组沙盘模型,16组新媒体艺术和13个珍贵影像视频……她不仅对这些数字脱口而出,数字背后的故事也能如数家珍,1万多字的讲解词她已经背得滚瓜烂熟。每次讲解,她并不是生搬硬套,而是都能加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香山革命纪念馆也已建立起一支红领巾志愿者队伍。“我实实在在地看到了孩子在香山革命纪念馆学习、讲解时的巨大进步。”红领巾志愿者孙一程的家长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开出什么样的花。在宣教老师长达数月的言传身教下,孩子们不断领悟红色文化的魅力,也有了讲好红色故事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THE END
1.博物馆巡礼中国国家博物馆:用文物讲好文化故事110多年历史,143万件藏品,中国国家博物馆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中华文化代表性物证,为国护史、为国藏史、为国弘史是国家博物馆的重要使命。近日,记者走进这座历史文化艺术殿堂,探寻它如何用文物讲好中国文化的故事。 中国国家博物馆外观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https://www.bjskpj.cn/baike/16-education/20280-2024-12-10-04-12-04
2.现场苏博展汉代百态:二千年前的人间烟火与神仙世界古代艺术12月15日,“生活·信仰:汉代艺术百态特展”特展将在苏州博物馆西馆开幕。澎湃新闻在现场看到,苏博联合9家文博单位,展陈240余件组汉代文物精品。错金铜博山炉、摇钱树、五层连阁式彩绘陶仓楼、胡人俑座灯、说唱俑等明星文物再现了汉代人日常生活中的勤劳与富足,也可窥见汉代人精神世界中对宇宙的想象,对生命的注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25446
3.光明日报科普图书,让我们与博物馆距离更近海南岛国际图书(旅游)博览会上,观众在“悦读故宫”展馆选购图书。视觉中国/光明图片浙江自然博物院打造“24小时博物馆”,图为市民在馆内阅读。视觉中国/光明图片新疆地矿博物馆内,学生们通过立体书了解大陆是如何形成的。视觉中国/光明图片参观者在内蒙古自然博物馆阅https://mus.cug.edu.cn/info/1098/3844.htm
4.人为什么要逛博物馆?你有哪些关于博物馆的难忘记忆?纺织品化学工程师带你逛“中国丝绸博物馆”11.2 万播放 · 197 赞同视频 ? 中国丝绸博物馆 纺织品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2180814
5.博物馆里看中国丨“博物馆热”不是一时潮流,会持续下去——人民政协网记者:您认为“博物馆热”会持续下去吗,为什么? 们发延:“博物馆热”不会仅仅是一时的潮流,它会随着我们文化自信的增强持续下去。在国家相关政策加持下,博物馆事业快速发展,“博物馆热”将产生加速效应,会持续下去。https://www.rmzxb.com.cn/c/2024-03-06/3503305.shtml
6.藝·团日历史的宝库,文化的殿堂视传23参观首都博物馆首博参观大家快来看看吧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DUwMTkyNA==&mid=2654928754&idx=2&sn=a9a479c8b4826434db65fe679ab2218c&chksm=85e37884bb12cf3c83bd789580f68aee8e401687591c081a17467b04c986814dbdf4fde407d7&scene=27
7.将博物馆“搬进”课堂,让文物在校园里“活”起来!这些博物馆课程“快看快看,这个好神奇!”5月18日,西安高新区第二十七小学校园里来了一批特殊的“国宝文物”,孩子们一边惊呼”太神奇“,一边小心翼翼地观赏着。 感受文物魅力,倾听历史回声,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活”起来!当天,高新区宣传文旅局、高新区教育体育局携手?安市?唐?铜镜博物馆、?安锦业美术博物馆、https://www.xiancn.com/content/2022-05/18/content_6556522.htm
8.博物馆里知华夏“铜”你一起国庆七天乐精彩特辑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秋、国庆双节来临之际,潍坊市博物馆开展“墨拓青铜器 绘纹观古今”、“诗酒趁年华 铜爵DIY”、“乐动潍博 敲编钟 做手工”系列青铜器艺术教育活动。通过精彩的课程让孩子们在博物馆中轻松了解来自2000多年前的古代青铜器艺术,认识我国古代青铜艺术对人类文化史的突出贡献,增强孩子们对中华http://www.wfsbwg.com/wap/content/?3756.html
9.南京的博物馆们(1)群龙之首说到南京博物馆中的老大哥,前身可以追溯到1933年的南京博物院当之无愧。蔡元培等人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是中国创建最早的博物馆、中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如今的南京博物院占地13万平方米,馆藏数量全国前三,设有历史馆、特展馆、数字馆、艺术馆、非遗馆、民国馆六个专题展馆,无论藏品的数量还是https://www.jianshu.com/p/0e6cd2ea27e9
10.好问如何能把参观博物馆真正变成增长学识?界面新闻·商业罗巍:在西安,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院、碑林博物馆里有这样的修复大师,但是媒体上宣传的比较少,陕西历史博物馆会不定期举办各类少儿活动,其中就包括带领小朋友们了解文物的修复工作,这是目前我所了解到的信息。 大唐遗宝这个展里面都有哪些展品? 罗巍:大唐遗宝展里有很多精美的金银器,其中就包括陕历博的镇馆之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647874.html
11.参观博物馆领导发言稿参观博物馆领导发言稿参观博物馆领导发言稿老师们、同学们:我们沧州是一座文化底蕴丰厚的历史古城,自北魏孝明帝设立以来,时至今日,已有1500年的历史了,我们的祖先曾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辛勤耕耘、播文育武、铺翠点金,铸就了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今天,我们第*中学初一年级的全体师生来到博物馆,在这里,我们将看到一https://www.docin.com/p-2579815960.html
12.参观博物馆作文1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参观博物馆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https://www.cnfla.com/dushu/youxiuzuowen/3603736.html
13.参观博物馆作文(精选49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参观博物馆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参观博物馆作文 篇1 报完到后,我和周满笠https://www.fwsir.com/fanwen/html/fanwen_20210821113335_1274802.html
14.参观博物馆作文(通用25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参观博物馆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参观博物馆作文 1 今天和孩子们参观了新开的山东省博物馆,自己和孩子们一样兴奋。共十四个展厅,孩子们https://www.oh100.com/w/145013.html
15.(意)达尼埃拉·塔拉布拉《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让-艾蒂安·利奥塔德《日内瓦画家书房外的风景》(局部),1765—1770博物馆四周的花园也由库贝设计,他巧妙地加入了荷兰不同城市的历史建筑碎片,构成了一座室外博物馆。然而,大量的装饰也阻碍了对艺术品的观赏,自新址揭幕之日起,博物馆馆藏急剧增长:扬·维米尔的《情书》、弗朗斯·哈尔斯的《自画像》,都在揭幕后收入https://www.360doc.cn/mip/955770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