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博物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始建于1929年,原名"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是浙江省内最大的集收藏、陈列、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科学博物馆,馆藏文物达十万余件。
1993年,浙江省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竣工,新馆占地20400平方米,建筑面积7360平方米,新增历史文物馆、青瓷馆、书画馆、钱币馆、吕霞光艺术馆、常书鸿美术馆、明清家具馆等十个展馆。馆舍建筑以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单体建筑和连廊组合而成,形成了"园中馆,馆中园"的独特格局。
浙江省博物馆馆藏文物达十万余件,其中河姆渡文化的陶器、漆器、木器360百科、骨器和象牙制品,良渚文化的玉器和丝织品;越国的青铜器,越窑、龙泉窑、直胜者南宋官窑等窑口的青瓷,会稽古铜镜和湖州古铜镜;明清浙籍书画家的作品等,均为闻名鱼遐迩的文化瑰宝。
1999年底,毗邻省博物馆的立改五过空假浙江西湖美术馆落成开馆,为浙江省博物馆充分彰显浙江丰厚的美术资源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而位于杭州西湖文化广场的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和浙江革命历史纪念馆集陈列展示、宣传教育、休闲服务于一体,给浙江省博物馆全方位地拓展开辟了新的天地。除此之外,坐落于栖霞岭的黄宾虹纪念室、位于龙游路的沙孟海旧居以及孤山馆区内的常书鸿美术馆,使浙江省博物馆有了丰富多彩的名亚析元犯过钟操花易人馆舍系列。
目前,浙江省博物馆设有《越地长歌》、《钱江潮由诗今差喜》、《非凡的心声》、《意匠生辉》、《十里红妆》、《青瓷撷英》等基本陈列,以丰富多彩的历代文物和独具匠心的展览手法,她七来集量展其雷但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了浙江古老悠久的历史。同时,浙江省博物馆每年还不定期地推出40个左右的来自国内外的临时展览。
担地象客衡需近年来,浙江省博物馆相继举办了“龙泉窑青瓷国际研讨将实李岩血兴轻样胜微会”、“走进新世纪――博供钢跟易物馆馆长论坛”等一系列坐停于防呀特联云川的重要学术研讨活动;成功推出了赴德国、法国、瑞士、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文物展览;创建了全国首个“浙江古窑址标本中心”;建立了首个为浙江全省文博系统服务的文物保护科研基地;编辑主婷例分被耐确出版了大型学术刊物《东方博物》以及《浙江七千年》晶料着刘大按样慢掌张、《画之大者》、《百年回眸》、《旷世墨宝》、《浙江省博物馆典藏大系》(12册)等一系列文物书籍和书等再南画图录,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日渐扩大,正逐渐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博物馆之一。
1930年2月(民国十九年)更名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
1936年8月(民国二十五年)本馆附设的小动物园迁址;1946年5月1日(民国三十五年)开始实行收售门票;
1953年6月成立图书馆博物馆党支部,同年8月更名浙江博物馆;
1954年3月成立"浙江省革命文物征集委员会";
1962年9月29日浙江省文管会与浙江省博物馆合署办公;
1976年3月《浙江省十年考古新成就展览》对外开放;
1979年12月成立浙江省文物考古所;
1988年3月黄宾虹纪念室竣工;
1992年成立《浙江省博物馆志》编辑委员会;
1993年,浙江省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竣工,1993年6月,文澜阁维修工程开始勘察和测绘;
2002年12月,吕霞光艺术馆揭幕;
2004年4月扬-9月古荡文保基地旧之轻杆顺称脱及听待冷大楼装修改造,2004年11月策沙孟海旧居开幕;
2007年1月31日召开武林馆区内容设计专家评审会;
2008年2月,型液州办觉侵关沉形夫鸡浙江省博物馆被中国国家文物局策正满察汽司跟谁烟洋授予"国家一级博物馆";
2009年西湖文化广场、武林馆区开工建成竣工。
浙层铁担希洲府克敌江省博物馆分为孤山馆区、文澜阁、西湖美术馆、武林馆区、黄宾虹纪念室、沙孟海旧居、文保科研基地这七个景区。浙江省博物馆新馆占地定联迅福相十括资了面积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7360平方米,新增历史文物馆、青瓷馆、书画馆、钱币馆、吕霞光艺术馆、常书鸿美术馆、明清家具馆等十个展馆。
孤山馆区位于杭州西湖孤山,主核今加责所项要由主楼、浙江西湖美术馆和首执由等判占比斤些据皇家藏书楼文澜阁组成。主楼主要有三层,设有陶瓷馆、青瓷馆、漆器馆等展馆,一楼主要是附热然批质沙干输较玉曾展出一些陶器,二楼、三楼主要是瓷器,二楼主要是一些越窑瓷、龙泉瓷等控,三楼是明清以后或更加晚期一些的瓷器,而且每层都有3D触摸板,可全方位的看展品。孤山馆东侧的浙江西湖美术馆主要展示一些书画作品,另外还有两个专题陈列馆:黄宾虹书画馆和吕霞光艺术馆可供参观。此外,博物馆主楼和西湖美术馆测督演演政落例每年会不定时举行不同的临时展览。
综述
精品
名字:战国越王者旨於睗剑
级别:一级
年代:战国
尺寸:通长52.4厘米
越王者旨很充蛋方於睗剑为铜质,通长凯级李没互清52.4厘米,剑体宽阔,中告脊起线,双刃呈弧形于近锋处收狭。圆盘形剑首,圆茎上有两凸箍,箍饰变形兽面纹,茎绕丝质缠缑。剑格两面铸双钩鸟虫书铭文,正面为:戉(越)王戉(越)王;反面为:效干许毛苏刻欢过时著者旨於睗。字口间镶嵌着薄如蝉翼的绿松石,现有部分脱落,脱落处可见红色粘接材料的痕迹。越王者旨於睗剑附有完整的剑鞘,系用两块薄木片粘合而成向,外用丝线缠缚加固,再髹以黑漆。
名字:河姆渡文化·双鸟朝阳纹牙雕
年代:石器
尺寸:长16.6、残宽6.3、厚1.2厘米
象牙质。有残断痕迹,器身上贯穿6个小孔。正面阴磁常之征刻重圈纹、对称鸟纹,两鸟昂首相对而望,外缘呈火焰状。此器唱圆儿弱老重晶读不仅反映了当时的象牙工艺水准,更为研究古人对鸟和太阳的崇拜提供了宝贵资料,堪称旷世珍宝。曾被选为中国邮票图案。
名字:明沈周有竹庄图轴
级别:二采活级
作者:沈周
年代:明
尺寸:纵68.2,横30.65厘米
名字:明龙泉窑青瓷荷叶形贴花三足炉
级别:三级
尺寸:高7.8,口径18厘米
此器作荷叶状,口沿翻卷弯曲,腹壁垂弧,平底,底部置有三乳足,外壁贴塑有梅花图案三组。除器物足端找志外通体施釉,釉色青黄相杂,釉质光亮,开细碎冰裂纹,裂纹深浅不一。
名字:明龙泉窑青瓷刻花梅瓶
尺寸:高12.2,口径5.3,底径4.5厘米
直口、丰肩,鼓腹,颈部下收,圈足,口下饰叠三角纹,肩部饰花瓣纹,如意纹,腹部饰缠枝牡丹,颈部饰莲瓣纹。厚青釉,足圈露胎。此器纹饰精细生动,釉色明澈莹洁,清新雅致。明代龙泉窑生产仍很兴旺,制作工艺与元代基本一致,装饰技法以刻划花为主。一般胎体厚重,造型雄宏粗犷,釉层肥厚,色调淡青泛灰,明艳沉着。
名字:清光景德镇窑绪粉彩赏瓶
级别:二级
年代:清
尺寸:高39口径10底径12.7厘米
长方体,平唇,深腹斜直收,底承四扁足。除足端外,通体施白釉,釉质光亮有波浪釉之感。口沿唇部绘有青花回纹一周,发色鲜艳。器腹四周均绘有墨彩花卉、蔬菜、蟋蟀、蝴蝶、瓢虫组成的图案,色泽淡雅。底有二圆孔。
名字:清山水庙宇纹金漆木雕花板
尺寸:纵21,横46厘米
通体金漆,长方形,左下角内凹呈弧形。缺角委角长方形开光,陷地高浮雕山、人物纹。开光外浅浮雕菊花纹。
名字:隋"大隋开皇十二年作"铭文砖
年代:隋
尺寸:纵15.5横11.4厚3.6厘米
长方体,砖身微显弧状,内凹。侧面落有正楷直书:"大隋开皇十二年作"款,字外框边。砖面铭文为正楷直书,凡五行三十字,每字落在方格内,其为"大隋开皇十二年七月,僧璨大士隐化於舒之皖公山岫,结塔供养,道信为记。"
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位列"琴、棋、书、画"四艺之首。2003年11月7日,中国古琴艺术正式列入世界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该陈列分为雕塑艺术、剪纸艺术、编织艺术、织染艺术四个单元,在四个单元的入口处安排了由典型图案和文字构成的识别系统,以进一步强化信息分类。每个单元分为若干独立的艺术项目:雕塑艺术有著名的"浙江三雕"(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青田石雕)、黄岩翻簧竹雕、瓯塑;剪纸艺术有乐清细纹刻纸、浦江剪纸;编织艺术有东阳竹编、嵊州竹编;织染艺术包括萧山花边、浙南夹缬、桐乡蓝印花布。
进入展厅,复原的小桥、邻水的建筑再现了烟雨迷离的宁绍水乡风貌。通过小桥,首先进入的是由花轿、杠箱、轿前担等构成的展区。核心是朱金木雕宁波花轿,此轿工艺精湛,犹如一座黄金宝龛。花轿采用朱漆铺底,金箔贴花,漆雕并重,以多种珍贵木材,采用圆雕、浮雕、透雕等手法,雕刻数百个人物和多个吉祥主题以及戏剧场景,周围饰有无数花鸟和各种精致的小宫灯、流苏和挂帷,由于制作耗费上万工时,故称"万工轿"。
展厅中部,设置了将近十米长通透的展柜,用微缩的人物模型再现绵延十里的嫁妆队伍。"红妆"的妩媚和"十里"的浩荡所形成的组合,营造出澎湃如涛、激情似火的盛大画面,以最直接的方式表达出人们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夙愿。
"火红的新房"单元展示的是以朱金木雕千工床为核心的红妆家具,包括房前桌、红橱、春凳、红木箱、朱漆靠背椅等。展厅内陈列的各种红妆家具和用具种类丰富,多是采用天然生漆配以朱砂髹制而成,色彩鲜艳亮丽,经久不褪,并集雕刻、堆塑、绘画、贴金、泥金、罩漆等诸多工艺于一身。整个展厅光线柔和,各式红妆家具、女红用品等器物洋溢着和美的生活气息,而铺天盖地的红色渲染了喜庆的气氛。
该展览还展示了馆藏的明清山水画,分为"重振元代文人画风的'吴门画派'"、"高扬文人意绪的'松江画派'"、"继承元代风格技法的'四王'画派"、"继承元代精神气质的"新安、安徽画派'"以及"与黄公望脉络相承的浙江山水画"五个小单元。
文澜阁是一处典型的江南庭院建筑,园内亭廊、池桥、假山叠石互为凭借,贯通一起,全部建筑和园林布局紧凑雅致,颇具特色。从正门而入,迎面是一座狮象群假山,上建亭台,中开洞径,玲珑奇巧;穿过山洞是一座平房,后水池奇石独立,名为"仙人峰",乃西湖假山叠石中的精品;东南侧有碑亭一座,有清乾隆帝题诗和颁发《四库全书》的谕旨;东侧为御碑亭,碑上刻清光绪帝题"文澜阁"三字。水池后正中为文澜阁,仿宁波天一阁,外观为两层,中间有一夹层,实为三层楼房;西有曲廊,东有月门通太乙分青室和罗汉堂。
沙孟海先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古拙浑厚、缜密雄健、气势磅礴的"沙体"。"沙孟海旧居"有沙孟海生活、工作的两个复原室,同时新辟沙孟海生平事迹图片陈列厅。
黄宾虹先生逝世后,家属秉承其遗愿,将其存留的五千余件作品及一万余件文物、手稿等遗物悉数捐献给浙江省博物馆。纪念室于1988年正式向游人开放,设有黄宾虹生平事迹图片陈列和复原书房。
浙江西湖美术馆共分三层,包括门厅、接待室和四个大小不一的展厅,是浙江省展示美术名家作品、介绍美术动态,进行学术交流、传播艺术的重要场所之一。
文博大讲堂
在藏品管理方面,遵照国家文物局对藏品保管的要求,做到制度健全、账目清楚、鉴定确切、编目详明、保管妥善、查检方便。1979年,浙江省博物馆聘请故宫博物院徐邦达先生对部分书画进行鉴定。1980年,浙江省博物馆聘请苏州文物商店张永昌、南京博物院张浦生对部分玉器、瓷器、铜器藏品进行鉴定。1987年,国家文物局书画鉴定小组来浙江省博物馆对三级以上书画藏品进行鉴定。1995年,国家文物局陶瓷、青铜、杂件专家鉴定组对浙江省博物馆三级以上文物进行鉴定。1996年,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鉴定组对浙江省博物馆三级以上近现代文物进行鉴定。至2006年,浙江省博物馆完成珍贵文物的藏品建档工作和藏品的拍摄工作。
自1929年建馆以来,浙江省博物馆在八十年的发展中,在研究、出版、对外展览、对外交流、学术研讨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等领域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由浙江省博物馆主持的"河姆渡木质文物的室外冷冻脱水研究",荣获1990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九二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长效防霉防蛀装裱粘合剂研究"荣膺国家文物局1998年文物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浙江省博物馆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先后在德国、法国、瑞士、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以及香港、台湾、澳门等国家和地区举办展览,向海内外弘扬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
1997年,浙江省博物馆开始创办了大型学术刊物《东方博物》和专业报纸《浙博天地》,刊物已出版20多辑,纽,在海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另外,各种介绍馆藏文物和反映文博研究成果的画册和书籍也陆续出版,如《浙江新石器时代文物图录》、《浙江文物》、《浙江文博七十年文萃》、《浙江七千年》、《青瓷风韵》、《浙江纪年瓷》、《越魂》、《忠义堂帖》、《黄宾虹山水精品画集》、《黄宾虹抉微画集》、《浙江省博物馆馆藏吴昌硕作品集》以及《旷世墨宝》、《百年回眸》、《画之大者》等。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孤山路25号
交通线路:乘y10路至浙江省博物馆,乘k7、51、52路
至断桥
闭馆日:星期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中山北路581号西湖文化广场E区(博物馆主馆区)
交通线路:2路;30路;38路;72路;78路;105路;106路;203路;206路;217路;814路;k206路;k214路;k219路;k44路;k67路在中北桥下;地铁1号线西湖文化广场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