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厚重历史展现璀璨文明(文化中国行)文物国家博物馆

冬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中国国家博物馆游人如织。走进这座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一件件精美藏品、一段段珍贵记忆、一个个动人故事,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精神、文化,饱含着生生不息的力量。

国家博物馆平均每天接待观众2万余人。“来国博,看中国,读世界”,已经成为越来越多观众的文化选择,并从中获取丰厚的文化营养。

淡季不淡、旺季更旺、常展常新

骆驼背上玩乐队、2000多年前的原始“冰箱”穿越时空、霸气与可爱并存的远古“萌”禽……“来国博,这些文物千万别错过!”在社交媒体平台搜索关键词,呈现着各类“古代中国”基本陈列的观展“攻略”。

看见古人的智慧与生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展出文物2026件,其中包括一级文物521件。在“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参观,一眼千年。

红山文化玉龙、四羊方尊、绿釉鸱吻、马头鹿角形金步摇、霁青釉金彩海晏河清尊……一件件历史宝藏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观赏。

一名观众留言:“隔着玻璃展柜,我和时空对望,想象每一个物件发生过的故事,有种奇妙的‘穿越感’。”

一器一物,浓缩文化。文物是文化的载体,也是历史的重要见证。

国博中央大厅里,许多观众正在排队等待合影留念。走进“风展红旗如画——馆藏红色经典文物展”,中国共产党党旗、搭乘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飞行到南极点上空展示的国旗……一抹抹鲜艳的中国红,伴着扣人心弦的故事,吸引参观者驻足。

“美的多元——古希腊的艺术与生活”展览展出了来自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馆藏的陶器、青铜器、金银器、雕塑等279件(套)珍品。“展览以‘美’为主题,展开一幅关于古希腊的生动美学图卷,让每名观众在观展中思考与‘美’的联系。”国家博物馆国际联络部主任、中方策展人朱晓云介绍。

基本陈列常展常新、专题展览丰富多彩、临时展览精彩纷呈、国际展览陆续展出……截至11月28日,今年已有630多万人次观众走进国博看展。淡季不淡、旺季更旺,国家博物馆承载厚重历史,展现璀璨文明,将无数珍藏的故事娓娓道来。

典藏珍品,讲好文物故事

国家博物馆现有藏品143万余件(套),涵盖古代文物、近现当代文物、艺术品等多种门类,藏品体系系统完整、材质形态多样,充分展现和见证了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绵延与辉煌。

为了做好馆藏文物保护工作,一支50余人的“文物医生”队伍,检测、研究、保护、修复……日复一日地对国博馆藏文物进行着细致工作,他们对着文物“望闻问切”,悉心守护着中华文明。

1963年,陕西出土的一个灰陶瓮中,一尊西汉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被人们发现。数千年深藏地下,犀尊早已沧桑斑驳、遍身锈蚀。60年后,国家博物馆“数说犀尊”智慧展览上,大幅面X射线荧光成像、X射线探伤……在多种现代无损分析手段的支持下,犀尊周身遍布的纹饰得以重见天日,熠熠生辉。

有网友在线上留言:“来到国博,揭开历史的面纱,看几千年华夏文明生生不息……”

为一件文物办一场展,利用数字技术做文物活化,带领观众挖掘文物斑驳外表下隐藏的价值,一个个展览照见了一群博物馆人的初心和用心。

“课本上的文物来到了我面前,仿佛和我对话,讲述着文明的故事。”在“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厅,北京市顺义区第八中学初二学生代梓程拿着一本《中学生博物之旅·古代中国》,正比对着课本和文物,细细琢磨。当被问到印象最深的一件文物时,他思索了半刻真诚地说:“是后母戊鼎,它的花纹精美,形体巨大,看起来特别庄重。通过这件文物,我感受到了古时人们的匠心、审美和技术成就。”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国家博物馆持续开展社会教育活动。国家博物馆面向中小学生设计开发20门课程,为中学生提供“古代中国”研学教育服务1034场次。

国家博物馆围绕各类展览推出49个讲解专题,截至2024年10月31日,累计完成公益讲解6175场次,累计服务观众约35万人次;围绕“大思政课”建设,拓展馆校合作的内容与范围;打造巡展品牌,在11个省份及海外开启巡展……

一座博物馆汇聚的力量,不仅来自典藏珍品,还源于每一位研究者、“文物医生”、策展人、讲解员和千千万万普通观众。专注与热爱,让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愈发彰显。

让更多人走进国博、爱上国博

最近,国家博物馆的文创产品——以明孝端皇后凤冠为灵感设计的原创冰箱贴,引发抢购热潮,屡屡登上热搜。

早上刚刚开馆,国博大厅“凤冠冰箱贴”购买点便排起了长龙。国家博物馆经营开发部副主任廖飞介绍,每天在馆内销售的冰箱贴共3500件,其中木质冰箱贴1500件,金属冰箱贴2000件。

手工贴上6颗珠子,挂上2个坠珠,两边各加一个“活动”帽翅,一个冰箱贴的制作,凝聚着匠心和传统文化之美。据统计,截至11月27日,两款冰箱贴共计销售超53万件,成为国博近20年来当之无愧的“销冠”。

万福绵长、金玉满堂、龙腾四海、海晏河清等13款国博特色拉花咖啡;冰箱贴、饰品等“美的多元”展览文创;笔记本、化妆镜、徽章、毛绒玩具、马面裙、雪糕……今年以来,国家博物馆累计推出各类文创产品200余款,涉及350余个品类,让观众在参观展览之余,还能“把博物馆带回家”。

据统计,一年来,来国家博物馆看展的35岁以下观众占比过半,达到62.09%。为什么越来越多观众特别是年轻人,愿意走进博物馆?

国博的观众留言簿给出了答案。一名观众在参观后写道:“一国之博物馆,让一代又一代国人了解历史。”几名年轻观众在看过“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后,不约而同地先后写下“我爱中国”“我也爱中国”“我非常爱中国”。

“‘文博热’下,观众对博物馆的热情,对在博物馆里了解中华文明、学习历史文化艺术知识的需求,是爆发式的增长。”国家博物馆社会教育部副主任王溪说。

THE END
1.专题论坛旧址博物馆复原陈列的沉浸式展示策略刍议复原陈列作为旧址博物馆最具特色的组成要素,带给观众难以替代的沉浸感与历史现场感。在各地纷纷建设博物馆新馆的浪潮中,探讨旧址博物馆复原陈列的提升策略将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其潜在价值。 在“以人为本”理念备受重视的今天,旧址博物馆复原陈列因其全方位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5NTcyOTY5NA==&mid=2247491411&idx=1&sn=da1690cc30d1e14b9d2bf6c0634e43bf&chksm=c1cc4091acfc723d0e661f01e49bca5f122bd9d5008191acf704689d3c074e6dbf325c1a8bdf&scene=27
2.打造文化殿堂:精选博物馆装修效果图赏析现代科技在博物馆装修设计中的应用,为观众带来了更加沉浸式的体验。精选效果图展示了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全息投影等高科技手段在博物馆中的巧妙运用。这些技术不仅让观众能够以全新的视角观赏文物,还能通过互动体验,深入了解文物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例如,通过VR技术,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探索古代文明的遗迹;https://m.sohu.com/a/834835611_561386
3.欧洲云旅游·荷兰(二)室外展区以停靠在港口的实体舰艇为亮点,是整座博物馆最吸引人的地方。 巴佛舰 停泊在馆后吕弗港湾(Leuvehaven)的“巴佛舰”(Buffel)是前来的游客最喜欢的参观环节。船舱内完全展现了实际的生活情景,且可以一睹各种船舱的设计。 安妮·弗兰克之家 荷兰安妮·弗兰克之家(Anne Frank Huis)是著名的《安妮日记》作者https://www.meipian.cn/50qkgvds
4.上海这些“家门口的好服务”,赶紧收藏起来,总有一款适合你!位于宝山区一号湾南桥下的“一墙美术馆”打破空间藩篱,在简单的“一墙”上陈列展示艺术佳作,将艺术送到公众身边,打破百姓与场馆的“一墙之隔”。 18.嘉定区文化馆“文化+”全民美育个性定制 嘉定区文化馆致力于全年龄段的群文服务和美育体验,提供全民可参与的文化赛事,提供个性定制文化空间,提供学有所获的展示舞https://web.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532321
5.民俗博物馆布展方案(通用8篇)3.2.1 当前国内地质公园博物馆大多主题创意贫乏、风格雷同现象普遍, 为此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 将以与建筑形式相呼应的造型基础, 以云台地貌为特色造型要素, 以地质遗迹特色营造展示环境, 增强地域特色, 以获得最大层面受众体的市场认同, 注重非装修性的定位;追求与建筑体量相适应的室内造型体量, 以求达到一定https://www.360wenmi.com/f/file6iuyn340.html
6.整套课件教程博物馆展示陈列设计.ppt(五)互动魔镜墙 (六)多点触摸系统 (七)虚拟拍照 五、信息重构 (一)交互内投球 (二)360度全息成像 (三)幻影成像 (四)高清裸眼3D (五)雾幕/水幕/气幕 六、虚拟现实 (一)VR虚拟现实 (二)AR增强现实 博物馆展示陈列设计 目录 第一节 材质 第二节 工艺 博物馆展示所用材料既要满足展示需要的实用功能,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214/8000023117004056.shtm
7.八年级语文《故宫博物院》教案故宫博物馆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力的集中体现,学习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发扬民族的创造精神,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 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 2.以太和殿为例,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https://www.yuwenmi.com/jiaoan/banianji/3871552.html
8.7名新晋大师上榜建水紫陶博物馆大师墙云南建水紫陶博物馆大师墙为传承、弘扬千年建水紫陶文化,彰显大国工匠精神,励志振兴紫陶产业,为产业发展、技艺精湛、新火相传作出杰出贡献的陶瓷大师而设立。大师墙不仅是建水紫陶博物馆的特色,也是博物馆的亮点。近日,蒋家才等7名新晋大师作为第二批大师上榜大师墙。 https://m.yunnan.cn/system/2020/05/25/030684388.shtml
9.以展促商展店联动展销一体罗湖:国际贸易和交流互鉴,撬动文化与产业共六、IBC吉尼斯记录珠宝墙灯光秀,时间:5月19日-27日,地点:IBC环球商务中心 七、珠宝非遗造物馆,时间:5月23-27日,地点:水贝万山广场 八、银座璀璨焕新季——特色美陈、剪彩签到、舞狮采青等,时间:5月21日,地点:水贝银座1楼、3楼 九、“华夏婚尚”文化展,时间:5月23-27日,地点:水贝国际中心南门前厅https://www.sznews.com/news/content/mb/2024-05/22/content_30959053.htm
10.考古专业70年”特展为例一面北大标志性红色的展墙远远矗立,迎接循着北大考古学科史一路走来的观众,展墙上造型为“100”的装置(图5),由北大考古各位学者集体或个人的学术著作组合。侧墙则是用本馆数十张展览海报拼成的海报墙,展现着这座中国高校中第一所考古专题博物馆的展览体系与风格特色。观众在这处空间稍作停顿,继续转向后即进入尾https://www.chinaclzl.com/jtzx_1/868.html
11.沈阳展览展厅设计博物馆设计【沈阳步恩展览展示公司】主要经营:党建展厅设计,展览展厅展馆设计,企业展馆设计,博物馆设计,校史馆设计,军史长廊,文化建设,部队文化建设,文化长廊,荣誉墙,荣誉室,荣誉体系等,我们是集展览、展示、设计、施工—体化服务商。http://www.buenw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