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小而美”的博物馆们,如何出圈出彩?文博文物藏品考古博物院全国博物馆

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特别是,Citywalk(城市漫步)等新兴旅游方式的出现,让更多人开始习惯以自助探索方式发现与体验相对冷门的文化点位,为中小博物馆带来了更多的曝光机会与潜在观众。

美国著名博物馆学者G.B.古德曾言,“博物馆不在于它拥有什么,而在于它以其有用的资源做了什么”。中小博物馆虽在藏品总量上难以匹敌大型博物馆,但却可以在“小而美”“小而专”“小而活”方面深耕细作。中小博物馆如何发挥优势实现“破圈”?一起来看。

找准中小博物馆发展定位

根据国家文物局数据,在目前已备案的博物馆中,中小博物馆占据八成以上,其中大部分为未定级博物馆。这些博物馆各具特色:有承载丰富地域文化的县级及以下的文物系统国有博物馆;有展现所属行业或企事业单位特色的其他行业国有博物馆;还有充满收藏者个人文化情怀的非国有博物馆;等等。单从藏品特征来看,或体现在地化,或体现行业化,或体现个性化,具有一定的生态位宽度。面对资源有限、竞争激烈等挑战,中小博物馆应充分利用各自的生态位优势,从资源、需求、支持性业态、同业竞争四个要素着手,把握政策导向和市场机遇,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

需求要素。中小博物馆常被视为“小众”文化空间。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公众容易受到各类媒体信息的影响,更倾向于选择知名度较高的博物馆。加之个别网红博物馆的限流措施,容易形成“大型博物馆是稀缺资源”的认知。此外,受到免费开放政策广泛实施的影响,近九成博物馆已经实现免费开放,这使得中小博物馆在吸引大众参观方面面临挑战。在现有收费的博物馆中,部分是古建、遗址类国有博物馆,部分是社会力量及民间运营的中小博物馆。对于收费运营的中小博物馆,其收费策略与运营投入通常不成正比,影响了参观流量。由此,大型博物馆与中小博物馆在参观需求上呈现冷热不均的情况。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小博物馆的“小众”特色与当前消费者细分化的趋势相契合。特别是在社交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众基于某一细分领域的知识内容而聚集形成趣缘群体,进而促成更多具有专业诉求、深度爱好的文化消费/体验行为,这为中小博物馆提供了精准定位目标受众的机会。中小博物馆可以通过主题展览与活动,由公共文化空间转向趣缘文化空间建设,更好吸引并服务观众。

体验经济驱动下的中小博物馆发展

1内容创新:多方协同模式增强中小博物馆临展灵活性

不可否认,中小博物馆常面临藏品丰富度与多样性不足的挑战。尽管其常设展览可以充分利用在地化资源优势展现独特魅力,但长期不变的常设展览也容易让有限的观众感到乏味与单调,从而降低活力。因此,充分利用外部协同资源,增加临时性展览,成为不少中小博物馆的创新方向。

“组合拳”模式,即借助区域接近性或文化亲缘性,通过结盟合作方式联合策展。这已经成为中小博物馆扩大影响力的一种有效策略。一方面,通过选择各馆共同感兴趣且具备丰富资源储备的主题,确保展览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联合策展能够合理分摊资金、技术、人力的投入,充分发挥各馆的专长和优势。例如,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联合京津冀地区的十余家博物馆,共同策划了“燕国达人游”活动。以燕国历史故事为纽带,引导观众通过主题参观及研学等方式,在京津冀多家博物馆之间探寻藏品间的内在联系。2023年,唐山博物馆、醴陵市博物馆、株洲博物馆三馆跨地域合作,推出国内首个以“近代釉下五彩瓷器”为主题的特展,集中展示了超过230件的釉下五彩瓷器精品,让广大观众有机会近距离领略釉下彩瓷器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提升了公众对这项传统工艺的认知与兴趣。

2形式创新:沉浸式体验活动增强线下观展趣味性

此外,受实景剧本游业态兴起的影响,不少中小博物馆成为“剧本游”的场地。在这些活动中,游客在NPC(非玩家角色)的引导下,以博物馆内展出的文物为线索,在展厅内展开探索之旅,寻找答案。这一新颖方式深受年轻人的喜爱。比如,山东省青岛啤酒博物馆推出的沉浸式实景穿越剧游《觉醒的酿造师》,让玩家穿越时空至民国时期,亲身体验国宝文物保护战的紧张刺激。广州市越秀区博物馆则通过沉浸式“剧本游”《越博奇妙纪——穿越历史来看你》,让年轻人与十位NPC扮演的南粤先贤互动,深入了解岭南文化的魅力。

3空间创新:通过特定选址促成文商旅融合

为了提升小型博物馆与公众的接触可能性,许多博物馆选择将特色展览融入文化商圈、文化街区。同时,也有不少公共商业空间有意识地引入小型博物馆,以提升其文化场域特色,有效推动了中小博物馆的观众拓展。例如,以古陶瓷与古灯具为特色的中山龙泉博物馆,便坐落于同名酒店之中,让游客在享受住宿服务的同时,也能轻松游览博物馆,了解中山传统文化的魅力,为当地灯饰产业的发展增添了文化色彩。又如,以古代壁画为主题的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坐落在大雁塔旁的威斯汀酒店内,不仅增强了酒店的文化感,也确保了博物馆的日常观众流量。

在文商旅融合的趋势下,将小型博物馆作为典型文化场景引入商圈,带动品质消费,已经逐渐成为新风尚。例如,坐落在广州正佳广场中的自然科学博物馆,通过一站式展示地球诞生、生命形成、生物演化等自然科学知识,吸引了大量游客。又如,坐落在宁波海港城内的地质宝藏博物馆,通过展出数千件地质标本、矿物晶体、宝石原矿等,实现了博物馆观众流量与商场消费者流量的双赢共促。

4参与创新:社区居民的共建共创

数字科技赋能中小博物馆发展

随着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迭代发展与广泛产业应用,如生成式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大数据等,正逐步成为引领各行业变革、重塑行业生态、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动力。在文博领域,这些技术的融入不仅促进了数字化内容的研发,还极大地拓展了数字化传播的边界,为中小博物馆提供了通过单点突破来提升影响力、实现生态位扩充的重要路径。

数字虚拟人:破解中小博物馆讲解资源瓶颈。受限于整体经费投入不足以及人力资源紧张,部分中小博物馆在专业人才配置方面捉襟见肘,难以配备充足的专业讲解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藏品资源的独特魅力与吸引力。而数字虚拟人的出现,则如同“永不疲倦”的讲解员,能够为参观者提供个性化、全天候的导览服务。它们不仅能够详尽阐述展品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及科学原理,还能够支持多语言解说,以满足不同地域游客的需求。借助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技术,数字虚拟人能够实现与观众的互动对话,激发观众对藏品背后故事的探索兴趣。例如,“苏小妹”作为三苏祠与三苏纪念馆的数字虚拟人,以幽默风趣的方式带领观众游览古迹、体验非遗技艺与传统美食,有效促进了文博资源与城市其他文化元素的深度融合。

线上小程序:一站式展示博物馆资源特色。当前,构建数字资源平台已经成为全球博物馆展现藏品魅力、践行资源共享理念的重要途径。中小博物馆可以通过自建小程序或共建资源平台等方式,将馆藏资源、特色活动等重要信息以更加便捷、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广大公众,增强博物馆资源的可及性与影响力。同时,通过小程序或应用的使用数据分析,中小博物馆能够更加精准地把握目标观众与潜在观众的兴趣偏好,进而推出更加贴近观众需求的线下展览与服务。

以“共生”理念推动中小博物馆可持续发展

若将所有博物馆视为一个生态整体,我们需要深思如何更好地发挥博物馆作为“沟通文化的桥梁”“促进社会变化的力量”“超级连接:新方法、新公众”的作用。在此背景下,“共生”理念对于包括中小博物馆在内的所有博物馆而言,显得尤为关键。这体现在博物馆需坚持开放包容的原则,积极与社区、科技、文化教育机构以及文博文创商业主体展开合作,以保障博物馆生态的良性建构与可持续发展。

综上,在文化传承的宏大背景下,数字科技、体验经济与社交媒介的快速发展,为中小博物馆的转型与升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期待见证更多的中小博物馆突破传统框架,通过与多方主体及机构的互动合作,响应社会多样化需求,共同挖掘并实现文博资源的社会价值与教育潜能。

上文略有删减选自|《人民论坛》杂志原标题|中小博物馆的创新驱动与可持续发展作者|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可持续发展专委会委员杨越明

THE END
1.专题论坛旧址博物馆复原陈列的沉浸式展示策略刍议复原陈列作为旧址博物馆最具特色的组成要素,带给观众难以替代的沉浸感与历史现场感。在各地纷纷建设博物馆新馆的浪潮中,探讨旧址博物馆复原陈列的提升策略将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其潜在价值。 在“以人为本”理念备受重视的今天,旧址博物馆复原陈列因其全方位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5NTcyOTY5NA==&mid=2247491411&idx=1&sn=da1690cc30d1e14b9d2bf6c0634e43bf&chksm=c1cc4091acfc723d0e661f01e49bca5f122bd9d5008191acf704689d3c074e6dbf325c1a8bdf&scene=27
2.打造文化殿堂:精选博物馆装修效果图赏析现代科技在博物馆装修设计中的应用,为观众带来了更加沉浸式的体验。精选效果图展示了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全息投影等高科技手段在博物馆中的巧妙运用。这些技术不仅让观众能够以全新的视角观赏文物,还能通过互动体验,深入了解文物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例如,通过VR技术,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探索古代文明的遗迹;https://m.sohu.com/a/834835611_561386
3.欧洲云旅游·荷兰(二)室外展区以停靠在港口的实体舰艇为亮点,是整座博物馆最吸引人的地方。 巴佛舰 停泊在馆后吕弗港湾(Leuvehaven)的“巴佛舰”(Buffel)是前来的游客最喜欢的参观环节。船舱内完全展现了实际的生活情景,且可以一睹各种船舱的设计。 安妮·弗兰克之家 荷兰安妮·弗兰克之家(Anne Frank Huis)是著名的《安妮日记》作者https://www.meipian.cn/50qkgvds
4.上海这些“家门口的好服务”,赶紧收藏起来,总有一款适合你!位于宝山区一号湾南桥下的“一墙美术馆”打破空间藩篱,在简单的“一墙”上陈列展示艺术佳作,将艺术送到公众身边,打破百姓与场馆的“一墙之隔”。 18.嘉定区文化馆“文化+”全民美育个性定制 嘉定区文化馆致力于全年龄段的群文服务和美育体验,提供全民可参与的文化赛事,提供个性定制文化空间,提供学有所获的展示舞https://web.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532321
5.民俗博物馆布展方案(通用8篇)3.2.1 当前国内地质公园博物馆大多主题创意贫乏、风格雷同现象普遍, 为此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 将以与建筑形式相呼应的造型基础, 以云台地貌为特色造型要素, 以地质遗迹特色营造展示环境, 增强地域特色, 以获得最大层面受众体的市场认同, 注重非装修性的定位;追求与建筑体量相适应的室内造型体量, 以求达到一定https://www.360wenmi.com/f/file6iuyn340.html
6.整套课件教程博物馆展示陈列设计.ppt(五)互动魔镜墙 (六)多点触摸系统 (七)虚拟拍照 五、信息重构 (一)交互内投球 (二)360度全息成像 (三)幻影成像 (四)高清裸眼3D (五)雾幕/水幕/气幕 六、虚拟现实 (一)VR虚拟现实 (二)AR增强现实 博物馆展示陈列设计 目录 第一节 材质 第二节 工艺 博物馆展示所用材料既要满足展示需要的实用功能,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214/8000023117004056.shtm
7.八年级语文《故宫博物院》教案故宫博物馆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力的集中体现,学习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发扬民族的创造精神,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 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 2.以太和殿为例,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https://www.yuwenmi.com/jiaoan/banianji/3871552.html
8.7名新晋大师上榜建水紫陶博物馆大师墙云南建水紫陶博物馆大师墙为传承、弘扬千年建水紫陶文化,彰显大国工匠精神,励志振兴紫陶产业,为产业发展、技艺精湛、新火相传作出杰出贡献的陶瓷大师而设立。大师墙不仅是建水紫陶博物馆的特色,也是博物馆的亮点。近日,蒋家才等7名新晋大师作为第二批大师上榜大师墙。 https://m.yunnan.cn/system/2020/05/25/030684388.shtml
9.以展促商展店联动展销一体罗湖:国际贸易和交流互鉴,撬动文化与产业共六、IBC吉尼斯记录珠宝墙灯光秀,时间:5月19日-27日,地点:IBC环球商务中心 七、珠宝非遗造物馆,时间:5月23-27日,地点:水贝万山广场 八、银座璀璨焕新季——特色美陈、剪彩签到、舞狮采青等,时间:5月21日,地点:水贝银座1楼、3楼 九、“华夏婚尚”文化展,时间:5月23-27日,地点:水贝国际中心南门前厅https://www.sznews.com/news/content/mb/2024-05/22/content_30959053.htm
10.考古专业70年”特展为例一面北大标志性红色的展墙远远矗立,迎接循着北大考古学科史一路走来的观众,展墙上造型为“100”的装置(图5),由北大考古各位学者集体或个人的学术著作组合。侧墙则是用本馆数十张展览海报拼成的海报墙,展现着这座中国高校中第一所考古专题博物馆的展览体系与风格特色。观众在这处空间稍作停顿,继续转向后即进入尾https://www.chinaclzl.com/jtzx_1/868.html
11.沈阳展览展厅设计博物馆设计【沈阳步恩展览展示公司】主要经营:党建展厅设计,展览展厅展馆设计,企业展馆设计,博物馆设计,校史馆设计,军史长廊,文化建设,部队文化建设,文化长廊,荣誉墙,荣誉室,荣誉体系等,我们是集展览、展示、设计、施工—体化服务商。http://www.buenw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