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创产业园区创新发展十大趋势头条

一、文创产业园区的规模效应与转型升级

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战略的大背景下,一些文创产业园需要重新定位和产业升级,确立文创园区的核心产业,围绕主打产业培育、延伸配套产业链,扩大文化消费,促进经济转型,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文化消费需求。随着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与聚集,文化产业园区逐步成为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带动就业和劳动人口转移的重要支柱性产业。中国实施文创园区战略园虽然只有二三十年,但却是每隔几年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掀起了园区的“二次创业”浪潮,也将我国文创园区发展带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截至目前,北京朝阳区登记注册文化企业10万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年实现收入超过3000亿元,约占全国的2.4%,园区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北京798艺术区主打美术雕塑,带动文博展馆、高科技、会展、餐饮、旅游等配套产业。黑龙江(大庆)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设属于资源型城市文化产业转型发展的案例。

北京朝阳国家文创实验区十周年发展纪念活动中宣布,启动建设AlGC视听产业创新中心,北京朝阳影视服务中心正式揭牌,北京朝阳影视产业联盟宣告成立,多项成果将加快推进文化产业智能化、数字化水平,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二、由自发型文创园区走向文创综合城

随着文创产业园区与城市化进程的同步发展,园区经济与城区经济逐渐走向融合。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有选择地促进文化企业跨界发展,提升、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与服务的附加值。

深圳的大芬村是全国最大,也是全球具有影响力的油画复制生产销售基地。在20世纪80年代油画产业进驻之前,大芬村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城中村,香港画商黄江来深圳带领十几位画来到大芬村租用民房,开始油画加工、收购、出口的产业。后来,大芬村内画廊发展到1000多家,画家画师1万多人,形成了油画生产、收购和集中外销一条龙的体系,每年生产和销售的油画达到了100多万张,年出口创汇3000多万元,被国内外的艺术同行誉为“中国油画第一村”,也是全球重要的油画交易集散地。

北京的798艺术区的诞生也具有偶然性和自发性。2002年,美国人罗伯特租下了这里120平方米食堂,改造成前店后公司的模样。罗伯特做的是中国艺术网站,一些经常与他交往的文艺商人受到他的影响,纷纷租下一些厂房作为工作室或展览馆。之后逐步发展,“798”艺术家群体逐渐形成。这里原来是电子厂的老厂区,经过更新改造,慢慢形成了今天的798艺术区。这一艺术区引申出的一种文化概念,以及LOFT这种时尚的居住与工作方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商业与生活三位一体的798生活方式,成为新时期青年文化、时尚艺术的聚集地和大本营,艺术家和文化机构纷纷进驻,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现代剧场、餐饮、酒吧等各种空间的聚合,形成了具有国际化色彩的“SOHO式艺术聚落”和“LOFT生活方式”。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艺术产业集群。

我国文创园区的产业高端化、特色化、数字化、精准化是必然趋势。文创园区应充分发挥区域产业优势,创造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产业特色和差异化。打造接地气的文创、休闲、娱乐产品是每个传统文创园区的优先路径。北京市文创产业呈现多业态发展趋势,2024年北京市政府决定,加快建设美食之城、茶香之城、咖啡之城、时尚之城,用文化滋养美好生活、赋能产业发展。用活国际学校、场馆、展馆和商圈资源,办好各类跨地域、跨国界的文化交流活动,打造产城人文景融合的“城市文化客厅”。

三、有单一优势向综合实力转变

过去,一些文创园区“一招鲜,吃遍天”。不过,随着消费多元化需求的增长,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技、体育、生活、服务等产业的深度融合,迫使一些功能单一、的文创园区延伸产业链,市场对于高科技、物流、文化等各行之间的产业需求不断增长。产业园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让企业更便捷地进入市场,提升入园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文创园区实力的增强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一些新建设的文创园区需要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产业园的支持力度,这样有助于填补产业园设施、服务等方面的投资缺口。文创园区的投资商、供应商、运营商、园区管理者、地方政府等多个主体应该形成合力,提升园区的整体竞争力,提升产业园的市场渗透与辐射功能,有助于产业园发展和打造出有竞争力的综合服务体系。

一些文创园区正在苦练内功,提高综合竞争力,努力实现产业链条集群化、经营业态融合化、创意体验场景化、产品虚实结合化、服务功能模块化、园区环境生态化。

四、园区的品牌化和“连锁经营”趋势

在文创园区产品、服务雷同的今天,“软实力”已经成为打造园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筹举措。因为园区经济的发展光有数量和规模还不行,还必须有质量和品牌,一个精品园区的单位产出要高出一般园区单位产出的多少倍。创精品园区,建品牌园区,已成为各地政府和文创园区谋求发展的重要举措。

德必品牌定位是,从服务化、社群化、国际化的文创、科创企业服务商升级为文科创中小企业园区服务商和赋能者。文科创限定领域、中小企业锁定客户、园区界定载合体、服务商和赋能者定义价值,同时也匹配德必发展方向。德必品牌口号由“助力中国创意”升级为“助力创新”。创意更多服务于文创企业,是德必招商引资的重点企业和园区发展方向。“助力”是德必作为园区服务商和赋能者的使命,很好的帮助企业完成成长;“创新”代表的是德必的目标,也代表能够帮助园区企业提升创新能力。

五、文创园区产业招商的精细化运作

产业园招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产业规划、政策体系、招商接洽、项目入驻、运营扶持等诸多环节。文创产业园区招商与其他园区具有相似性,也有独特性,涉及产业诸多环节,还有招商参与部门的权责和利益设计。目前一些文创园区招商模式还停留在商体系不健全、招商方式陈旧、整体营销力度不足和难以形成公共平台等,更多的园区开始重视数据分析与评估,也就是市场调研环节,深入研究所在地区的经济增长趋势、产业政策环境、文化消费习惯和水平等。

第三是做好招商承接推进项目落地。招商就是为文创园区寻找志同道合的入驻企业,共同在这片土地中耕耘和成长。结合自身文化产业的定位和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活动,提高招商效率。产业园区需要练好内功,下好“数据调研-产业规划-招商承接”三步棋,实现产业园区开发、运营、集群化的闭环。

将“招商引资”改为“招商选资”,目标定位专业化,根据细分产业发展重点、目标区域、企业规模等维度对目标企业进行筛选;招商组织的专业化。园区需要建立专业的招商团队,招商人员了解园区的产业定位、园区产品和各种要素的配置;招商渠道的专业化。根据园区特点选择合适的招商沟通渠道;招商促进服务的专业化。建立以投资者为导向的全过程服务体系,负责企业入园前、入园中、入园后的政府衔接与协调。在招商引资的同时还需要招商引“智”。积极吸引文化科研院所、艺术家工作室、博士后工作站等落户园区。各地园区纷纷出台针对性政策措施,引进海外留学人才。只有强化了招才引智,才能实现资金、技术、项目管理的立体带动。

六、产业资本战略推动园区发展

文创产业园区开发具有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回报期长的特点,从土地开发、物业开发到产业孵化、产业扶持,园区开发的全过程都离不开资金的推动。资金问题是文创园区的“血液”,如果血流不畅,一定会阻碍园区发展。除了硬性的资金投入,创意知识产权的资本化途径也不容忽视。创意产权的资本化,本质上首先是文化创意的产权化;其次是产权的定价化,这使得其价值可被评估;最后,这种价值在资本市场上能够流通。

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利用雄厚的资金优势,打造“文科汇”文创园区品牌,搭建多元平台,推进文化数字化发展,有效激发了文化产业园区及企业创新创业的活力。永乐云园区是一个数字孪生形态的元宇宙场景,这里能办公、消费、交谈、体验、展示、活动,将来还能呈现更多数字文娱场景。同时云园区内也可享受园区注册、财税、金融、法律、人力等专业服务,可以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痛点,实现价值共创共享。永乐云园区占地不到3万平方米,预计导入2000家企业,其密集程度远超其他文创园区。

七、服务平台正在成为文创园区的竞争利器

大力推动产业链条的集群化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随着文创行业的不断升级和商业环境的日益成熟,企业对服务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专业化的趋势。国内园区开发运营公司无法提供此类服务,专业中介服务机构的代表是以科技成果转化和公共实验室为主的科技创新服务机构;以人才就业、招聘、培训、高端人才引进为主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以创业投资和融资中介为主的金融服务机构;以企业宣传推广为主的商务服务机构;以金融、法律、管理咨询为主的专业服务机构。

在日益激烈的园区竞争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园区经营者在积极推动公共服务平台的规划和建设,包括宣传招商服务平台、人才服务平台、创业培训平台、风险投资平台、公共技术平台等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文化产业年度计划中。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得好,不仅有利于园区品牌宣传、招商引资、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也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开拓市场,从而增加企业经营效益,有效地提升园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八、文创园区经营业态融合化

目前,经营业态单一一直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经营的突出问题之一。依靠政策扶持吸引企业,依靠房产租金生存,依靠金融扶持发展,已经很难做大做强文创园区。园区内中小企业多,规模小,无论是依托于优越的地理环境,配套的产业资源,集中的文化资源,或是政府的优惠政策,都面临作为经营主体的企业分头抱团、各自为政、泾渭分明的现象。中小企业和国企天然形成了不同的发展序列,彼此面临较大的产业协作鸿沟。

在园区层面应该大力提倡建立微观创意生态,提倡不同性质、不同所有制、不同功能以及不同特点的文化产业资源在不同层次进行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协作及深度融合,这既是创新发展的结果,又是推动新一轮创新的动因。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的持续深入发展,离不开不同产业资源在深层的深度融合,经营业态的融合化,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制胜法宝。

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月亮湾文创产业园以创建国家级文创产业示范区为契机,游戏开发、影视创制两大主攻方向引来“群雁齐飞”以“全域旅游+智慧出行+超值优惠”为前端,以“大数据中心+公共服务+智慧营销”为后端——由本土企业同程集团推出的数字化项目“同程全域通”,通过整合本地化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为游客提供一站式优质旅游服务;通过“数字+创意”,增加产品的吸引力;围绕动漫游戏、创意设计、影视创制、演艺娱乐等重点领域,促进文、商、体、旅、展、媒融合发展。

九、文创园区的创新能力依然是竞争力的原动力

创新与创意是文创产业的灵魂。文创园区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旧建筑活化与历史文化传承讲述历史文化故事。例如,华山1914文化创意产业园就是在废弃的酒厂基础上改造而成,完整保存着日治时期的制酒产业建筑群,成为展示台湾近代制酒产业辉煌历史与百姓生活往事的文化艺术博物馆?。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商业性或消费性创意体验,其场景化内涵包括7个要素:精神愉悦性、情感亲和性、道德感召与价值观导向、虚拟现实接口、浸入式互动、终端黏性与个性化体验。其中,道德感召与价值观导其方向乃是包括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及人类共识的价值观在内的特殊前置场景功能特征,是文化创意产业体验场景化的特点,对于园区功能的建设具有较高的示范性。

北京朝阳区国家文创实验基地新近提出的创新中心以“1+4+5+N”的建设模式为核心(即:以1个创新中心为主体,搭载公共技术平台、智能生产平台、数据存证平台、综合评测平台等四个服务平台,提供技术指导、资源链接、项目孵化、人才引育、生态构建等五大服务体系,创新开发N个典型示范应用场景),以科技和创新为驱动,着力构建“软件+硬件+应用+服务”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全面提升视听产业全管线效率,加快培育文化产业新质生产力。

十、园区从单一功能向多维“产业、自然、社会”的功能转变

文创产业园区功能系统化,资源共享化,服务深度化。把园区建设成宜产宜居的生态综合体,需要围绕企业和人才的需求,建立深度服务、共享资源的平台,帮助企业和创新人才共同成长;建立综合生活服务体系,满足园区人才工作、生活、休闲的需求,营造良性循环的文创生态人文环境。

目前,建设智能文创园区已成为文化产业的新业态、新趋势。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建设智能信息文创园为核心,提高园区的服务和管理水平,全面提高园区的竞争力。

THE END
1.智研咨询发布:中国文创行业现状分析市场运行态势及发展趋势预测现如今,我国形成了首都、长三角、珠三角、滇海、川陕、中部六大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行业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发展活力凸显,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增长的亮点之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文创行业市场规模为880.53亿元,同比增长6.9%。一、定义及分类 文创产业即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紧随全球经济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5261531200050769&wfr=spider&for=pc
2.2024年中国文创产品行业全景速览:历史经济双禀赋,“巨龙”腾飞领四、发展趋势 1、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潜力巨大。随着国内文化及相关产业的稳步发展,文创产品作为其中的一个细分领域,其市场规模也在持续扩大。特别是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传统文具的概念得以更新拓展,为文创产品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消费者对于文创产品的兴趣和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购买行为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https://pxb.ccps.com.cn/article/zxdt/812.html
3.展望文创产业八大趋势在时代的浪潮下,文创产业正以蓬勃之势不断发展,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活力与前景。以下为您详细解读 2024 年文创产业的八大趋势。 趋势一:实用收藏双结合,产品受青睐 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的《2023 文创产品消费趋势报告》明确指出,高达 95.5% 的消费者表达出购买文创产品的强烈意愿,充分彰显出市场对文创产品的强劲需求。就https://www.shifair.com/informationDetails/295561.html
4.用激情打造文创盛宴ICCI上海交大英国是较早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之一,也是第一个政策性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2000年,文化创意产业就已经仅次于金融服务业成为英国的第二大产业;美国的文创产业是其仅次于IT的第二大产业;韩国成立文化内容振兴院、通过文化内容振兴法。这些都值得中国的文创人去学习研究,摸索不同场域里的文创发展趋势。https://icci.sjtu.edu.cn/news/view/487
5.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与前景规划分析报告2023第一节 世界文化创意产业综述 一、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理论 二、 文化创意产业布局状况 三、 文创产业主要运作模式 四、 文创产业园区模式分析 五、 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 六、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 七、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启示 第二节 英国文化创意产业分析 http://96892234.b2b.11467.com/news/3313878.asp
6.2020文创产业新趋势:有新意,有创意南方plus后疫情时代,各企业和博物馆也积极探索文创推广新思路,借助七夕、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推出与节日主题相契合的文创产品,进一步形成文创市场发展的新动能。“老树发新芽”“让传统活起来”正在成为文创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文创产品也正在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101/21/c4654187.html
7.2023年文创产业报告中国文化部揭示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文创产品与服务的多样性和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文化部作为国家文化事业的领导机关,对于促进文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报告将从中国文化部发布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出发,分析当前文创产业的情况,以及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https://www.agrfdblnfl.cn/zhi-shi/443324.html
8.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要点与新趋势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要点与新趋势 中国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是我国2035年实现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柱性的、先导性的组成要素。将对文化强国的实现发挥十分重要的、全局性的作用,并将产生长远的世界性影响。 我国文化产业曾经历过一个粗放型、“铺摊子”、一哄而上的发展阶段,经历过一个产业转型,内部https://hct.henan.gov.cn/2022/04-24/2437139.html
9.文旅文创调研报告范文(精选5篇)文旅文创调研报告 3 在省、市旅游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xx县切实抢抓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大好机遇,突出重点打造凤凰谷、菌子山精品旅游景区,整合带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一、乡村旅游发展优势及前景 (一)发展优势 位于滇桂两省结合部、中国第三大河流珠江上游。全县国土面积2783平方公里,辖4镇(丹凤、雄壁、彩云https://www.yjbys.com/diaoyanbaogao/3237542.html
10.成都文创企业组团赴上海交流——中国青年网近日,在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中心的组织下,20余家成都文创企业优秀代表积极响应,共赴上海进行文创生态发展文化交流活动,参观备受瞩目的“2024 CTE中国玩具展&潮玩展”及“CLE中国授权展”,并与多家上海知名文创企业进行座谈交流。 探访国际展览,深入链接头部资源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hotnews_41880/202410/t20241021_15593044.htm
11.文创行业近年发展趋势近些年的文创发展文创行业近年发展趋势 文创产业正经历从内容升级到体验的转变,借助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实现用户精准画像,提供个性化体验。同时,集聚式发展促进了文创活动集中区的形成,新技术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随着公民素质提升,文创注重审美价值和文化深度,追求文化和产业双重价值。未来,文创将以内涵创新为核心,结合新技术,打造https://blog.csdn.net/lover594/article/details/120808387
12.艾媒咨询中国文创产品行业发展状况与消费行为调查数据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文化产业不断提质升级,人们精神需求与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对于体验式、个性化和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数字化和科技创新的推动下,中国文创产品行业呈现多元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文创产品通过跨界、融合和创新,以“文创+”模式为文化艺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互动互融带来了高能https://www.iimedia.cn/c1061/103002.html
13.文创产品的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中国文化创意产品产业集聚发展趋势逐渐形成。在产业集聚形成过程中,黑集区内各省市也充分认识到文化创意产品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和促进地方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重要性,出台了相应的保障和促进政策。近年来,虽然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文化产业结构存在投资结构测量和同质化低、产业关联性弱、区域发展不平衡、人才结构不合理http://www.ycwen.com/xingyexinwen/208.html